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2621
    • 经验285663
    • 文章1579
    • 注册2013-05-23
    汉字与拼音文字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汉字与拼音文字[/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心影自拍(150)[/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王晓春[/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世界各国的文字都是拼音文字,只有汉字是表意文字(有人说是象形文字,愚以为不妥)。这件事的意义非同小可,世界(包括中国)对这件事的认识,可能还很肤浅,还只是个开始。[/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世界其他各民族的文字都经历过象形、表意的阶段,但后来都演化成了拼音文字,这不是偶然的,拼音文字确实有很大的优点。[/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拼音文字好学好用。只要学会了几十个字母,原则上就会写字了,这非常有利于教育普及。教育普及又有利于全民素质的提高,全民素质的提高又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建立和科学的进步。[/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有学者指出,因为拼音文字不表意,从文字本身无法看出意义,就逼出了严格细致的语法规则和形式逻辑。严格细致的语法规则和形式逻辑非常有利于科学的发展,因为科学需要精确的定义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文字本身与形象脱钩,本就有利于抽象思维;严格细致的语法规则和形式逻辑更有利于抽象思维,这就促进了哲学的发展。[/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文字对思维方式有根本性的影响,文字可以说包含着思维方式的基因。拼音文字的基本特点是音形相分离,要害是一个“分”字,这就塑造了拼音文字民族(尤其是西方)思维方式的突出特点:喜分不喜合。不信你看,西方政治制度特点是三权分立,选举一人一票是分,强调个人权利个人自由是分,市场经济特点是分,科学则是永无休止的分啊分,越分越细。你看西医,分到什么程度了,还在不断地往细了分。就连吃饭,刀子叉子勺子也是分,不像中国人,两只筷子几乎都解决了,而且这两支筷子之所以起作用,也在于合,而不是分,它们是靠合作起作用的。筷子包含着分与合的绝妙辩证法,显示了中国人思维的基本范式。[/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如果穷究底蕴,我们会发现,西方的民主、科学,都与拼音文字有关。拼音文字是科学民主的符号温床和土壤。[/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西方文化得力于分,也受害于分。[/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拼音文字的使用者沿着抽象思维纵马奔驰,会离现实越来越远,越来越不接地气,西方哲学、经济学都有这种倾向。沿着“分”的思路纵马奔驰,结果就是解构,解构,没完没了的解构,最后把什么都拆解了,也就把自己拆解了,碎片化了。科学方面则出现了科学主义。总之,一切都在分裂。国家,社会,政党,学问,都在分裂,这与他们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与拼音文字不无关系。[/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再看汉字。[/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先来说缺点。汉字因为读写分离,给学习者带来很大困难,所以汉从来都掌握在少数精英手里,与百姓无缘,成为一种文化特权。百姓没有文化,就容易愚昧,民主和科学这些现代思想就很难普及。五四先贤痛感于此,谈到启发民智,对汉字几乎都是敌视态度。鲁迅就说过,“汉字和大众不两立。”这是颠覆性的批评,但在当时,这几乎是进步知识分子的共识。甭说五四时期,就连我小时候,汉字拼音化的气氛仍很浓厚。我上初中时(上世纪50[/SIZE][/COLOR][/FACE]年代)学拼音,受到的教育就是,拼音第一步是给汉字注音,以后要逐步替代汉字。我还读过一些完全拼音文字的书,那是一种认真的实验。后来,由于汉字简化(这是一个伟业)和教育普及,人们发现汉字并没有那么难学,这事才放下了。[/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愚以为,汉字确有不如拼音文字之处。汉字自从产生以来,始终没有摆脱形象。它很生动,但是模糊,它很具体,也就不适合定义、推理和抽象。比如“道”和“仁”这类概念,在汉语里,含义很多,可做多种解释,而且无论怎么解释,都永远离不开它的形象的具体含义,“道”的本义是道路,“仁”的本义是两个人的关系。汉字的这种特点,与中国缺乏西方意义上的哲学和难以产生近代科学,显然有内在联系。汉语中有现代色彩的词语,相当部分是日本翻译英语之后传到中国来的,这很能说明问题。古老的汉字适应现代化,确是一个充满挑战,甚至很危险的过程。[/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但是,汉字所具有的优点,却是拼音文字很难企及的。汉字一直没有完全脱离他的母亲——视觉形象,所以今天的孩童,仍然能和几千年之前的老祖宗共读,这是无以伦比的穿越,我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哪个民族能做到这一点。千万不要小看这件事。中华文化能成为世界上唯一迄今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汉字起了关键作用。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定海神针,是中华文化航船的压舱石。[/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汉字的视觉性,决定了中华文化生活化的特点。汉字接地气,所以中国人、中国的学者,不大会像西方哲学家、西方科学家那样脱离实际到吓人的程度,不容易走极端,钻牛角尖。中国人对待政府的态度不像西方人那样完全对立,与汉字涵养的中庸态度其实是有内在联系的,虽然这种联系中间环节太多,已经不明显了。汉字特立独行的表意系统,塑造了中国人独一无二的思维方式,注定了中国人只能走自己的路。[/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汉字没有像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字一样,走上拼音化道路?[/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有人说这是幼稚,说明中华文化没能长大。这种说法难以服人。要知道中国在人类历史上多数时间里,经济、政治、文明等方面是领先于世界的,这怎么能用幼稚来解释呢?汉字落后论,整体上看,不成立。汉字只是近代以来对现代化适应性差,后来的事实(尤其是电脑汉字输入的实现)证明,汉字不但古老,而且年轻,它的生命力是惊人的。[/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汉字没有拼音化,原因很多。[/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中华民族块头太大了,历史太悠久了,惯性之大,使得改变很少可能。新中国普及教育速度非常之快,文盲迅速减少,大家都识文断字了,本来文字只和少数精英有关,现在人人相关,这不但证明汉字与大众并非对立(不好意思,得罪鲁迅先生了),而且使得汉字拼音化失去了必要性。[/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那么,历史上汉字为什么没有拼音化?因为古代我们没有遇到过比中华文化更强势的拼音文化。是中国的大块头,大一统,北方的沙漠严寒,西南西北的高山,东边的大海,这种地理环境,有效地保护了汉字的独立性。[/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但这还不够。如果汉字本身有不可克服的缺点,与现代化完全无法兼容,中国人也只好忍痛割爱,走世界通行的拼音文字之路。问题是汉字本身极其灵活,有极大的兼容性。汉字并非象形文字,汉字的绝大多数(80%[/SIZE][/COLOR][/FACE])是形声字。形声字一半表意,一半注音(秀才识字认半边),像两支筷子,什么都夹得起来。结果你看,什么新东西汉字都能表达(比如化学元素符号),用起来也还顺手。待到电脑时代,王选发明了汉字输入法,汉字竟显示了比拼音文字更大的优势。这一下,汉字就站稳了,没有拼音化之忧了。汉字稳如泰山,只是在近代稍稍摇晃了一下而已。愚以为,王选对汉字和中华文化的贡献,不下于仓颉,这是神仙一级的人物,无法用诺贝尔奖之类的小表彰来评价。[/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一个人面对拼音文字时,他是把文字当做声音来看的,他是在“听”字,而一个人面对汉字的时候,他既听到了读音,又看到了形象。这应该是差别很大的阅读体验。千百年如此,亿万人如此,不可能不造成文化差异。中国人的思维,有可能因为汉字的形象性而偏向视觉(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而使用拼音文字的民族,其思维则可能倾向于听觉型的。我到欧洲去,往往看到教堂有很多尖顶,直插云霄,好像要倾听天上上帝的声音,中国的皇宫则完全不同,宁可横卧大地。西方的教堂讲究牧师布道,讲究唱诗,都是诉诸听觉。据说西方的音乐起源于教堂。我听西方音乐,感觉它的多声部,它的复杂和弦,都是中国音乐所缺乏的,我认为在这些方面,他们胜过中国,这是否与拼音文字的导向有关?中国能把写字搞成书法艺术,而书画又同源,这可能也与汉字的形象性有关吧?[/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我上面只是对两种文字进行了比较性的思考,做了一些猜想,并非抬高哪一个,贬低哪一个。我不赞成汉字落后论,汉字幼稚论,我也不赞成汉字优越论。作为炎黄子孙,我只希望我们既明白汉字的长处,也知晓汉字的弱点,扬长避短,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2017[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11[/SIZE][/COLOR][/FACE],13[/P][SIZE=3][/SIZE]
    班主任之友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晨曦中的陈锡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
      • 积分12519
      • 经验228672
      • 文章12331
      • 注册2012-12-04
      非常有分量的文章,学习了,谢谢!
      本人新书《幽默感:成为学生更喜欢的老师》由源创图书策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源创图书公众号及京东、当当、淘宝等网店均可网购。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回复帖子 注意: *为必填项
      *验证信息 用户名 密码 注册新用户
      *帖子名称
      内容(最大97K)




      其它选项 Alt+S快速提交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th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