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我对《陀螺》一课中“事件”的看法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3333cc]我对《陀螺》一课中“事件”的看法[/COLOR][/SIZE][/COLOR][/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333cc]——佐藤学教改思想学习笔记(27[/SIZE][/FACE])[/COLOR][/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楷体][SIZE=14pt][COLOR=#3333cc] [/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3333cc]我们先来看看海蓝蓝老师与过客老师的意见:[/COLOR][/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海蓝蓝6384 (k12[/SIZE][/FACE]班风小论坛)[/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小野夫妇虽然和m[/SIZE][/FACE]在“对一个人的怀念主要是心里记着他,而不是在具体的形式上记着他”的看法一致,小野夫妇送出了正太的陀螺,不在执著于保留正太留下的东西,而m则撕了s的照片,认为s已经在他心里,他可以不用凭借s君的照片就能让s君在他心里活着。[/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但小野夫妇的做法显然又比m[/SIZE][/FACE]高一个层次,小野夫妇把正太的遗留的陀螺送给正太弟弟,而m则把照片留给自己。送个正太的弟弟,就意味着正太借着他弟弟的对陀螺的使用而复活,即使随着陀螺消耗消失,但正太的弟弟因为使用正太的陀螺带来的快乐或者其他的情绪扩散到周围影响了更多的人,正太的生命在这不断地扩散中得到永生,小野夫妇认识到,所谓的生命,必须有心理或者思想的能量传递的特点,如果让陀螺寂然在柜子里,失去了流动的东西才是真正的死亡。[/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而m[/SIZE][/FACE]是一个小孩子,在人格上还没有获得独立,更重要一点是,m是一个“与双亲分开,独自寄宿在儿童机构”的人,在亲密感还缺乏的时候,因为和s君分离的分离感强烈的袭击,对他感情的正常发展是有极大的伤害,所以,他还需要保留着s的照片,用以慰藉孤独的心灵,读了小野夫妇的故事后,他也认识到,他思念的不是照片,而是s君这个人,如果s君这个人在自己心中,那么,无论有没有相片都不是太重要的事情。[/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二者的区别在哪里?小野夫妇认为正太的灵魂可以通过别人分享正太的遗物而得以永生,自己同在一个地球上,本身就是共存,所以其境界更大,更无执著;而m[/SIZE][/FACE]则认为s君虽然不必以某种拜物形式存在,但必须存在我心中我才能感受到他。[/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小野夫妇和m[/SIZE][/FACE]他们都是根据自己的阅历、心理发展的不同的层次,对思念做出不同的理解。是属于感情上的领悟,而石井老师对小野夫妇的故事和m的故事更多的是在理智上的思考。[/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以上分析由于缺乏一些稳定性的心理材料(仅仅是人物的行为材料而且事例数量不足),分析中掺杂大量个人的设想,所以,只能作为一个没多少力度的材料。[/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另一个问题是,如何看待佐藤先生“四道裂痕”的论述?欢迎各位网友发表意见。[/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关于教与学的问题,我认为这里不是我们一般意义教和学,而是一种泛意义上的教与学,因为作为“教育者”的m[/SIZE][/FACE]对石井老师的教育指导并不是有意的行为。这样扩大化的教与学在平常教学里不是没有见到,比如我们看了课堂上学生学习情况,我们随即调整教学方法。和后一种方法相比,前一种学习似乎更接近顿悟。[/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生活及历史的学生。即使只是十岁、十一岁的孩子,也可能有着与教师相匹敌的深刻体验,或是与教师截然不同的经历,而有着不同的感受或思考方式”我补充一下,这样的说法也应该说是仅仅限于一些有强烈的个人体验的人文的学科,[b]对于和个人体验无关的科目,这些不同的感受和思考方式虽然也应该得到尊重,但未必需要让老师惊骇到“就像被重重一击”。毕竟理工科还是侧重于结论的唯一性而不是个性化。[/b]同时,我认为所谓的不同的看法也不是说没有一个限制,这些不同的看法虽然缺乏一些确定性的点状的目标,但我们把这些个性化点状链接起来,应该还是可以看做一个集合,就像我们分析林黛玉的性格,我们再怎么结合生活阅历,也不能把李逵的性格套在林黛玉的头上来。[/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第三个说的应该是阅读的外延就是生活这个观点吧。在很多的时候,我们老师确实是把课文的分析和生活割裂开来,这固然有知识自身抽象化的原因,还和老师自身对教学的内容和生活的关系理解不足尝试不足确实有关系。不过,石井老师认为“学校文化的‘阅读’系统”出问题,按照石井老师惊骇程度似乎让人觉得学校文化的阅读系统出了巨大的问题的,[b]我觉得这样的感受有些过头了。[/b]我有一个学生,有一次在讲话中很感谢我以前教的议论文知识,他说他用我教的知识打了一场离婚官司,打赢了。很显然,我在教这些知识并没有设想学生以后离婚时候会用到。学校让学生跑步并不是为了学生在战场上冲锋快速,当然也不会为他们逃命快速。这些应用大部分的情况下大家都会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择。也就是说怎么使用、[b]使用在哪里大体上这是老师不能估计到的。[/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第四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就是教学相长的教学观吧。[/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觉得石井老师提及的几个教学中的看法,大多是还算是常见的,但很多的教学观点,虽然平常自己也知道,但由于一个观点自己平常看惯了从某一个角度阐述,现在忽然出现新的阐述的角度,觉得有新异感,更重要的一点是平常由于缺乏感同身受,这些在字里行间游走的观点并没有在灵魂上触动自己,而石井老师就是因为在灵魂上受到触动,小野夫妇顿悟之后,阅读了故事的m[/SIZE][/FACE]也有了他的人生的感悟,而阅读了两个故事之后的石井老师也因此而顿悟。这三方都在人生的路上骤然拐了一个大弯,走进了一条新的人生的路。[/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现在在想我的问题:我能把这一篇文章和我的生活联系起来吗?说实在话,我不能,至少说我现在不能,那么,[b]小野夫妇,m[/SIZE][/FACE]和石井老师有办法让我联系起来吗?我觉得也是很难,我只能等待机缘了,就像石井老师阅读小野夫妇的故事不止一次,也不止一次见过m这类的故事,也应该见过教育学里关于这样的阐述,他为什么当时不明白,非要等待这一次明白呢?[/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这就是教育很无奈的地方,你除了等待,有的事情你还真的无能为力,不是说你没看见,而是看见了未必就明白。[/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所以,等待很重要——当然,前提是你有教育的眼光或者说是慧根,知道你自己当年种下的是什么。不过,我们要明白,种下了种子只是一个环节,还需要土壤还需要温度水分空气……这些条件都具备了,种子在某一天才有可能破土而出,不过,作为教育者我们不能掠美说:“那是因为我当年种下的”,我们不要忘记,土壤里还有那么多不能破土而出而腐烂在土里的种子。(3[/SIZE][/FACE],10)[/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过客1938 (k12[/SIZE][/FACE]班风小论坛)[/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很敬仰王老师和海蓝蓝版主的学识。这一段时间也一直在翻看老帖子进行学习。今天试着就王老师发的这段文字,说一说自己的一些看法。求指教。[/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关于第一问题——小野夫妇、M[/SIZE][/FACE]和石井老师各自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是什么?[/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个人觉得这其实是一个文本解读方面的问题。按照新文学批评理论,作品一旦写成,就是“作者已死”,作品的意义是靠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与作品共同建构起来的。作者与文本、作品建构的意义,即文本义。可能与作者创作时的初衷一样,也可以与作者创作时的本意大相径庭。而且,不同的读者由于知识和生活背景不大相同,对作品意义的建构也是不大相同的。所以,我们才说文本的意义是多元的,我们需要的是多元解读。但是,我也同意多元解读是有边界的。即海蓝蓝版主所说的林黛玉就是林黛玉,你不能将其解读为李逵。[/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如果以上分析不谬的话,王老师要问故事中的小野夫妇、M[/SIZE][/FACE]和石井老师各自的心理活动是怎样的?我个人以为这是几个不同层次的问题。[/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首先,小野夫妇的心理活动,就属于典型的文本解读问题。只要一定的边界范围之内,多元的理解都是可以的。也就是说,文中的M[/SIZE][/FACE]有他的理解,教室里其他同学的回答,如故事中学生们纷纷说出意见:“因为麻绳断了,没有办法感到正太的生命”,或“因为觉得正太的生命已经转移到新生的小老鼠身上”等,甚至也有人提出让石井老师十分惊讶的观点:“正太的生命已经从陀螺转移到小野的胸口了。”我以为这些回答也是可以的。[/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至于M[/SIZE][/FACE]的解读,在故事中他的解读,他的行动是带了他个人极其浓厚的个性色彩的。他的解读也是在一定的边界范围之内的合理的解读。因为他的行为与《陀螺》这个故事在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的。但是,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即他为什么要撕掉S君的照片,也属于一个多元解读的过程。海蓝蓝版主的说法,只是一定边界之内的合理的解读之一。但是,绝不能说这就是唯一的标准和真理。[/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而石井老师做为一个读者。他读了《陀螺》的故事,也读了M[/SIZE][/FACE]的行为。他说他自己被深深地击中了。我个人以为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在解读《陀螺》这个故事和M行为的时候,两者之间出现了交集。换句话说,他觉得M的行为准确而清楚地回答了他对于故事《陀螺》的解读。所以,他才感到吃惊,觉得被深深地击中了。至于,他对这个故事的解读与M的行为想传递和表达的意义一样不一样,似乎都很难说。只不过,是他石井老师觉得M的行为准确地传达出了他内心的解读和感受而已。石井老师对于这个故事和M行为的解读是什么,他没有在这篇反思中写出来。他在这篇反思中更多的是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反思,即他读到了“四道裂痕”。石井老师对于这个故事和M行为的解读,对于我们坐在电脑前看文章的人来说,也就成了多元解读。[/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王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如果要我回答,我真的找不到一个唯一的答案。我只能说,小野夫妇,M[/SIZE][/FACE]和石井老师都被深深的震撼了。这是相同之处。至于不同之处,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甚至于我觉得将这三个人放在一起来问心理活动的异同,这个问法似乎都有些问题。[/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再说说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佐藤先生“四道裂痕”的论述?[/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先说第一条“从孩子身上学习”。这个观点没错。我们确实要善于从孩子的身上学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但是,我们从孩子的身上学什么呢?或者说,我们从故事中M[/SIZE][/FACE]的行为上学什么呢?M在故事中并没有清晰地,有逻辑地传达出自己对于《陀螺》这个故事的理解,也没有说出他之所以这么做的原因。如前所述,石井老师之所以会被震撼,是他自以为是的以为M的行为准确地传达了他的解读。这好像生活中的“误解”一样。人家有没有那个意思还不一定,还没有说出来。,而你却一相情愿地说,他的意思就是我的意思。这不是笑话吗?反之,如果在故事中M用恰当的方法,清晰地分析出了故事中小野夫妇这一行为的心理,这大大出乎老师的意料之外,我们似乎才可以说要向学生学习。如今,M只是做了一个行动,我们就说要向学生学习,这有些不能完全让人信服。[/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第二条,我最看好的是这一点就这样准备好把以“大家”对对象的课堂,转换为与每一个“孩子”对话的课堂。确实,很多时候,我们课堂中的学生是抽象的,是一个整体的形象,缺少个性鲜明的个体形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关注个体,让个体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这才有真正的对话。否则,大家众口一词,对话还有必要吗?现在的语文考试就最摧残学生,因为一方面我们在课标中提出多元解读,重视学生的阅读体验,但另一方面却是标准答案唯一。即使你有不同的理解,也被判错。真是无法可想。[/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对于第三条,我的理解是石井老师似乎在说要将文本与学生的生活关联。我觉得这是对的。现在许多学生为什么都喜欢学理科而不太喜欢学文科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觉得理科实用,与他们的生活相关,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文科呢?过于虚,与自己似乎没有关系。这其实是一个错觉。叶嘉莹先生曾用“感之者深”“写之者真”来判断好的诗歌。其实,我觉得这也可以做为经典文本的判断标准。越是经典的文本,越在一定程度上能深深击中我们的心灵和生命。所以石井老师说要将文本与学生的生活关联,这一思路无疑是对的。的确,我们目前的语文阅读“系统”确实是有问题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第四条,我的理解不是很准确。我觉得石井老师所说的颇像《教学勇气》中所说的教师“自我认同”与“自我完整”的问题。对于《教学勇气》一书中所说的这两个概念,我的理解不是很好,不敢在这里妄下断语。但是,有一点我可以感受得到。那就是石井老师似乎在说,老师要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对文本的真实感受融入到教学中去。或者说,老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自己的见解,要有“干货”。没有自己独到的体验和见解,人云亦云,似乎不是一个好老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一孔之见,恳求批评。(3,12)[/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222dd]下面说说我的看法。我先说小野夫妇,学生M[/SIZE][/COLOR][/FACE]和石井老师与陀螺相关的心理活动。[/COLOR][/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222dd]佐藤先生认为小野夫妇在老鼠咬断了正太用过的打陀螺的麻绳之后把陀螺交给正太的弟弟玩,是因为他们“发现执着于陀螺有多愚笨”,“终于决定放下对正太的执着,藉由把陀螺送给弟弟,正式向正太诀别。”这种可能性是有的。但我觉得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小野夫妇这么做是为了减轻自己思念正太的心理压力。执着于思念亡人,是很痛苦的,常会有无法摆脱的沉重感。正好老鼠咬断了麻绳,提供了一个契机,使生者可以借此机会通过某种行动(类似仪式)改变原有做法,从而摆脱过分的思念,放下包袱向前看,开始新的生活。这有点像鲁迅说的“为了忘却的纪念”(纪念,是为了忘却)。[/COLOR][/SIZE][/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222dd]学生M[/SIZE][/FACE]为什么学了“陀螺”一课那么震感?我想主要是因为他与小野夫妇有类似的心理历程,遇到了类似的心理难题,正在遭受类似的心理煎熬。他来到一个新学校,思念好朋友,可是心里明白自己无法回到原来的学校去了,只好看云彩,希望好朋友同时也在看云彩(类似“千里共婵娟”的样子)。而那张好友的照片,就相当于正太的麻绳。麻绳给小野夫妇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照片也给M带来沉重的思想负担。小野夫妇遇到了一个契机,老鼠来帮忙,咬断了麻绳,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可是M不能等到老鼠来帮他咬碎照片,于是他只好自己动手,撕掉照片,放下包袱,开始新生活。至于同时宣布“S君就在我手中”,则和小野夫妇把陀螺传给正太弟弟的做法一样,是保留了一份“不太沉重的思念”。可见,M几乎是完全照搬了小野夫妇的做法。再说石井老师。这个“事件”对石井老师刺激如此之大,应该也不是偶然的。佐藤先生说:“石井老师也与M相同,不但经历了以‘诀别’为题的人生转捩点,也直接面对了反省自我成长历史这个重要的主题。”语焉不详,我们没有办法知道石井老师个人和家庭究竟遇到了什么问题。但是可以推测,石井老师大概也遇到了与小野夫妇和学生M类似的生活问题。这就难怪他看到M的作文会热泪盈眶,大受震感。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谓“同病相怜”,有类似境遇的人,最容易共鸣。海蓝蓝老师说:“我能把这一篇文章和我的生活联系起来吗?说实在话,我不能,至少说我现在不能。”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共鸣是需要条件的,不是无条件的。同样一个电视剧情节,有人看了落泪,有人则不怎么感动,这一点不新鲜,因为大家个性不同,经历不同,境遇不同。[/COLOR][/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222dd]这个帖子太长了,我们下次再谈“四道裂痕”的正题。[/COLOR][/SIZE][/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222dd] [/COLOR][/SIZE][/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COLOR=#2222dd][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2016[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3[/SIZE][/COLOR][/FACE],12[/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31
      • 经验228920
      • 文章12345
      • 注册2012-12-04
      [COLOR=#0000ff]     [SIZE=3]王老师对于小野夫妇,学生M和石井老师与陀螺相关的心理活动的分析非常有道理。
          小野夫妇及学生M之前的心理痛苦都是因为无法在心中接纳现实而产生的。小野夫妇之前无法接受儿子正太离开的事实,学生M之前无法接受和好朋友的分开的现实,于是就只有思念,但是却越思考越痛苦,越痛苦越思念。后来,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小野夫妇因为老鼠咬断了正太用过的打陀螺的麻绳、学生M因为看了那篇文章)以及时间的推移(时间是治疗痛苦悲伤的一道良药),他们都接纳了那些必须面对的现实,重新回到生活中,积极面对现实的生活。[/COLOR][/SIZE]
         [COLOR=#0000ff] [SIZE=3]其实,经历痛苦,感受痛苦,再到最终的接纳痛苦,回到现实,这样的人生经历,不正是每个人一生都要经历的心理发展轨迹吗?[/COLOR][/SIZE]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