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不能忘却的十月——天津德育盛会有感

楼主
为了不能忘却的十月——天津德育盛会有感
[P][SIZE=14pt]金秋十月,秋高气爽,秋风微凉,十月的天津,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再多的清冷也挡不住一群教育痴人追逐梦想的热情。天涯海角,天南地北,爱如潮水般纷纷涌向天津。不是少年,不是追星;不是青年,不是恋爱;不是中年,不是奔走;只因你,我,他,我们,都是为了一个人,一座城,一个梦而来。张万祥,天津,班主任,这三个简单的词汇,只是孤立而浅层次的。如果联想到青春老人,“网星”,“开辟网络招徒的先河“”退休后依然活跃在论坛上,行走在教育的路上,坚定而深厚,纯粹而淡泊,你就知道,张万祥,我们最亲最敬的师傅,永远怀揣“一辈子只做班主任”朴素愿望的一位天津老人。[/SIZE][SIZE=14pt][/SIZE][/P][P][ALIGN=center][SIZE=14pt]一[/SIZE][SIZE=14pt][/SIZE][/ALIGN][/P][P][SIZE=14pt]梁实秋说:“人类是群居动物,没有人喜欢孤单,只有上帝和野兽才喜欢孤独。”[/SIZE][SIZE=14pt] [/SIZE][SIZE=14pt]人是有情感的,有思想的,有人格的,有爱与被爱的需要。人需要融入群体,并在群体中得到浸润、丰富与完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扯在一起,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聚在一起,只有那些性情相似、志趣相投、简单善良的人才能相互扶持,相互温暖,彼此没有差距,只有差异,只因怀着一份最初最真的朴素的愿望——守望一间教室,陪着一群孩子,小心种下梦想的种子,相信岁月,相信未来。而我们的师傅就是这样一个始终如一,不忘初心的青春老班主任。做了一辈子班主任,退休后,本该享受天伦之乐,可他并没有放弃心灵最初的信仰与热情,以无比的热忱与坚守给年青班主任树立了一面旗帜,一个标杠,一个方向。与其说是对班主任的热爱,不如说是初恋般的热情与宗教般的意志,驱使着他不断地坚守着“一辈子只做班主任”的朴素的人生信念。[/SIZE][SIZE=14pt] [/SIZE][/P][P][ALIGN=center][SIZE=14pt]二[/SIZE][SIZE=14pt][/SIZE][/ALIGN][/P][P][SIZE=14pt]天津的十月,并不平常,十月的天津,温暖如春。这不是一个人的约会,更是一群教育人的高峰盛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更是人生的幸事乐事。师傅团队,高朋满座,近[/SIZE][SIZE=14pt]40[/SIZE][SIZE=14pt]位名师组成的弟子团队倾情演泽,把班级管理的科学与艺术、爱与智慧、创意与技巧、道义与德行、良知与责任诠释得淋漓尽致。如果说师徒群讲座的人个个都是精英,那么把为官与治学做到相得益彰的朱永新教授,更是心怀教育热忱,心系新教育实验,将新教育的火种燃起更多中国学校的希望。还有退休后的陶继新先生,潜心研究孔子、著述等身,温文尔雅,所讲所叙,娓娓道来,胜似闲庭信步。还有与会的熊博士,聊聊数语,也足以看得出是一个真正懂教育的人。可贵的是一个精瘦的老者依然那么精神专注地聆听了一天的讲座。还有万千教育吴总,谈起国外的考察学习,让我懂得教育需要开放的胸怀,为什么我们的基础教育只停留于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少了些对人性、公民权利的尊重,少了些对学生创造思维、独立人格的培养?这值得我们深思。[/SIZE][SIZE=14pt]  [/SIZE][/P][P][ALIGN=center][SIZE=14pt]三[/SIZE][SIZE=14pt][/SIZE][/ALIGN][/P][P][SIZE=14pt]还有我们[/SIZE][SIZE=14pt]76[/SIZE][SIZE=14pt]岁高龄的,我们最亲的人,师傅,用他大半辈子的人生经历与德育管理经验,汇遍了所有师徒出版的专著。师傅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到有先后,术业有专政,如是而已。体现了他谦逊的本色,宽阔的胸怀。师傅在教育的田园里不仅收获了芳香,更把这芳香溢满青年徒弟们的心田,成就了更多全国各地的名师。这是一个纯粹的老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青春老人,一个有益于中国德育的人格魅力大写的老班主任。[/SIZE][SIZE=14pt]   [/SIZE][/P][P][SIZE=14pt]
[/SIZE][/P][P][SIZE=14pt] [/SIZE][SIZE=14pt]在做人的准则上,师傅用他切身的感悟饱含热情地告诉我们:要感恩他人,就像他感恩比他小十来岁的朱永新先生一样,他的为人,他的治学,他的研究,他的著作,都是我们所有教育人,文化人的榜样与高峰。要感谢我们生命中出现的贵人,因为他们的出现,你不再迷茫,你不再徘徊,你有一种只争朝夕,不断向上的动力。师傅还说,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要永不停息。并用他的切身经历告诉我们,要买书,读书,做笔记,善思考,多积累,关键要有坚持如一的精神。正是我所欠缺的,平时经常只是忙于琐事,而忘记,准确地说,这不是理由,是借口,是缺少真正的最初的宁静。因为在师徒十二年的岁月里,师傅给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就是:“耐得住寂寞的人不寂寞,耐不住寂寞的人才寂寞”。说到底,还是我的修行不够,还是我的心不够宁静,活到老,学到老,思考到老,积累到老,当是我历练寻求自我突破的一个方向。[/SIZE][SIZE=14pt]   [/SIZE][/P][P][SIZE=14pt]   [/SIZE][SIZE=14pt]在专业专长的道路上,师傅给予我们真诚而丰厚的建议:“一辈子只做班主任,小小班级,却是广阔的天地,琴棋书画,天文地理,博采众长,与时俱进,才能做更好的班主任;精神的成长比物质的富有更有满足的幸福感”。诚如所说,物质的富有与满足,只是外在的享受与刺激,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只有精神的成长才是从内在不断地丰满与壮大,更加地稳固与永恒;师傅还说:“千万不要委屈自己,能做第一,不做第二,要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要对自己的工作有规划,有目标,有期待,有追求”。是的,君不见许多人活得多么现实,仅仅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仅仅是满足于完成与应付。我也自感倦怠松懈,碌碌无为,真是愧对师傅教诲。好在我还始终坚持一份善良,一份良知,一份责任,不做学生成长的恶人庸人。很难企及第一,但我能始终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本着为学生成长着想,做点力所能及的事。能够给他们的学习生涯留下点温暖的念想,我就感到足矣了。[/SIZE][SIZE=14pt] [/SIZE][/P][P][ALIGN=center][SIZE=14pt]四[/SIZE][SIZE=14pt][/SIZE][/ALIGN][/P][P][SIZE=14pt]文化需要薪火相传,教育更需要在传承中发扬光大。在铿锵有力、情感饱满、言语很有张力、驰力的贾高见的主持下,六位名师(郑立平、李迪、张国东、韩素静、王莉、王振刚)圆桌论坛,更有头脑风暴式的碰撞与生成。他们都在自我专业成长的道路上,谈到了“实践是基础,阅读是关键,思考是灵魂,写作是成果“。(李迪)要突破倦怠感,突破自负感,突破孤独感,从秘境至醇境、觉境到最化的化境,爱的本质是成长,要关注内在自我的成长,爱读书,爱思考,接触高人,贵人,向他们学习,模仿他们,乃至超越自我。要懂得理性思考,要让自己的工作更有尊严,工作让生命更美好,更有质量。生命不是生与死的距离,成长的过程才是生命本有的内核。(郑立平)要坚持写作,身在农村,无怨无悔地去坚守,朴素的教育人生需要朴素的愿望作支撑。(张国东)不重复自己,要有目标,有创新,跟对团队,有新的的天地。(韩素静)尝试新的招数,班级活动的新探讨,家校联系的新途径等。(王振刚)要感恩师傅,是师傅的引领与鼓励成就了我,要善待生命中的贵人。(王莉)[/SIZE][/P][P][SIZE=14pt]   [/SIZE][/P][P][SIZE=14pt] [/SIZE][SIZE=14pt]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成功之路千万条。但综观这些名师的成长,不难发现一条清晰的轨迹,就是不断地丰富革新内在的自我。以读养思,以思统读,读思结合,知行合一。反过来,以行促思,以思促读,以思促写,以写成果,行知合一。最终回归于鲜活的实践,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知,才能积累丰富的教育经验,教育的技巧,教育的道与术,形成自我风格的教育观,教育理念,并有自我教育实践的模式与体系。不论是教师的成长,还是班主任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人的自我成长。这个过程,注定是痛苦的,不安分的,需要长久的坚持与历练,需要不断地总结旧我的合理内核,否定旧我的不合理因素,是一种不断对自我的剖析与疗毒,需要舍我其谁的勇气,推陈出新的智慧,更需要忍受寂寞,宁静自得的心。没有谁天生就是优秀,没有谁天生就是为一大事而来。教育,确实不需要更多花里胡哨,不需要堆积繁华似锦,就像郑立平师兄说的,“什么是班主任工作,其实就是一个班主任,领着一群孩子过日子。一个有追求的成人领着一群孩子过有意义的日子“。是的,平平淡淡才是真。教育只有真正回归鲜活灵动的生活本身,回到个体自人内在心灵的丰富与完善才是真正的原生态的朴素的教育。[/SIZE][SIZE=14pt] [/SIZE][/P][P][SIZE=14pt][upload=6547,0]1.jpg[/upload]  [/SIZE][/P][P][SIZE=14pt] [/SIZE][SIZE=14pt]生命中有很多值得期盼与守望的日子,[/SIZE][SIZE=14pt]2018[/SIZE][SIZE=14pt]年[/SIZE][SIZE=14pt]10[/SIZE][SIZE=14pt]月[/SIZE][SIZE=14pt]19[/SIZE][SIZE=14pt]日[/SIZE][SIZE=14pt]至[/SIZE][SIZE=14pt]21[/SIZE][SIZE=14pt]日,注定不是平常的日子。宋·洪迈在《容斋四笔·得意失意诗》中,提及人生的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全国首届张万祥师徒班主任研究中心高峰论坛——暨未来班集体建设研讨会”在天津召开,在他乡遇到了那么多知名不知名的新老朋友,更重要的是见到了朝思暮想的师父。这不得不说是人生当中的喜事,幸事。就像水木年华在《在他乡》唱的:”我多想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看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就让我回到家乡,再回到她的身旁,让她的温柔善良,来抚慰我的心伤……”[/SIZE][SIZE=14pt]  [/SIZE][/P][FACE=&][SIZE=14pt]  [/FACE][/SIZE][SIZE=14pt]虽然不是很妥当,但我想说的是,只要有师父在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乡,因为师父就是我们生命成长中的亲人,贵人。多想再陪陪师父,陪他老人家散散步,聊聊家常,聊聊教育。可是,时光总不会因为人的心情而停留,自古多情伤离别,所有的离别人都是为了他日更好地重逢。请师父相信,不管我们在不在您身边,您的弟子,我们都会谨记您的教诲,愿做学生生命成长中的贵人,做一个不负自己、不负时光、不负学生、不负社会的有良知的好班主任。[/SIZE][FACE=&][SIZE=14pt]  [/FACE][/SIZE][P][FACE=&][SIZE=14pt]
[/FACE][/SIZE][/P]
[upload=6546,0]0.jpg[/upload]
[upload=6548,0]2.jpg[/upload]
[upload=6549,0]3.jpg[/upload]
[upload=6550,0]4.jpg[/upload]
[upload=6551,0]5.jpg[/upload]
[upload=6552,0]6.jpg[/upload]
[upload=6553,0]7.jpg[/upload]
[upload=6554,0]8.jpg[/upload]
[upload=6555,0]9.jpg[/upload]
1楼
人气好象比之前的弱多了,呵呵。
2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如愿]发表的内容:[/b]

人气好象比之前的弱多了,呵呵。[/QUOTE]
[P]班主任之友论坛是让人放飞梦想的地方!很多大家都是从风格跟这里起步成长起来的。很高兴在这里看到这个帖子!我们一起坚持![/P]
3楼
写的热情洋溢文采斐然啊!有理想,有思路,有干劲!在深深感染着我啊!
4楼
新国兄客气了。[P]一点记录与感想,难得如此良机,当珍惜与用心学习。[/P]
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王新国]发表的内容:[/b]

写的热情洋溢文采斐然啊!有理想,有思路,有干劲!在深深感染着我啊![/QUOTE]
[P]教育之路上,有良朋益友相伴,我们一起携手同行。[/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