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草鞋,穿皮鞋!

楼主
穿草鞋,穿皮鞋!
[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3][B]穿草鞋,穿皮鞋![/B][B][/B][/FACE][/SIZE][/ALIGN][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3]——从《远山远水》到《名校》[/FACE][/SIZE][/ALIGN]
[FACE=楷体_GB2312][SIZE=3][B][/B]因为山是远的,所以水也一定是远的,但心却不远!电视剧《远山远水》远的几乎逃离了你的想象,但剧中人物的心却和我紧紧帖在一起。[/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你不会想到那里是一种怎样的情况。在那个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与世隔绝的黔边小村。四面透风的教室,简陋的教学点,迎来了从滨城来到的志愿者——杨新刚老师。[/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到了大山深处的杨老师感到深切的震惊了,简陋的校舍,不多的几个学生,被贫困压抑着的人们,木讷的眼神,透漏出原始的苍白。我们来了,带给这里的孩子们什么呢!是知识吗,是考试的成绩吗!是,也许不是![/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剧中许多了同学根本没看过电视。[/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3]孩子幼小的心灵有的只是精神荒凉的沙漠,外面是一个什么世界,封闭的不仅是眼睛,更是渴望、上进的心劲!杨老师给孩子们创造了一个看世界的机会,看着片子中孩子们聚集乡政府看服装节演出的电视节目,那样聚精会神,几乎舍不的眨一下眼睛。孩子们看到了高楼大厦,灯火辉煌的城市,那里有他们的一个梦想![/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总以为知识可以改变命运,但如果没有了渴求知识的心灵和基础,有谁会知道命运会握在谁的手中呢。[/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剧中有许多的孩子为了是否能上学而伤心、哀求,有一天,班长告诉老师“妈妈不让我上学了!老师,您能劝劝我妈妈吗,我想上学呀!”山路遥远,当老师跟着学生的脚步走向她家时,最令我感动的是那许多放在山崖下的油灯,那是学生为了赶早上学而准备的。“我们从家里来时,天还黑,我们要走六个多小时的路呢!”那又是怎样的路呢,崎岖的、陡峭的山路。[/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一个又一个孩子面临着失学的威胁,家庭的困难,观念的落后,让支教的老师苦不堪言。“上学有什么用呢?还不如及早的赚钱,”这句话是很多家长常说的。上学有什么用呢!故事中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是为了不穿草鞋,是为了穿皮鞋”这就是远山里孩子们上学的目的。[/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我不知道城市里的孩子是否能理解,他们没穿过草鞋,他们不仅可以穿着皮鞋,而且在漂亮气派的教学楼里,享受着家长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从来都是家长逼着他们上学,从来都是他们自己不想上学。就是这样,他们还是很烦。[/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从《远山远水》走进《名校》,那反差是如此的强烈,让我刚才感动的心几乎转不过弯来,故事总是在现实中时刻上演的,远山远水离我们很近,而名校离我们却那么远!如同剧中的张一白老师一样,我感觉到无比的迷茫。孩子们到底怎样了,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到底有多大的不同呢!仅仅是[/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3]他们穿的鞋子确实不同吗?[/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独生子女真的有问题了吗!霸道,任性,冷漠,似乎沾染了社会是上许多的恶习,让家长老师操够了心。他们是泡在密罐里长大的,从出生到上学,似乎从来就没有满足不了的愿望!责任、爱心、上进心,似乎这一切都从他们的字典里抹去,剩下的会是什么?[/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看电视剧《名校》让我本来从《远山远水》带回的那颗热乎乎的心变的异常的冰凉、沉重。远山远水,那里有一群为了能穿皮鞋发奋读书的孩子,名校理科班里却有一群锦衣玉食的独生皇帝。[/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从支教自愿者杨新刚到名校班主任张一白,不变的永远是那颗对孩子的爱和负责的心。从农村到城市,孩子变了,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去做,怎样的教育才是适宜他们成长的土地![/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苦难是一笔难得的财富,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当远山的孩子跑几十里山路去上学时,名校的学子门却坐着轿车上学;当远山的孩子为了救自己的老师而献出了生命时,名校的孩子作弄自己的老师;当远山的孩子为了生计而背负生活的重负时,名校的孩子却为不会自己独立吃饭、洗澡。问题似乎有答案![/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名校的问题是独生子女的问题,名校的问题又不仅是独生子女的问题,它需要矫正,矫正人生的方向。它已经不是一家之事,它已经变成了社会国家的大事![/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人为什么而活着,是为了一种精神,或者为了一种什么追求,一种希望。有人追求an逸,有人却情愿逃避它,从an逸的生活来到这远山远水的地方。[/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当杨新刚离开大城市an逸的生活,美丽的妻子,温馨的家庭到远山去支教时,他带给大山里的孩子们一个多才的世界,他让孩子们拥有了一个梦想,也给自己心里的理想找到了一条实现的路。[/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城市是美好的,但是当太多的浮躁弥漫,空虚、放浪变成了人们沉迷的理由时。我们不仅要问“我们每天的工作,学习都为了什么,有什么才是我们应该为之而努力去做的呢!”[/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为国家,为亲人,而这一切都应该有个最基础的出发点,那就是首先为了自己心灵的宁静,为了实现自己做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FACE][/SIZE]
[FACE=楷体_GB2312][SIZE=3]农村的孩子向往城市,就如同远山的孩子们向往穿皮鞋一样。也许对于名校的孩子们来说是不值一提的。但是,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那是最神圣的信念,奋斗的动力!也是名校的孩子们最缺少,而最应该拥有的。愿我们喜欢穿草鞋,而不仅是皮鞋![/FACE][/SIZE][FACE=Times New Roman] [/FACE]
1楼
先别说孩子,我觉得现代人,尤其在发达城市的人,对于“人为什么活着”都感到很迷茫,对什么都提不起劲,工作缺乏上进的目标,生活又无聊、重复,这是社会的通病,物质条件得到满足以后,精神生活却跟不上!
“有识之士”之所以喜欢旅游也许是要通过了解别人的生活来提升自己的生存志向。
我认为要让独生子女多去贫困地区去体验生活,或者多让他们了解山区孩子的生活状况是一个改变他们的方法,成年人也一样可以。
2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pingping[/U]发表的内容:[/B]

[SIZE=3]我认为要让独生子女多去贫困地区去体验生活,或者多让他们了解山区孩子的生活状况是一个改变他们的方法,成年人也一样可以。 [/SIZE]...[/QUOTE]
很好的办法,适当的锻炼是名所有***逸者所必需的!
3楼
    张老师的“草鞋”和“皮鞋”比喻“村校”与“名校”非常精当!
    前年的春节晚会,打工子女发出震耳欲聋的一句:“别人和我比父母,我和别人比明天”。我又欣喜又酸楚,欣喜于孩子们的志气和不屈;酸楚于农民工的子女,又有哪些优势与别人比明天。毕竟,在任何一个社会,逆境出人才毕竟是少数,顺境出人才的是大多数。成*****是成*****之母。
4楼
    在这个社会上,替穷人说话的多,替富人说话的少;但是另一方面,为穷人做事的少,为富人做事的多。
    惟寄希望于教育,尽可能提供相对公平的环境。即:为“贫校”(草鞋)做事,替“名校”(皮鞋)说话。
5楼
                解析函数人生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b表示的是基础(父母的经济、条件等储备),这是学生自己不能决定的;k表示的是人生走向,她的走向与大小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和刻苦,这是学生自己能够掌控的。
    30岁之前,b起一定作用,而30岁以后,k值发挥很大作用。
    势能(b)重要,动能(K)更重要.学子当为自己的k值而奋斗。
    人重要的不在于处在什么位置,而是看向那个方向走!
    (函数人生是我为鼓励家庭生活困难或不富裕的学生而解读的)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000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