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点评之手机丢失事件

楼主
案例点评之手机丢失事件
[ALIGN=center][SIZE=3]手机丢失事件  [/SIZE][/ALIGN][ALIGN=right][SIZE=3] 山东省莱阳市立青小学   鲁世京[/SIZE][/ALIGN]
[SIZE=3]    “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让我想到前不久经历的一件事。
    那天,语文课上,我想看一下时间,拉开抽屉,手机却不见了。这手机是我起床进教室后随手放在抽屉里的,中间只隔了课间十分钟的时间就没有了。我感到有些意外,但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听课情绪,我没有声张,又上了两节课。一直到下午放学,我才又想起手机来,但此时学生已离校。第二天我在班上向学生讲起了我手机丢失的事。下课后,有学生向我报告说,看见小S傍晚放学时玩过手机。我把小S叫到办公室一问,小S哭了,他承认是自己趁课堂上黑板默写古诗时看见讲桌抽屉的手机并随手拿走的,并在校长室写下偷拿手机的过程。但当我让他把手机还给我时,他说手机被他扔了。写到这里,我不得不介绍一下小S其人和他的生长环境。小S特别聪明,但性格孤僻内向口他的母亲常年在外打工,父亲在家种着十几亩地和果园,对他疏于管教口而他的母亲却从小对他百般娇惯,特别是外出打工后,偶尔回家对小S更是宠爱有加,因此小S身上有许多缺点,特别是从小爱拿别人的东西,而且会撒谎。尽管老师多次管教仍没大的效果。我接手三年级半年多来,对他更是费尽了心血,学习上鼓励,生活上关心,为了让他改正这些缺点真是绞尽了脑汁。正当我为自己的付出,也为小S的进步感到高兴时,竟又发生了这样的事。听小S说手机已找不到了,看他那吓得可怜的样子,我也不再说什么了。只是让他写下保证书,以后不要再犯。晚上回到家,他的父亲从本村学生中知道了这件事后,狠狠地打了小S一顿。
    在我以为这场风波就要平息,并暗暗提醒自己在今后要加强对学生的管教,一定让其改掉这个毛病时,让我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事发的第三天,小S的母亲领着√乙子来到了学校,大哭大闹,矢口否认儿子偷手机的事。小S有了母亲撑腰,口气也全变了,一口咬定没拿手机,而且表现出了非常受委屈的样子。小S母亲说儿子之所以承认拿了手机是因为受了老师的体罚。更不能容忍的是,她把小S父亲打孩子留下的印痕都赖到我身上。听了这一切,我简直气懵了。但小S之母却以此为证,开始了不依不饶的折腾,三天两头到学校甚至到校长家中哭闹,想起来就往学校打电话,而且把儿子留在家中,说√乙子精神受了伤害,不能上学,并以此要挟要上告,又是拍片,又是到外地医院做精神伤害鉴定……
    在小S母亲将他留在家中不上学时,我处于一个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把小S叫回了教室,而且一如既往,一视同仁地教育他。但他母亲却仍在社会上散布我的谣言,恶意中伤我,诽谤我。我不知道我到底做错了什么,我到底应怎样做……
[/SIZE]
1楼
作者阐释:
    事情已经过去两个月了,现在回想起来,我的心中仍在隐隐作痛。同时,也让我深深地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
    自从踏上教育岗位那一天起,就有一个理想,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教师,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二十多年中,我送走了一批批学生。我把爱无私地给予了学生:节假日为学生补课,学生病了为学生请医送药,给学生买饭送物,为困难学生垫付学杂费、书本费……学生们也把爱毫无保留地回报给我,他们给我写信、打电话、聊天、送节日礼物。最让我难忘的是,2003年6月15日我因病住院,班上四十多个学生抽空来到医院看望我,给我送鲜花、买营养品。去年八月在教室里给我庆祝生日……这一切让我感到当一名人民教师的无上自豪与光荣,也享受到了教育的快乐与满足。
    然而小S发展到这个地步,却让我不得不对我的教育方法进行反思。也许小S正是利用了我对他的一味的“爱”,反而将之视为我的软弱,这让我深深地明白,教育确实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对个别特殊环境下成长的的学生来说,有时对他们的过分的爱换来的可能是深深的伤害。
    其次,没有良好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再好的教育也不能成*****。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后天品德习惯的形成,固然与学校教育分不开,但,在孩子上学之前,早已在家庭中,由其父母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对于优良品质的父母是这样,对于有不良品行的父母,不良环境的家庭更是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教育如果不能从改变其家庭环境入手,不能从改变其父母教子观念入手,单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想改变从小就受不良品行耳濡目染的孩子,那只会是烧火棍一头热,甚至,老师一天的教育效果,会被家长一句话粉碎得无影无踪,学校一年构筑的道德大厦,一个假期就会土崩瓦解。
    因此,加强家校教育的沟通,是孩子教育成*****的关键,提高家长道德文化品质也是未成年人教育的当务之急。在小S事件中,我正是缺少了这一点,没能多与家长联系,没能及时把小S在校情况及时向家长汇报,仅凭自己的一腔热情,想不到自己所期望的效果非但没有达到,反而与家长走到了对立面,这是我痛定思痛的最重要的一点。
    透过这件案例,我还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无奈。一直以来,人们将教师比作蜡烛,比作春蚕,付出智慧、心血和汗水,我们都无怨无悔,但又有谁看到,我们在背后默默地流泪呢?少数家长对我们的不理解、不配合,甚至人格的侮辱、诋毁,让我们的心在滴血。我不敢想像,将来班里再丢了东西,我该怎样处理,也不敢想像,小S的将来会是怎样。
2楼
保持一颗平常心,多一点阿Q精神。
3楼
很同情作者的遭遇,更大的伤害可能不是影响作者的心情和人格,而是怕从此这个老师改变了自己的教育信仰,那么这就是把小S以及家长的错误打在其他孩子身上,让后来的孩子得不到老师的关爱。所以,在表示同情的同时,我首先要劝这个老师,你的教育信仰值得尊敬,在你的教育下有很多学生健康成长,春风化雨,树木葱茏,不能因为一个小S而改变一切。根据文章内容了解这位老师已经有二十年的教学经历,教了如此多的学生遇到一个两个不良学生和家长实在是正常的事情,就好像农夫一生行善,却难以避免救到蛇一样。这是“蛇”的错,不是救的错。应该是吃被“蛇”咬了一口之堑,长一点辨别能力之智,而不是对信仰的根本否定。
    从案例来看,这位老师也做了全面的处理并且能够宽容学生。(希望这位老师没有美化这个过程,否则不但失去了讨论的价值,更是对教师群体的侮辱。中间是否有些不当的细节没有没有公布也不得而知,所以就根据呈现出来的案例来评判。)当老师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学校有关部门应该为老师撑起一片天空,因为老师在代表学校行使教育的权利,从法律上来讲学校也不能袖手旁观。面对一个妇女的无礼吵闹竟然束手无策,足见有关部门的无能。这个时候学校完全可以委托专门人员对这位家长提起诉讼,通过合理的渠道得以解决。当教育面对“暴力”的时候我们不能在简单得宽容和***抚,这样只会让对方更加放肆。我们这个学校也曾发生一起家长因为冲动而冲击校园的问题,面对冲动的家长,学校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果断报警,结果家长立即软了下来,后来还在公开场所向学校道歉,并送学校一个花篮,还学校一清白,这个家长也为学校的尽职尽责而感动不已。根据案例所呈现的情况完全可以借助司法程序,并且也已经达到了这个程度。一个家长不断在学校吵闹,严重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这样既轻松又维护学校声誉的方法为何不用呢?
    不过写到这里我做了一点猜测:案例没有说明是什么性质的学校,如果是一间农村小学,可能就不太适合这个方法。
4楼
[SIZE=3] 读了这个案例之后我想谈以下几点看法:[/SIZE]
[SIZE=3]
1、这篇文章中主人公的遭遇值得同情,但这只是极少个别的特例,做老师的一定不能因为这件事而灰心,从而影响自己的工作。
2、小S拿了老师的手机,案例当中讲到了小S主动到校长那儿写下了自己拿手机的过程,其实这可以作为老师证明自己的一个证据。
3、对于作者后来对这件事情的反思,我觉得反思得非常成*****。的确,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太少是教师们值得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班主任,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更应该多主动与家长联系,沟通多了,自然就减少了偏见,减少了家校问题。
4、其实本次事件完全没有要到对簿公堂的地步。有时候,我们作为老师的退让一步也许会海阔天空,毕竟手机已经找不回来了,如果还来一场官司,那还真不是一件好事。所以退让相当重要,我曾经就遇到过这样的家长,并整理了一篇文章,内容如下:

             “退让三尺”的力量

                     黄梅县蔡山二中  付义六
 
    开学的第一天,我正在教室里忙碌着学生报到的事情。没想到,一场意外悄悄地发生了。
    只见李明同学气喘吁吁地从寝室跑来跟我说:“付老师,我们班的三位学生家长因为床位的问题而在寝室吵了起来,请你赶快到寝室去一趟。”听完他的叙述,我迅速赶到了男生寝室。
    来到寝室后,我很快弄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原来我班个子较高的陈鹏同学的父亲先来到学校,看到自己的儿子与一位身材高大的学生睡在同一张床上,认为学校an排不合理,于是就私自把陈鹏的床铺放在了李鑫和胡江两人的床位上,当李鑫和胡江的父亲看到自己儿子的床位被别人占去之后,他们就把陈鹏的床铺移到了旁边。陈鹏的父亲看到后很生气,而且坚决要儿子睡在李鑫和胡江的床位上,而李鑫和胡江的父亲又不退让,于是矛盾就产生了。
    为了尽快平息此事,我对陈鹏的父亲说:“请你按照学校的要求,让陈鹏暂时先住下来,等全班学生到校之后,我再单独an排一张床给他,好吗?”没想到陈鹏的父亲对我说:“你现在就把我儿子床位an排好”,我再次向他解释说:“现在班上的学生没有全部到齐,我不好an排。但我保证在今天晚上睡觉之前一定给你儿子an排好床位。”而陈鹏的父亲还是蛮不讲理地说:“不行,你要是不现在给我an排好,那么今天我儿子就睡定这个床位了。”
    听到这句话,我并没有发怒,而是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就在我为这位“难缠”的家长而苦苦思索对策的时候,忽然我的脑子里闪现出自己曾经看过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清康熙年间,张英任文化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因老家邻居修院墙时要他家退让三尺,家人希望他能够撑腰。张英知道后,写诗一首回复家里:“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英家让了三尺,邻居大受感动,也后移三尺,“六尺巷”的故事从而传为美谈。由这个故事,我想到了,何不也让他“三尺”。
    于是,我私下做通了睡在同一床位上的另外两位学生的思想工作,让他们暂时先让出床位,让陈鹏睡在他们的床位上。就这样,陈鹏一人顺利地睡在了我腾出的床位上。最后,陈鹏的父亲看到我满足了他的要求,他终于明白了我是一再退让于他。结果他自己感觉很不好意思,主动地递上一支烟向我赔礼道歉。
    后来,陈鹏和他的父亲再也没有向我提出什么过分地要求,相反他们总是积极配地合我搞好班级工作。
    说实在的,当我第一次看到“六尺巷”这个故事的时候,总感觉这仅仅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理想传说而已,在现实生活当中是不可能出现的。然而今天,我正是受到了这个故事的启发,当我和学生家长之间有了矛盾的时候,我主动“退让三尺”,结果矛盾却巧妙的解决了,也许这就是“退让三尺”的真正力量之所在吧!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由此,我想到了当我们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了矛盾的时候,我们就更要有“退让三尺”的宽容之心。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但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还要有一个宽容他人、包容一切的博大胸怀。俗话说得好“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不但可以唤醒和激发学生的自尊、自信和自爱,而且能使学生接纳你的关爱,理解你的善意,从而使学生的心和你的心贴得更近。



[/SIZE]
5楼
我们这些搞班主任工作的一线教师,实在难呀!
这段时间是H1N1的非常时期,我们班的一个走读生给我请假说感冒了,我批假了,可家长给我打电话给了我一鼻子灰,我无奈很!
但这同时也说明了,现在学校教育“班级---学校---家庭--社会”,脱节严重!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