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教育诊疗与心理治疗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教育诊疗与心理治疗[/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晨曦中的陈锡 :(k12[/SIZE][/FACE]班风小论坛)[/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其实这一类学生用教育学手段,就是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能够自动化阅读,词汇量加大,思维能力增强,自然就解决问题了,再搞心理诊疗相当于找了弯路。”[/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夸克老师这句话涉及到了怎么样的学生才适合教育诊疗的问题。我认为教育诊疗主要包括一般的常规诊疗以及专业的心理诊疗。一般的常规诊疗只要是根据教师自己的经验进行即可,诊的时候,不需要专业的心理学知识,疗的时候更不需要专业的心理学疗法。我觉得,一般的教师主要有学习研究的精神,成为一般的常规诊疗高手完全是有可能的。专业的心理诊疗,则需要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在诊的时候,除了应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教育学知识外,还应用上一些心理学知识,例如词语联想、早期记忆等。在疗的时候,除了能应用常规的教育方法外,还可以辅与一些专业的心理疗法,例如NLP[/SIZE][/FACE]、意象对话等,我觉得,要成为心理诊疗的高手,首先应该先得是常规诊疗高手才行,这对教师的要求很高,非得教师自己有这方面的自我成长的意愿才行。但是,在诊疗学生问题的时候,我觉得,在诊的时候,在运用常规方法的同时,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如果能运用上心理学方法,我觉得,最好还是尽量运用,毕竟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是互相渗透的,例如词语联想、早期记忆等,应用这些心理学分析方法很有可能让教师对学生的诊更准确,让诊的效率更高。然后,在疗的时候,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如果能用一般的常规的方法解决的问题,就尽量不用专业的心理疗法,如果一般的常规的方法解决不了或者学生真的是心理问题,那就可以根据教师的实际水平和该学生的实际情况应用心理疗法进行干预。[/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4pt]总之,当教师遇到问题学生而又为之迷惑时,在诊的时候,应用一些心理学的诊断手段,我觉得还是非常好的,而且也值得推广。但是,在疗的时候,心理学疗法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不可一刀切。我的观点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诊(诊断),如果教师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最好尽量使用。对学生进行心理疗(治疗),要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一般问题尽量不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夸克7292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回海蓝蓝老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对意向对话的初步建议[/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前段时间下载了一些意向对话的资料,初步看了一下,了解了一些皮毛,有以下想法:[/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1.[/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荣格理论有很多原型,意向对话也有很多原型,只不过针对中国本土的特点进行了重设。我看朱建军老师的讲座里面就讲到了跟鬼有关的原型,吊死鬼代表什么,白衣女鬼代表什么等等。意向对话和NLP[/SIZE][/FACE]的共同点就是有时候不需要了解事情的原委一样可以处理案例,或者在处理的过程中能够边处理边诊疗,引导来访者接纳很多原来不可接受的东西,就可以处理很多问题。但是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NLP是不能有原型的,NLP的12条前提假设里面就提到过“不预设应该怎样”。NLP 更灵活,从来不会有红色代表什么,黑雾代表什么,一切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而且NLP没有意向对话中那么多负面的东西,不需要从潜意识中挖掘那么多负面的东西出来。NLP相信“每一个都希望自己有一个成功快乐轻松满足的人生”,所以总是引导来访者走向未来。简快身心积极疗法35条中讲:人生始于今天、过去只存于脑中。过去是否是沉重包袱,由自己决定。所以相对来说,在学校教育中,我觉得NLP 可能会更好用一些。[/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2.[/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心理学始终是辅助的功能,不能代替教育学,能够用教育学手段解决的要尽量要教育学手段解决。前文我已经说过,在此再重复一下:我有个数学老师,这几年学了一些心理学,老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分析问题,学生开小差,注意力不集中,都归结为家长陪伴太少,心理营养不足。而且她学习了林文采老师的有关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后,居然形成了一个这样的思维定势:只有家长做出改变,小孩才可能做出改变。我不好点破她: [/SIZE][/FACE]这样的话,学校教育得作用体现在哪里?有一句话说:哪怕家里是地狱,教师也要想办法把学校变成天堂。虽然有点理想化,但是其中的道理值得深思。这个老师的问题就在于把所以得教育问题归结到心理问题,进而归结到家庭教育,最后把所有的责任推到家长。我前段时间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书,感觉如果我们把教育学研究好了,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上找到成就感,原话为让每一个学生能够在校园内抬起头来走路,校园里就没有那么多的问题学生,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心理诊疗。可惜,我们没有这个能耐。我看雷夫老师,他手下的问题学生就少,因为学生的注意力全部被雷夫老师自己设计的课程所吸引,在课程中找到了成就感,这样正面带动,比一味地转化问题学生好得多。我曾经就这个问题写了一篇文章叫《学生教育的两个方向和三个层次》,教育学生时,可以向后寻找原因对症下药,这就是王老师和我们论坛经常搞的问题学生诊疗,也可以向前建设学风班风,通过大环境带动学生的自我成长。目前来说,常规管理是绝大多数学校和教师采取的手段,问题诊疗是一些心理学专业人士和有此爱好的教师采取的手段,然而向前引领确是更为稀少的,因为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没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很难不问原因而靠单独带动学生向前而消化问题的,我看苏霍姆林斯基和雷夫有这个意识也有这个能力,国内这方面的探索和成果太少了,只见到过有些仪式教育,活动设计有这方面的涉及,然而都是站在管理的角度泛泛而谈,真心从学生成长出发解决问题的这方面研究似乎没有,不知其他网友有没有见到过?也不知若干年之后,能不能出现相关方面的人才[/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夸克7292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我现在写的书中,专门有一章讲如何摆正教育学的主体地位,分了几个章节分别论述了国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反客为主的现象,并提出自己的看法,论述了国学,心理学,信息技术在教育学中的正面作用和负面作,就如何摆正教育学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国学,心理学,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避免反客为主的现象出现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觉得,自己还是细心发现了问题,动了脑筋思考,看到时候能不能对一线老师和一线教育有所帮助。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海蓝蓝6384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海蓝蓝老师说学生词语联想采集不出来,有可能就是学生阅读量少,词汇量少,经常看漫画玩手机,思维被破坏了,和心理学无关。这时候你做意象对话,他看到黑乎乎的东西,可能是没有什么心理学意义,你再做心理学诊疗,可能是浪费时间。其实这一类学生用教育学手段,就是培养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能够自动化阅读,词汇量加大,思维能力增强,自然就解决问题了,再搞心理诊疗相当于找了弯路。[/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我觉得夸克老师这里讲得相当有道理,前一天,我和几个咨询师也在讨论这个问题,谈论的内容其中包括咨询目标。[/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一个咨询师说他现在做的咨询,目标大多是非常简单,主要是解决一些情绪问题,然后引导咨客进行学习,当然,这些学习不单是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还包括比如接人待物,思维模式等等。我们也谈到在进行深层心理分析的时候回发现挖掘出很多东西,然后这些深层的问题解决非常慢或者没办法解决,又耽误了表层的问题的解决。[/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上面的例子和这有些相近,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不过也可能不是把简单问题复杂化,而是像夸克老师说的那样思路走偏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观察了那个学生,可能如夸克老师说的, 后来我查阅资料,确实有些人联想不畅是由情绪引发,但我学校的水平和那个学生沉默寡言的样子,加上当时并没有引发那个学生情绪的刺激物的存在,很可能是原因词汇量不足和对活动不感兴趣。[/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海蓝蓝6384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意象对话其实也不是非要需要知道象征物是什么不可,它主要从这些意象给咨客的感受入手,对于象征什么,应该说是对意象研究有深入的人去探索。因为有了对意象的了解之后,理解就更深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总体感觉(不是指意象对话),精神分析,分析出来的目标经常是过于宏大,而且追溯到历史,如果没有长期的咨询,解决问题难度是很大。而其他的一些疗法,特别是行为主义的一些疗法,我觉得解决行为上的问题固然有效,但效果容易反弹。我问过咨询中心的一个人员,她也摇摇头说,大部分都是解决不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个人还是比较赞成用精神分析来分析问题,用认知疗法来解决问题。认知疗法和教育方法则比较接近。[/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今天我和一个求助者聊。[/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说:我帮你解了梦,我感到很惊讶的是你仅仅是因为你儿子没有听从你从五行角度来取名,你的怒火怎么会这么大,在梦里你居然要把房子给烧了,那个房子里还有你儿子你媳妇和你孙子,这大大超出了正常人反应的范围。[/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这位女咨客说:梦里这房子有三落,第一落是什么,第二落是什么……左边是什么,右边是什么。显然这位咨客启动防御(我从梦里的房子的复杂的结构看出了这个咨客心理防御比较复杂,她已经很多次忽然不回答问题了),岔开话题——讲房子的结构(不讲她的人际关系)大概用了我们对话的五分之四的时间。[/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又问:“你是不是很生气,因为你儿子没有听从你的话?”从梦里可以看出她生气而且还幸灾乐祸。她回答:“嗯”。[/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又问:你觉得当儿子就应该听妈妈的话?对吗?[/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她马上辩解是为了他的美好的未来而改名字。我问:“就是说你从心里认为你不仅有建议的权力也有决定的权力,不仅是在野党,也还是执政党。”[/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以上这些都是认知疗法很常见的询问,她也是一个接触心理学的人,知道我话的后边埋藏着着是什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所以我又问:我觉得当母亲界限不清是常见的问题,分离焦虑比较大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您情绪这么强烈,超出了一般人,恐怕也得在您身上找找原因,您内心恐怕有什么重大的创伤吧?(这个母亲是没办法接受儿子长大这个事实)[/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她这次很快地回答:“肯定是有什么创伤。”(我猜测她可能用这个过去的创伤来推卸现实的责任)[/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接着问:那您就是说,您说的话如果是出于善意,您孩子就要听从?[/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她拒绝回答。[/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这次咨询效果不好除了没有收费之外(没有收费很容易导致咨客可以无成本撤退,所以很容易抱着懒得理睬,一旦遇到痛苦的感受很容易退却),还有一个失误是在关系还没很好建立好做深入的谈话。[/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不过,我认为我的话已经触动了她,她可能已经感觉到自己认知上可能有问题,我看了她微信的资料,涉及的大多是修炼资料。[/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这一小段的对话里边,在诊的部分,用的就是精神分析法中解梦技术,通过精分掌握了这个求助者的深层问题,像这样有严重防御心态的人,如果用其他的方法恐怕要费很多气力,而用认知疗法则在了解这个咨客的背景下切入就方便而到位。[/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虽然是失败,但也是有一定的价值。[/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所以二者结合也不一定要非常耗时。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晨曦中的陈锡: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个人还是比较赞成用精神分析来分析问题,用认知疗法来解决问题。认知疗法和教育方法则比较接近。"[/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海蓝蓝老师这个观点我比较赞同。我还认为,在应用精神分析方法来和咨客(或者学生)分析问题的过程中,也是让咨客(或者学生)认识自己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也许会在不知不觉中就得到解决,因为每个人都有心理自我愈合的能力,就好象身上的普通伤口会自动愈合一样。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晨曦中的陈锡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心理学知识在教育诊疗中的重要作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在王晓春老师所著的《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中,王晓春老师把问题学生分为以下的五种类型:行为习惯型、厌学型、心理型、品德型和“好学生”型。在对问题学生进行诊疗时,除了诊疗心理型问题生需要心理学知识外,在对其它四种学生进行诊疗时,一般来说,也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例如,某些行为习惯型问题生,他们往往显得非常幼稚,给人一种“纯天然”的感觉,这类学生的问题也许就是因为心智还没有成熟造成的,他们的身体成长了,但是心理年龄却跟不上生理年龄,要诊断这类学生,可以使用心理学的词语联想法,如果在他们的那些词语联想中发现很多跟年龄不相符的“幼稚”的词语,再结合对家长的调查,也许就可以确定他们问题的根源了。又如,某些厌学型问题生,导致他们厌学的原因有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智力问题,要确定是否真的是如此,那就需要对学生进行专业的智力测试,这样的测试也属于心理学测试的一种,需要教师具备这方面的心理知识。又如,在对学生进行诊疗时,如果缺乏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教师就很容易把心理型问题生误诊为品德型问题生,把心理型问题生的行为误当作品德问题来处理,结果不但白费力气,而且还会遭到学生的激烈抵抗,最终可能会出很大的状况。我曾经接触过这样的一个女生,她是一个典型的心理问题生,由于童年受到的创伤经历让她在身上积累了大量的怨恨(负能量),导致她在班上很容易就怨恨一个人,对老师也不例外,而且做事倔犟。高二时,她的班主任就因为她倔犟的性格经常跟她起冲突,结果这个学生每次都是坚持己见不屈不挠,该班主任由于缺乏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和诊疗的意识,于是就认定该学生是有意在和自己作对,认为学生的品德有问题,于是不断对这个学生进行加压,结果这个学生对该班主任的积怨越来越深,终于在某一天师生冲突大爆发,该女生冲出了校园,最终导致该女生荒废了接下来的学业,学校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详见我写的案例:一个孤独抑郁的女生)。如果该班主任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以及诊疗的意识,这个悲剧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再如,那些“好学生”型的问题生往往具有这样的问题:双重人格,自我“消失”,自我中心。如果教师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完全是可以运用词语联想、早期记忆分析等一些心理学的测试方法提前发现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的。因为对于这类问题学生最关键的就是提前发现苗头,预防其崩溃,这就必须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总之,在对心理型问题学生进行教育诊疗时,教师应该像一个心理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心理学知识,同时,在对其他类型的学生进行教育诊疗时,为了更好的诊疗效果,也是需要一定的心理学知识的。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海蓝蓝6384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心理诊断和治疗与教育的诊断和治疗之间并没有很明确的界限,教育治疗应该包含在心理治疗的范畴,教育治疗应该说大部分指的是发展性问题,也就是说学生中在发展的阶段性问题,有的问题不诊断不治疗随着这个年龄段过去也可能自然消失了,而心理治疗范围明显大于此,不仅有一般的心理问题还有严重的心理问题,像陈老师说的一些神经症心理问题也属于此。[/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所以二者截然分开没有必要。[/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们要做的问题是保持警惕,不能把一般教育中的发展性问题看成过于严重的心理问题,免得由于先入为主而在开方问药阶段走了弯路、错路,也不能把一些严重的问题大事化小事来看待,贻误时机。[/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一般说来,把小问题看成大问题,固然有许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小题大做,但比把大问题看成小问题造成的后果在严重性要来的小一点。同时,能把小问题看成大问题的老师,只要点拨一下,还是有办法处理小问题,但只能处理小问题的老师,就算他们明白了是大问题,他们也无力处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从这个角度来说,老师们还是要精进修炼,只有精进修炼,才能在大小之间自然切入退出游刃有余。[/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一个老师如果对心理学原理知道得更多一些,还有一个好处,不必要等问题出现就能够预测在什么样的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老师可以预防在前,这比处理问题要高明很多,许多老师看起来好像很会处理问题——但也有可能正是这位老师问题之所在,可能和其前瞻性不足有关系,而前瞻性不足则和老师理论不足,钻在“事实”的牛角尖有一定的关系。[/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夸克7292[/SIZE][/FACE]: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4pt]警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负面作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晨曦老师提出心理学知识在教育诊疗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点我是赞同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然而,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所谓真理跨越一步就是谬论。[/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对新教师和心理学知识欠缺的教师来说,心理学知识在教育诊疗中有重要作用;然而对于我们这些能够主动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教育中一些问题的教师来说,有必要警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负面作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曾经举了几个例子:[/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一是我班上的数学老师,学了一些心理学知识,把所有问题都归结为学生的心理营养不足,家长家庭教育出问题。号称萨提亚模式研究亚洲第一的林文彩老师在给学校老师讲座的时候也宣称加强心理营养包治百病,我对此持保持意见。[/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二是李中莹老师凭借自己的NLP[/SIZE][/FACE]高超技术,想进军教育界,创立“轻松教与学”组织,认为教育界的所有问题都是老师的问题,只要把老师培训好了,老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轻松,就可以解决教育问题了。李中莹老师认为把NLP的相关技术教给教师,让教师能够处理学生情绪,缓解学习压力,学得轻松,就可以解决教育问题。我对此持保持意见。[/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三是李中莹老师的大弟子宋洋老师,自己在外面搞了个魔法学习组织,运用心理学知识,也成功地转化了个别学习差生,以为可以复制,于是大规模进军教育界,让学生画思维导图,自己归纳知识点,背后用心理学知识清理学生生命通道,以为可以解决教育问题。事实证明,在外面的个别成功案例想复制到学校来成功,很难![/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曾经分析过这个问题,在外面这些心理学大师是高收费的,找他们求助的是内心想要做出改变的。自己想改变又交了那么多钱,自然会配合这些心理治疗师。然而,如果到学校里面来,心理咨询师想要主动找学生来转化他,主客关系一颠倒,同样一句话,同样一个技巧,就不一定有效。这是我在书中描述心理学不能取代教育学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的一个论述。[/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还有一个问题,李中莹老师用心理学技巧缓解学生压力,舒缓情绪,认为学生轻松学习就可以解决教育问题,也是没有完全了解教育学。学生不能正面解决学习困境,不能突破学习障碍,光靠心理学技巧减压是解决不了问题。就像一些走穴的江湖大师,不提如何用教育学手段提高成绩,反而责怪家长期望值高,不注意学生生命质量。家长被忽悠得一愣一愣的,居然花大价钱听课。[/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在这里提警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负面作用,是因为大家已经入门了,知道了心理学的好处,才有此一说。如果是不入门的,我会大力提倡心理学的好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心理学在教育中的负面作用有哪些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一是可能造成贴标签的效应。同样一个问题,用心理学的几种流派理论都可以解释,但是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不同流派的心理教师看待学生问题是不相同的。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同样一个问题,精神分析流派一定认为是有创伤,而行为主义流派一定归结为习惯不好,人本主义流派则觉得一定是来访者不悦纳自己和外界。这样一来,如果教师在处理学生问题的时候,不警惕负面影响,就可能造成贴标签的现象出现。[/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二是忽视了教育学的主体地位。海蓝蓝老师能够赞成我的那个想法侧面也反映出他也察觉了这个问题。学生词语联想做不好,如果你老是先入为主,认定是心理问题,去研究到底是情绪问题还是创伤问题,有时候就自己钻了牛角尖。我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他们学校有专门的心理辅导小组,但是他们的注意力很集中,目标很明确,辅导的目的不是为了在表层消除心理问题,而是想办法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这就是“向前”的思路。苏霍姆林斯基对脑科学研究甚深,然而我看他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回到了学习上。他始终注意让学生在学习上找到自尊感,成就“大写的人”。这个思路,值得我们思考。王老师把学生分为习惯型,品德型,厌学型,心理型等,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个原因,没有老师有这个能力让这个学生找到学习上的成就感,这些不同类型的问题学生可能丧失成就感后的以不同的方式呈现问题而已。我读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有一个感觉:教师如果有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就感,这些学生的不良行为基本可以消化,不需要用“向后”的方式进行诊疗。(有兴趣的老师可以看《给教师的建议》第78[/SIZE][/FACE]条: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我觉得,我们现在对教育学的研究太少,低级的靠管卡压,中级的靠诊疗,其实我觉得高级的就是靠教育学手段的“向前推”,雷夫老师可谓是这方面的高手,读雷夫老师的书,基本没有什么诊疗案例,就是靠自己扎扎实实做课程,设计活动,学生在这些教育学手段中消化自己的问题。现在的教育学,太需要这方面的研究了。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晨曦中的陈锡: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夸克老师提到的您班上的数学老师、李中莹老师、林文彩老师、李中莹老师的大弟子宋洋老师的例子,我和您一样,也是持保持意见,甚至是有点怀疑的,我甚至觉得那些老师还存在一个圈钱的私心(先得罪他们了)。按照他们的说法,只要所有教师好好学习他们那些心理学技巧就可以搞定所有学生了,我觉得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能这样操作,那些欧美发达国家早就实施了。我始终认为,教育绝不是他们说的那么简单。[/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这种现象现在的确值得警惕。[/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引领学生一直向前走,那肯定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但是根据现在中国教育应试浪潮风起云涌的现实,我觉得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把这种最高境界作为一种理想的追求则更有意义,而科学的教育诊疗则更加现实更加迫切更加需要。(2016[/SIZE][/FACE],11,12)[/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王晓春读后:[/COLOR][/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心理学与教育学当然属于不同的领域,但二者联系比较密切,心理治疗与教育诊疗关系似乎更密切一点,但毕竟不是一回事,我感觉二者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完全重合,治疗目的尤其不同。几位老师关于这个题目的讨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有很大的意义。目前教育诊疗与心理治疗是两张皮,心理治疗在学校中运用,有点像在教育的肌体上贴了一块洋膏药,很不协调。我们是教育者,不是心理医生,如何恰如其分地把心理学融合到教育中,形成独立的教育诊疗知识,正是我们应该研究的。关于这个问题,我的思路还没有理清楚,各位老师的精彩发言对我很有启发。这需要理论思考,更需要在实践中探索。[/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COLOR=#2b2bd5][FACE=宋体][SIZE=14pt]2016[/SIZE][/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11[/SIZE][/COLOR][/FACE],12[/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4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COLOR=#0000ff][LINE-HEIGHT=24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如何恰如其分地把心理学融合到教育中,形成独立的教育诊疗知识,正是我们应该研究的。”[/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
      [LINE-HEIGHT=24px][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王老师提出来的课题非常有研究价值,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者反思,也是我们现在教育界急需解决的。[/SIZE][/BGCOLOR][/FACE][/LINE-HEIGHT][/COLOR]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P]读有所思:[/P][P]    我们是站在心理学的基础上解决教育的问题的,也就是说我们的目的还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心理诊疗就像学校常规管理一样都是为学生服务的,教育的手段也应该是为教育的,这个核心无论如何不可以偏离。[/P][P]    至于说到各个心理学流派的边界问题,行为心理和精神分析,人本学派和认知学派,都是在生命成长和完善的背景下介入教育的,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想的是把一切的手段都想方设法用到教育中,形成足够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能力。[/P][P]    但使用起来需要注意我们的对象,这才是边界的根源所在,教育问题的研讨是为了这一个学生,没有对着一个学生的合理关注和深刻理解,其实我们所采用的一切方法就是为了认清学生,就没有教育的发展和推进。[/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61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