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扬扬
    [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花蜜(k12[/SIZE][/FACE]班风小论坛) :[/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扬扬[/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扬扬,男孩,12[/SIZE][/FACE]岁,六年级[/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家庭背景:[/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父亲,大学毕业,做生意,经常出差不在家。据孩子说对妈妈有暴力行为,脾气暴躁,但是对孩子期望值非常高。我和孩子的爸爸接触不多,爸爸偶尔会到学校看看孩子,说是出差没时间回家,只能到学校看看孩子。[/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母亲,公职人员,很瘦弱,经常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类似于选美的比赛,对孩子非常宠爱。前一段时间刚刚生了老二。[/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孩子的成长历史:[/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孩子说[b]小时候主要是姥姥和老爷带大的[/b],妈妈因为求学的缘故,带的少一些。孩子的姥姥我只接触过一次,[b]因为孩子的腿在学校磕了一下就跑到学校兴师问罪,感觉很护着孩子[/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孩子在三年级的时候得过一次肺炎,因为在一所医院住院很长时间,但是一直没有见好,家长很着急,我了解这个情况后,出于好意,向他们推荐另外一家医院,在和孩子爸爸说这件事的时候,我能感觉到孩子的爸爸因为这件事和孩子妈妈和姥姥之间的巨大分歧,爸爸说他早就想让孩子转院,但是妈妈和姥姥却用各种理由拒绝,言谈之中,我能感受到孩[b]子爸爸的无奈和愤怒。[/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孩子的问题描述:[/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这个孩子外表非常讨人喜欢,长相清秀,很聪明,[b]尤其擅长察言观色,揣度老师的心理能力超过同龄的孩子[/b]。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室里随意看了一下门口,正好看到门口有一块垃圾,我正想找学生收拾一下,他本来坐在教室的中间,却迅速跑到教室前面把垃圾扔掉,当时让我非常吃惊,感觉这个孩子简直就是老师肚子里的蛔虫,同时又觉得有点可怕,[b]当时大概只有四年级的样子。[/b]第一次出现问题是四年级的时候,学生告诉我,他利用中午小饭桌老师对他的信任(因为他一贯给老师的印象是能力很强,所以老师让他中午出教室帮助老师办事),[b]编出谎话欺骗学校的保安,让中午外出吃饭的同学给他买饮料和各种吃的东西带到学校,然后还威胁同学不许告诉老师,自己藏在厕所里把东西吃掉。[/b]这件事当时让我挺吃惊的,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孩子的爸爸向我咨询是否让孩子看心里医生,说孩子自己说自己有心里问题,需要心里咨询。当时我的想法是这是孩子的真实想法吗?还是因为犯了错误而用这种方法来为自己开托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4pt]最近,他因为一点小事,[b]和另外一个同学发生了冲突,然后他又把同学咬伤了,[/b]我查看伤口的时候,发现咬得非常深。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b]我发现他非常的冷静[/b],受伤的孩子激动得语无伦次,哭得眼睛红肿,但是他却能够很快就把事情给我叙述清楚,并且马上承认错误。我问他为什么要用咬人的方式解决问题,[b]他说因为他知道自己很瘦弱,怕打不过别人,所以才咬人的。[/b]他确实个子不高,但是体育成绩很好,足球篮球都打得不错。这件事现在基本处理完了,但是在处理的过程中,[b]我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孩子似乎有很多隐藏在后面的东西是我至今不了解的,我[/b]很疑惑,他真的有心里问题吗?[/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孩子的早期记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1[/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一年级时,我和小牛还有小珊一起来到厦门游玩。小牛的妈妈在厦门租了一辆车,我们准备去鼓浪屿玩儿。上车后,突然发现座位不够,小牛就带头“冲”向后备箱,我和小珊也“杀”了过来,[b]于是我们就开开心心的在后备箱度过了半个小时。[/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2[/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回想在幼儿园全托二班的“住校生”生活,最开心的事,莫过于在夜里翻床了。一天,妈妈给老师打电话说要我住宿一周,于是我就开始了“翻床计划”。我们当时的床是互相并拢的,床和床之间有一道栏杆,每列和每列之间有一道缝隙。夜里,夜班夏老师在我们学习的教室打扫卫生,我们几个住在校里的小朋友就开始对暗号。当时我的观点是:谁能从列与列之间的缝隙跳过去,谁就厉害。[/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先翻了一会儿,热了热身,就准备挑战缝隙了,其他小朋友都屏住呼吸,“呼哈——”我大喝一声,就冲了过去,我这一跳,虽然是跳过去了,但眼角磕到栏杆的棱上了,其他小朋友都认为我跳过去了,继续翻着床,只有我独自捂着眼角在角落里自作自受。我翻床的声音惊动了夏老师,夏老师往这边走过来,同学们立刻就地卧倒,夏老师[b]说:“你们看看人家扬扬多老实,再看看你们……”[/b][/SIZE][/FACE][/P][SIZE=3][/SIZE][P][b][FACE=楷体][SIZE=14pt]第二天,我被送到了医务室……[/SIZE][/FACE][/b][/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3[/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记得幼儿园中班时,妈妈为了锻炼我的自主能力,把我的床抬到了客厅门旁边。一天深夜一点多钟,我睡着了从床上掉了下来,妈妈那时正在读研究生,晚上从图书馆回来推不开门,因为我把门堵上了,她硬是把我叫醒,起来开的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请大家帮我分析一下![/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海蓝蓝老师的分析:[/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第一个表达的喜欢新鲜刺激的事情,我觉得这个学生可能比较有探究精神,第三个早期记忆表达什么我不大明白,但第二个早期记忆表达的这个学生喜欢竞争,像那些合作运动就包含有竞争和合作在内(第一个也包含有合作),更重要的是他会想办法排除掉实现目标的障碍(长大后为实现某个目标会不会不择手段?不好说,因为不择手段是非常贬义的词语,孩子能怎么样应用自己的能力去做什么样的事情,还不好说),就像绕过老师的监控(两个案例都是绕开老师监控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就是这样的做法。[/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那么,他为什么又觉得自己要去看心理咨询呢?恐怕就是他内心冲突了,因为小孩子做这样的事情恐怕会有很深的罪恶感,他在压抑着这样的罪恶感,因此,我不建议老师要跟进批评这个学生,而是像学生解释,从小孩子的角度来看,这些事情表现了有进取心,思维懂得变通,不大目的不罢休……多从正面肯定。[/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如果以后时机恰当要教育的话,我认为多让孩子思考,做这些事情价值是不是很大?如果不大,越有“进取心”,越能变通,越能坚持,对自己的危害越大……我今天下午也思考一个问题,我是不是有探究特定的某些学科的情结?[/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早期记忆里也有比较多的探究的内容,不过我探究的是和大自然有关系,当然,我也喜欢看“发现频道”,不过,我现在学的是教育诊疗,和大自然没有多大关系,只和“探究”有关系,也就是说有值得探究的是我都愿意去探究(但不等于我有能力去探究),那么,这个孩子探究我认为也可能是这样,会不会不择手段还和老师和社会给他提供了什么样的环境有关系。如果他生活在尔虞我诈的环境,我想这个学生不择手段可能是存在,如果这个环境里没有多少必要不择手段,那么,这个孩子就不至于倾向不择手段——也就是说这为教育提供了一个空间。[/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花蜜老师你参考。[/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谢谢海蓝蓝老师的回复![/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读过您的解读,感觉好像有层窗户纸被被捅破了,尤其是孩子绕过老师达到自己目的案例,我知道该怎样解读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第三个早期记忆,我也没有头绪,不知道到底在表达什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b][FACE=楷体][SIZE=14pt]第二个表达竞争的意思[/SIZE][/FACE][/b][FACE=楷体][SIZE=14pt],确实很准确,这个孩子特别喜欢踢球,去年专门到国外踢了半年足球,平时班级的各种比赛都少不了他。[/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大概知道以后如何理解他的行为和该如何对待他了,[b]以前隐隐觉得这个孩子没有我看到得那么阳光和单纯,大概就是因为他有点为了达到目的喜欢掩人耳目。[/b][/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另外这个孩子擅长察言观色,特别会投其所好,这对于一个六年级的孩子是否过于成熟了?这种个性的形成是因为家里有一个强势的家长吗?[/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正常的情况下,如果不是早期记忆中有这样的图景,您也知道,小孩子是不需要过分发展这样的能力,如果他已经发展了这样的能力,那只能说明,很可能环境让他不发展这样能力,他有可能会遇到麻烦,所以,应该在他环境中去找寻原因,至于是谁,我因为不了解他的家庭就不知道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晨曦老师的分析:[/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花蜜老师您好,我觉得之前海蓝蓝老师对该学生的分析都挺有道理的,现在我根据自己的理解,谈谈我的补充分析和看法,仅供您参考。[/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一、对这个学生早期记忆的补充分析:[/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早期记忆1[/SIZE][/FACE]中描述了他和另外两个朋友因为不够座位竟然也可以在后备箱开开心心的度过了半个小时。“小牛就带头冲向后备箱,我和小珊也杀了过来”,一个冲一个杀,描述了他记忆中的开心激动,我认为让他开心的就是因为他可以和同龄人进行愉快的互动。我对此的解读是:他重视横向和同龄人的关系,喜欢通过和同龄人的互动获得满足。[/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在早期记忆2[/SIZE][/FACE]中,也是体现了和早期记忆1一样的主题,“妈妈给老师打电话说要我住宿一周,于是我就开始了翻床计划”,可以看出,他是多么重视这难得的一次可以跟同学一起住宿的机会,跟同学在一起还无法让他满足,他需要的是和同龄人之间愉快的互动,于是他的“翻床计划”就出现了,接下来就是精彩的描述他和同学一起如何进行翻床的过程,对此他是非常享受的,最后他还为自己翻床的声音惊动了夏老师而让这样的活动终止而感到可惜。花蜜老师提到:他喜欢篮球,还特别喜欢踢足球,去年还专门到国外踢了半年足球,平时班级的各种比赛都少不了他。我认为,这应该可以印证了他重视横向和同龄人的关系,喜欢通过和同龄人的互动获得满足这一点,因为篮球和足球就是这类需要和同龄人进行和谐互动合作的活动。如果我的分析成立,根据该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后最适合他从事的职业应该是让他在一个团体中工作,单打独斗的工作也许不适合他,因为早期记忆3体现了他对自我能力的不自信(妈妈想锻炼我的自主能力,结果却是我从床上掉了下来、妈妈回来也推不开门,这就体现了他的心声:我的自主能力是不行的。)[/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二、为什么这个孩子擅长察言观色,特别会投其所好?[/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我认为可能跟他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关。他父亲脾气暴躁,对孩子期望值非常高。而他母亲对孩子却非常宠爱,姥姥也是很护着孩子。父亲严格,母亲和姥姥却是宠爱,家庭教育理念不一致。在孩子肺炎住院问题上,爸爸和妈妈、姥姥之间的存在巨大分歧就是一例。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他要时刻注意观察大人的表现进行应对,力求让他(她)们对自己都满意,避免出现因为自己的教育问题导致家庭的不和谐,他必须学会察言观色,两边都讨好,从而维护家庭的和谐。所以,我认为他的察言观色的习惯是后天习得的,与他的品德无关,教师不必太在意,适当引导即可。[/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以上为个人的愚见,请花蜜老师参考和指正,请王老师及各位网友指正。(陈锡、2017-4-16[/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看完晨曦中的陈曦老师的分析,我在心中感叹,这就是高手的水平啊,真是望尘莫及,感谢感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如果说,海蓝蓝老师给我指明了大的方向,那么陈曦老师就是手把手地告诉我这个孩子每一个为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对于第一个案例的细节中的“冲”和“杀”我阅读的时候一带而过并没有仔细研读其中的言外之意,看完晨曦老师的分析,真是豁然开朗,明白结论的来源是什么了,也知道以后分析时候,要注意这些细节背后传达的细微的意思了,真是受教了!这和我平时的性格大大咧咧估计有关系,我平时讲课也有这个问题,只注意把握大的主题和方向,细节和一些关键点经常忽略掉。[/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在读分析的时候,我看到晨曦老师分析到他特别喜欢和同伴一起的活动,我忽然想起,这个学期他曾经写过一篇周记,就是专门讲述为了和一个好朋友在一起玩耍而用了各种办法的事情,字里行间都是对于这件事的激动。这应该是印证了晨曦老师分析的准确性。[/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关于他的察言观色,我觉得晨曦老师份分析也非常精准,把他的家庭关系分析得很透彻,我总是隐隐约约地有感觉,但是却不能像晨曦老师这样表达得如此清晰。另外晨曦老师提到,这个问题不必上升到道德层面,也让我反思,自己似乎有些过于警惕孩子的道德问题了,或者说自己的道德意识太浓厚了,这对于教育学生恐怕是不利的,也是值得自己反思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再次感谢晨曦老师的出手相助!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能够有这种独立分析的能力?[/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另外,大家是如何操作截屏的,就像晨曦老师给我的回复最上面的部分,打引号的方框内,哪位老师能告诉我吗?谢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夸克老师的补充:[/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溯本求源[/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扬扬案例的分析[/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扬扬案例中,大家做了一些分析,我觉得还不透彻,我谈一下我的看法:[/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教育诊疗中,主要看学生(案主)行为与其早期记忆和成长史的关系。如果学生(案主)行为在早期记忆和成长史中找不到依据,则要么是我们分析得不全面,要么是早期记忆采集时出现偏差。[/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扬扬编谎话带吃的与其早期记忆2[/SIZE][/FACE]有密切联系,这个早期记忆充满了侥幸心理,对老师的失误其实是持一种不置可否甚至幸庆的态度,所以该小孩是能钻空子则钻空子。对于此类小孩,教师的表扬一定要慎重,尽量少乱表扬,不查清楚实情绝不表扬,而且要对他多留一个心眼,尽量不让他钻空子。[/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从扬扬的成长史来看,整个家庭内充满了不尊重,爸爸对妈妈的态度体现不尊重,妈妈和姥姥就小孩就医一事对爸爸不尊重,妈妈就小孩分床睡一事(早期记忆3[/SIZE][/FACE])也体现对小孩的不尊重,所以这个小孩不会尊重人,咬人也算是不尊重人的一种。然而这个小孩人格上确实一种讨好型人格,在不尊重的家庭气氛中,他必须要学会左右逢源,揣测大人的心思。他能够快速洞悉老师的心理去处理那块垃圾,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关。这个学生,停留在柯尔伯格人格成长6阶段的前三个阶段。或者用雷夫老师的6阶段也可以解释,是取悦他人而不是体贴他人。[/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至于注重横向人际关系,陈锡老师分析很到位,我不在重复。[/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这个小孩,注重规则意识的培养,教师防止其钻空子,教师慎重表扬,是今后的教育重点。利用其注重横向人际关系的特点,从此角度切入,制定转化措施,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方式。对家庭教育的指导,或者指导这个小孩获得信任感,学会真心尊重人,是人格培养的大方向。[/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请参考![/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夸克老师的分析不错,[/SIZE][/FACE]是很好的补充!分析学生的早期记忆,往往可以从多视角进行分析,因为每一个人的个性特点都不可能是单一线性的,而是多个方面的综合.[/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谢谢夸克老师和晨曦老师对我这个菜鸟的指点,[/SIZE][/FACE]又学会一点新知识了.[/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关于夸克老师对于扬扬案例的补充,[/SIZE][/FACE]我很认同,对于这个孩子,确实需要在规则层面进行约束,让他学会真诚待人,尊重他人.[/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从这个案例的分析中,[/SIZE][/FACE]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孩子的早期记忆上,我很有感触,我会反复体会各位的发言,从中学到大家的分析思路.感谢晨曦老师,海蓝蓝老师和夸克老师拿出宝贵的时间帮助我分析探讨这个孩子的问题所在,在这个论坛里,真的能够让自己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而且这里就像一个温馨的大家庭一样,让我很感动!谢谢![/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一般情况下,老师对学生的规则教育经常是让学生明白什么规则,但在实际经验中,我发现这样的做法未必很有用,从这个学生具体的情况来看,这个学生遮遮掩掩,很显然是知道规则的,这一点老师引导时候要注意。[/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距离这个案例的讨论过了一个月了,这个扬扬又出现了一些问题,两次出现和同学之间的矛盾,起因都是这个孩子拿着同学家长的名字开玩笑,结果一个同学直接把他拉黑,另外一个威胁他要和他绝交,为此他和这两个同学发生了比较激烈的冲突。[/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回过头来再看看晨曦老师和夸克老师的分析,真的是一种绝妙的佐证,两位老师提到了他重视同伴之间的交往,也有不尊重他人的问题,在最近的事件中都得到了体现,他不尊重同学的家长,随意叫家长的名字,激怒了同学,当同学和他绝交的时候他又难以接受,两件事对这个孩子都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使他能够意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很佩服两位老师的分析。[/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另外,这个孩子最近学习成绩下降很厉害,上课心不在焉,主要原因是喜欢上了我们班最漂亮的女孩,上课用各种方法回头看女孩子,女孩子的成绩倒是很稳定。我私下问女孩,喜欢他什么,女孩说一个是长得比较帅,再有就是体贴别人,热情,打球的时候很帅,都是实话。[/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快毕业了,两个孩子分别去了不同的中学,看来彼此的好感也要戛然而止了。对于这个孩子,我现在主要是冷眼观察,有问题就事论事批评教育,估计毕业前就是这样了,到了中学,不知道会发展得如何?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帮助我预测一下,如果有机会,我会继续追踪。[/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COLOR=#3333cc]  [/COLOR][FACE=宋体][SIZE=14pt][COLOR=#3333cc]扬扬的性格特点[/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333cc] [/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COLOR=#3333cc][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FACE=宋体][SIZE=14pt]王晓春[/SIZE][/FACE][/COLOR][/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333cc] [/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333cc]我这里不对扬扬进行面面俱到的分析,只突出讲他性格的一个基本特点,据我看这个特点对于他的未来发展可能有重大影响。[/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333cc]这个基本特点就是一个字:“藏”(隐藏)。[/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333cc]扬扬的三个早期记忆都指向隐藏。第一则,藏在汽车的后备箱里;第二则,时间是夜里,背着老师做翻床游戏,而当老师发现的时候,扬扬却藏在角落里成了好人;第三则也是藏,离开本该在的位置,睡在了门后,令母亲意外。总之这三则记忆的结构几乎完全相同,都是离开正常位置,藏起来。扬扬在这种情境得到了很大的快乐,他人生追求的似乎就是这种感觉。[/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333cc]而扬扬的现实表现,也是在重复这种行为模式。他窥测老师的心理,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您在明处,我在暗处,我能看请您,您看不清我。这是一种隐藏。他骗过保安,让同学给自己买吃的,不让同学告诉老师,自己还到厕所偷偷吃。这不都是隐藏吗?[/SIZE][/FACE]就连他和别人打架咬人一口,也带有偷袭的性质。[/COLOR][/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333cc]这个小家伙不简单,他几乎可以说天生是个“潜伏”人才。[/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333cc]花蜜老师说:[/SIZE][/FACE]“我隐隐约约觉得这个孩子似乎有很多隐藏在后面的东西是我至今不了解的”,我认为花蜜老师是凭直感掌握了扬扬的心理。但这不是心理问题,是他的个性特点。这很难说是优点还是缺点,关键是他以后把这个特点朝哪个方向用,用在什么事情上。所以对这个孩子,价值观的教育特别重要。我若是班主任,我会委派给他一些隐蔽的工作(如做线人),估计他一定会很高兴。而对于他耍心眼干的坏事,一个是要预防,一个是必须破案,要让他明白“我还嫩点,不是老师的对手”,如此才有条件做他人生的指导者,若总是被他骗过,他是不会拿你的话当回事的。[/COLOR][/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333cc]如果我上述分析有道理,那么这个扬扬上中学之后,一定还会出状况,其主要特点则是“出位”,“隐蔽”和“突然”,他的人生剧本框架如此。能不能控住他,能不能把他的这个特点引向建设性轨道,那就看他中学老师和家长的本事了。[/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3333cc]                  [/COLOR][/SIZE][/FACE][/P][COLOR=#3333cc][SIZE=3][/SIZE][/COLOR][P][COLOR=#3333cc][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2017[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6[/SIZE][/COLOR][/FACE],1[/COLOR][/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08
      • 经验228504
      • 文章12317
      • 注册2012-12-04
      王老师的分析非常绝妙,一针见血!学习了,谢谢!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海蓝蓝6384: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对王老师这个“藏”的分析,我也实在是叹为观止,也不知道王老师怎么会站在如此的高度进行概括。我补充一点,这个学生藏里边还带有“对抗”,他的“藏”不是单纯地藏起来保护自己的一种防御,而是带有对抗搜索者的意图,是比较主动的“藏”。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考虑,应该说也可能是他内心的投射,他也喜欢去找那些隐藏起来的东西,当然,这很可能就是探究精神的表现。[/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222dd]王晓春:[/COLOR][/SIZE][/COLOR][/FACE][/P][COLOR=#2222dd][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222dd]藏亦有两种:主动的探索性的藏和被动的躲藏。海蓝蓝老师有见解![/COLOR][/SIZE][/COLOR][/FACE][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花蜜: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4pt]读了王老师对于扬扬案例的分析,我很难形容自己的感受:佩服,意外,惊喜。[/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4pt]佩服王老师的深刻的洞察力,按照王老师的说法,我其实已经隐隐约约找到了问题,但是没有抓住,或者说没有抓住问题的眼光和能力,轻而易举地就放过去了。姜还是老的辣呀![/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4pt]意外,是实在没有想到这个“藏”字在这个孩子身上的意义,按照您的推理,一切都应该是符合逻辑,顺理成章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4pt]惊喜是因为通过王老师对这个孩子的解读,我在精神上感受到一种新的有所收获的惊喜,虽然孩子马上就毕业了,但是,我却实实在在地透彻地了解了这个孩子,也许以后我还会碰到这个类型的孩子,这样我心里就有点数了。谢谢王老师精彩的点评。[/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    [FACE=楷体][SIZE=14pt]今天下午,恰好扬扬的爸爸给我打电话,向我报告一个好消息,孩子考上了一个非常著名的中学,向我表示感谢。接电话的时候,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对孩子的分析是否要告诉家长呢?我觉得如果这些内容就停留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只是对我们的专业成长有帮助,如果能够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是否也是一件好事呢?[/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花蜜老师:[/COLOR][/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如果家长自我感觉良好,甚至刚愎自用,我想您就不必主动向家长介绍我们的解读了,否则负面作用会比较大。如果家长很虚心,或者家长以后遇到问题来请教,则可以介绍一下我们的看法供家长参考。希望您能跟踪一下这个孩子,检验我们的判断。[/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王晓春   [/SIZE][/FACE]17,6,2[/COLOR][/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7
          • 积分8612
          • 经验561469
          • 文章8506
          • 注册2012-12-05
          [SIZE=4]感觉这个孩子从第一次装乖中尝到了甜头,心中多了揣摩[/SIZE][P][SIZE=4]家庭环境也使得孩子渴望关注,用“奇异”的方式吸引他人注意[/SIZE][/P]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读有所思:[P]    家庭背景的复杂化,是这个孩子学会了隐藏和掩饰,他与生俱来的聪明又发展了这些特点,无论是发生在他身上的案例,还是他所提供的早期记忆,都有这些特点,总在遮掩和躲藏,好最大限度的获得利益,是自己能够最大限度掩盖,这也是他的成熟根源所在。[/P][P]    至于他的暴力根源,我想和他自我掩饰的所承受的压力不无关系,当然也和他父亲敢怒不敢言的家庭地位,以及他母亲的强势与姥姥的指指点点都有一些联系,他也许已经感觉到了这些人员掺杂在一起跟自己所带来的错误渗透了。[/P][P]    于是他想走进自己的同龄人,但是他还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掩饰和暴力,这就是他性格复杂化和危险性的地方了,如果他能够有一个较健康的环境,也许就会改变一些生命轨迹,毕竟他还很小,但家庭教育必须有所改变,姥姥可以请出去,妈妈也可以温润一点,爸爸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争取教育的主动。[/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