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好高兴

楼主
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好高兴
[P][SIZE=4]   在开学的前几天,突然有一学生家长打电话。说他的孩子不想上学了。起因是家长督促孩子写作业,孩子不但不写,反而说再让其写作业,打死也不上。后来又说,不写作业也不上学了。情愿跟着家长卖东西(他家是卖建材的),家长着急的不得了。因为他不想叫他的孩子辍学,其次他还有一个儿子(这个不想上的是他的女儿)。他说他的儿子从小就跟他姐姐学,姐姐干什么弟弟就跟着干什么,姐姐学弟弟就学,姐姐不学弟弟也不学。请我给他的女儿打个电话做做思想工作。[/SIZE][/P][P][SIZE=4]   我听后心里就想不知现在的孩子怎么啦,我所在的是农村中学,现在的政策真的很好,学生不用交学费和书本费,上学几乎不花钱,可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辍学,有没有一点原因,说不上就不上,好多家长拿这没有一点办法。再说这个孩子学习还行,在本班前十(最后期末考试),放假的时候还得了一进步奖,当时挺高兴的怎么会这样?也学家长教育不当。所以我得想想办法帮帮这个家长,也是帮我自己,她是我的学生啊。[/SIZE][/P][P][SIZE=4]    所以我就对家长说,“先顺着孩子,她不愿写作业就先不写,不愿意就不上。孩子不是愿意跟着你干活吗,就叫跟着,起床休息都和你同步,别心软。一定要记住了!”家长答应试试。这几天我的心都悬着,生怕......没想到今天开学,一进教室就看到了那个学生,真的好高兴噢。[/SIZE][/P][P][SIZE=4]     看来让学生尝尝干活的滋味也不错哦,其次反过来想硬逼着孩子上学还不如先走点这样的弯路效果反而会好一些...[/SIZE][/P]
1楼
事实上好多家长做不到“心狠”,于是有了“问题学生”
2楼
不是家长做不到“心狠”,是他们有时真的不知道怎样做。家校多沟通会好些
3楼
我们在看待问题的时候,可以发散一下思维,基于此,表达:
在我们的学校,许多家长不是不知道,是知道,他们坚持着自己的教育理念,有的适合自己的小孩,好的不适合,这个时候想改变家长的观念事实上比较难,沟通确实能够很好的起到纽带作用,减少家校之间的教育矛盾,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在讨论中寻找更适合学生的方式方法;
另外,我发现能做到这一点的事实上不是所有老师,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老师更容易让家长信服,这就会造成部分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困惑,这也引申出了一个问题,沟通需要前提,这个前提是信任,问题就出来了,如何能够建立起信任是每一位班主任在刚开始开展一个班级工作时的关键。
4楼
  心诚则灵。一是诚心向老教师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老师讨教,二是和家长沟通要心诚,不依班主任自居。这样效果会好些。
5楼
家校携手,同心协力,问题会迎刃而解的…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000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