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妙用“关系式”

楼主
班主任妙用“关系式”
[P]
[/P][P][b][FACE=黑体][SIZE=22] [/SIZE][/FACE][/b][/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仿宋_GB2312][SIZE=14]新课程理念的改革,对教师提出新的要求,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由“蛮干型、经验型”转化为“学习型、钻研型”的专业化班主任。 教育工作任重道远,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教育学生上,为避免以往工作的盲目性,为使班主任工作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效性、可持续性,特别对于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良好习惯的养成。在工作中,[/SIZE][/FACE]我巧妙地运用以下几种“关系式[FACE=仿宋_GB2312][SIZE=14]”[/SIZE][/FACE][FACE=仿宋_GB2312][SIZE=14],达到了事半功倍之效。[/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FACE=仿宋_GB2312][SIZE=14]一.“5[/SIZE][/FACE]+2=0”无效理念[/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仿宋_GB2312][SIZE=14] [/SIZE][/FACE][FACE=仿宋_GB2312][SIZE=14]“5[/SIZE][/FACE]+2=0”说的是学校对学生5天的正面教育被社会或是家庭对学生2天的“负面影响”抵消掉了。“5+2=0”,觉着奇怪吗? 5天的学校教育,加上 2天双休日的家庭教育,最终的教育结果很可能等于0。事实上,“5+2=0”未必等于0。绝大多数情况下,或者大于7,或者小于7,当然也甚至有可能小于0,这一“公式”及其所包含着的认识不免有简单化之嫌,但这一“公式”却从一个侧面揭示了一个基本事实,那就是学生不仅仅在学校接受着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等,在校门之外,在家庭,在社会中,也都通过各种途径,受到各种各样的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学生教育,乃是包括学校、家庭等在内的全社会共同面临着的重大系统工程。这一“公式”警示我们,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教育,除了关注学生课堂和校园以内,我们还得高度重视校园以外的家庭、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仿宋_GB2312][SIZE=14]学校只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站。在学校,孩子几乎都是在学校的规章制度的约束下,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在老师的教导下,主动地学习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着打扫卫生,为同学排忧解难,为老师分担工作,特别是在学校养成的学习习惯等。有的父母从小对孩子百般娇惯,一放假回家更是宠爱有加,双休日回到家里,父母认为孩子在学校学的也挺累的,好不容易放假了,就让他们好好放松一下吧,也不学习,愿意干什么就由着他了,给了孩子完全的自由。有的家长由于工作较忙,对孩子疏于管教,让孩子单独在家中,有时也根本不学习,这样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对学校的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更让学生染上了不良的行为等。要知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宽松祥和的气氛对孩子很重要,家长性格粗暴,孩子暴力野蛮,家长对孩子挑剔苛求,孩子秉性怪异,心胸狭窄。她会以这种模式来对待别人,对待社会,不会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一切。这是严重的心理畸形,而且悲剧多在这种人群中产生。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生活,学校教育肯定难以抵挡家庭教育的“侵蚀”。[/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FACE=仿宋_GB2312][SIZE=14]二.“1+1>2[/SIZE][/FACE]”优效理念[/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仿宋_GB2312][SIZE=14]集思广益的合作威力无比。许多自然现象显示:全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不同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相互缠绕,土质会因此改善,植物比单独生长更为茂盛;两块砖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单独承受力的总和。这些原理也同样适用于人,但也有例外。只有当人人都敞开胸怀,以接纳的心态尊重差异时,才能众志成城,[/SIZE][/FACE]战胜一切。
[FACE=仿宋_GB2312][SIZE=14] [/SIZE][/FACE][FACE=仿宋_GB2312][SIZE=14] [/SIZE][/FACE][FACE=仿宋_GB2312][SIZE=14] [/SIZE][/FACE][b][FACE=仿宋_GB2312][SIZE=14]  1.[/SIZE][/FACE][/b][b][FACE=仿宋_GB2312][SIZE=14]“1+1>2”[/SIZE][/FACE]教育理念:[/b][FACE=仿宋_GB2312][SIZE=14][/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仿宋_GB2312][SIZE=14]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学生的教育需要家庭教育为前提,一些事实表明: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使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心理发展也是比较健全的;然而,一个失败的家庭教育,注定孩子以后的教育是很艰难的,甚至是用学校教育无法改变的。在教育孩子的方面家长必须重视起来,不能认为把孩子交到学校,就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也一同交给学校。父母不应把所有的教育都寄托在学校和老师身上,因为孩子的心离家长是最近的,家长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也将直接影响孩子的心情和学习的动力,所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孩子在学校,只有老师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家长给孩子更多的督促和鼓励,只有在老师和家长两股爱的作用下,孩子们的前途才会发生质的飞跃。缺少一方都是不完整的,只有双方的合力才能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班主任必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FACE=仿宋_GB2312][SIZE=14]2.[/SIZE][/FACE][/b][b][FACE=仿宋_GB2312][SIZE=14]“1+1>2”[/SIZE][/FACE]管理理念:[/b][FACE=仿宋_GB2312][SIZE=14][/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仿宋_GB2312][SIZE=14]在班级的管理上,仅靠班主任的事必躬亲,事无巨细地忙碌是远远不够的;仅靠班级干部更是不行的,应尽量把班级里的每名学生都调动起来,让他们都能为班级做点事情,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班级里有他的存在,他的努力为班级增添了不少生机和活力,让他们在贡献中不断地爱自己的班级,使他们坚信:“没有完美的个人,但团结一致就一定能打造出完美的集体”,这样不仅可加强学生间的交往,增强班级的友谊(每个学生都应该有一个或是几个较要好的朋友,使其充分发挥学生的“关系网合力”),更能让学生感受到主人翁的意识,才能使班级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才能打造一支优秀的班集体。[/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FACE=仿宋_GB2312][SIZE=14]3.[/SIZE][/FACE][/b][b][FACE=仿宋_GB2312][SIZE=14]“1+1>2”[/SIZE][/FACE]学习理念:[/b][FACE=仿宋_GB2312][SIZE=14][/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仿宋_GB2312][SIZE=14]在学生的学习中,对于一些知识的掌握,往往是反复的一些“小时间”更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很注重学生“1+1>2[/SIZE][/FACE]”的学习理论,也可叫“优效记忆理念”,即“10分钟+10分钟 > 20分钟的学习效率”。教育学生有许多时间是可以抓住的。对于学生而言,要想学习成绩好,不仅要充分利用所有人共有的时间外(如上课的45分钟充分利用,但也不必要45分全部精神高度集中,这样会影响记忆效果,适当的时候还可以稍稍放松一下,还有就是自习课等)。更应该抓住一般人抓不住的时间(即在校的小时间)。比如早晨早起会,中午少睡会,少玩会,吃饭快会,走路快点,课间的10分钟等。抓住了这些“小时间”,相当于延长了一天的学习时间。久而久之,积少成多,你的学习时间就比别人多了。“小时间”最可贵,也是最不在乎的,更是最容易丢弃。常会有的学生说:“我有的是时间,我不在乎那些小时间,到时候我再努力也不晚------”这是极不成熟的时间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领悟荀子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精髓所在。利用好这些小的时间不仅时间比别人的多了,同时更是比较好的学习方法,可以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对一些零散的知识的记忆以及对知识的巩固等。[/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FACE=仿宋_GB2312][SIZE=14]三.[/SIZE][/FACE]“3+4+3=成功”考试理念[/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仿宋_GB2312][SIZE=14]考试是学生的必经之站,考好是学生的共同心愿。可以说,检验一名考生考试是否成功的真实标准,是应该看他是否发挥出了自己的真实水平。但每次考完试都会使一些学生留下遗憾。可考试是每个人在一生中不可回避的事情,平时的每次“小考”都是为了“大考”,“大考”主要是指有一定转折性,能决定人命运的考试,如高考等。所以“小考”就成了练兵,成了积蓄力量,是查漏补缺,是总结经验教训。因此“小考”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每次的理想“小考”就能铸就“大考”的成功。然而面对“小考”学生不可能节节进步,为此提出了“3+4+3=[/SIZE][/FACE]成功”的考试理念,公式中的数字是指“考前、考中、考后的比例关系”,然而,在平时考完试,学生更多地是沉浸于成功中的喜悦,或是沉浸于失败中的苦恼,很少关注考后的分析,总结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让学生认识到每次考试的真正意义所在,考试必须把“功夫下在平时”,才能带着知识,带着自信,迎接考试,才能更好地发挥,让他们充分备考;自信入场,正常发挥;考试结束后,无论成败与否,及时调整好心态,做好详细的考试反思。为以后的考试奠定基础。考试是对学生一个综合素质的检验,包括知识、能力、心理素质等。只有做好三个环节的有效结合,才能考出真正的水平。[/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b][FACE=仿宋_GB2312][SIZE=14]四.[/SIZE][/FACE]“21天=好习惯”养成理念[/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仿宋_GB2312][SIZE=14]习惯是什么?是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是素质最本质的体现,甚至可以说是人类把握自己命运的控制器。教育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然而,我们太自以为是了,以为习惯人人明白,其实我们知之甚少,甚至无视它的存在。 [/SIZE][/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仿宋_GB2312][SIZE=14]  [/SIZE][/FACE][FACE=仿宋_GB2312][SIZE=14]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拉施里的动物记忆实验,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一种行为重复21[/SIZE][/FACE]天就会初步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研究发现,不同的行为习惯形成的时间也不相同,总之是坚持的时间越长习惯越牢。英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大约经过66天坚持之后,人们就会做到“习惯成自然”,把好习惯转化成生活的一部分,不再需要刻意坚持。4至11岁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期,12至17岁是一个人的性格定型期,幼儿园的孩子通常要上到 6周岁。如果“5+2=0”的无效教育一直持续到 6周岁,随着孩子的成长,幼年时期形成的不良习性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可见,在孩子的各个时间段都应注重孩子的习惯培养,要知道养成一个坏习惯只要一次就够了,因此在平时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应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并有一定的观察期,使其改正坏习惯的同时也就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另外,自制力差的孩子在放纵的环境中生活,自然就会被惯出任性、自私、自大、堕落等让家长日后苦恼不堪、头疼不已的“坏习惯综合征”,家长则将成为另外一个意义上的“受害者”。[/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仿宋_GB2312][SIZE=14] [/SIZE][/FACE][FACE=仿宋_GB2312][SIZE=14]研究表明,95[/SIZE][/FACE]%的人养成一种习惯的时间在18天至254天之间。根据对于习惯培养的研究发现,习惯养成的过程是一个从被动到主动再到自动的过程。良好习惯的培养是有层次和有重点的,在培养个人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社会性习惯;在培养动作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智慧性习惯;在培养传统性习惯的同时,侧重培养时代性习惯。习惯的养成一般要经过五个基本步骤:提高认识、明确规范、持久训练、及时评估、形成环境。这也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的,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持久性。[/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ALIGN=left][FACE=仿宋_GB2312][SIZE=14]总之,教无定法,但必须有法可依,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内心深处的认识,才能使学生养成好的习惯,树立良好的人生观。[/SIZE][/FACE][/ALIGN][/LINE-HEIGHT][/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