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是教育的失败(转贴)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王晓春说明:[/COLOR][/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夸克老师这篇文章相当好,不过题目易产生歧义,建议改成《把“有问题要问”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要问了”,是教育的失败》。[/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            [/SIZE][/FACE]2016[/COLOR][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12[/SIZE][/COLOR][/FACE],[/COLOR][COLOR=#2b2bd5]20[/COLOR] [/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夸克7292: (k12[/SIZE][/FACE]班风小论坛)[/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是教育的失败[/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一个教授在讲座的时候说:孩子小时候,问题非常多。人为什么会打喷嚏?花儿为什么这么香?。。。。。。然而这样的”有问题“的孩子进入我们的体制学习几年后,被我们教成”没有问题“,这是我们教育的失败。[/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这句话最近不断被证实。[/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最近陆续看到一些资料,证实:我们的高材生和教育者都“没有问题”。[/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空心病一文提供的资料显示:一个研究生,用重抄一百遍的方式改正他的错误,而不会问自己为什么错了?错在哪里?应该如何如改正错误和避免错误。也就是说:这个作为笔试第一名进来的研究生”没有问题“。[/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王老师在自己网校培训学员时也发现:大部分老师”没有问题“,在网站上交流的时候,大部分老师抱着”观望“,”逛超市“的态度进入网站,很少提出自己的问题。也就是说,连这些有兴趣来学习的教育者都”没有问题“,不用说那些没有兴趣学习的教育者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因为我们的教育体制就是这样设计的。学生在我们的教育体制内,回答的都是别人的问题,都是看别人脸色回答问题的,从来就没有回答过自己的问题,也没有人帮助学生来回答自己的问题。我们的教育体制评价标准,越是能够帮助学生准确回答别人问题的教师,能够帮助学生在考试中拿高分和满分的教师,都是优秀教师。这些优秀教师,在勤勤恳恳地毁了学生提出自己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勤勤恳恳地毁了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我们的评分体制,把”有问题“的师生都打造成”没有问题“了。这些”没有问题“的教师教出这些”没有问题“的学生走上社会之后,就会像上面那个研究生一样,提不出有价值的问题。[/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前段时间有个所谓”中国好课堂“的专家讲座,在讲授有关小组合作探究的知识点中,该专家将问题分为四类,一是书本有答案学生能够独立找到的,二是书本没有答案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三是有一定难度学生能够合作完成的,四是难度大学生合作也不能完成的。专家讲完之后想搞个互动,询问下面教师是否还有这四类问题以外的分类。我当时就回答说,从您这个分类来看,有一个隐含的条件就是你这四类问题都是有答案的,我觉得还有一类问题是没有答案的。从一定的角度说,探究没有答案的问题才属于真探究。[/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从专家对我的话的反应来看,他并没有明白我的意思。我其实心里清楚,要明白我这番话,必须自己能够经常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才行,经常”有问题“的人才可能能明白我所讲的”没有答案“的问题是什么意思。因为这类人会经常提出一些自己的问题,然后去寻找答案。这一类人才明白,生活中很多问题在提出的时候是没有答案的,要靠自己摸索寻找答案。我们的教育,恰恰是要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如果教育能让学生明白这一点,学生能够不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尝试摸索解决问题,我们的教育才能从失败转为成功。[/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以尖子生诊疗为例,因为我们以单一的分数评价体系作为参考,才会把”有问题“的尖子生”捧“成”没有问题“,最后我们经常大吃一惊:这个学生读书的时候很优秀,怎么就干出了这些事情呢?马加爵,药家鑫,朱海洋,刘海洋之类的优秀学生就是很好的佐证,最近提出的患了”空心病“的名牌大学生也是佐证,那么多”学而优则仕“的贪官纷纷落马也是佐证。[/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以上论述对教育教学有什么启发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觉得教育教学的考察方式可以变化一下,在考察一些有答案的问题之余,也要考察一些没有答案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贴近学生实际,重点考察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搞小课题研究也是一个很好的抓手。[/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在我们教育体制中出去的学生,如果能够不断提出自己的问题,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的教育就可以说是成功的。美国教育大家曾经有两派,一派是以哈钦斯为首的面向过去的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一派是以杜威为首的面向将来的教育,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教育能够继续下去,即能够引发受教育者的终身教育。我认为杜威的观点提得很好,我们的教育体制塑造出一大批不爱学习,不会提问的学生,就在于始终在用面向过去的教育体制。[/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以上论述对尖子生诊疗有什么启发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尖子生诊疗就是帮助“没有问题”的尖子生获得“问题”。我们的教育体制中,尖子生笼罩在高分光环下,一好遮百丑,心理问题,价值观问题,高级需求问题全部被忽视了。尖子生诊疗的目的就是要去掉尖子生的光环,使这些“没有问题”的尖子生暴露出问题后,再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从而成就他们为“大写的人”。[/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王老师说尖子生诊疗“前提是自愿,人家说“我没病”,自我感觉良好,咱就别较劲了。”这句话是实情,但是并非没有转机。我周末与K[/SIZE][/FACE]的家长面谈的时候,我先从科学的角度分析K的早期记忆和词语联想,指出他的问题是“因不能换位思考不能敏锐察觉他人内心而造成人际沟通障碍”,并指出如果不加以纠正可能对将来的工作关系和家庭关系造成很大的影响。我还将另一个成绩比K更好的优秀学生的词语联想列出来与K比较,事实证明,另一个学生Y的词语联想词汇丰富,成语多,思维开阔;而K的词语联想思维单一,用词普通,局于领词。两者一比较,家长不由得点头称是。[/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家长除了表示引起重视,并配合教育之外,还提出了以下两点:[/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1.K[FACE=楷体][SIZE=14pt]的成绩虽然在我校和班级是领先的,其实还赶不上家长自己当年的水平。K[/SIZE][/FACE]的父亲是哈工大的老牌本科生,理科是一流的,现在K的理科水平其实还不如当面的K爸。K的妈妈说K的阅读量虽然大,但是作文水平还不如K妈当年初中水平。[/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2.K[FACE=楷体][SIZE=14pt]的爸妈其实已经察觉了这个问题,之前以为是青春期问题。家长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过年过节当着K[/SIZE][/FACE]的面打电话给长辈表示感恩,买点礼物送过去表示慰问,就想唤起K的感恩之心和体贴之心。[/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K[FACE=楷体][SIZE=14pt]的妈妈还提供了一个事情:[/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K[FACE=楷体][SIZE=14pt]的妈妈为了教育K[/SIZE][/FACE],就和K 商量说:现在国外有一种做法,年轻的时候在敬老院做义工换取积分,等自己年老的时候可以兑换积分来让别人为自己服务。不如全家周末去敬老院做义工。结果k回答说:妈你有这个功夫不如好好上班,然后捐10万块钱给敬老院来得实在。K妈说她当时一下子被这句话僵住了,不知道如何应答。就这个问题,我和她简单交流了道德规范和社会规范的内容。[/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从K[/SIZE][/FACE]爸妈的配合程度可以看出,如果我们确实具备高水准的专业知识,能够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出尖子生的问题,尖子生的家长是会认可的。如果我们是诚恳地帮助尖子生完善人格,帮助尖子生成就一个“大写的人”,家长是会配合的。前提是,我们能不能够让家长感受到我们的高水平和诚意?[/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总之,把“有问题”的学生教成“没有问题”,是教育的失败。教育的成功,一是让学生“有问题”,即会提出自己的问题,二是让学生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SIZE][/FACE][/P][SIZE=3][/SIZE][P][FACE=Calibri][COLOR=rgb(0, 112, 192)][SIZE=12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很长时间没有向王老师学习了,我都不好意思在这样一个冬至日,问候一下王老师了,可是还是忍不住想祝福一声:王老师,冬至好!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COLOR=#3333cc]谢谢王书朋老师!冬至快乐![/COLOR]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夸克7292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回王老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文章有两层意思:一是教学中把“有问题要问”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要问了”,二是把“有问题”的尖子生用光环笼罩得“没有问题”了。这是教育的失败。[/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教育的成功一是要让学生“有问题要问”,并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通过多元评价、科学手段和专业水准,让尖子生的问题从高分光环中暴露出来,让我们明白当前我们的教育是把”有问题“的尖子生捧成”没有问题“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题目有采用当前”标题党“套路的意思,更吸引眼球。对您老来说不适应,但是更符合大众。 [/SIZE][/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P]读有所思:[/P][P]    问题意识也就是创新意识,在批判和反思中走向自我的超越,所以一个没有问题的人也就是一个止步不前的人,我感觉尖子生的问题都在知识上,却很少反思自的思想和品格,他们习惯于用科学抽象的思维谈人性,就像那个孩子说的,去敬老院不如好好工作捐点钱。[/P][P]    我们应该把他们的问题引导到生活中,在人情往来和自然世界中反观自身,不要把他们一直困在教室和学校,当一个人长久的生活在一种单一的环境,他们见不到鸟语花香和助人为乐,就会感觉这些很不真实,非常的陌生。[/P][P]    唯有让尖子生多点时间走进真正的生活,而不是悬置于知识的半空,人要仰望星空还要脚踏实地,不要怀疑建尖子生的想象能力,他们缺少的是换位思考的和悲悯情怀,自然会打开他们的心灵,就像扁鹊的大哥治病于前。[/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P]读有所思:[/P][P]    也许另外一个途径也很不错,那就是文学类的书籍,叙事作品可以让孩子不知不觉得发生变化,毕竟尖子生都是一些善于读书的人,这会让他们感觉到更加的亲切,在文字的海洋中不知不觉的就被成功的给濡染了。[/P][P]    这相较于自然的教育更有持久性,也更符合因势利导的教育思路,我们可以想像一下,让一个习惯于知识的孩子转入一个陌生的自然,他会惊恐和伤感的,这只能让我们的教育出现更多的变数,但读书却会减少这些影响。[/P][P]    并且这些孩子也习惯于相信书本,他们养成了在书中认识自己的习惯,而读书如果能够进行一些创设的话,作出一个符合尖子生自身特点的阅读序列,把叙事文学和哲理文章进行一下排序,如果和自然并列起来的话,肯定会事半功倍的。[/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