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看清中西方教育的差别,不那么容易
    [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COLOR=#2b2bd5]看清中西方教育的差别,不那么容易[/COLOR][/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t][COLOR=#2b2bd5]王晓春按:[/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2b2bd5]我向各位网友推荐下面这几篇文章。它们都有理有据,使我很受启发。[/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2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COLOR=#2b2bd5][FACE=宋体][SIZE=12pt]                                       [/SIZE][/FACE]2015[FACE=宋体][SIZE=12pt],9[/SIZE][/FACE],2[/COLOR][/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夸克7292[/SIZE][/FACE]转贴: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教育是什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北京11[/SIZE][/FACE]学校    魏勇[/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不知什么时候,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干好教育这一行,绝对不能只在教育圈中混,绝对不能只读教育方面的书,恰恰相反应该尽可能多地和教育圈外的人交往,尽可能多地读教育以外的书籍。一个基本的事实是,大多数明白人不在教育圈,要听到明白人讲明白话,我们经常需要把耳朵竖起来,并伸到教育圈外。[/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当然,读再多的有字之书也不能代替生活这本无字之书,同理,听到再多高明的看法也不能代替自己亲自去体验一把,百闻不如一见嘛。以前就读过一些西方教育的书籍和文章,也听人讲过西方教育的趣闻,但是,真正客观全面地审视西方教育,则是在来北京后亲自去美国部分公立和私立学校转了一圈后才开始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2010[FACE=楷体][SIZE=12pt]年,我们一行人到美国顶尖的私立学校和普通公立学校听课座谈,前后待了15[/SIZE][/FACE]天。这次美国之行,一方面印证了我对美国学校的一些正面看法,譬如,[b]课堂以学生为主,课堂氛围自由民主、学生可选课程较多,好学校课程难度超过中国,拔尖学生教育非常个性化等等[/b];譬如,达拉斯一所私立学校的生物教室里居然有停尸间,其拔尖学生的生物课按照大学标准来开设。与中国的教育相比,美国好比是原生态蔬菜,中国则是大棚蔬菜,尤其拔尖学生之间教育的差异巨大,美国拔尖学生的潜力和培养力度远超中国。[/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另一方面,我对美国公立学校也产生了以前不曾有过的一些看法。在公立学校,[b]很少有学生跟我们打招呼,而在私立学校则相反;在公立学校,学生穿着十分嘻哈,甚至有男女生公开勾肩搭背,而在私立学校,学生穿着整洁大方的校服,活泼而不喧闹,女同学淑女范儿,男同学绅士范儿。除此以外,由于美国州权很大,每个州有自己的课程标准,这种情况往好说是因地制宜,往不好的说就是参差不齐。[/b]加上美国教师有着两个强大的“工会”——全国教育协会和美国教师联合会,本来是为保障教师权益应运而生的,后来渐渐坐大,凡涉及教师权益的问题,如教师福利、晋升、科研、道德标准以及处分等,政府部门都要与之商讨并获其同意。这两个组织上通联邦政府、下联州政府,左右着全国的教育政策。[b]美国的中小学教师,有了这两把强大的保护伞,很容易就能获得终身教职,形成吃大锅饭的局面,所以缺少积极性。最终公立教育形成了这样的恶性循环:工会绑架政府,政府保护教师,教师绑架学生,学生只有混日子。[/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有数据说美国平均每一个上课日就失去7000[/SIZE][/FACE]名学生,每年加起来一共有120万学生辍学,其中绝大部分是公立学校的学生,[b]大约只有70%的高一学生最后能毕业。几百万十五六岁的辍学者成天在街头游荡,一代又一代。辍学者集中的区域也成为社会问题集中发生的区域。[/b]与此相对照的是,中国的公立学校系统有着一定的优势。适应应试的体制,中国公立学校有统一的课程和考试标准甚至教材,中学毕业后具备起码的阅读和计算能力的中国学生比例可能会超过美国,至少中国学生人人会背“九九表”而美国学生则很多都不会。[/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b][FACE=楷体][SIZE=12pt]虽然,我个人十分反感应试教育,但客观地看,也许应试教育在当下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不仅仅是因为让教育的公平性有所保障,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应试教育适应了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需要,为中国成为制造大国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首先需要的是大批量的合格劳动力,即中低端人才,这是应试教育能够提供的。[/SIZE][/FACE][/b][FACE=楷体][SIZE=12pt]应试教育固然不能直接提供具有相关技术的熟练工人,但能够提供具有相应学习能力的潜在熟练工人。对制造业而言,中国的应试教育有以下优点:其一,全国一个标准。这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但对培养中低端人才来说,却是一个合适的体制,这使得应试体制下的毕业生具备底线之上的听说读写算的能力,为他们成为熟练的工人和优秀技术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之所以成为最受外资青睐的国家,既有基础设施发达、政策优惠的原因,也有廉价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因素。如果仅仅就廉价而言,印度的劳动力比中国更廉价,工资仅相当于中国的一半,但外资更喜欢中国,原因之一就是印度工人素质相对较低,印度的文盲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今天的中国工人中要找出一个文盲,难度很大。[b]其二,应试教育在扼杀创造性的同时培养了人的忍耐力和服从精神。[/b]这两个优点,恰好是制造业所喜欢的“人才”特点。[/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从存在主义哲学观来看,存在先于本质,意思就是说首先有人,人碰上自己,在世界上涌现出来,然后给自己下定义。如果人在存在主义者眼中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一开始人是什么都说不上的。所以,教育的目的不能由社会来给定,而应该由学生自己来选择,因为学生才是教育活动中的存在主体,只有学生自己对教育满意了,那才是合理的教育。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b][FACE=楷体][SIZE=12pt]在工业化时代的中国,能够服务于学生未来生存的教育未必是优质的教育,但可能是合理的教育,中国目前的教育模式可能培养不出大师和领军人物,但的确能培养出达到一定文化标准的工人和技术员。毕竟,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发展。[/SIZE][/FACE][/b][FACE=楷体][SIZE=12pt]为什么这么讲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教育是人类的狡黠之处,凭借教育人类才能战胜其他物种而成为世界的主宰。当狮子攻击牛群时,牛们常常狂奔乱逃,而当狮子攻击更弱小的人类时,人类却在经历短暂慌张后,迅速组织起反攻,狮子从猎手变成了猎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牛们不懂得合作和奉献能够给整个族群带来更大生存机会的道理,更不懂得族群生存机会大了,个体生存机会也相应增大的道理,而人类在经过了多次痛苦的经历后,通过教育把这些道理传授给了后代,不仅如此,还把使用工具的技能传给了后代。[b]人类一代又一代累积的智慧通过教育让后代得以分享,这是人类越来越强大的根本原因。可以这样说,教育是人类的大杀器,它比锋利的爪牙和坚韧的皮肤更管用。[/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难道动物世界不存在教育吗?广义的教育当然存在,譬如母狮带着幼狮潜伏狩猎,这是一种在我们今天看来叫作体验式的教育,具有直接、深刻、实用的特点[b],但在进化史中,身教只是一种原始低级的教育形态,言传的意义要比身教伟大得多。人类发展出言传即语言教育的那一刻,是整个自然界石破惊天的大事,是其他物种悲剧的开始。[/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有了语言作教育的工具,人类可以离开狩猎场,随时模拟出狩猎环境,可以频繁地进行狩猎教育。此时,即便模拟环境不如真实环境逼真,但由于训练频率大大超过其他物种,训练的内容远远超出技能范畴,还包括了勇气、牺牲、责任、判断力等,两者的教育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人类变成了终极猎手。所以,[b]教育本质上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需要,或者说,教育必服务于人类的生存发展。[/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夸克7292[/SIZE][/FACE]转贴: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陈志武:教育不转型,国家只能卖苦力[/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作者:陈志武 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终身教授,经济学家[/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产业结构难转型,教育有责任[/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我不是研究教育的专家,但是,这些年看到国内([/SIZE][/FACE]的教育),特别是我自己从小在中国受教育,然后又去了美国,自然有许多观察和体会。到目前为止,我这一辈子没有离开过学校。1968年在湖南茶陵县开始上小学,1979年读完高中在长沙上大学,1986年去美国读研究生,1990年毕业以后至今一直在美国的大学教书。我有两个女儿,一个15岁,一个13岁,她们在美国出生、长大,这些年看着她们在美国上学。同时,也因为我跟国内的一些大学一直有不少交流,所以基本能看到国内同行和教育界学者、业者每天的运作目标。这些经历和观察让我确实感触比较多,特别是这些年看到[b]这么多从国内培养出来的杰出高材生,他们在专业上这么突出,但思维方式那么僵化、偏执,社会交往能力又那么差,除了自己狭窄的专业就不知道怎么跟人打交道、怎么表达自己,让我非常痛心。[/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由于国内教育体系以及教育理念的僵化,绝大多数中国人再好也只能做些技术活,难以在美国社会或其他非华人社会出人头地,这些都很悲哀。原来没有全球化时不知道这些,但现在中国人也走出去了,跟其他文化、教育背景的人一在一起,就知道彼此的竞争优势与劣势了。这些问题的根子都出在教育上,[b]包括正式的学校教育、家教和社会文化教育。[/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我们说,中国社会现在处于转型时期,尤其是经济领域面临很大的挑战。现在提得比较多的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这一点大家都讲。但想想中国为什么建设不了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这么艰难?光靠在街上挂很多横幅、标语,在核心报纸上发表一些社论,就能把这个国家建设成创新型国家?[/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不少。比如,讲到中国的公司品牌,不管是广东,还是其它省份,都很难建立品牌。所以,难以通过品牌赚更多钱,而只能制造一些玩具或者说制造一些衣服、鞋、甚至一些机器和电脑,只能是卖苦力。[/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为什么难以建立品牌、难以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原因当然包括法治制度、产权保护以及国有制的问题,但也与中国教育体系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系非常紧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美国教育重通才,中国教育重技术[/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从历史来看,产业结构本身的变化跟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变化总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原来中国的科举考试,从某一种意义上,科举考试对于专制的农业社会是够用的,是可以行得通的。回过头看,[b]过去中国尽管统治是专制的,但实际上那时候的政府是小政府,当官的也用不着像今天这样宏观调控经济。当时的考试只是考四书五经,我觉得科举对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合适的,对当时的“小政府”来说也够用。[/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可是,现在的教学与考试内容就很不一样,也会而且应该与时俱进。例如,中国经济今天以制造业为主体,这当然就需要有很多的工程院院士,大学要培养很多的工程师。相比之下,美国的服务业占GDP[/SIZE][/FACE]的85%以上,所以美国的教育体系侧重点就不同,是侧重通识教育,培养通才。[b]在中国和日本变为世界工厂之前,几乎所有的美国州立大学和一些工程学院都非常侧重技能型的工程系科,像中国的大学一样侧重理工训练。[/b]但是,我发现过去的四五十年,特别是三四十年,随着制造业向日本、韩国和中国转移,美国大学的教育内容经历了一个全面的转型,转向通识教育。所以,在耶鲁大学,我们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任何一个在耶鲁读完四年大学的毕业生,如果他从耶鲁毕业时,变成物理、电脑、化学或者是任何领域的专家,我们会觉得那是一种失败,因为我们不希望四年大学教育是培养专家,让他们在某一领域里面投入那么深,而忽视掉在其它更广泛的做人、做公民、做有思辨能力的人的机会。我们不主张他们在某个工程领域、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在大学时期就成为专家。如果有学生在大学四年时真的成了专家,我们不以为那是一种成功,反而会是一种失败。[/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当然这也跟耶鲁这些年出了那么多总统有关系,以至于我们的历史系教授就想,既然以前出了这么多总统,说不定今天在校的哪个学生以后也会成为总统,怎么办?于是我们就开一门大课,叫做“大策略”,由两个研究世界史最出色的教授轮流讲,这是持续一年长的课程,是一种非常综合型的训练,讲到孙子兵法、管子经济、古希腊策略等等。[/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中国的教育则侧重[b]硬技术[/b],由此产生的人才结构使中国即使想要从制造业往服务业转移,也难。产业结构也受到教育内容约束。在中国,从幼儿园到小学、大学、再到研究生,一直都强调死记硬背为考试,强调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技能,特别是科学和工程几乎为我们每个中国家长、每个老师认同,这些教育手段、教育内容使中国差不多也只能从事制造业。为了向创新、向品牌经济转型,就必须侧重思辨能力的培养,而不是只为考试;就必须也重视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训练,而不是只看重硬技术、只偏重工程思维。离开市场营销、离开人性的研究,就难以建立品牌价值。[/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美式教育:没有家庭作业,不排名次[/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为了支持以服务业为主的创新型社会,美国的学校是如何办的呢?我有两个女儿,老大现在读高二,老二在读初二。她们的经历大概是这样:首先,从幼儿园一直到小学四年级前,没有家庭作业,下午放学就放学了,周末就是周末,不用担心学习。老师如果布置作业给学生,很多家长会抱怨,说“你怎么给我的女儿、儿子这么多作业,那他们还过不过日子了?他们一生的幸福是我们更关心的,你不要让他们回家后每分钟都花到作业上,最后他们变成了人还是变成了机器?”所以,学校与家长谈判的结果,往往是这样一个结局:[b]美国的幼儿园、小学四年级以前都不会布置作业。有没有考试呢?初一之前没有考试。[/b]而这一点中国的老师和家长可能觉得奇怪,没有考试学什么东西?你放心好了,美国学生学的东西很有意思,比如,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他们的课程安排往往比较广泛。[/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甚至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女儿她们每年都会有科学、一般人文社会、语言方面的内容,一共有三四门课程。[b]每门课程完全由老师决定用什么教材,教什么内容。[/b]比如,在人文社会课程方面,可能是今年重点了解一下亚洲不同的国家,以前的历史是什么样子等等;明年了解非洲、拉美等等。从幼儿园到小学,讲的深度会慢慢地上升,但差不多每年或者每两年会绕着五大洲兜一圈,这是一种非常广泛的了解。[/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你想一想,如果这些小孩以后出去做服务业、做市场营销、做外贸,如果他们对其他的国家一点都不了解,怎么能行?而有了这些从小学到的知识,今后到哪里去“全球化”,都不会有问题。当然,沿着这种方式去培养,很容易让我们说:“他们怎么能够做工程师、做专家呢?”但这也没关系,美国本身不需要这么多工程师,因为制造业已经由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胜任了。因此,[b]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决定其教育知识的结构,反过来,教育知识结构又会决定其经济的产业结构。[/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另外,[b]美国幼儿园、小学从来不会给学生排名[/b],没有考试当然不会去排名。给奖状的时候是怎么给的?是每个人给一个。我以前就觉得纳闷,每个学生给一个奖状,总得有一个说法吧?后来仔细一读,老师根据每个小孩的特长,哪方面很突出,就给他那个奖状,更多的是鼓励每个学生:你首先是你自己,不管你数学好不好、语文好不好、画画好不好,还是历史好不好,只要你哪方面比较突出,有较强兴趣,老师了解以后,就会给你写一个这样的奖状。这跟中国是完全相反,初一之前就给班里的学生每个礼拜、每个学期做排名,经常考试,这很残忍,因为这么小的小孩,还没有长大成人,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回事,就要开始面对别人告诉他“你不行”。这样的结论,对人的个性来说,没有比这种东西更敌意和更具破坏性,让这么小的小孩就对自己失去信心,就觉得自己不如别人。[/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美式教育:思辨能力的训练[/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思辨能力的训练在美国是自幼儿园开始就重视的强项。这具体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b]课堂表述和辩论[/b],自托儿所开始,老师就给小孩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另一方面,就是[b]科学方法这项最基本的训练,多数校区要求所有学生在小学四、五年级时都能掌握科学方法的实质,这不仅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打好基础,而且为他们今后作为公民、作为选民做好思辨方法论准备。我们别小看科学方法训练的重要性,因为即使到现在,我经常碰到国内的博士研究生,甚至是所谓的科学家,从他们做研究、思考问题、写论文的方法上,很难看出他们真的理解科学方法的本质和基本做法。[/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这是什么意思呢?在我女儿她们[b]四年级[/b]的时候,老师就会花一年时间讲科学方法是什么,具体到科学的思辨、证明或证伪过程。她们就学到,科学方法的第一步是提出问题和假设,第二步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找数据,第三步是做分析、检验假设的真伪,第四步是根据分析检验的结果做出解释,如果结论是证伪了当初的假设,那么,为什么错了?如果是验证了当初的假设,又是为什么?第五步就是写报告或者文章。——这个过程讲起来抽象,但是,老师会花一年的时间给实例、让学生自己去做实验。[/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这种动手不是为考试,而是最好的学习,让人学会思辨,培养头脑,避免自己被别人愚弄。这种动手所达到的训练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靠自己思考、靠自己找问题,这非常出色。实际上,如果按照我女儿她们在小学四年级就学到的科学方法标准去判断,国内经济学以及其它社会科学类学报上发表的许多论文,都没法及格,因为许多论文只停留在假设的层面上,然后就把没有经过数据实证的假设当成真理性结论。这些都跟我们没有从幼儿园、从小学开始强化科学方法的教育训练有关,跟没有把科学方法应用到关于生活现象的假设中去的习惯有关。[/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在小学没有考试,学生还做什么呢?我女儿她们每个学期为每门课要做几个所谓的“项目”,这些项目通常包括几方面的内容,一个是针对自己的兴趣选好一个想研究了解的题目或说课题。第二是要找资料、收集数据,进行研究。第三是整理资料,写一份作业报告。第四是给全班同学做5[/SIZE][/FACE]到15分钟的讲解。这种项目训练差不多从托儿所就开始。我觉得这一点很有意思,刚才讲到品牌跟市场营销很有关系,因为品牌、市场营销都跟表述技能有关。[/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关于研究性项目,我的大女儿在五年级时,对北京的气候感兴趣,她在社会课上对其做了一项研究,把北京一年12[/SIZE][/FACE]个月中每月降雨量、温度的历史数据收集起来,然后计算历史上每个月的降雨量的最高、最低与平均值,计算每个月温度的最高、最低与平均值,然后再分析这些跟北京的其他天文、地理情况的关系,写好报告以及讲解文稿,她在全班同学前讲她的这些分析结果。我觉得这样的课程项目研究与讲解是非常好的一种训练。[b]实际上,她在小学做的研究与写作跟我当教授做的事情,性质差不多,[/b]我做研究上网要找资料,而她也是为每个题目上网找资料、做研究,她写文章的训练也已经很多。[b]这就是美国教育厉害的地方,你看一个小孩,在研究思考上已经这么成熟,[/b]以至于到现在,我跟我女儿说,她很快可以做我的研究助理了。但在国内,一些本来很聪明的人即使到读博士研究生时期,还不一定具备这些研究素养、研究能力,有些研究生连做个研究助理可能还不合格。[/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有思辨能力,方有经济转型[/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b][FACE=楷体][SIZE=12pt]正因为这种思辨能力的培养,现在我跟女儿讨论问题时,她们一听到任何话,很自然地就会去怀疑、审视,然后就看能否找到证据来证明这个话逻辑上或者事实上、数据上站不住脚。这种习惯看起来简单,但是对于培养独立的思辨能力,让学生毕业以后,特别是大学毕业以后,不只是简单地听领导的话的机器,这些是非常重要的自然的开端。[/SIZE][/FACE][/b][FACE=楷体][SIZE=12pt]当然,思辨对于美国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是很自然的,有时候我也想,美国这个社会真的蛮有意思,不管是聪明的、还是笨的人,不管是有能力的、还是没有能力的人,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很厉害,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个人物,对什么事都会有一番高论。[/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正因为这样,美国100[/SIZE][/FACE]个人里,随便挑80个,那80个人都可以把他的思想、想法和他要卖的东西表达得很清楚,能够给你足够多的说服力。这也是为什么市场营销这门学问是在美国出现、发生和发展的。美国教育体系给每个人都提供了那么多自我表述的机会,等他们长大后,特别是念完MBA以后,在他们介绍产品和自己的研究与想法时,至少不会站在一班人面前就发抖,没办法说出话来。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到这个地步时,特别是在产业结构上、品牌建立上、创新型国家方面都有非常多的愿望和渴求时,实现这种教育转型尤其重要。[/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中国经济转型需要教育的转型,需要培养兴趣丰富、人格完整、头脑健全的通识公民、思辨型公民。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恐怕只能继续是给世界提供低级劳动力的工厂。[/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夸克7292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我转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魏勇老师的《教育是什么?》,一篇是经济学家陈志武先生的《教育不转型,国家只能做苦力》。两个作者一个是教育界业内的,一个是教育界业外的。这两篇文章连起来看其实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解决我们对超级中学例如衡水中学之类的批判之争。[/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我们在争论的时候往往以自己的好恶来评价某个学校的教育(专家也是如此),稍微好一点的老师和专家,以学校的课程作为评价,如活动的开展,特长的展示等等。大工哈老师提出的实验、教学材料和试卷的对比也算是一个参考。再高一个层次的,更煞有其事地从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等教育学心理学角度来谈论,我从我个人认识的角度来谈一些自己的想法:[/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一个学校的教育到底行不行,要用连续的角度看问题,更要从学生和家长本身的需求层次来看问题,一些教育制度,放在古代是非常合理的,放在现代就不行。如陈志武先生文章所说的:“从历史来看,产业结构本身的变化跟教育方式、教育理念和教育结构的变化总是相辅相成的。例如,原来中国的科举考试,从某一种意义上,科举考试对于专制的农业社会是够用的,是可以行得通的。回过头看,过去中国尽管统治是专制的,但实际上那时候的政府是小政府,当官的也用不着像今天这样宏观调控经济。当时的考试只是考四书五经,我觉得科举对当时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是合适的,对当时的“小政府”来说也够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科举制度放在现在这个社会就不够用,也行不通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那么应试教育呢?我们看一下魏勇老师的说法:“ 虽然,我个人十分反感应试教育,但客观地看,也许应试教育在当下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这不仅仅是因为让教育的公平性有所保障,从历史的角度来说,应试教育适应了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需要,为中国成为制造大国提供了人力资源支持。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首先需要的是大批量的合格劳动力,即中低端人才,这是应试教育能够提供的。应试教育固然不能直接提供具有相关技术的熟练工人,但能够提供具有相应学习能力的潜在熟练工人。对制造业而言,中国的应试教育有以下优点:其一,全国一个标准。这对于培养高层次人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但对培养中低端人才来说,却是一个合适的体制,这使得应试体制下的毕业生具备底线之上的听说读写算的能力,为他们成为熟练的工人和优秀技术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之所以成为最受外资青睐的国家,既有基础设施发达、政策优惠的原因,也有廉价而素质较高的劳动力因素。如果仅仅就廉价而言,印度的劳动力比中国更廉价,工资仅相当于中国的一半,但外资更喜欢中国,原因之一就是印度工人素质相对较低,印度的文盲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在今天的中国工人中要找出一个文盲,难度很大。其二,应试教育在扼杀创造性的同时培养了人的忍耐力和服从精神。这两个优点,恰好是制造业所喜欢的“人才”特点。”[/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我们现在可以回到衡水中学的话题了。衡水中学是否合理,除了大家认知的那一面理之外,还要考虑另外一层理:家长和学生的层次需求。举个例子说:我如果家庭条件差,家里本来就贫穷,也没有其他当官的亲戚,做富翁的亲戚,没有这些资源,我只能通过衡水中学这样的平台来跳出农门,先上升一个平台再说。网传:我用了18[/SIZE][/FACE]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后来又传:我用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发现你早已改茶道。以我自身的经历来说,如果不是应试教育给我提供一个人生最基本的平台,我可能不会有今天大都市的生活。苏秦头悬梁锥刺股你可以说是反人性的,但是你能批判苏秦吗?杜郎口中学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你认为不行你就不要学他就是了。衡水中学提供很多机会让寒门学子升大学,你觉得不行你指出它的弊端就可以了,选择的权利在老百姓自己手上。我们有些人批判应试教育看起来合情合理,殊不知可能相当于:一个富豪指责平民不注意提高音乐素养,不去听音乐会。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同样是美国教育,我们发现:陈志武先生眼中所看到的与魏勇老师眼中所看到的也不相同。陈志武先生看到的全是优点(可能与陈先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有关,能够就读比较好的私立学校)。魏勇老师既看到了优点,也看到了缺点。从我阅读的其他相关资料,恐怕美国教育的实际情况与魏勇老师的描述比较接近:一是公立学校普遍的质量低下,私立学校教育质量很高。二是注重个性和赞美,学生一个个信心满满,有依靠信心成才的,更多的是长大以后发现社会跟学校是两码事,备受打击。有人说美国教育造成“儿童的天堂,中年人的战场,老年人的地狱“,也是有道理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回到主题: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我的答案是:我们需要多元化的教育。既需要一部分应试搞得好的教育来解决制造业的中低端人才,也需要一部分有识之士来搞精英教育,以解决教育和国家的转型问题。所以不管是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特殊教育,在家上学,私塾,家学都可以大胆尝试。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解决自己的教育问题。家境贫寒的,需要考大学跳出农门的;家境一般的,希望小孩将来能自食其力,平凡过日子。都可以在目前的应试教育体制中先接受教育;家境好的,不需要考虑经济问题的;对小孩期望比较高的,可以考虑跳出这个应试教育体制;自我文化层次比较高的,可以考虑找圈子里的朋友合伙联合办学,按自己的设想设计课程;在应试教育体制内学习,针对它的弊端自己在家里进行适当的矫正。。。[/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总而言之:多行动,少批判,少发牢骚。[/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东方中华 (K12[/SIZE][/FACE]教育评论):[/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BBC[/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纪录片中没讲的事 西方教育偷偷完成社会分层[/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http://learning.sohu.com/20150826/n419815503.shtml[/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引导语:一部由BBC[/SIZE][/FACE]拍摄的纪录片《中国老师在英国》正在中国网络世界走红,中国老师教的英国学生实验班在数学、自然科学的最终考试成绩比起英国老师教的那组学生整体成绩高出10%,而有关于中外教育比较的话题也再次引起公众关注。[b]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大多数刚到欧美发达国家的国人,通常会感慨其教育的宽松——隔三差五的假期、三点钟就下课的学校、近乎于游戏的课堂教学以及老师们体贴耐心的鼓励,似乎只要孩子表现得不那么弱智,就可以轻松得到老师的肯定。作为一个家长,你会情不自禁地觉得,在欧美读书太轻松了、太容易了、太简单了。大多数在欧美短期待过几年的家长,都会把这种印象带回国内,作为他们与朋友们闲聊时的重要谈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  可是在这些印象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故事。我在联合国机构工作的时候,曾经有一位特别不喜欢当地的美国同事,每天都在计算回家的日程,几乎是熬着过日子的节奏。我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不回国工作呢?他告诉我,在这里熬着的最重要原因,是联合国能为其雇员报销三分之二的子女教育费用,而他回国只是一个普通教授,很难负担起孩子上私立中学所需要的学费。我又问道,“那为什么不去免费的公立学校呢?”这位同事笑笑的表情像极了国内到处借钱买学区房的家长。几年以后, [b]我去了美国,发现当地小学下午3[/SIZE][/FACE]点放学,但是只有黑人邻居的孩子跑跑跳跳地回家了,而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白人和华人的孩子,都背着书包、拿着乐器,去了各种辅导班。[/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b]欧美的中小学的确与中国的中小学存在巨大不同,在那里,学生可以不承受任何压力。然后在快乐几年之后,大多数的孩子也就这样了,他们或者去社区大学再混几年,或者直接去找些底层的体力工作度日,或者直接开始拿失业补助,在街上闲逛。在美国,一个不去辅导班补课、不花大价钱去学习才艺参加社会活动去丰富自己履历的孩子几乎没有可能进入名牌大学。[/b]欧洲的情况好一点,因为当地的社会福利较高,很多学生能够较容易地进入好大学,可是这不并意味着在公立中学没有打下良好基础的他们能顺利毕业。我在鲁汶时曾 惊讶于大学生天天狂欢,一位教授冷冷地告诉我:“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不过是来这里吃喝几年,体验一下生活。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是拿不到学位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坦率来说,在西方社会,孩子们的确可以有一个开心、幸福的中小学,但“更少的学习、更多的游戏、更宽松的管理”,实际上意味着如果想要跻身社会精英,你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与公立教育之外更多的社会资源。[b]与中国教育以显性的应试来划分学生群体不同,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大多数老百姓的孩子在这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被沉淀了下来。[/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  [b]说到底,中国教育与西方教育的不同,绝不仅是方法上的不同,而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平民子弟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吃苦受累。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它的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 汰了。[/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  在BBC[/SIZE][/FACE]的纪录片中,英国学生的顽劣,似乎再次印证了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更为出色的惯常判断。这种判断又总是引发“为什么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后劲不足、创新不足”的老问题。而有关讨论,最后往往会被聚焦到“中国的应试教育不鼓励创新”这一结论上。[/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  然而很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常识”似乎完全忽略了我们近邻日本与韩国的情况。作为近几十年来世界上最引人注目的两个创新大国,这两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恰恰是以“应试”为鲜明特征的。如果我们仔细了解一下韩日中学的自杀、高考复读现象,去他们考场外看看各种“请神符”,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应试甚至比中国还要残酷。[b]为什么他们的应试就没有妨碍创新呢?[/b][/SIZE][/FACE][/P][SIZE=3][/SIZE][P][b][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b][b][FACE=楷体][SIZE=12pt]  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相对优势,是一种不恰当比较得出的结果。[/SIZE][/FACE][/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  在 BBC[/SIZE][/FACE]的记录片里,英国学生的确跟不上中国老师的进度;但不能忽视的是,英国公立中学与中国公立中学虽然名为“公立”,实质却相差甚远。来英国教书的这几位老师,基本上都来自中国优秀的公立中学。在大多数中国城市,小升初的环节已经相当激烈,能够挤上重点公立学校的孩子往往都经过了非常良好而严格的教育。 这意味着,[b]这几位老师在英国中学采取的教学方法与标准,其实是针对中国精英学生的基础与天赋而形成的。[/b]然而,英国的公立中学与我国的不同,它比较严格地贯彻了学区制度,在13-14岁这个阶段,它的学生处于一个鱼龙混杂的自然状态,基础较差的孩子跟不上中国老师的教学进度是一件正常的事情。[/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  [b]虽然都被冠以公立的称呼,但西方的公立教育是大众教育,中国的重点公立中学是精英教育。两者比较其实是拿我们的上马比英国的下马。以此来判断谁的基础教育更好,其实完全偏离了真相。与自由散漫、福利过度的公立教育不同,西方私立精英学校的风纪严格、学业压力巨大,要想跟上其教学进度绝非易事,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坦率而言,如果中国老师遇上这样的学生,可能展现的将会是另一个效果。[/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  在 近十年来,中国的教育无论是在大学还是在中小学,都经过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既出于中国教育对中国社会快速变动的回应,也在很大部分出于向西方学习的目的。一些人常拿英美公立学校来做素质教育的模板,强调快乐学习,强调减负,结果造成了公立教育在内容上的缩水,质量上的下降。这实际上逼迫着家长们 在课外时间投入更多的资源,而无力购买教育资源的孩子则越来越难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在课堂上弥补这种资本上的差距。[/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  [b]国外一些嬉闹散漫的所谓现代公立教育,其实不过是政府提供的最低标准公共产品。我们不能把这些标准当做中国教育改革的方向,也不能把这些标准当做西方教育的真相。中、日、韩等儒家文化圈的国家,在公立教育上往往都显得比西方社会要残酷,但这恰恰也意味着,这些国家的公立教育更能让平民子弟实现向上的流 动。[/b]一旦所谓素质教育的改革,让贫富的差距进一步拉大,那么用更加残酷的平民教育来填补差距就成为了必然,而这恰恰是超级中学出现的根本原因。[/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  来源:燕赵都市报[/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呼延宇读后:这篇文章像极了方老师2007[/SIZE][/FACE]的文笔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28/[/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郑永年:中国文化的“巫术化”及其后果([/SIZE][/FACE]转贴)[/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更新时间:2015-08-12 08:58:52[/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在西方,除了文化启蒙之外,还有商业文化的启蒙。很多学者发现,商业的发展,对西方世界走出宗教神权的愚昧时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商业使人变得理性,因为商业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经济分析。人们无需求助于神和上帝,就可以算计和预测经济活动。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也发生了商业革命。但中国的商业革命不但没有使人变得理性,反而使人变得疯狂。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商业一旦产生,就抛掉了所有的道德和价值,GDP[/SIZE][/FACE]主义和货币主义横行,就以货币来衡量所有的一切,包括人的灵魂。金钱至上货币崇拜的现象,本身就与精神领域的供给不足、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发展有很大的关系。(实际上,一些宗教领域本身的高度商业化更能说明这个问题。)没有多少人会否认,今天的中国尽管具有一个越来越巨大的经济体,但文化则是虚空的。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显然,中国商人群体里面为数不少的人是最需要“巫术”、最相信“巫术”的。底层商人穿金带银,恨不得把所有财富都贴在脸上,穿在身上。中高层就收敛一些。不过,不同商人阶层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信“巫术”,只是所去的地方不同罢了,有去庙堂求神拜佛的,也有去找“高人“的(例如王林),或者干脆财大气粗把“高人”请到家里来的。从宗教的角度来看,中西商人尽管都是赚钱,但过程则是相反的。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在西方,经商被认为是一个净化心灵的过程。人是具有原罪的,赚钱就是一个洗清“原罪”的过程。因此,商人发了财,就要发挥功德精神,做慈善。中国似乎相反,经商的过程往往使得经商者具有了“原罪”。尽管也有不少商人学习西方,做功德,但大多数商人根本上只关心自己,对社会毫无关切之感,对穷人没有关怀心。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如果把中国商人的行为,从他们今天所面临环境的角度考虑,也是可以理解的。通常人所处的任何环境,都是可以加以科学分析,并通过科学方法来解决其问题的。然而,对于当今中国商人来说,环境有时候并非他们所掌握的科学知识所能解释的,于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转而求助于“巫术”。讽刺的是,“巫术”能让他们“安心”,却依然不能改变和控制环境。更为可悲的是,尽管很多商人明明是通过自己的辛劳和努力打拼出一片天下的,但他们往往倾向于把自己的故事“巫术化”,好像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而得到了“神秘力量”的帮助。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中国的政治人物何尝不是这样呢?在政治领域,从理论上讲,党政官员应当是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但实际上则不然。因为吏治制度的不完善,人们对升迁难以预测。一些干部官员比老百姓更需要“巫术”,升官、求平安都需要求助于不同类型的“巫术”活动。早些年发生的“**功”运动里面,有多少是党政官员、科学家、工程师呢!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知识领域的巫术化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巫术”和一些大牌明星走在一起更容易理解,因为两者的特点都是“表现”,都需要听众和观众。在很多情况下,巫术师和明星对一般老百姓而言是很难区分的。如果说,商人阶层和政治人物对“巫术”的需求主要是内心的,明星和“巫术”走在一起除了能够满足一些大牌明星的内心需求之外,他们具有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大众信徒。没有大众信徒这个基础,也就没有“明星”或者“巫术”了。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今天中国的知识领域的文化有没有“巫术化”?答案也是肯定的,只不过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可以说,最可悲就是知识领域的巫术化。这里的“巫术化”的表现五花八门,但也具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找不到科学答案的时候,或者没有能力来解释某一现象的时候,总会去找寻一个神秘的似是而非的“替代”答案。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这里仅举“阴谋论”为例。在经济领域,当货币市场不稳定的时候,或者当股票市场经历剧烈波动的时候,一些人总能找到“敌人”的阴谋来解释之。在外交领域更是如此,人们往往把问题的根源归于“外部敌人”的阴谋,无论是美国、日本、支持恐怖主义的外国政府等等。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在知识领域,“去巫”化就是要破解被认为是神秘的“阴谋”,把阴谋放在阳光下。但当今的知识界则扮演了一个相反的角色,一些人把明明是可以解释、也可以解决的现象和问题“阴谋化”或者“巫术化”。这些年来,形形式式的“阴谋论”满天飞,不仅广受普通百姓欢迎,政治阶层的一些人居然也深信不疑。这里当然不是说,这个世界没有“阴谋”,而是说,所有这些被中国的知识界视为“阴谋”的东西,实际上大多都是“阳谋”。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例如,在全球化状态下,在考虑货币或者股票市场的时候,外在的要素当然是要考虑在内的。国际关系更是各国较量的地方,不管什么样的外在力量,如果有可能,总是要影响到中国的。如果不能考虑到外部因素,那只能说明自己的无知和无能。以“阴谋论”来掩饰自己的无能和内心的恐惧,不叩心自问,这就使得知识“巫术化”了。今天,无论是内政还是外交,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人们科学理性地去看待所有这一切。知识界不能“去巫化”,对中国的长远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说精英阶层“巫术化”了,其实指两种精英,即精英和反精英(反精英的也是精英)。回到“气功大师”的案例。没有精英们的需求,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气功大师”。但是,反精英的精英何尝不是这样呢?诸多今天嘲笑这些“气功大师”的,不是也多次“面见”(或者专门拜访或者“不期而遇”)这些“气功大师”吗?反精英者也有着同样思路、同样的目标。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每当这样的事情发生,总会有另一类精英来批判倒了霉的精英。不过,结果总是一样,即用一种心灵鸡汤来替换另一种心灵鸡汤,并且两者之间根本不会有本质性的区别。实际上,在没有科学精神而文化被普遍“巫术化”的情况下,这样的事情一直会循环往复地进行下去。1980[/SIZE][/FACE]年代以来一代又一代的“气功大师”的涌现就是经验证据。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文化和思想的创造者首先出了问题,而传播者更是推波助澜,往往能够把“巫术化”的东西,以最快的速度传播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传播者不仅包括传统的媒体和学校等平台,也包括今天的社交媒体。实际上,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是传播者,那些具有数十万甚至百万粉丝的“公共人物”,本身就俨然是一个巨大的媒体平台。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传播者千千万万,但商业化是他们的共同特点。今天,很多表面看来非常严肃的官方网站,都能连接到那些被法律禁止的网站。在商业化社会,赚钱是最重要的。因此,传媒的关切点不再是思想,而是人们的眼球,吸引越多的眼球表明越丰厚的利润。今天的各种网络用语层出不穷,但很难说是文化创造,大都是搞庸俗化,糟蹋文化。以庸俗为荣是当今媒体的最显著特点,连官方媒体也不能避免。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看看今天中国的记者群体就能了解媒界的很多情况。在很多社会,尤其是西方发达社会,记者本身就是一个好学者,是知识创造者,对事物具有判断能力,懂得传媒的社会责任。而中国媒界记者大部分都是刚离校的年轻人。他们精力充沛,走南闯北,报道着社会所发生的事情。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经验,对事物缺少判断能力,一些人因此只凭吸人眼球的“言语”。这是体制的毛病,有经验的记者要不走上了领导岗位,意味着离开业务,或者转行到其他行业。在西方,记者从二三十岁到七八十岁的都有,这不仅仅是年龄的等级,而是知识的等级。年长者的经验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与年轻人的精力和对事物的敏感相结合,很多报道本身就能传达好的思想和知识。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重塑道德和文化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巫术化”文化的受众当然是形形式式的社会群体,包括激进的学生、炒股者、受人指使到处抗议者、对很多社会事物想不通而自杀或者诉诸于暴力、受邪教组织的录用而不能自拔等等。这些群体既是主要受众,也是支持者,同时他们也是“巫术化”文化最大的牺牲品。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文化如此堕落,使很多人对文化前途感到极其的悲观。有没有出路呢?应当意识到,类似的社会文化现象也并不是中国所特有的。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了类似的情形。前面已经讨论过,西方在中世纪也经历了漫长的黑暗和愚昧的时代,经过了后来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才改变了文化愚昧的情况。同样,在经历商业革命之后,西方再次面临文化重造的挑战。当时尼采就宣布“上帝死了”,就是说传统道德体系解体了。不过,之后,西方又找到了一个新的“上帝”,也就是重塑道德和文化。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中国文化如果要有出路,就必须对之进行重造和重构。正如一些人一直在呼吁的,中国需要一次新的启蒙运动。不过,在从事启蒙运动之前,人们可能不得不对近代以来的启蒙运动进行深刻的反思。如果不改变从前启蒙的政治性,情况或许会变得更加糟糕。如果不能引入科学和理性精神,任何复兴传统道德体系的努力都会走向反面,国学运动带动了“巫术”文化的复兴就是很好的例子。同样如果不能去政治化,任何外国思想和文化(不管被视为是多么先进)的进入,也会演变成另一类心灵鸡汤,而不是有效的制度转变。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历史的经验也告诉人们,文化的重建和复兴必须从文化和思想的生产者开始,也就是从精英开始。如果精英沉湎于“巫术化”的文化,整体社会都会仿效,今天中国的情形就是这样。中国必须培养出一些关键的少数人,他们具有现代科学和理性精神,能够生产出有效的知识产品,并且能够对社会承担责任。政治精英和商业精英更需要配合这个过程。如果没有这些关键的少数人群体,“巫术化”文化就会在百姓和精英之间互相流传,互相强化。在改革开放30[/SIZE][/FACE]多年之后的今天,面临“巫术化”文化越来越盛行的情况,中国也的确到了考量文化重建的时候了。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作者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所所长,联合早报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http://www.aisixiang.com/data/91268.html[/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一阵风(k12[/SIZE][/FACE]班风小论坛)[/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软弱的人性必然会导向原始思维方式[/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中国文化的“巫术化”及其后果》读后感[/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软弱的人性必然会导向原始思维方式,只是倒退的方向不同罢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本文提出的问题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中国普遍存在的问题,我虽然没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研究,但文中所述“巫术化”现象却时时不自然的引起我的关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按本文中资料,很多学者的观点,商业的发展对西方世界走出宗教神权的愚昧时代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它却没有使本来理性的中国人变得更理性,使本来没有宗教神权束缚的中国人精神更自由,反而,物质需要满足之后的中国人似乎在精神上变得更无力更软弱,自动的不断寻求精神支柱,寻求护佑,随着商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迷信。越是在商品发达的城市中寺庙神龛前香火越旺盛,商人非常看重神佛的保佑,相当部分的高官也走向了这一步。像已知的刘志军的“靠山石”,谷俊山的“将军府”都是“巫术化”的杰作,至于没有犯错的官员又有多少类似杰作就不得而知了。[b]中国的经济总是达到世界前列,文化似乎变得越来越空虚,文化没能达到与经济相适应的强大程度,大概不是中国人不重视文化建设可能是文化建设比经济建设更难且需要更长的时间。[/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如果不是物质需要满足后全人类的必然行为的话,则形成目前这一局面的原因一定是中国文化特有的结果。中国文化不是一种宗教文化,它的核心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的是秩序,这秩序观维护中国社会达二千年之久。在最近一两百年时间里,封闭的中国社会渐渐被伴随工业革命而发展起来的西方世界超越,后者入侵的外因造成中国近代社会的剧烈变化的根源,这种社会的剧烈变化中就包含着对本文化的改造和发展,然而西方入侵不只是军事上的,西方文化-----[/SIZE][/FACE]另一种体系的文化也直接被接收造成中国文化的改造无法渐进,发展直接终止。直到今天许多中国人还处在两种不同体系文化价值观的冲突之中。这与目前中国文化的空虚又有什么关系呢?当然有。中国文化的涵养力被冲突强烈的弱化了,社会的秩序不再依靠儒家伦理,而依赖法制。可中国的法制中也没少掺和人情世故。既然儒家的伦理被削弱了,那西方的价值体系能否替代呢?可惜,这个看似美好的体系无法真正扎根于国人心灵的深处,不管多么羡慕西方普世价值的人在骨子里总是有传统观念在起作用。[b]这样,中国人的内心没有完整传统价值体系和观念,更没有从传统观念中发展出来的适应现在社会的观念作为精神的支柱,没有强力精神支柱,人会变得不自信。在这种时候我更倾向于认为人是感性的,没有想象的那样理性。理性是高级属性,原始的感性是根本属性。[/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现代西方文化退一步就到了中世纪的宗教神权文化,它束缚人也护佑人,宗教从来都是人类精神的巨大支柱,即便被削弱的时候也很强大。因为它根植于人的原始属性中。从宗教神权中再退也能退回到巫术文化中去,巫术文化是人类几乎所有文化的先祖(科学文化除外),与宗教文化和现代文化相比,它存在的时间是最长久的,最适合处于原始属性控制的人类。[b]宗教文化看起来更接近巫术文化,中国文化似乎少了一个过程,直接从巫术文化跳跃到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是一种着眼于现实的理性文化,它对巫术文化采取的是回避态度,对鬼神既不否定也不肯定,存而不论。不依赖鬼神的现实主义态度塑造了今天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因此,今天的中国人即便巫术化,根基也很脆弱。关键时候也会动摇的,就像网上的说法,靠山石也不可靠,神灵有时也不灵。可是你又很难彻底否定它。[/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没有宗教信仰并不意味着中国人只面对客观现实,不只中国人,整个人类还没有发展到如此理性的程度。在精神领域科学似乎与心灵有较大距离,无论科学结论多么可信终归太过远离人类心灵的自然理解,所以无论多具说服力的科学证据也去除不了人内心的感应思维痕迹,因此今天的绝大多数受过多年教育的90[/SIZE][/FACE]后也对鬼神隐隐敬畏,面对神佛顶礼膜拜。虽然铁的证据就放在那里,这时你可以看到人是多么不理性。更何况在很多情况下由于影响问题的因素总是多元化的,并不能对问题提供简单的科学解释,[b]巫术文化的要点就是其解释符合人的直觉,直接而易于理解。它不借助于数学也不借助于仪器,其结论来自于人类的感应思维,核心就是万物有灵,普遍联系。和科学文化比较起来,巫术文化还是很容易被人所接受的,因为科学常常出人所料。[/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啰嗦了这半天现在我们来看看作者文章中所指出的问题,中国的商人,部分官员他们中有人转而求助于“巫术”。“巫术”能让他们“安心”。其实中国的农民差不多也是这种情况,只是他们地位和资产还没有到需要借助神灵护佑的地步,他们通常没有想控制环境以求实现他们的目标,农业靠天,如果真的发生重大灾变,农民也同样会用各种巫术祈求上天,就像《平凡的世界》所描绘的在严重缺水之时农民也会以巫术的方式求雨。[b]因此如果农民也发展到了商人和官员相当程度的时候,他们的表现是没有区别的,因为文化的基因是相同的。这样说来,单独把商人和官员拿出看似乎没有必要,这是中国人的整体情况。远古时代的人利用巫术来决策的往往是他们认为的大事,今天亦是如此,所以不管什么职业,只要做大到一定程度,走向巫术都是有可能的,因此文章中指出的问题可能也是一种必然,那些商人和官员面临的都是他们认为的大问题。[/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在找不到科学答案的时候,或者没有能力来解释某一现象的时候,总会去找寻一个神秘的似是而非的“替代”答案。这也人性的必然结果,人天生求理解,渴望知道渴望理解,知道和理解也减轻了人对无知和不解的恐惧。人类的智慧就是从求理解中发展而来的。“阴谋论”的解释更容易消解人的不安感。阴谋被揭示意味着知晓就获得了安全,所以“阴谋论”最吸引人的眼球。实际上,科学解释力不足不是现在的主要问题,就算科学找到了答案也不见得就能轻易被人所接受,和宗教人士探讨人类的起源时发现,科学对人类起源的解释怎么着也没有上帝造人来的直接,上帝创造了人创造了万物,一切都变得直接有了意义。打个比喻:科学的说法好比是看到的真实的山形状,宗教的说法是把真实的山说成了仰着头的人。哪个说法会更有魅力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1
      • 经验228920
      • 文章12345
      • 注册2012-12-04
      内容很丰富,谢谢王老师的分享!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看清中西方教育的差别,不那么容易(续)[/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王晓春按:[/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感谢夸克老师转贴的杨东平老师的文章。我看了很受启发,推荐给各位网友。[/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            2015[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9[/SIZE][/COLOR][/FACE],9[/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夸克7292(k12[/SIZE][/FACE]班风小论坛):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中国式教学”靠什么战胜了英国[/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杨东平,21[/SIZE][/FACE]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1[/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BBC[/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的3[/SIZE][/FACE]集教育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坚强吗?中国式教学》,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英国都引起强烈反响,其余波激荡至今。对一个电视节目而言,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成功。[/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BBC[/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节目的背景,是近年来中国教育取得的全球性声誉。2009[/SIZE][/FACE]年,上海学生首次参加OECD组织的PISA测试即夺冠,2012年蝉联冠军。此前世界教育第一的桂冠一直属于芬兰。2009年中国首次加PISA时,因为心中无底,共有10省市参与“培测”。成绩最差的贵州省,其数学成绩与美国相当。PISA的结果令富有危机意识的西方国家震惊,甚至视同如1957年苏联首放卫星的冲击。“应当向上海教育学习什么”在美国成为热门话题,英国教育部部长则亲赴上海,引进中国教师,学习中国数学教学的经验。[/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电视节目作为一场“真人秀”,追求的并非学术性;但它确实也是一场真实的教育实验。两种教育文化在电视秀场的规定情境中,发生了充分的化学反应。在西方文化的映照下,“中国式教学”不可思议地现形溶化了,中国教育那些强硬而不容置疑的“理”,竟然变得清晰可解。譬如,[b]中国巨大的人口数量、普遍的大班额和大规模学校,使得老师戴麦克风上课、学生以记笔记为主的灌输式教学获得了某种合理性。面对如此规模的班级教学,必须实行严格的纪律控制;而且,要为这种强制性提供合理性价值,即班级的集体主义。这种强制、管控还需要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层面,即对父母、家庭的义务和对国家的责任。这一切,在实行学生本位、小班教学的英国是完全水土不服的,学生的不适、郁闷,发展成为超越常态的对抗和挑衅,形成所谓的“文化冲突”便不难理解了。[/b]BBC[/SIZE][/FACE]预设的立场似乎是在与英国教育部唱反调,彰显中国式教学的可怕意味。[b]在第二集时,英国校长已经明确表态,他相信而且希望中国式教学将会失败。然而,一个月后的测试结果,却是中国实验班完胜,师生抱头痛哭,难舍难分,桀骜不驯的英国学生被中国式教学所征服![/b]没有比这一结局更明白地宣示了电视“真人秀”的娱乐价值。[/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对中英教育的探讨比较充满了不可避免的误解误读。英国观众最在意的是电视节目特意展示的混乱不堪的课堂秩序,有损害英国教育的形象。在两个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对学生行为准则和教学秩序的定义是完全不同的。[b]在英美的学校,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提问、说话、“做小动作”,可以提问老师,而在课堂之外的行为举止则规定甚多甚严。中国则正好相反,学生在教室里“乱说乱动”是“大逆不道”的;而在校园和公共场合的行为规范则抽象模糊,对学生权利的保护、个性的尊重则是明显缺失的。[/b]让中国教师非常惊讶的是,英国老师(包括校长)居然能够叫出每个学生的姓名! [/SIZE][/FACE]面对自由散漫、缺乏责任感的英国学生,[b]中国教师将他们“不努力学习”、“不珍惜学习机会”归因于英国的福利制度,这一解释显然极富中国特色。一个有效的反问是,在家庭条件更为优越的英国私立学校,为什么学生呈现出更加积极进取的态度?英国老年观众还有这样的评价:这种长时间、严格管控的教育,正是他们所曾经历的上个世纪60年代的教育啊![/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2[/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对“中国式教学”成败得失的讨论,事涉教育评价。就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而言,一种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测评,例如PISA[/SIZE][/FACE]就是对15岁学生阅读、数学和科学能力的测试;此外,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它涉及教育目标、什么是好的教育、学习的动力来自何处等更为基本的问题。也就是说,[b]学生成绩的高低与是否“好的教育”并不是完全吻合的。“中国式教学”的成功主要是在狭义的学业成就上。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高强度、长时间的课堂教学,对于提高成绩的作用最为显著,在美国将这种教学模式称为“直接性教学”。[/b]电视里中国实验班的成功也验证了这一点。[/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然而,“中国式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个人的课堂教学,背后还有一整套制度和文化。例如,全国大一统的教学标准和教材,频繁的统一考试,考试成绩与老师和学校的绩效评价挂钩,对学生的考试排名等等,从而形成学生之间、学校之间、地区之间激烈的教育竞争,这对于整体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无疑是非常有效的。比较而言,[b]英美国家大多没有统一教材,许多老师甚至不使用教材而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教育管理分散化,决策和管理权在基层的学区,自行考试和评价;没有专门的教学研究系统,没有自上而下强力推行的教学改革和教师培训等等。总之,是一种低控制、多样化和社区化的教育模式。两种教育的利弊得失均由此而产生。[/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b][FACE=楷体][SIZE=12pt]客观地评价“中国式教学”,其好处如杨振宁所言,这种大一统、标准化、外在强制的教育,能够帮助许多资质平平的学生获得较高的平均教育水平,却不利于天资优越的人才冒尖。这就是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所言中国培养的人才“高均值、低方差”的现象。[/SIZE][/FACE][/b][FACE=楷体][SIZE=12pt]我们相信教育就是训练和考试、是标准答案、是分数和文凭,相信教育是为了改变个人和国家的命运,相信学习的动力来自竞争而非内在的兴趣。在这个文化系统中,发出不同声音、质疑和审辨、多元化、个性发展、标新立异、“哗众取宠”等等是没有价值和不受鼓励的。自由宽松的西方教育的得失则正好相反。在英国实行以学生为本的小班教学,尊重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实行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在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为未来培养人才,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保护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成为学校教育最核心的目标。英国学者说,我们从小鼓励学生探讨、质疑解决问题,认为教育是全面发展,是发展学生的个性、社交、情智及学习。英国百福教育CEO[/SIZE][/FACE]马良这样比较中英教育:中国人重视望子成龙,英国人重视当下快乐、个性发展、互相尊重;中国人注重教化,我说你听,英国人注重体验,我不说,你自己感受;中国人强调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成功的人,英国人强调“良好心态、幸福生活”;中国人希望“先苦后甜”,英国人力争“先爽再说”。[/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以学业成绩为唯一追求的教育评价,如同GDP[/SIZE][/FACE]评价一样,是仅仅“以成败论英雄”的功利主义评价,忽视了教学过程,模糊了对好的教育、教育理想的追求。于是,重视和善于纸笔考试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占据了PISA排名的“第一梯队”。其实,[b]上海对自己“教育第一”的态度是比较低调的,因为它同时还获得了另一个世界第一:课业负担最重[/b]。上海学生每周作业时间平均为13.8小时,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7小时,是香港、澳门、台北的两倍多,是韩国、芬兰、捷克的四倍多。加上校外辅导和私人家教,上海学生每周校外学习时间平均为17小时左右,远远高于OECD的平均值7.8小时。这一调查同时揭穿了另一个似是而非的偏见,即认为儒教文化圈的东亚国家和地区都一样,日本、韩国的应试教育甚至比中国更严重。[b]事实上,情况已大不一样,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竞争强度已经大幅低于上海。[/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为此,美国俄勒冈大学教授赵勇与数十位欧美教育家一起,向OECD[/SIZE][/FACE]组织的“PISA之父”AndreasSchleicher写公开信,质疑PISA误导世界教育,正在摧毁全球的教育和学术,要求废止PISA考试。如同大学排行榜一样,[b]对教育绩效、学业成绩追求,掩盖和模糊了教育真正重要的目标:为未来而教的创新性。[/b]赵勇等学者担忧的是在向中国学习的过程中,美国舍本而逐末,将丢失自己真正可宝贵的优势。重视个性、自由和民主的英国人同样担忧焦虑。《卫报》的著名评论家西蒙[FACE=宋体][SIZE=12pt]•[/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詹金斯撰写《中国是考试工厂,为何英国却要效仿》称:从长远来看,在一个有活力的国家和有批判性精神的开放社会,强迫而机械的竞争教育无法引领学生有创造力、挑战力和幸福。将教育建立在考试之上是愚蠢的,它对英国政府却拥有致命的吸引力的原因很简单:它让政府掌握了最简[/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单的中央控制手段。这是对数字的独裁。中国正在意识到这一点,但是英国没有。[/SIZE][/FACE][/P][SIZE=3][/SIZE][P][b][FACE=楷体][SIZE=12pt]“标准答案”已经出现了:教育的理想是在东西方之间,双方的取长补短。如马良所言:英国教育在以“自由快乐”为荣的同时,如何“保证成绩”;中国在以“保证成绩”为荣的同时,如何使教育“自由快乐”?当然,这仅仅是理想。[/SIZE][/FACE][/b][FACE=楷体][SIZE=12pt]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中国式教学”真的可以输出吗,如同英国教育部所希冀的那样?BBC[/SIZE][/FACE]节目其实已经提供了部分的回答。片中那个跑步落后的英国学生的眼泪,击中了“中国式教学”的软肋。中国通行的给学生“贴标签”区别好学生和差生、给学生按分数排名、激励竞争的做法在英国是行不通的。中国老师的“撒手锏”——请家长来学校,也如同遇到魔障一般失灵。母亲说她的儿子必须喝茶,12小时不让喝茶事涉人权!由于事涉学生权利和教师权益,对学生的加时学习、教师的加班加点是不被允许的,势力强大的家长会和教师工会在旁边伺候着呢!这正是中国模式难以在欧美复制的深层原因。或许,只有教师培训制度以及狭义的教学技巧,例如“九九乘法表”之类是可以借鉴的。[/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毫无疑问,如同中国经济那样,中国教育正在影响和改变着世界。大量中国留学生进入了英美校园,才是真正重要的“文化输出”。在中国学生最集中的学校,“中国式教学”的成果已经蔚成大观,低头不语的学生、作弊和校园霸凌事件,使人认识了“中国式教学”的另一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3[/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对教学模式的讨论很快就进入了社会批判的层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伊顿公学的前教务长Oliver Kramer[/SIZE][/FACE]的评论,认为英国在公办学校则实行低水平的快乐教育、放羊式的教育,在学生主要来自富裕家庭的私立名校奉行的是与中国一样严格、刻苦的苦读教育;因而,[b]快乐教育其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b]。[b]Kramer同时认为“中国的教育体制,从主观上,不分阶层,不分身份,不分贵贱。实际上是为所有的孩子提供了类似英国精英才能享受到的高质量基础教育”,“教育的结果可以因为天分而不一样,但是起点却是公平的,这就是教育平等。”[/b]他涉及两个重大问题:[b]“快乐教育”是麻痹劳动人民的阴谋吗?中国教育比英国更公平吗?[/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对快乐教育的这一评论,思想资源是西方左派知识分子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优势阶层为维护自身的社会地位和文化特权,通过表面上一视同仁的学业成绩、考试、文凭等制度安排,筛选出本阶级的继承者,使得非白领阶层的被淘汰者归因为自己不够聪明、不够努力,从而完成阶层再生产和文化再生产的隐秘过程。需要认识的是,这是一种抽象意义上揭示社会平等机制的社会批判理论。英国社会当然具有阶层壁垒和诸多社会不平等;[b]作为社会制度的一部分,教育究竟是在促进社会公平,还是在复制、凝固社会差距,一直众说纷纭。[/b]布尔迪厄认为,一个社会中教育的作用究竟是促进社会经济平等还是强化这种不平等,取决于教育制度自身的价值和特征。可见教育还是具有某种能动性的。至于能否将公办和私立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分流乃至快乐教育都视为阶层再生产的工具,需要谨慎的辨析。因为在批判理论之外,还有经典的功能理论,即认为各种制度安排各具功能,从而达到社会机器整体的有效运转。其实,文化再生产理论同样适用于对中国教育的透析。毛泽东的教育革命,不就是企图通过取消考试而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吗?“文化大革命”期间对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和两种劳动制度”的批判,认为他鼓吹职业教育、半工半读就是为了使劳动人民子女永远只能从事体力劳动。事实上,文革中完全取消了职业技术学校。对许多贫困家庭的子女,以及对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这究竟是一种福音还是灾难?[/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关键在于,[b]文化再生产理论并不适合直接解释教学文化的演变。[/b]发达国家居主流地位的“快乐教育”(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指儿童中心的自由教育),其背后是20[/SIZE][/FACE]世纪初由杜威领导的进步主义运动产生的革命性变革,改变了赫尔巴特在19世纪奠定的“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实行儿童中心、生活本位的教育。新的信条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b]1918 年,美国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发表著名的七项基本原则:身心健康,基本学习技能的掌握,有效的家庭成员,职业训练,公民责任,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讲究伦理道德。在这一表达中,智育仅占教育目标的1/7。[/b]美国中学从传统的学术性课程中挣脱出来,增加了诸如消费、家政、保健、健康等生活性和实用性课程,并在学术性科目中增加了现代社会发展新成果的课程。从1922 年到1973年,美国中学开设的课程从175 门增加到大约2100 门。这意味着中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从“大学预科”转向关注未来的公民生活,[b]是一种“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b]这一变革在欧陆同步发生,1921年,欧洲“新教育联谊会”发表“新教育七项纲领”,主张实行“儿童中心教育,通过教育实行社会改良和民主”。其背后是源自卢梭、福禄贝尔、蒙台梭利等自然主义的教育源流,以及怀特海、罗素、爱因斯坦等一大批人文主义学者对传统教育的批判改造。[b]教育文化从传统到现代、后现代的演化,不是政治批判可以取代的,也不是统治阶级处心积虑的阴谋。[/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必须认识,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教育哲学,“快乐教育”并非普罗大众公办学校的属性,而覆盖了整个学校教育。[b]尽管公办学校与私立学校在培养目标、教学的难度和深度、所需的学习时间上明显不同,但基本价值和教学模式如学生本位、小班教学,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问题导向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等是一致的。在知识经济和互联网时代,教育进一步突出了对合作探究、创造力、领导力等非智力能力的培养。著名的伊顿公学实行半天上课,下午是体育和户外活动,绝非考试至上、死读书、读死书的教育。[/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b][FACE=楷体][SIZE=12pt]当然,欧美对杜威进步主义教育的批评和矫正一直不断,主要是认为儿童中心的教学过于强调儿童经验的获得,忽略了知识系统的完整性和严格的学业训练,降低了教育质量。因而,西方教育的潮流一直在自由宽松和严格训练之间摇摆,即所谓的“钟摆现象”。[/SIZE][/FACE][/b][FACE=楷体][SIZE=12pt]1957[/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年苏联卫星上天之后,美国痛感教育落后而强调基础训练;此后意识到教育过于功利的弊端,又风水倒转,如此反复。2002[/SIZE][/FACE]年小布什签署《不让一个儿童掉队》法案,是针对基础教育水平低下的新一轮整肃,要求通过高标准和教学效能核定来促进平等,提高教师质量,开展对学校的绩效评价等等,但实效仍有待评价。[/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4[/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b][FACE=楷体][SIZE=12pt]认为中国没有像英国那样集中了权贵子女的私立学校,实行大一统的应试教育,因而中国教育比英国教育更为公平的评论,暴露了作者对中国教育的无知。[/SIZE][/FACE][/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与英国完全不同,中国的“贵族学校”存在于公办教育体制之中,教育分层主要是在公办教育系统内进行的,建立在由户籍制度分割的城乡二元结构以及重点学校制度之上。认识中国教育公平的状况,必须更多依据农村教育的现实。据一项实证研究,对1980[/SIZE][/FACE]—2008年间城乡学生高等教育机会演变轨迹的考察,进入小学未进入初中的学生,93.1%为农村学生;进入初中未进入高中的学生中,78.6%为农村学生;进入高中未进入大学的学生,57.4%为农村学生。即教育阶段越低,被淘汰学生的城乡特征越明显,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越明显。高等教育机会是在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三次教育分流中积累形成的。将这三次入学机会相乘,可以发现总体上城市学生高等教育机会是农村学生的2.56倍,1999年扩招之前为2.28倍,扩招之后这一差距扩大到2.77倍。[/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城市重点学校、城市普通学校、农村重点学校、农村普通学校的生源明显同质化,城乡二元、重点和非重点二元的学校制度,构成凝固阶层差距的重要机制。政府着力扶持的少数公办重点学校,学生主要来自社会优势阶层,成为研究性大学的主要生源地。有评论说英国7%[/SIZE][/FACE]的私立学校,占据了牛津、剑桥等大学50%以上的学位;那么中国的情况如何?清华、北大、上海复旦、交大这样的学校,农村学生的比例约在15%左右,其生源主要来自数以百计的重点学校。如果要类比的话或许可以这么说:[b]不到5%的高中,占据了90%以上顶尖大学的学位![/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说明教育公平状况的另一个事实,就是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新的教育边缘化群体:随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家长进入城市的“流动儿童”,以及他们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这两个总数达1[/SIZE][/FACE]个亿的弱势群体,其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仍缺乏制度性的保障,成为当前最为突出的教育公平问题。[/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认为大一统的考试评价更为公平的观点,也是值得辨析的。[b]统一考试固然体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但在日益加大的社会差距之中,这种形式上的平等正在贬值。面对具有更多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的优势家庭的子女,农村学生越来越难以“公平竞争”,这就是近年来研究性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不断降低的原因。[/b]这种高难度的“拼时间、拼命”的应试训练,也迫使许多农村学生过早地退出了教育,初中阶段于是成为辍学高峰。所谓“读书无用论”的流行,实质是农村学生对“无用的教育”的“用脚投票”。由斯坦福大学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等机构合作的“农村教育行动”(REAP[/SIZE][/FACE])的调研,跟踪了西部地区25000名学生的入学信息:初一入学时以100人计,初三毕业时还有69人;高一入学时为46人,高三毕业时仅有37人。严酷的应试教育,追求标准答案的死记硬背和“题海战术”,即便对禀赋优秀的城市学生也是一种巨大的伤害和青春浪费,[b]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赴英美留学,是城市学生对“中国式教学”的“用脚投票”。[/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行文至此,美国《新闻周刊》“全球最好国家”的调查最新出炉。该杂志对全球100[/SIZE][/FACE]个国家在教育、健康、生活质量、经济竞争力等方面的综合幸福感进行排名,北欧国家整体居于前列,芬兰、瑞士和瑞典分列前三位,美国列第11位,中国第59位。教育方面的评价主要是读写能力和学校平均教育时间等。芬兰名列第一,韩国96.72分,居第2位;中国教育得分为78.07,居61位。这恐怕是比PISA更为重要的评价。[/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2pt]教育不是竞技体育,也不是杂技训练。[b]21[/SIZE][/FACE]世纪的学校不应成为富士康那样的教育工厂,不应以知识灌输为目标,不是为了生产统一规格的标准化产品,身心健康、个性发展、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才是这个时代真正重要的资源。[/b]这些理念在中国已经成为朝野共识,中央政府已经明确宣示建立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构建一种能够帮助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对以分数论成败的高考制度的改革,以及对应试教育弊端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理想和目标已经清晰,如何现实地改变教育,才是对中国教育的真正挑战。[/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2pt](原标题:《从BBC[/SIZE][/FACE]电视节目透视中英教育》)[/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COLOR=#3c3cc4]黑体字是我加重的[/COLOR]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1
            • 经验228920
            • 文章12345
            • 注册2012-12-04
            学习了。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91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