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点评之“优生”品德教育的盲点

楼主
案例点评之“优生”品德教育的盲点
[ALIGN=left]                          [SIZE=5]“优生”品德教育的盲点[/SIZE]
[/ALIGN][ALIGN=left][SIZE=4]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姜家镇中心小学   唐士校[/SIZE][/ALIGN][SIZE=4][ALIGN=left]
[/SIZE]    [SIZE=3]众所周知,打扫卫生,旮旯儿打扫既困难,又极容易为人们所忽视,是大家心目中公认的卫生死角,可我也惊奇地发现:在对学生的品德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个很容易为人们所忽视的教育人群——品德教育中的死角。[/SIZE][/ALIGN][ALIGN=left][SIZE=3]
[/SIZE][SIZE=3][B]案例一:[/B][/SIZE][/ALIGN][SIZE=3][B][/B][ALIGN=left]
[SIZE=4]    那年我在鲍家小担任少先队辅导员,学校组织少先队员向全国残疾儿童献爱心活动。全校少先队员以班级为单位纷纷行动起来,把自己省下来的红包:1元、2元、5元不等地捐献出来,我在全校六个班级收集时,四年级的中队长方明明报告说:“我们中队少先队员共捐献120元,可今天中午时少了100元钱”。这真是一个惊人的消息,我和四年级的班主任都急了,马上向中队长了解原因。方明明告知:他把这些筹集起来的钱放在文具盒里,而文具盒放在抽屉里,钱是课间丢失的。我们向四年级的学生进行了“全面”调查,毫无结果。四年级班丢失100元钱之事成了当时鲍家完小的悬案。
    时间过了两个多月,学校开始午睡。一天午睡下课,四年级班的章小华向班主任报告说:“他外祖母给他的5元钱被偷了。”班中再三出现钱失窃,班主任对几个重点怀疑对象进行了搜索性调查,仍然毫无结果,所幸的是那天放学回家,章小华发现了自己失窃的钱——班长(付中队长)正拿着那5元钱买棒棒冰吃。他当时没有声张,而是回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外祖母。第二天,章小华的外祖母到学校来诉说此事,我们学校老师都惊呆了,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这四年级的班长是本班的学习尖子,上课思维十分活跃,对学习中的问题常带有与众不同的独特见解,作业字迹清楚工整,平时班级工作不甘落后,以身作则,对同学的态度亲热和气,对老师见面就行礼问好,是我校公认的“优秀生”。对于这样一个“优秀生”,怎么会做这种事呢?是不是章小华自己丢了5元钱,心中急昏了,看见别人拿着5元钱就认定是自己的钱呢?校长和四年级的班主任带着这个疑问把这个班长叫到了办公室。开始,这个班长拒不承认,后经再三教育,他才说他是趁章小华睡着时,从他上衣口袋中拿出来的,章小华上午把这5元钱拿出来给很多同学看过。章小华的钱果然是他偷的,这已毋庸置疑了,那么,上次班中献爱心的钱呢?经再三追问,得知,前两个月献爱心的100元钱和以前班中学生两次失窃的钱都是他的杰作。
    这件事,当时在我校无疑是个超重型的原子弹爆炸,把我们的传统意识炸得粉碎。的确,我们老师平时在教育过程中,坏事总是有意无意地把目光定位在那些学习成绩落后的,易出这样那样小毛病的学生身上,似乎品德教育课完全是针对这些学生开设的。在老师意识当中,学习好、听话的学生就是品质好的学生,如果不是章小华发现此事,班中即使出现一二再,再而三的失窃案,弄过来,查过去,也怀疑不到这样的学生身上,被冤枉的只能是班上的那几个平时易出小毛病的“捣蛋鬼”了,理所当然会成为众矢之的。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好: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已坏,纵然是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这个四年级的班长还是小学生,道德尚未形成,但倘若没有发现他背后的这一不良行为,就谈不上对他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也许他的这恶劣行为会养成习惯,将来对社会危害可就大了,不是吗?他会令人防不胜防啊![/SIZE][/ALIGN][ALIGN=left]
[B][SIZE=4]案例二:[/SIZE][/B][/ALIGN][ALIGN=left][B][/B]
[/SIZE][SIZE=4]    几位教师坐在一起聊天,常会听到这样的感慨:“目前学习成绩很优秀的学生,尽管你真诚待他,一心想把他培养成才,可将来很大一部分还是不理睬你,瞧不起你,倒是那些目前学习不怎么样的,你现在虽然对他们很严厉,但将来他们还是把你当老师看呢?”“我们应当把重心转移在目前学习后进的学生身上,章老师当时对姜某某那么好,视如自己的子女,现在姜某某当干部了,我发现见了章老师招呼也不打一个,视如陌生人呢!”[/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4]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现象呢?我对教师们的议论进行了沉思:不错,的确有这种情况,但细细追究起来,责任还是要我们教师自己负。下面我就以我村中的两家不同的家庭教育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子女来说明吧。
    我村是一个近二百户人家的村庄,唐晓云,他养了五个女儿三个儿子,他平时对待子女个个严厉(我和他家的二郎年纪相仿,两家又挨得近),他们小时候,白天读书,放学回家不去砍柴就须去拔一背篓猪草,才有晚饭吃,子女做的事情,只要稍微差一点就要挨批评,对子女的严厉,别说本村有名,就是上下几个村庄也出了名。现在这八个子女个个能干,而且对父母的孝顺也在上下几个村出了名。张某,三个女儿,一个儿子,对待女儿严厉,对儿子,则视作“小王子”,儿子想要什么,他总是千方百计地依从,百般地呵护他。我记得至少有六次为了因自己的儿子打别的孩子反而被人打的事而亲自去打别的孩子,引起两家大争斗的事。他这样教育儿子,在我们附近的几个村庄也出了名,可现在,这儿子已成了他的“父亲”了,一有不如意,就发难父母,轻则骂,重则打,家庭的吵闹不间断。古时有句话概括了这种情况:那就是严师出高徒,严父出孝子。
    我们很多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没有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常以分画线,人为地把学生分成可以升学造就的与不能升学、不能造就的两部分。对待可以升学的,就把他们当做明珠,当作希望,宠着他们,他们出了点小毛病,往往不去追究,而是迁就过去,更不用说去观察他们身后隐藏着的不道德的因素了。有的甚至在评三好学生时,也抛出分数挂帅,以偏盖全,不去全面衡量,使学生产生只要学习好,就是品德好的错误意识。其外,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当的口头禅也有很大的关系,如学生解决问题时,老师不是说“你真努力”或“你真肯动脑筋”,而往往是说“你真聪明”。这样,也会使学生潜意识中产生我学习成绩好,是我自己脑瓜子聪明,并不是你老师教育的好,并由此滋生傲慢,傲慢长成习惯,当年的老师当然也就不在话下了。
    我平时还留意过,很多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心理也很脆弱,因为他们平时一直处在“满足”的花环中,学习的成功,老师的称赞,同学的羡慕,都会使他们自我陶醉着,他们不知挫折,一但碰到,心理就接受不了,做出种种傻事。
    知识是培养品德的重要基础,但从上面的事例也说明“知识即美德”的论断却是有片面性的,有知识并不等于就有美德。教育要着眼于每个学生德、智、体诸方面的全面发展,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奠基工程,它将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奠定思想道德基础,我们要树立全体观念,既要关心和大力帮助学习落后、易出小毛病的后进生,也千万不要忽视为被学习成绩蒙盖着的优生打好将来走上社会做人的基础。[/SIZE]
[/SIZE][/ALIGN]
1楼
      [SIZE=3]2004年,在上海召开的“德育创新论坛—资优生德育论坛”上,来自全国150余所重点学校的校长形成共识:不能因为耀眼的成绩而忽略了资优生的品德教育。
    上海市教育科学院德育研究与咨询中心在对352名资优生进行调查后发现:由于家长和老师对于资优生的道德和心理教育的缺失,相当比例的资优生在团队意识、公共活动参与热情和责任心方面存在缺陷。
    本期,我们选择了唐老师关于优生德育教育的案例两则,希望得到各位老师精彩点评,同时征集类似案例,感谢您的大力支持,祝各位老师工作顺心!
    跟帖或发邮件至bzrzy@qq.com均可。[/SIZE]
2楼

[COLOR=#0000ff][SIZE=4]   [COLOR=#000011]读了这两则案例,作为教师的我深有同感。为什么我们教师所公认的学生都变成这个样子了。是学生自身的问题,还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我觉得最主要的还是后者。其实每个学生应该都是向善的,是后天的环境造就了这样的学生。想想我们教师,我们难道没有过错吗?对于优生,我们百般宠爱,细心呵护,生怕他们冷了或者热了。一旦他们不如意了,我们总是千方百计让他们高兴。然而,我们这样做,他们领情吗?他们根本不领情。因为在他们的心中始终认为,我优秀,这是我应该得到的。正是在这种长期的宠爱之中,他们麻木了。因此,这一切都是我们教师的错,我们不应该用特殊的眼光看待这些学生,优秀并不代表一切都是好的。往往正相反,在他们优秀的背后还隐藏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盲点。其实从案例的“两家不同的家庭教育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子女”我们就可以得知,爱并不就意味孩子真正成长。其实爱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给予他们过多的爱,这种爱已经变成了溺爱,在溺爱下成长的孩子终究不能成才的。给予优秀学生充分的关爱,相信他们一切,从不怀疑他们,这不但会害了我们学生,有时候还会使我们教师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因此,我建议,把对优生的呵护多分享一些给其他的学生![/COLOR][/SIZE][/COLOR]
[COLOR=#000011][SIZE=4][/COLOR][/SIZE]
[COLOR=#000011][SIZE=4]    (湖北省黄梅县蔡山二中  付义六   435506)
[/COLOR][/SIZE]
3楼
期待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
4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大嘴小宋[/U]发表的内容:[/B]

期待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QUOTE]
感觉好久没"见"着小宋老师.这个案例很有代表性.
5楼
德育为先
[ALIGN=left][SIZE=4][SIZE=5]德育为先[/SIZE]
毕业后见到您时,与您打招呼的是什么样的学生?也许城市的教师毕业后,与孩子的见面机会很少,感觉不大。但作为农村的教师,我们几乎天天可以与曾经的学生见面,因此,对这方面的感触很深——一般情况下主动与自己打招呼的,是成绩中等或中等以下的孩子,而不是当时最疼爱的尖子生。
经过刻意地试探,发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很简单。在所有与我打招呼的孩子中,回忆当年情景时,都是一些我曾经表扬、肯定他的场面。虽然我当时可能是不经意的,现在也早已忘记了,这他却牢牢地记着。而当年心目中的好孩子呢?偶然的接触,提到的却总是我当年对他的严格。虽然口里称赞的是我当年教学的严格,但隐隐可以听出他的一些不满。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思索与研究了一段时间,可能也触及到这个问题的一点边缘——优生认为自己的优秀是天生的,并不是老师教的。因此,老师对他的肯定与表扬都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所以他们很难记得老师曾经对他的爱护,而深深地记着老师曾经对他的批评。相反的是,成绩不太理想的孩子,平时得到的批评太多,因此,对他的的批评他会很快忘记。而他们又很少得到表扬,所以也许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与肯定,他们会如获至宝,牢牢记着。
举上面的例子,实际想说明的就是——我们往往重视着优生的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的品德上的教育。因此,很多的时候我们教出来的优生不知道感恩,不知道回报,总是有着一种优越感——“这个世界上只有我是最优秀的,因此,所有的人或事都必须围着我去转,对我的怎样的好都是应该的。”[/SIZE][/ALIGN][ALIGN=left][SIZE=4]有很多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去巩固他们的这种感觉的。优生生病,嘘寒问暖;优生拿奖,重重表扬;优生犯错,大错化小,小错化了……这样的教育,怎么会不使正在形成是非观的孩子迷失了方向?
品德教育的盲点,说到底与我们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失误是分不开的。所以,要想让优生真的成为“优生”,做为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必须对所有孩子都一视同仁,该表扬时表扬,该批评时批评,尺度一样,标准相同,让他们形成“人人平等”的观念,让他们学会换位思考。这样,也许我们教育的盲点会减少很多。[/SIZE][/ALIGN][ALIGN=left][SIZE=4](安徽省芜湖县陶辛镇保沙中心学校 庄华涛 241100)[/SIZE][/ALIGN]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61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