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石井老师的课《陀螺》中的一个“事件”
    [COLOR=#2222dd]石井老师的课《陀螺》中的一个“事件”
    ——佐藤学教改思想学习笔记(26)

    下面的文字是从一本台湾出版的佐藤先生的著作中选来的,原文照录,但该书原文是繁体字竖排,我改成了简体字横排。
    [/COLOR]
                事件改变课堂的意义

    在课堂的过程中碰上“事件”,能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课堂方式,有时甚至能完全改变课堂的意义。以下我将以石井顺治老师的国语课堂《陀螺》(作者平田让治)为例,来深入分析讨论。

    名为《陀螺》的短篇小说,描述一对姓小野的夫妇,他们的儿子正太很会打陀螺。在正太过世之后,小野夫妇便把正太用来打陀螺的麻绳珍藏在柜子中。有一天,他们发现麻绳被老鼠咬断了,柜子一隅甚至还躲着幼鼠。小野夫妇内心经过一番拉扯,最后决定把陀螺送给正太的弟弟玩。以《陀螺》为教材的课堂结束后,石井老师读了转学生M所写的心得报告,错愕得久久不能自已。这名学生与双亲分开,独自寄宿在儿童机构,以下引用原心得报告其中一小段:

    《(前略)陀螺虽然是个好东西,老鼠或小野,是好人,好动物啊!小野虽然是好人,正大死了以后,一定有哭。我昨天把之前学校的照片撕掉了。为什么呢?今天上课读到,小野的麻绳被老鼠咬断了,我也自己撕破照片,我觉得我的手上,S君就在这里。》

    在发表感想的课堂中,M一句话都没有说,在讨论“小野夫妇为什么要把陀螺给正太的弟弟玩?”的问题时,学生们纷纷说出意见:“因为麻绳断了,没有办法感到正太的生命”,或“因为觉得正太的生命已经转移到新生的小老鼠身上”等,甚至也有人提出让石井老师十分惊讶的观点:“正太的生命已经从陀螺转移到小野的胸口了。”整堂课中M不发一语,听着同学们的意见,隔天便写出了上述文章。

    让石井老师感到错愕的是文章的后半部。因为在这堂课前几天,M曾经写下另一篇作文,节录如下:
    “我的桌子上摆着我在K小学的朋友的照片。我特别喜欢的好朋友是S君。来到这个学校后,我每天都会看天空的云,一边看云一边想着S君也在看同一片云。五年级的时候,转到这个学校来,我其实很想哭。每天看到照片,就想到S君跟其他朋友。我好想早点回去。”

    M把好朋友S君的照片撕掉,并写下“S君就在我手中”,石井老师读到这一句话时,不禁胸口一震,眼眶盈满泪水,同时也将M的阅读与理解所带来的冲击感到茫然。M领会了故事中,小野夫妇看到麻绳断掉之后,终于发现执着于陀螺有多愚笨的感受;也读到了在发现执迷不悟的愚笨后,小野夫妇终于决定放下对正太的执着,藉由把陀螺送给弟弟,正式向正太诀别。就是因为这深刻的体会,M也决定用自己的手撕破一直以来珍惜的S君的照片,写下了“S君就在我手中”。

    M带来的冲击,颠覆石井老师对课堂与学生的观点。在了解M对于文章的解读后,石井老师发现,对于文学,对于教育,对于学生,自己竟然什么都不懂。他形容当下的心情:“就像被重重一击。”而这个“事件”更让石井老师课堂原本的脉络产生多道裂痕。第一道裂痕就是石井老师(教师)与M(学生)之间“教/被教”的关系。在这个事件中,“教师=教的人、学生=被教的人”这种制度性关系遭到破坏。事实上,透过这个“事件”,石井老师表示他才真正确认“从孩子身上学习”这句话内在的意义。

    第二道裂痕则是,学校体系是如何看待这些被剥夺了生活及历史的学生。即使只是十岁、十一岁的孩子,也可能有着与教师相匹敌的深刻体验,或是与教师截然不同的经历,而有着不同的感受或思考方式。这个“事件”后,石井老师记录下:“许多教师轻易说‘我们要从孩子身上学习’,但透过这个事件,我才得以将这句话内化成自己的一部分。”石井老师开始积极在课堂中导入符合个人学习的方式,因为他从班上的每一位孩子身上发现了一个个独一无二、无可取代的世界。就这样准备好把以“大家”对对象的课堂,转换为与每一个“孩子”对话的课堂。

    第三个裂痕则是所谓学校文化的“阅读”系统。在一般学校的文学教育中,讨论的主题都只局限于课文的故事中。小说的课堂也是如此,课本小说是课本的小说,不可与学生及教师所生存的现实混为一谈。然而,M的阅读方式推翻了学校文化的封闭性。M透过阅读《陀螺》一文,同时阅读了自己的现实生活,也在阅读自己的现实生活的同时,一并阅读了课文的内容。在阅读中感受自己的存在,这就是让石井老师感到重击的厉害之处。

    通过M的阅读之后,石井老师对于“阅读”的概念出现了极大的翻转。教材内容不是只有一种形式,每一个学生“阅读”后的感受,以及每一个学生透过“阅读”表达出来的现实,都是教材的一部分。教室中的阅读,就是为了让学生体验各种层面的教材内容,也是促进统一教材各层次阅读经验互相结合的机会。

    第四道裂痕是石井老师身为教师的自我认同。如同前述,首先“教师=教的人”认知遭到瓦解,但此“事件”所带来的冲击不止只此,石井老师也与M相同,不但经历了以“诀别”为题的人生转捩点,也直接面对了反省自我成长历史这个重要的主题。就是因为这样,M的文章才会如此撼动石井老师的内心,也因为感受到了与石井老师的感情共鸣,M才会投射出这么戏剧性的阅读,在与M强烈的共鸣中,石井老师体验了活在制度中的身体(教师),与活在自己人生的身体(老师自己)的分裂,并深刻认知教师的工作生存于这两种身体的间隙中,如果不能在制度中活出自己,便无法与孩子产生连接。
    从上述石井老师的实践课例可以看出,教室的“事件”无法预期,看似即将发生却瞬间消逝,而教师与学生相互学习成长的剧本就在那里。教师敞开身心迎向教室中发生的微小“事件”,即准备了学生与教师的学习基础,种下课堂改革出发的可能性。

    (佐藤学:《学习革命的愿景》台湾道见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2014年11月28日第一版 158—163页)

    [COLOR=#2222dd]录完之后,我在想两个问题。一个是,小野夫妇、M和石井老师各自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佐藤先生“四道裂痕”的论述?欢迎各位网友发表意见。
    海蓝蓝老师,很想听听您的意见,尤其是第一个问题,因为您擅长心理分析。
                        2016,3,9[/COLOR]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海蓝蓝6384 (k12[/SIZE][/FACE]班风小论坛)[/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王老师,没办法完成任务,只能扔半截砖头来充数。其他篇目我没看过——最近一段时间没时间看。[/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小野夫妇虽然和m[/SIZE][/FACE]在“对一个人的怀念主要是心里记着他,而不是在具体的形式上记着他”的看法一致,小野夫妇送出了正太的陀螺,不在执著于保留正太留下的东西,而m则撕了s的照片,认为s已经在他心里,他可以不用凭借s君的照片就能让s君在他心里活着。[/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但小野夫妇的做法显然又比m[/SIZE][/FACE]高一个层次,小野夫妇把正太的遗留的陀螺送给正太弟弟,而m则把照片留给自己。送个正太的弟弟,就意味着正太借着他弟弟的对陀螺的使用而复活,即使随着陀螺消耗消失,但正太的弟弟因为使用正太的陀螺带来的快乐或者其他的情绪扩散到周围影响了更多的人,正太的生命在这不断地扩散中得到永生,小野夫妇认识到,所谓的生命,必须有心理或者思想的能量传递的特点,如果让陀螺寂然在柜子里,失去了流动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死亡。[/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而m[/SIZE][/FACE]是一个小孩子,在人格上还没有获得独立,更重要一点是,m是一个“与双亲分开,独自寄宿在儿童机构”的人,在亲密感还缺乏的时候,因为和s君分离的分离感强烈的袭击,对他感情的正常发展是有极大的伤害,所以,他还需要保留着s的照片,用以慰藉孤独的心灵,读了小野夫妇的故事后,他也认识到,他思念的不是照片,而是s君这个人,如果s君这个人在自己心中,那么,无论有没有相片都不是太重要的事情。[/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小野夫妇认为正太的灵魂可以通过别人分享正太的遗物而得以永生,自己同在一个地球上,本身就是共存,所以其境界更大,更无执著;而m[/SIZE][/FACE]则认为s君虽然不必以某种拜物形式存在,但必须存在我心中我才能感受到他。[/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小野夫妇和m[/SIZE][/FACE]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阅历、心理发展的不同的层次,对思念做出不同的理解。是属于感情上的领悟,而石井老师对小野夫妇的故事和m的故事更多的是在理智上的思考。[/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以上分析由于缺乏一些稳定性的心理材料(仅仅是人物的行为材料而且事例数量不足),分析中掺杂大量个人的设想,所以,只能作为一个没多少力度的材料。[/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佐藤先生“四道裂痕”的论述?欢迎各位网友发表意见。[/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关于教与学的问题,我认为这里不是我们一般意义教和学,而是一种泛意义上的教与学,因为作为“教育者”的m[/SIZE][/FACE]对石井老师的教育指导并不是有意的行为。这样扩大化的教与学在平常教学里不是没有见到,比如我们看了课堂上学生学习情况,我们随即调整教学方法。和后一种方法相比,前一种学习似乎更接近顿悟。[/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生活及历史的学生。即使只是十岁、十一岁的孩子,也可能有着与教师相匹敌的深刻体验,或是与教师截然不同的经历,而有着不同的感受或思考方式”我补充一下,这样的说法也应该说是仅仅限于一些有强烈的个人体验的人文的学科,对于和个人体验无关的科目,这些不同的感受和思考方式虽然也应该得到尊重,但未必需要让老师惊骇到“就像被重重一击”。毕竟理工科还是侧重于结论的唯一性而不是个性化。同时,我认为所谓的不同的看法也不是说没有一个限制,这些不同的看法虽然缺乏一些确定性的点状的目标,但我们把这些个性化点状链接起来,应该还是可以看做一个集合,就像我们分析林黛玉的性格,我们再怎么结合生活阅历,也不能把李逵的性格套在林黛玉的头上来。[/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第三个说的应该是阅读的外延就是生活这个观点吧。在很多的时候,我们老师确实是把课文的分析和生活割裂开来,这固然有知识自身抽象化的原因,还和老师自身对教学的内容和生活的关系理解不足尝试不足确实有关系。不过,石井老师认为“学校文化的‘阅读’系统”出问题,按照石井老师惊骇程度似乎让人觉得学校文化的阅读系统出了巨大的问题的,我觉得这样的感受有些过头了。我有一个学生,有一次在讲话中很感谢我以前教的议论文知识,他说他用我教的知识打了一场离婚官司,打赢了。很显然,我在教这些知识并没有设想学生以后离婚时候会用到。学校让学生跑步并不是为了学生在战场上冲锋快速,当然也不会为他们逃命快速。这些应用大部分的情况下大家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也就是说怎么使用、使用在哪里大体上这是老师不能估计到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第四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就是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吧。[/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觉得石井老师提及的几个教学中的看法,大多是还算是常见的,但很多的教学观点,虽然平常自己也知道,但由于一个观点自己平常看惯了从某一个角度阐述,现在忽然出现新的阐述的角度,觉得有新异感,更重要的一点是平常由于缺乏感同身受,这些在字里行间游走的观点并没有在灵魂上触动自己,而石井老师就是因为在灵魂上受到触动,小野夫妇顿悟之后,阅读了故事的m[/SIZE][/FACE]也有了他的人生的感悟,而阅读了两个故事之后的石井老师也因此而顿悟。这三方都在人生的路上骤然拐了一个大弯,走进了一条新的人生的路。[/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现在在想我的问题:我能把这一篇文章和我的生活联系起来吗?说实在话,我不能,至少说我现在不能,那么,小野夫妇,m[/SIZE][/FACE]和石井老师有办法让我联系起来吗?我觉得也是很难,我只能等待机缘了,就像石井老师阅读小野夫妇的故事不止一次,也不止一次见过m这类的故事,也应该见过教育学里关于这样的阐述,他为什么当时不明白,非要等待这一次明白呢?[/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这就是教育很无奈的地方,你除了等待,有的事情你还真的无能为力,不是说你没看见,而是看见了未必就明白。[/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所以,等待很重要——当然,前提是你有教育的眼光或者说是慧根,知道你自己当年种下的是什么。不过,我们要明白,种下了种子只是一个环节,还需要土壤还需要温度水分空气……这些条件都具备了,种子在某一天才有可能破土而出,不过,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掠美说:“那是因为我当年种下的”,我们不要忘记,土壤里还有那么多不能破土而出而腐烂在土里的种子。(3[/SIZE][/FACE],10)[/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3333cc]王晓春读后:[/COLOR][/SIZE][/COLOR][/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333cc]感谢海蓝蓝老师的分析。颇有见地。很想再听听其他网友的高见。[/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COLOR=#3333cc][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3[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11[/SIZE][/COLOR][/FACE][/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