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关于传统文化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关于传统文化[/COLOR][/SIZE][/COLOR][/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心影自拍(100)[/SIZE][/FACE][/COLOR][/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先来看一篇有趣的文章。[/COLOR][/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2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氧化膜理论:马列主义的中国化保护了儒家传统文化[/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 江上小堂[/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在当今对近百年中国思想演变和历史演进的反思中,有一种看法认为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反传统是错误的;认为反传统,特别是中国接受了马列主义,摧毁和中断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从而产生了诸多的历史悲剧和导致了历史倒退。[/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持这种看法的人不少,主要是新儒家了。但我却认为,马列主义并没有中断传统文化,恰恰相反,马列主义的中国化反而保护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我把马列主义中国化的这种作用原理称之为“氧化膜理论”。[/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这是个比喻啦!化学中,活泼的金属会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被氧化而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氧化膜。如铝,氧化后产生氧化铝。氧化膜是惰性的,不会和氧气或空气中的其它气体发生化学反应。这样,就保护了金属被氧气进一步侵蚀。我以为,马列主义的中国化就类似于这种反应和具有类似的保护作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依靠农民搞革命被认为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历来被官方所重点宣扬和阐释。但马列主义与中国传统有更深层次的反应,这或许更重要。[/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比较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儒家思想的诸多概念和范畴,会发现它们之间有高度的相似性和转形关系。下面简单比较分析下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儒家思想相对应的三对概念。[/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第一,“党员群众”与“君子小人”[/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马列主义理论认为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宣言》中说,“在实践方面,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在理论方面,他们胜过其余的无产阶级群众优越的地方在于他们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条件、进程和一般结果。”[/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这里,马列主义提出了一对概念,党员和群众。党员在理论上水平比群众更高,在实践中的作用也比群众要大。而马列主义的中国化则更强调党员的觉悟,认为党员比群众的道德水平更高,革命立场更坚定。[/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这是不是与儒家的“君子”和“小人”的概念非常相似?儒家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而《共产党宣言》则说,“他们(共产党)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儒家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马列主义理论则说,“共产党是无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第二,“革命大家庭”与“亲亲”[/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在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中,有一个概念叫“革命大家庭”,意味革命队伍中的人,就是一家人,就是“阶级兄弟”。这个中国化的痕迹太明显了,完全是儒家血亲关系的模拟和外推。儒家家庭关系的准则是什么呢?就是“亲亲”,亲疏有别,是一家人就相互包庇,家丑不外扬;对外人则冷漠无情,无情打击。[/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第三,“忠于领袖”与“尊尊”[/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马列主义的中国化特别强调和要求忠于党、忠于领袖,比儒家的“尊尊”,“忠君”有过之而无不及。马列主义的中国化不仅要求在行为上忠于党忠于领袖,而且还要在思想上忠于党忠于领袖。马列主义的中国化还有“忠于革命”的说法,对应儒家“忠道”的说法。[/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所以,中国近现代化失败的原因根本不是反传统,而是反传统不彻底。马列主义的中国化使得传统文化通过转形和变形而延续下来了。在深层次结构传统文化完好无损,毫发无伤。用电脑程序来比喻,传统文化程序一直在后台运行着,没有片刻停止和间断。而正是因为马列主义的中国化才避免了传统文化没有进一步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而变质。[/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在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遭到重大挫败后,儒家思想轻易地就能卷土重来,很快地恢复和占领了前者退出的阵地。[/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新儒家经常念叨感恩。但却有眼无珠,不知道应该感恩谁,反而怨恨咒骂。这不是恩将仇报吗?没有马列主义中国化的保护,说不定儒家思想和传统真就灰飞烟灭了![/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2017[/SIZE][/FACE][FACE=楷体][SIZE=14pt]年3[/SIZE][/FACE]月16日[/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URL=http://bbs.tianya.cn/post-no01-517012-1.shtml][COLOR=#0000ff]http://bbs.tianya.cn/post-no01-517012-1.shtml[/COLOR][/URL])[/SIZE][/FACE][/P][SIZE=3][/SIZE][P][FACE=楷体][SIZE=14pt] [/SIZE][/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我不赞成这个“氧化膜”理论,作者说的“马列主义中国化理论和儒家思想相对应的三对概念”我也觉得失之表面化。但是,我认为这位作者思维的角度很有意思。现在比较流行的观点是五四运动造成了中华文化的断裂,文革更是把这件事推向了极端,毛泽东反传统是个大错误。愚以为这都是皮相之谈,太肤浅了。作者敏锐地看到了毛泽东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我想,时间越长,我们越会发现,毛泽东比那些所谓的国学大师更懂中华文化,更懂历史,更懂中国人。据说光是《资治通鉴》,毛泽东就读了17[/SIZE][/COLOR][/FACE]遍。《资治通鉴》可是大部头,300多万字啊。毛泽东又不是教授,他这样读历史,显然不是为了备课,他是真心要了解我们这个民族,这也是一种“调查研究”。[/COLOR][/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仔细品味这首毛泽东的代表作,你会发现这里面根本没有什么“反传统”,恰恰相反,说的全是继承和发展。这里面确实对古人有微词,但一个“惜”字,就表明并非要否定,“略输”,“稍逊”,“只识”甚至有点“恨铁不成钢”的味道。“俱往矣”也不是说他们没价值了,而是说无论如何他们都已经作古,真要振兴中华,还要靠我们这些后来者。再说,毛泽东评论这些古代帝王之前,不是已经把他们定性成“英雄”了吗?“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不但肯定了这些古代帝王的历史贡献,而且揭示了他们与中华大地的血肉联系,揭示了爱国主义的最深的根源。这哪里是什么反传统![/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那么,毛泽东为什么要批评孔子,批评儒家呢?恐怕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他认为儒家的理论在现代对我们的民族有害,必须剔除其糟粕。其实五四先贤(包括左派右派)几乎都是这个看法,毛泽东只是更坚决,更执着,更认真而已。事实上幸亏那时国人批判了传统文化,幸亏我们迎来了西方的先进文化,中华民族才有今日之腾飞。当然,那时的批判,或有过火之处,但大方向是对的,回头看,利远大于弊。其实过火也是难免的。你想,那时国门刚开,人们接触的信息很不全面,再说面临亡国灭种之灾,人们心急火燎,哪里来得及想得那么周全?有学者对“救亡压倒启蒙”大发感慨,其实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国都要亡了,救亡当然是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对当年的过火之处,今日做一些反思和调整,[/SIZE][/FACE]自然是必要的,但若采取冷嘲热讽的态度,好像你比五四先贤和毛泽东更高明,那也未免太轻浮,太没自知之明了。还有些人更是像遗老遗少一般,居然要恢复传统文化的糟粕部分。这叫沉滓泛起,就更严重了。[/COLOR][/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传统文化问题是个极大的题目,后面我还要细说。[/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SIZE=14pt][COLOR=#2b2bd5] [/COLOR][/SIZE][/FACE][/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COLOR=#2b2bd5][FACE=宋体][SIZE=14pt]               [/SIZE][/FACE]           2017[FACE=宋体][SIZE=14pt],6[/SIZE][/FACE],22[/COLOR][/P][COLOR=#2b2bd5][SIZE=3][/SIZE][/COLOR][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COLOR=#2b2bd5]。[/COLOR][/SIZE][/COLOR][/FACE][/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积分6322
      • 经验137281
      • 文章6134
      • 注册2015-01-28
      读有所思:[P]    我也一直很奇怪一个历史现象,就是为什么革命了那么久,就连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打倒一切否定一切,都没有把中华传统文化连根拔起,但一个改革开放就让我们的传统几乎丧失殆尽,也许和毛泽东与五四先贤都有历史的血脉不无关系吧。[/P][P]    所以他们的否定是有所保留和扬弃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像一个黑猫白猫论,一下子就把国人的思想给搞得一团糟,原来的没有了,新的又还没建立起来,也就搅合到了一起,不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就是各路英雄竞高下。[/P][P]     毛泽东的东西融合式的构思,被一个改革开放引入了系统的西方化,近几年有了一个反思和自省,希望在传统中寻到根脉,把那些快要失去,却还有些影子的曾经都捡拾起来,根据现在的具体情况,来一个新的扬弃和选择。[/P]
      在教育中,我刚刚开始,请多指教,谢谢!我只想写下去,用自己的执着和爱杜撰一个教育故事,写成一个教育传奇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24
        • 经验228915
        • 文章12339
        • 注册2012-12-04
        王老师分析得很有道理,学习了,谢谢!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