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王晓春[COLOR=#2222dd]读后:[/COLOR][/SIZE][/COLOR][/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COLOR=#2222dd][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我为什么主张二次采集小敏的早期记忆呢?因为它的内容太集中了,都是控诉母亲的,这种情况很少见,我担心她的思路是顺着第一则早期记忆滑下去了,把这一类的事情都想起来了,忽略了其他记忆。还有一点更重要,我发现她的词语联想与早期记忆严重脱节。那些词语涉及人际关系的并不多,涉及母亲的几乎没有,大多是涉及社会、人生、宇宙、自己的精神世界的。给我印象特别深的是里面有很多“大词”,她的精神世界似乎很辽阔,有一定的深度,思维方式有跳跃。这些词语明显地成人化,还有点男性化。在我印象里,大多数18[/SIZE][/FACE]岁的孩子脑子里装的并不是这些东西,她有点另类。看她给老师的信,语言流畅而语气跌宕,表达很清晰。我怀疑这个孩子也有文学作品。总之这不是一个轻易可以看透的孩子。[/COLOR][/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222dd]因此,我感觉陈锡老师出手太急了,话说得太多了。这种孩子,你必须说出点真有水平的话,才能对她起作用。她对陈老师说:“您说的这些话我以前的班主任也说过”,这就已经委婉地告诉陈老师,您的教导没有新意。我若是陈老师,那些“母亲本来很爱你”这类的话是不会说的,我甚至感觉解决问题的抓手不是她和母亲的关系。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她是把母亲当作自己问题的替罪羊了。要知道她已经是成年人了。运动会报名问题,我也不大赞成陈老师的办法。我不会拿这当回事,不报就算了。感觉陈老师的工作落入了一般班主任的俗套。这个孩子,跟她说一句话,要想很久的,应对深沉者,自己先要深沉。愚以为现在的主要任务不是干预,而是观察和了解。有个问题我想问这个孩子:“你说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交往的,你要以自己为主建立交际网,交一个不喜欢的朋友,是折磨自己。这我同意,你完全有权这样生活。但是为什么你又觉得孤独,有点痛苦?按自己的想法生活,应该很快乐呀!”如此提问,或许能抓住她心理问题的要害。[/COLOR][/SIZE][/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222dd]以上意见,陈老师参考。[/COLOR][/SIZE][/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222dd]                     [/COLOR][/SIZE][/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COLOR=#2222dd][FACE=宋体][SIZE=14pt]2016[/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10[/SIZE][/FACE],20[/COLOR][/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9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