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构建中华文化新的知识体系
    [SIZE=3][/SIZE][P][b][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18pt][COLOR=#3c3cc4]构建中华文化新的知识体系[/COLOR][/SIZE][/COLOR][/FACE][/b][/P][COLOR=#3c3cc4][SIZE=3][/SIZE][/COLOR][P][b][FACE=Calibri][SIZE=18pt][COLOR=#3c3cc4]——心影自拍(39)[/SIZE][/FACE][/COLOR][/b][/P][COLOR=#3c3cc4][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c3cc4] [/COLOR][/SIZE][/FACE][/P][COLOR=#3c3cc4][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c3cc4]郑永年先生指出:“中国缺失一个可以说明和解释自己的知识体系”。确实如此,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越往长远看,问题越严重。眼前这似乎还不算大事,只要我们的经济能不断发展,大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过,就似乎挺好。但问题已经初露端倪了,近些年有一种现象,大款和土豪往往被嘲弄,说他们“没文化”,“穷得只剩下了钱”等等。他们为什么遭此厄运?除了他们的钱来路可能不正之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缺乏“解释自己的知识体系”,解释权在有知识的人手里,不在他们手里,他们有多少钱也换不来尊严。穷人不太怕这个,人一旦有点钱,有点脸面,就特别怕人贬低。所以你会发现土豪们有的炫富(这是傻土豪),有的就拼命附庸风雅,这正是自卑的表现。请注意,一个人如此,一个国家也是这样。中国就有点像世界上的“暴发户”,突然有钱了,在西方人看来,我们就是没文化的土豪,当年美国崛起的时候,欧洲人也是这样看他们的。所以,现在西方人对中国人“不民主,没人权,道德水平不高”的嘲笑,和城里人嘲笑乡下人“老土”道理是一样的。如果中国是个小不点的国家,对西方的世界地位毫无威胁,他们绝不会费心嘲笑我们,说不定还会以一种猎奇的态度来欣赏我们的落后之处。可是我们要明白,西方对中国的嘲笑不光是“羡慕嫉妒恨”,也不光是文化优越感,其中也有很多正确的地方,也就是说,人家确实有先进之处,我们确实有落后之处,就好象城里人确有比乡下人高明之处一样。城里人说话一套一套的,而且和电视广播里面的语言“接轨”,乡下人往往说不过城里人,因为他们也不得不用城里人的词汇讲道理,又没有城里人熟练,于是总是吃亏。这其实就是知识体系问题,乡下人缺乏城里人的知识体系,城里人又掌握着话语权(媒体总部都在城里),于是乡下人就成了“挨骂的脑袋”,你会发现,嘲笑农民“老土”是电视剧最重要的噱头之一。[/COLOR][/SIZE][/FACE][/P][COLOR=#3c3cc4][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c3cc4]列位看官!西方就是世界的“城里人”,发展中国家就是世界的“乡下人”。落后就要挨打,如果你奋起反抗,敢和侵略者玩命,而且打败他们,你挨打的命运就算结束了,你站起来了。(毛泽东时代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挨骂的问题你一时半会儿解决不了,而这个问题不解决,说到底你翻身只翻了一半,而且长远看,还会翻回去。一个民族光靠敢拼命是不够的,富起来也不够,当年清朝被八国联军打败,并不是因为它比八国都穷,事实上如果清朝穷得一点油水也没有,八国联军反而不会光顾。所以,先要站起来,然后富起来,最后,根本的是,还要“文”起来。软实力其实是最硬的。[/COLOR][/SIZE][/FACE][/P][COLOR=#3c3cc4][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c3cc4]查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的软实力领先了上千年,只是近代落后了。我是做教师的,我的经验是,一个落后生,只要他曾经当过好学生,则他转变起来要比从来就落后的学生容易得多。中华民族一直有自己的知识体系,说它博大精深,绝不夸张。问题是,就整体来说,它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在与西方文化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和守势。现在有些国粹派人士想把这个旧知识体系恢复起来抗衡西方的知识体系,我认为这条路完全走不通,我们只有建设中华文化的新知识体系一条路可走,别无他途。但是建设新知识体系也有几种方案。一种是以传统中华文化为基础,吸收并融合西方知识体系中合适的部分,建立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第二种是以西方知识体为基础,吸收传统中华文化的合理成分,建立新的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第三种办法是把西方现有知识体系和中国传统知识体系都抛弃,另起炉灶,开天辟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知识体系。我认为第三种方案不靠谱,没有希望,只可在前两种方案中择其一。都是中西结合古今融汇,至于以谁为主,我还真不敢说。以我个人这点水平看来,西方关于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是相当不错的,相当科学的,我们的子孙未必有本事创造出一个新的“非科学”的知识体系,能比西方现有的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更合理,更有效。这是西方的强项,中华文化的弱项,所以,中国人学数理化,其实只能读外国书,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中华文化的强项在有关社会和人际关系的知识方面,在这方面,我们有希望承前启后,搞出不同于西方的知识系统。[/COLOR][/SIZE][/FACE][/P][COLOR=#3c3cc4][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c3cc4]总之,我认为郑永年先生提出建立中华文化自己的知识体系,摆脱西方文化殖民主义,发聋振聩,但是真做起来,难度极大,绝非几代人所能完成。所以我主张,当务之急是完全彻底地掌握西方知识体系有关自然科学的部分,吃透它,而且赶超西方国家,就是说,先做到你会玩的我都会玩,比你玩得还好,比你还先进,动摇你的优势地位。这件事用几十年做到是可能的。同时,要研究西方科学主义的缺点,看能不能以中华文化纠正之。而在有关社会的知识方面,我们虽然必须学习西方的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但就不一定跟着他们走了,我们可以摸索出一条自己的路,从中国实际出发,而不是从理论体系和理论假设出发(从理论体系和理论假设出发是西方的思维方式),边干边学,干完了再总结,用这种方式或可创造出中国自己的有关知识,不急于织成体系。在我看来,自然科学知识其实远比社会方面的知识更“普世”,我们的基本原则是,对西方知识体系的自然科学部分,以西方为主,采取学习和赶超的策略,而对其有关社会的知识部分,则采取以我为为主,参考西方的策略。不知我的这种构想是否合理。[/COLOR][/SIZE][/FACE][/P][COLOR=#3c3cc4][SIZE=3][/SIZE][/COLOR][P][COLOR=#3c3cc4][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               2016[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6[/SIZE][/COLOR][/FACE],10[/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关注体验 (k12[/SIZE][/FACE]班风小论坛)[/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一点现实性的看法[/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王老师提出中华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是自然科学部份以西方为主,采取学习赶超策略,对社会科学部份采取参考西方的策略,从而构建中华文化体系。[/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这是一个好的基本原则,在改革开放之初也曾经一度占据主流地位。后来在八十年代的文化热和九十年代照搬西方的热浪中,乃至本世纪网络殖民思潮和历史虚无主义泛滥时期,这本来很好的一个原则被冲击的额七零八落了,以至于现在看起来这个常识性的结论反而很悲喜交加地具有很新鲜的感觉。[/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重建民族自信,是构建中华文化体系不可缺少的条件和基本目的。因为目前的民族他信是羁绊中华文化体系建设最大的绊脚石。[/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毛主席作为大才,作为最为自信的中国人,他基本上是把王老师所说的站起来、富起来和文起来并作一步来走的,当然,不同阶段有所侧重。革命战争时期,在站起来的任务完成期间,他一点也没有放松让人民过上好一点的生活和多识一点字的任务,建设时期,他用十几年的时间就建成了西方几百年才完成的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并且举全国之力高攀当时世界科技高峰——两弹一星,甚至不惜采取群众运动的形式锻炼人民群众去构建社会主义道德社会体系。这一宏伟目标的实现重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自信,乃至今日仍在受益。[/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目前,这一民族自信的宝贵遗产在遭受着各个方面的冲击、蚕食和抛弃。军事上唯武器论甚嚣尘上,惧敌怕战思潮蔓延,经济上消费完公有制红利之后爬行主义论调大行其道,政治上拆墙砸锅、跪拜多党制的洪水一个时期泛滥成灾,教育上净捡西方玩剩的在华夏当作新鲜招摇叫卖,甚至行政推行,思想文化上唯西方马首是瞻的风气已经似成共识。全方位的丧失民族自信的暗流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体系建设最大障碍。中央高层对此心知肚明,于是,这才提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口号。然而口号之下,阵中无大将,廖化做先行,功效不卓著,水油成两层。[/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也正是因为这样,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震动整个院士界,是啊,院士们在干什么?韩春雨(河北科技大一个副教授)取得诺奖级成果,全国乃至世界一片哗然,是啊,要是一个根本没有名气的大学里还是个副教授都可以取得这样高水平的成果,那将来中国还了得?这无异于给沉迷西方者一当头惊雷,也无异于给民族自信者一剂强心针。冰山一角足见未来世界,构建中华文化体系虽然工程浩大,但是,曙光在前,应有信心。[/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有了民族自信,军事上我们不拒高科技但是绝不唯武器,经济上我们汲取西方经验但是绝不再爬行于先污染后治理,政治上我们坚持有效地自己的经验而绝不鞠躬于西方话语,教育上我们植根于民族传统而绝不削足适履,思想上我们坚守共产主义信念而绝不再做墙头草,全方位的民族自信会让我们民族创造力迸发涌流而无所顾忌,创造出的灿烂成果才会亮瞎西方的觊觎之目,从而重新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回首近期揭露出来的党校一些教授口言无忌,大学课堂毁史污民,甚至教育部居然把非经济自由主义的刊物排除于学科评估核心期刊(这一点已经在刘国光、何新等人的抵制下纠正),中学教师骂党成最牛榜样,小学课本充斥西方榜样事例,对民族自信予以渐进性的挖根达到了如此疯狂地步,想起来就不寒而栗。有着如此氛围的文化环境如何去发挥民族主观能动性来构建富有民族特色的中华文化体系?[/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民族自信不立,中华文化新体系无期。[/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民族自信并不排外,恰恰相反,自信的人会主动对外学习,以更加完善自己。但是,对外学习,绝不照单全收,尤其不会盲目接受所谓民主自由名义之下的国家和地方的分崩离析。微信圈里到处泛滥地方主义的比较,相互不服,看似笑谈,其危害甚剧。大一统的帝制钳制创造力有目共睹,而毁坏大一统的前苏联泥坑,中国绝不会跳进去,美国想尽一切办法连续打碎欧洲想一统疆域的玻璃,其用心路人皆知,欧人心余力亏,现在挑动我国各地方自决自治和想背离祖国的现象不能不警惕(空心菜的表演正在档期)。民族自信可以筑牢民族一统根基,而没有国家统一,哪里还有民族认同和构建民族文化的底气?[/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关系也是一个弄得混乱不堪的一个领域。虽然说两者之间有联系,但是,其相对独立性更有现实性。我上大学时,有一个曾经困扰我很久的比喻,就是西方民主自由社会大树上结出的自然科学的果子,你中国想拿来种在自己专制的土壤里,一定会变异,橘生淮北则为枳,这是个浅显的道理。实际上,夸张两类科学联系影响是其致命弱点,清醒的人们应该能看到两类科学之间的相对独立性更具有现实意义。否则,你无法解释深度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侵染的钱学森那一辈为什么可以经过学习西方之后能够凭着双手举起两弹一星(据说期间有许多科研成果当年是完全可以获得诺奖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因此,在社会科学领域,我坚信王老师所说,以我为主,参考学习借鉴西方的策略,是正确之路。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也相信,掌握和超越西方自然科学并为我所用,使之成为中华文化一部分,从而构建出完善的中华文化体系,符合文化发展逻辑。不用担心西方自然科学这一工具性的文化知识对中华社科的排异,那是杞人忧天,一个人只有使用工具的份,哪有整体上被工具奴役的道理?主体只能是自己,哪怕是学习。[/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从思维方式来说,从教育角度来说,一个小孩,要抓好其类比思维和童话思维培养,这是中国人思维方式的长项,上学后乃至以后搞科研,要抓好其逻辑思维和分析思维的培养,但是,要培养一个人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中国人的类比思维和形象思维和整体思维更具有优势。就是说,构建中华文化体系,从思维方式上来说,有机融合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是必由之路。[/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总体而言,我倾向于中华社科文化为主,融西方自然科学为自己的一部分为辅,从而构建出中华文化体系。 [/SIZE][/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1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