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四十九人----我和学生初三这一年

楼主
同行四十九人----我和学生初三这一年
版主,我终于决定了,向郑健2老师学习,把自己的日记也放到这儿来。一是希望与同行交流,二是督促自己坚持写下去。谢谢你们提供宝贵的空间!
先把以前写的两篇粘上来。
不要给我删了哟。
1楼
2004年09月11日
              教师节的感动
   从小,父母就说我话多,于是,选择了个“说话”的职业:当教书匠。从业五年,并未如一些人所预言:五年新鲜感过罢,你会觉得厌倦。但实话实说,这个讲台能让我激情澎湃的东西的确在日渐减少。可今年今天----第二十个教师节,一个偶然,又让我颇激情了一回。
    原本以为,学生们并未听进我多少说教。不然的话,他们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呢?怎么会在我苦口婆心之后仍去游戏厅?怎么会在我声色俱厉下还要抄作业?但今天,学生们艺术地表达了他们对平日里说教的态度,着实让我感动,也鞭挞了我对学生不信任的心。
    节前,学校要求各班组织庆祝一下第二十个教师节。说实话,我对“庆祝”持反对意见。因为在我看来,教师节实在不是教师社会地位提高的表现。教师的社会地位、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并不会因为有了教师节而产生丝毫的改变。相反,任何节日的存在,都是在提醒人们:不要忘了它。如果地位已经很高,还怕别人忘了么?正是因为教师的社会地位日渐低落,“教师”日渐同于拉车的、卖菜的(倒不是因为这些职业卑微,而是因为他们对行为规范和文化修养的要求,在我看来,应该比教师低。),所以被迫以“节日”这种方式来提醒人们。不管我思维多“逆反”,“英雄”总要顺应“时势”,我还是只得吩咐学生去准备。
    不过,我事先声明:无论如何不能给我送贺礼,哪怕是卡片。学生可能没听说过,以前有学生硬要送卡片给我,我就要求他们:别写字----为的是以后还可以送人----减少纸张浪费,也保护森林资源。
    但接下来的事,出乎我的意料,也让我不但收下了“贺礼”,还激动得难以入眠。
    庆祝活动结束。我看一“女主持”手里还拿着两个小盒子,便去问她,还有哪些老师没来?她机警地瞄我一眼,然后诡谲地笑笑:“还有李老师和••••••你。”说完拿起一个小纸包就往我手上塞。我坚决地拒绝----现在我才庆幸自己这次拒绝不象以往那样坚决呢----一刹间,我看到小女生脸上满布着惊慌,尴尬和失望,仿佛听到她嘟咙了一句什么。这时,我脑海里闪现出自己曾被拒绝时的难受----拒绝好象是我的错----于是,违心地伸过手,接住了纸盒。
    一夜过去,那个盒子还撂在办公室的废纸箱面上。我估计那里面不会有什么惊喜----不过一个像册或小孩子们喜欢的钟饰罢了----倒不是嫌这些东西不值钱,而是对师生之间这种物质上的馈赠,我实在嗤之以鼻。
    礼物总归是礼物,扔在那儿也不是事儿。四岁的儿子来玩,不小心喜欢上了那包裹在外的花纸。“你要就拿去玩吧。”儿子一听这话,抱着那玩意儿兴奋地跑开了。晚上我回家,发现那纸包早被撕开了----看来儿子并没对里面的东西产生兴趣。这倒引来了我的好奇:什么东西让这么爱稀奇的儿子都没兴趣呢?我便伸手去取它出来看个究竟。
    放到桌子上,果然,是一个小女生小男生喜欢的形象:一个背着书包,眼珠子瞪到头顶上的、分不出是男是女的小孩子,咧着大嘴,哭呢,笑呢?看不出来----我本不喜欢这类“新新新人类”的扮相。待我再仔细一看,才明白了孩子们的用心,才忍不住感动起来。它在我心里激起的,不是死水微澜,而是波涛汹涌。
    且看小孩咧出的四颗牙齿上,正正经经地写着“偶喜欢你”。有学生喜欢我吗?我的心开始颤抖。自从当上这个班主任,我如履薄冰,如临大敌,生怕学生不听了我的安排,违背了我的要求,于是在学生面前,总是阴多晴少,跟他们说话,除了要求,就是责备,甚至偶尔还有抑制不住的愤怒。我象是在跟敌人周旋,玩弄着各种战略战术。在我看来,他们不是视我如仇,至少也“视我若虎”(而且不是动物园里关着的、可爱的老虎,是会剪、扑、腾、挪的白额大虫。)还会有人喜欢我吗?
    再往小孩下边看,脚下刻着一句不甚整齐,却让我更激动的话:“只想一生跟你走”。
    这回,我信了我的眼睛,也信了我的学生:也许,他们是真的喜欢我。
    孩子们啊,我,你们的老师,最希望的是什么?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最感到幸福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个结果吗:让你们相信我,跟着我,让我把你们引领出愚昧的门,引领上求知的路,让我把你们送上幸福的大道。
    我的孩子,你们的表达,你们埋藏在心底的话,老师全明白了:我的责备是多余的,我的担心也是我愚蠢的表现:你们不仅听懂了我的话,你们更是在跟着我,一步一步前进。你们何曾背弃过我----苦心经营的老师?
    孩子们,你们的明明白白的心,都摆在我面前。你们又有谁曾离我而去呢?你们,不都还一如既往地追随着我吗?你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了今天的贺礼。我相信,你们将来的行动会是这两句话更好的注释。
    摩挲着这个欢笑着----现在我敢肯定他是在笑----的孩子,我仿佛看到四十多个欢笑着的你们,就在眼前,在前进,前进。而我肩上的担子,就如这夜色般地在凝重,凝重••••••
2楼
 2004年10月16日                               
                               那天,教室出奇地安静

    那天,教室出奇地安静
    生活在平静幸福之中,整天被父母和老师的关爱包裹着的孩子,习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知道什么是生活的感动,不知道生活中就有让他们动情的细节。于是很多人发出感慨:“现在的孩子,不知道好歹。”他们要在生活中寻找让他们感动的东西,才去听到狂躁的声乐,才去模仿那怪喳喳的歌唱。也许事实就是这样,可当真是孩子们缺少感动的心吗?难道人类在进化历程中把“感情”都进化掉了?不,作为教师,我无意之中发现,感动也需要教。让孩子学会感动,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是教师节发生的事。今年是第二十个教师节,全国上下都在为教师节搞庆祝活动。由于是初三毕业班,按学校的要求,我们各班只要举行一次相关的主题班会就行了。我所带的班是年级平行班中的普通班,孩子们当中的确有比较调皮的,平日里管理比较困难,甚至有的时候我都觉得他们怎么那么不听我的话呢,都把我的话当耳旁风!所以我也没怎么在意这个主题班会怎么开,只安排班长组织召开。
    等到主题班会快结束时,我才从另外一个会场跑到教室。这时,一个女同学怯怯地递给我一个纸包的礼盒。因为孩子们知道,他们这个老师经常讲,最反感“礼上”往来,我本来打算拒绝接受,但一看到旁边那么多学生期待又害怕的眼神在盯着我,又一想,今天教师节,孩子们兴致这么高,总不能扫兴吧。于是,接过了这个纸盒。本没兴趣,所以随手就放在办公室的纸箱里,第二天打开来看。孩子们送我的是一个背着书包,咧着嘴的木刻玩偶,小孩的牙齿上写着“偶喜欢你”,底座上写着“一生跟你走”。我反复地把玩着这个玩具----什么意思呢?是真有女生喜欢我?恋师?不象。我平日里给学生的印象就是又严肃又古板的,怎么会有学生喜欢我呢?我面前又浮现出交给我这个礼物时,那小女生怯怯的表情,还有旁边远远地观察我的学生的焦急眼神。我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孩子们早就听说过,我是连明信片也不愿接受的“古董脑壳”,他们这时也一定在猜测我吧,我想。孩子们为什么会送我这样一个礼物,写着这样的字句的礼物呢?
    于是,我开始记日记,日记的标题是《教师节的感动》。在日记中,我详细地描述了自己看到这份礼物的心情,我这样写道:原本以为,学生们并未听进我多少说教。不然的话,他们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同样的错误呢?怎么会在我苦口婆心之后仍去游戏厅?怎么会在我声色俱厉下还要抄作业?但今天,学生们艺术地表达了他们对平日里说教的态度,着实让我感动,也鞭挞了我对学生不信任的心。••••••自从当上这个班主任,我如履薄冰,如临大敌,生怕学生不听了我的安排,违背了我的要求,于是在学生面前,总是阴多晴少,跟他们说话,除了要求,就是责备,甚至偶尔还有抑制不住的愤怒。我象是在跟敌人周旋,玩弄着各种战略战术。在我看来,他们不是视我如仇,至少也“视我若虎”(而且不是动物园里关着的、可爱的老虎,是会剪、扑、腾、挪的白额大虫。)还会有人喜欢我吗?••••••孩子们啊,我,你们的老师,最希望的是什么?最大的成功是什么?最感到幸福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个结果吗:让你们相信我,跟着我,让我把你们引领出愚昧的门,引领上求知的路,让我把你们送上幸福的大道。••••••孩子们,你们的明明白白的心,都摆在我面前。你们又有谁曾离我而去呢?你们,不都还一如既往地追随着我吗?你们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了今天的贺礼。我相信,你们将来的行动会是这两句话更好的注释••••••
   写完日记,我久久不能平静。当教师这么久,很多人都感到疲惫了,麻木了,但我却被这份小小的礼物激动得一夜未眠。我决定,要把我的感动告诉学生。
   第二天晚自习时间,我站到讲台上,认真地告诉孩子们,我有一篇日记要读给他们听。一听我把日记都读给他们听,教室里一片哗然,学生们钻地缝都想打听点儿老师的“私”事呢。
    刚开始的时候,还能听到一些怪怪的好奇的嘘声。读着读着,我不由地停了下来。这时的教室,出奇地安静,从来没有这么安静过,每个孩子都摒住呼吸,他们在听我读吗?不,我已经没读了。我在告诉他们什么呢?什么也没有。我知道,此时,我,与我的四十八个学生,我的心,与四十八颗年轻的心,已经紧紧地融在了一起。我们,在交流,在诉说,在感动,我们,在从未有过的理解中,溶在了一起••••••我看到那几个平日里经常被我“教训”的孩子,被我批评最严厉的孩子,含着期待的眼神鼓励我往下读。我,一个男子汉,一个从来不愿在别人面前露怯的男子汉,毫不害羞地包含着泪水,接着往下读:“我的孩子,你们的表达,你们埋藏在心底的话,老师全明白了:我的责备是多余的,我的担心也是我愚蠢的表现:你们不仅听懂了我的话,你们更是在跟着我,一步一步前进。你们何曾背弃过我----苦心经营的老师?”••••••
    等我读完,我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只呆呆地立在讲台上。四十多人的教室,出奇地静,出奇地静••••••突然,发出一声抽泣的声音,紧接着,抽泣声四起,但还是安静。那一节自习课,留给我的只有安静。我知道,自己从来没象那一天,在学生面前表现得如此脆弱,如此呆傻。但教室,也从没那一天那样安静。
    事后的发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班上的每一个人都象长大了很多。没有人再在教室里大声吼叫,没有人再打闹,没有人上课说怪话••••••我往日里每天批评的人再也不给我机会批评了,我往日里担心发生守也守不住的事也没有了。什么原因?我问自己。
    就是那一次感动。与学生的交流,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就那一次,就那些写得不华丽但坦诚的句子,就那一次在学生面前流下的感动的泪,教育了学生。
   不仅违纪少了,而且学生们个个好象都细腻了许多。原来那些大大咧咧的学生,也开始悄悄地提醒我:“老师,某某今天不高兴。”“老师,某某今天情绪不好。”“老师,某某老师今天是不是有什么事?好象没休息好。”他们不但感情细腻了,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关心身边的人,关心身边的事。
    教育也许就是这么一件奇妙的事,一个偶然,成就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3楼
2004年11月3日
                            他为什么舍不得这枚胸卡
    张诚是我班的的清洁委员。成绩不太好,但人很正直,也很坦诚,一般没有违纪行为。
    今天跑完操,我看到他胸卡别在上衣口袋沿上,便叫他过来。本想帮他取下来别在左胸,结果却意外地发现,胸卡上的相片不是他的,是一个女歌星的头像。很明显,这是学校不允许的。
    他怎么会这样呢?班干部都这样做,那其他学生还会怎样效仿?我一下子火气上来,呵斥道:“取下来!”他脸“刷”地红了,迅速地取下胸卡就往口袋里塞,还用手紧紧地捂着。当他再次抬起头来,目光已变得镇静,而且让我看到了十五六岁的男孩子常有的那种执拗。这在张诚身上,我还从来没发现过。怎么办呢?我的牛劲儿也上来了,冷冷地盯着他,与他四目相对。我知道,哪怕是我眼里有一丝让步,他都会紧紧地捂着他的口袋不放手。“姜是老的辣”,他终于扛不过。我看到他黑黝黝的脸上开始冒出汗珠,攥着胸卡插在衣袋里的手也在轻微地转动。还是他先说话:“算了嘛,周老师。”“什么算了,拿给我看看。”他再次低下头。过了大约一分钟,他慢慢地拿出胸卡,抖抖索索地递给我。
   “这是你吗?这就是你的形象吗?”我使劲在他面前晃动贴着明星的胸卡。
   “不是。”他低低地回答。
   “那你为什么要把它贴到胸卡上?嗯?知不知道这是学校不允许的?”我明知道自己的问题他没法回答:喜欢,怎么说出口呢?校规,怎么说不知道呢?
   “······”
    这下当然话语权归我了。也不知阐述了一通什么道理,气头上,我自己都不清楚怎么从遵守纪律热爱班级说到不爱明星了,我现在想,他可能是什么也没听见。
    看见我差不多了,张诚开始求情:“我以后不戴了。”“那你上学怎么办?”“我还有一枚放在家里。”好说。我把这枚胸卡卷在手掌里。然后又跟他谈了好一阵子。我看到他几次抬起头来,想说什么,嘴动了动又没说出口。
    “回教室,注意以后不要再发生这类似的事情哈。”我看他态度老实,语气也缓和多了。我们一起走上台阶。
    我该向办公室走,他该向教室走。突然,他停了下来。“周老,能不能把胸卡还给我嘛?”他是个老实的学生,不会油嘴滑舌。我一眼看着他。那一瞬间,从他眼里,流露出来的,是乞求,是期盼,是绝望······我也突然象回忆起了什么。但我还是生硬地回答他:“不行,别说你,任何学生胸卡这样,我都会没收!”他一下子转过头,我看到,这个十四岁的男孩眼里的泪水终于没包住。
    坐在办公室里,我一直静不下心做事。我刚才想起了什么?这是他的心爱呀。“君子不夺人之爱”,我这不是“夺人之爱”吗?
    晚自习时,我不声不响地把这枚胸卡放到他桌子边上。走了。
    但他为什么如此喜欢这枚胸卡,这个女星的头像?初二时,有一阵子,我发现他上课脸色很不对,经常冒汗。几次问他,不好意思地对我说:晚上睡不着觉。青春期的孩子。是不是与女星有关?成绩不好是不是也与此大有关系?这个班主任呀,还有很多需要你去做的工作。
4楼
 11月4日
   上周在班上布置了一道作业:应该如何尊重老师。读了每个同学写来的答案,颇有感触,于是针对学生们写的,我自己也写了一篇《应该如何尊重老师》,今天在班上读给大家听。因为很多学生都提出来"老师象朋友",所以我在文中提出,要以对待真正的朋友的态度对待老师.既然是朋友,就要直言不讳地互相帮助,相互促进,不要做假惺惺的“狐朋狗友”,所以我欢迎大家一如既往地给我提意见,给班级提意见。
    正要离开教室,看见梅梅举手。梅是我班上学习成绩“优生”。从刚一进校,就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很强的上进心,成绩也是一直“看涨”,多次考试名列班上第一名。但这孩子个性太强,总是与同学与科任老师处不好关系。我也曾认真地和她谈过,她也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她自己说,可能是因为她从小学习成绩就好,所以老师和家长都宠她,由着她,所以养成现在这种“不饶人”“不输嘴”的性子。我提醒她,不仅要学习好,更应该学会团结人,与人合作。她也咬紧牙在克服自己的缺点。这不,以前一直是“死对头”的班长都跟她一起有说有笑了。要知道,她偶尔考试落后于班长,或者有老师表扬了班长,她就会迁怒于班长,不理他,也从不与班长讨论学习。但前两天,有个老师说,梅梅又恢复老样子了,原因是数学老师表扬了也与她同样刻苦学习肯钻研的一名女生,她一连几天都不理数学老师。
    今天她要说什么呢?
    我示意她站起来讲。她站起来,憋了一口气,问我:“我可以给你提意见不?”“当然可以。”“那我说了你别生气”。“什么都可以提。正确的我接受。我觉得不对的,还可以再讨论。”全班的同学都在听着。“我提两点。第一,你今后不要没搞清楚事情就批评人。”我一怔,同学们有的在紧张地看着我,有的在笑。梅梅的眼里包着委屈的泪花,眼珠动也不敢动,好象一动泪就会流出来。“这个······有······吗?”我不是想否认,而是在搜索过去的记忆。“啊······有。真的很抱歉。通过两年多的相处,你们对我也很熟悉了,很了解我,是个急性子,半秒钟之内脾气就上来了。可能不光是对你,还有对其他同学,也发生过类似的错误。”接着,我站到讲台边上,真诚地向她道了一个歉,又向全班同学道了一个歉,“希望同学们能原谅我,也支持我改正缺点。今后若没弄清楚情况就批评人,你们马上就要提醒我。”我看到梅梅脸上露出了一丝不易觉察的笑意,那是宽容,那是尊重,当然也有得意。我想起了那天发生的事:我在巡视时,发现她一边听课,一边在把玩着蜡烛。晚自习时,我当着全班的同学批评她:“你上课为什么不听课,还在玩蜡烛?是什么行为?啊?你都这样,这班还怎么上?”她的脸马上黑了。见她没辩解,我也就算了。嗯,她今天可能就是说这事儿。
   “第二,你以后批评人,就直接点,不要嘻嘻哈哈绕弯子,我们好象有被捉弄的感觉,听半天才听出来,是在批评。”她接着说了。
   这我可不接受。我拍着她的肩,让她坐下。我说:“你也是个性格如我直率的人,才会喜欢更直接的批评,而不愿听委婉的批评。可其他人未必如此。幽默几句,能让受批评的人记忆深刻,能缓冲一下矛盾,怎么不可以呢?师生关系,又不是敌我斗争,来不来就直杀心窝,是不是不太好?”我看到她点了点头,其他同学也听得很认真。
   今天的交流效果很好,真正实现了与学生情感的融洽。等我离开教室时,感觉教室气氛非常宁静。
   
   中午无意中从教室的窗户往外看到了第一件不愉快的事,也写下来。如果不是自己亲眼看到,真的不会相信会发生这样的事。学生们都在午休,可能对面楼里一个教室有几个学生在调皮。只见一位穿着风衣的女老师正在阳台上“收拾”三个学生。学生在老师面前,慢慢仆伏在阳台上,那老师用脚去勾学生的双脚,学生身体全贴到地面,等学生往上拱时,老师用脚踩住学生的背(可能用力比较轻吧?)我不知道她在干什么。等学生的手脚和身体都贴到地面上,她转身走了。一会儿又回来,学生已爬起来,蹲在地上,她又如前法让学生趴下。我看着表,时间持续了大约十五分钟。
   第二件不愉快的事:下午放学,我正在写日记。办公室另一位女老师气冲冲地带一学生进来。她吼叫声打断了我的思路。我只听到她在朝学生叫:“你这是啥人,哭,哭什么哭,现在知道错了?晚啦。写,写下来。”接着听到甩本子的声音。“违纪时间,违纪事实。全写,让家长签字,明天拿来!”我又听到一个低低的男生声音:“我写不来”。“什么写不来?就写,我今天考数学、英语作弊······当时老师没抓你,是给面子。你以为是给你面子?是给我,(某)老师的面子!你是什么?还有脸哭?后悔啦?来----不----及啦!错了?错了就要承担后果和责任。不写?不写我就打电话叫你妈来。”“写,把数学、英语考试作弊的事写下来!”我又听到男生第二次回答:“数学我没作弊。”“没有?还没有?老师说你交了卷又回去,什么没有?写下来!”
    我实在写不下日记,就起身离开了办公室。等我返回,这里已经恢复了平静。我记下这一幕。今天不是教育日?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两年前,我的班刚建起来不久,也有一个学生作弊,偷看旁边同学试卷。事后,我在班上不点名地模仿他那偷看的动作,故意丑化夸张,逗得全班学生哈哈大笑。我又给学生讲我自己曾经考试也作过弊,再讲考完试我觉得如何羞愧,所以以后再没作过弊。从那以后,班上学生再也没发现过考试作弊的,至少没发现。
    教育是什么?用吼叫、吓话来唬住学生吗?不,它是艺术地启发!
    我想,现状不久就会改变吧!
5楼
 11月5日
   向学生们介绍《平凡的世界》,说这是一本很好的作品。于是有学生要求我给他们朗读,又有的学生说作业太多。学生是喜欢读有意义的文学作品的,通过这些文学著作能改变他们很多东西。而刚过几分钟,我在一女生的桌子上发现了“弃学写字”的某高中生的书。我前几天对这个曾炒的满天飞的“弃学”学生评论过,当然是负面的评论多。今天正好把他跟路遥的来比较,正想说话,看那女生在关注我的表情,遂立即中止了说话的念头:好与不好,学生两本都读过,不就知道了?何必“粗暴干涉”呢?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