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班主任之友小学版案例评析《不道歉的“勇气”?》火热征稿了!!!

楼主
2023年12月班主任之友小学版案例评析《不道歉的“勇气”?》火热征稿了!!!
[P][LINE-HEIGHT=16.0p][ALIGN=center][FACE=宋体][SIZE=14]不道歉的“勇气”?[/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ALIGN=center][FACE=仿宋][SIZE=12]陈剑雯[/FACE][/SIZE][FACE=宋体][SIZE=12][/FACE][/SIZE][/LINE-HEIGHT][/ALIGN][/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           夜已深,微信一响,一条信息映入眼帘:“老师,今天的事情我了解过了,我家孩子已经跟对方道了歉,对方不接受是他的事,孩子不愿再作道歉,我也不支持他再做些什么,请你理解。”信息是小伟妈妈发来的。[/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           小伟是去年转到我班上的一个单亲家庭的男孩,一个星期五天能闹出十件事来,让人很是头疼。尽管我耗费了极大的心力帮他改正缺点、融入集体,进步还算可观,但屡屡违规的他在这个高度自律的班级中仍然显得格格不入。他的妈妈作为一个很强势的女人,也倍有“主见”。尽管他妈妈也曾表达过孩子在我班上有了很大的进步以及对我的感谢,却屡屡在我向她反馈孩子的违规行为时发表一些很“独特”的见解,让人倍感错愕,比如凭什么不允许孩子在走廊上追逐打闹,凭什么午休不许说话等等。我们的沟通,常常是我耐着性子解释,而家长却固执己见,最后总免不了不欢而散。俗话说:“夏虫不可语冰,井蛙不可语海。”每次碰得一鼻子灰时,我也会懊悔自己搭上了那么多时间精力还不落好,但每次都拦不住一颗想要沟通的心——没准这次能把她说通呢?[/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           今天的事情是这样的。小伟扫地时为了赶走身上的虫子,抡着手中的扫把胡乱挥舞,恰巧击中同学小李的脚踝,小李应声倒地,众同学围上去帮扶安慰,唯独小伟全程无动于衷。而在上个星期,小伟才因为在晚托班自习时总是说话被周边的同学投诉,其中包括了苦不堪言来向我哭诉的小李。[/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           听完事情的始末,我平静地问小伟:“那你把事情处理好了吗?”小伟迟疑了一下,说:“没有。”这回答,说是意料之外,其实也算意料之中——这符合他一向的做事风格。我温和地和他说,当时的情境不小心弄到别人也是情有可原,相信你好好去解释一番同学也能理解,赶紧处理完来和我汇报。我就这样坐在讲台上,看着小伟直愣愣地跑到小李跟前,没头没尾的,只说了一句“对不起”就杵在那了。本以为小李会说句“没关系”就过去了,没想到小李红着眼眶,委屈巴巴地说:“我不接受你的道歉。”想来也是,这一句“对不起”姗姗来迟,不接受也正常。[/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           上课铃响,我干脆拿这事和全班一起探讨,既希望小伟能从集体中汲取智慧,也希望大家能从这件小事上习得一些为人处事的细节。叙述完事情的来龙去脉,我问孩子们,小李不接受小伟的道歉,是他太小气了吗?“不是!”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有一句话这么说:“道歉只能换来你的心安,并不能换来我的释怀。”诚然,如果这句“对不起”能在事情发生的当下便及时说出,也许事情很简单就过去了,但道歉的最佳时机已经错失,我们应该如何弥补呢?我把问题抛给大家。一番讨论过后,同学们总结出容易取得对方谅解的道歉要领,除了时机要及时、态度要真诚,还可以向对方阐明当时自己内心的想法和说明事情的经过,询问对方伤势以及加上适当的肢体安抚等,甚至还有同学支招,过后可以附上小礼物以表心意,像小卡片、道歉信等等。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本以为教到这个份上,小伟的道歉和小李的原谅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没想到小伟只是憋出一句“我下次小心点”又陷入了沉默,让在场的我们都有一种开卷考都考不及格的感觉。看着小李脸上仍是委屈的神情,我决定课后再一对一地和他们聊聊。     [/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           来到办公室的小李依旧气鼓鼓的,让他耿耿于怀的是小伟那冷漠的态度,这让他很难说服自己对方是无心的。我请小伟解释一下,小伟也只是低头无言……[/FACE][/SIZE]想到两次道歉他都只是一带而过,我决定缓一缓,请他结合大家给他支的招,好好想想如何更好地说、更好地做,明天再一次真诚地向小李道歉,如果觉得说不出口也可以附上一封小小的道歉信或是一颗小糖果什么的。小伟点头应允,我也赞许了他这次发生事情后能主动报备的态度。[/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           送走小伟,我单独留下小李,听他倾诉完内心的委屈后我也请他换位思考,也许对方的冷漠表现是源于一时的手足无措,再基于两个人平时的关系,他可能也不知道当下该怎么做;再者这也和每个人的表达方式有关,有的人比较外放,有的人则会比较内敛。我嘱咐他,心胸放宽点,明儿不管小伟道歉水平如何,这事儿就让它过去吧,小李似乎也释然了……[/FACE][/SIZE]过后我也和双方家长打了底,双方家长都表示理解。[/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           事情处理到这,我觉得已经算很周到了。我想,当大家都能从事件中获得启发和成长,错误便是有意义的。然而几个小时后,我就收到了小伟妈妈如开头所言的信息。她表达了几个意思,一来孩子已经道过歉,家长认为没有再作努力的必要;二来孩子在家向她表达了不愿再道歉的态度,家长认为不必勉强;三来孩子敢于说出不想道歉,这是勇气的体现,再请孩子道歉会抹杀了孩子说“不”的勇气;四来同学之间关系本来就不好,换作大人可能都没法及时把道歉说出口,何必为难小孩。[/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           说实话,收到信息的那一刻,我既无法苟同小伟妈妈“不愿道歉也是勇气”的观点,也属实觉得心累——明明孩子已经走在了向好的路上,但回到家有“硬气”的妈妈一撑腰,孩子就全然变了样。我不由得无奈地感慨,叫醒孩子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背后叫不醒的家长。我想,这也是小伟转化之路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           几经犹豫的我还是决定静下心来好好和她聊聊,毕竟孩子的成长我是看在眼里的。我向小伟妈妈解释,我理解家长认为没有非得求着对方原谅的必要,也理解同学之间本身有矛盾让道歉更难说出口,但事情的关键并不在于对方有意刁难,而是我们本身做得不及时和不够。如果我们能真诚地再往前迈一步而对方仍旧不依不饶,我们再作罢不迟,这也是促进孩子勇于担责的好时机……[/FACE][/SIZE]然而好说歹说,家长只留下一句:“老师不用费心说服我,我既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也不想抹杀孩子的勇气,希望老师也不要勉强他。再者,从来没有谁能证明怎样教育才是对的,我只是敢于发表不同于老师的观点……”[/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           和小伟妈妈的沟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成为我的一个心结。我深知,教育从来就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只有家校一致才能共育花开,但在这场本该“双向奔赴”的修行中,尽管我满腔热血、心怀赤诚,最后却常常只感动了自己。“教育只渡有缘人”不假,然而不说、不管着实有违我的本心。面对这样“很有一套”的家长,我该怎么做呢?[/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                         广州市番禺区洛浦东乡小学[/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 [/FACE][/SIZE][/LINE-HEIGHT][/P]
1楼
[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23[/SIZE][/FACE]年12月案例评析《不道歉的“勇气”?》火热征稿了!!![/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案例链接:[/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URL=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0&id=772392][FACE=仿宋undefined][COLOR=purple][SIZE=12]http://www.bzrzy.cn/bbs/a/a.asp?b=200&id=772392[/URL][/SIZE][/COLOR][/FACE][FACE=仿宋][SIZE=12][/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投稿方式(择一即可):[/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1[/SIZE][/FACE][FACE=仿宋][SIZE=12]、投至340198459@qq.com[/SIZE][/FACE]邮箱[/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2[/SIZE][/FACE][FACE=仿宋][SIZE=12]、在论坛中案例文章后跟帖[/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投稿截止日期:2023[/SIZE][/FACE]年11月3日[/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曾经“一个星期五天能闹出十件事来”的小伟,在班主任尽心尽力的帮助下,近期进步显著,可是这回又惹祸了:扫地时胡乱挥舞扫把无意中击倒同学小李,大家围上去帮扶安慰,唯独小伟全程无动于衷。班主任引导小伟处理好事情,小伟只是直愣愣地跑到小李跟前,没头没尾的,说了一句“对不起”就杵在那了。委屈的小李表示不接受道歉。[/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上课后,班主任围绕此事在全班讨论,首先问大家:“小李不接受小伟的道歉,是他太小气了吗?”全班异口同声地否定。班主任接着提出问题:“道歉的最佳时机已经错失,我们应该如何弥补呢?”大家集思广益想出各种方法,班主任引导小伟再次道歉,结果他只是憋出一句“我下次小心点”又陷入了沉默,让在场的师生都生出“开卷考都考不及格”的感觉。[/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课下,班主任分别找小伟和小李进行个别谈话,希望小伟能以更有诚意的方式向小李道歉,小伟点头应允;也安抚小李,指出小伟可能只是个性使然(且两人之前有矛盾),要心胸开阔一些,小李亦表现出释然。事情至此似圆满结束。[/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几个小时后,班主任却接到小伟妈妈的微信,表示:[/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一来孩子已经道过歉,家长认为没有再作努力的必要;二来孩子在家向她表达了不愿再道歉的态度,家长认为不必勉强;三来孩子敢于说出不想道歉,这是勇气的体现,再请孩子道歉会抹杀了孩子说“不”的勇气;四来同学之间关系本来就不好,换作大人可能都没法及时把道歉说出口,何必为难小孩。[/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作者忆起之前与小伟妈妈沟通的种种问题,感慨:“叫醒孩子并不是最难的,难的是背后叫不醒的家长。我想,这也是小伟转化之路举步维艰的根本原因”,也在文末发问:面对这样“很有一套”的家长,我该怎么做呢?[/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投稿提示:[/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1[/SIZE][/FACE][FACE=仿宋][SIZE=12]、评析:依据案例呈现的事件,客观、公正地评析教师的处理方法。[/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2[/SIZE][/FACE][FACE=仿宋][SIZE=12]、支招:结合自身经历类似事件的应对方式和经验,提出建设性意见。[/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3[/SIZE][/FACE][FACE=仿宋][SIZE=12]、延伸思考:对《不道歉的“勇气”?》的理解,可能涉及对学生间矛盾处理的合理程度以及家校间不同教育理念的沟通、理解问题。如果您对此有所感触和思考,欢迎分享您的独到见解和深刻反思。[/SIZE][/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6.0p][FACE=仿宋][SIZE=12](字数在800-3000[/SIZE][/FACE]之间为宜)[/LINE-HEIGHT][/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