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是个好东西

楼主
反思是个好东西
[P][SIZE=18pt][COLOR=#1e1e1e] [/SIZE]反思是个好东西[/COLOR][/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一次很偶然的机会,我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事,这个保险合同很有趣:[/COLOR][/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COLOR=#1e1e1e]“投保条件: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思,皆可入文。理赔方案:十年后持3650[/SIZE][/FACE]篇千字文,计365万字来本公司,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后未能跻身于成功者行列,本公司愿以一赔百,现投万元者可成为百万富翁或富婆”。[/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这个开业启事笔调幽默,讲的是教育反思的问题。在上网搜索了朱永新教授的相关信息,看了《我的教育理想》之后,我觉得朱教授说的这件事靠谱,就下定决心这样去做,直到现在。这两天为了准备发言稿,我重新翻阅了两年来写下的这些文字,那些发生在师生之间的点点滴滴都浮现在我的眼前,这种感觉很奇妙、很幸福!所以,我忍不住想发句感慨:“反思是个好东西”![/SIZ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反思好,好就好在能激发人的问题意识。[/SIZ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在刚刚参加工作的第一个学期,我总是有写不完的事情,学期结束,这些事情都写得差不多了,我不得不开始考虑:“今天,我能写些什么?”这个思考推动我不断地去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去寻找工作中的闪光点,去关注细节、去深入思考,这样,人的问题意识就得到了激发,它的重要意义恰恰在于“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列举我的一个反思案例《向左、向右、向后看》:[/SIZ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COLOR=#1e1e1e]今天语文成绩出来,三班正常,翻看一下试卷,分析了得失分的情况,发现了一点状况:“两个反复强调的文言文句子翻译,一二组几个成绩好的同学都错了,实在不应该!”下午放学,找他们几个过来座谈,分析到最后,李镇涛同学猛然冒出一句:“老师,您能不能多到左边站一站”,我很纳闷地问:“为什么?”他说:“您总习惯站在右边讲,时间长了,我们就放松了,听讲的效果就差了。”[/SIZE][/FAC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COLOR=#1e1e1e]回到办公室,再分析一下试卷:“唉,这道题,一二组还真比三四组做得差!看来还真是这个问题。”仔细想想自己平时的习惯:“站在讲台上,总习惯在右边板书,讲着讲着,总习惯走到右边的过道,顺势一提问题,也总是三四组同学‘近水楼台先得月’,看来还真得往多忘左边走一走![/SIZE][/FAC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COLOR=#1e1e1e]现在多媒体课件使用得很多,自己也总习惯在讲台上操作电脑,下去和学生交流的频率自然少了,走到教室后边看一看、讲一讲的机率更少了,排座位时成绩较差的同学都放在后面,而他们的学习习惯都是很差的,缺乏老师的关注,岂不是“变本加厉”!所以,如果也得常到后边看看。[/SIZE][/FAC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COLOR=#1e1e1e]除此之外,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提高课堂听讲的效果呢?最近讲学稿、周周清、试卷的评讲都比较多。这些作业一般都是先做后改,看作业完成的情况怎么样?改好发下去,评讲了事。这样的话,评讲的效果怎么样?老师就无从知晓了,能不能每次评讲,都当堂评,下课收,检查学生随堂订正情况,这样就能够监控到课堂听讲情况,提高课堂效率了。[/SIZE][/FAC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经过一个月持续不断的实验,并不断加入新的“落实手段”,期中考试语文成绩有所提高,尤其高兴的是,不及格的同学只有四个,这是历史性突破。整学期下来,这些单篇反思最终形成了一个系列性的专题《如何对学困生抓落实》。[/SIZ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反思好,好就好在能调适人的教育理念。[/SIZ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有人曾经提出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等于经验加反思,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有效经验才能理性地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能对后继的教育教学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列举我的一个反思案例《少发脾气多想辙》:[/SIZ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COLOR=#1e1e1e]昨天下午放学坐罗老师的车,聊得特别投机,罗老师说起了这样一件事情:“这次教师节,以前班上有一位成绩很差的女生,送给他一张亲手制作非常精美的贺卡,赠言很动情地感谢罗老师对她的鼓励”,罗老师沉思了一下,接着说:“仔细想想我好像也没有特别地鼓励她,只是有两点,尽管每次科学考试她都不能及格,但我从不批评她,每次喊她回答最简单的问题,如果不会,我会让她坐下,但下次我还是会喊她起来回答问题,期末考试尽管科学题目很难,她却及格了,可能这和其他老师有点不同吧![/SIZE][/FAC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COLOR=#1e1e1e]深入交流之后,罗老师谈了他这样做的原因:“我是从不跟学生发脾气的,你想想看,把她臭骂一顿,她就能及格了吧?[/SIZE][/FACE]批评她只不过发泄你自己的怒气而已,结果自己越说越气;倒还不如心平气和地去想一想,怎样做才有用?”[/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COLOR=#1e1e1e]的确,学困生真让人头痛,劳神费力,收效甚微,但仔细想想,很多时候我也不只过是在大考过后,劈头盖脸地把他们一顿臭骂,然后语重心长地跟他们说要勤奋、要努力……然而,很多时候我恰恰忘了:“最困扰他们的恰恰是往哪儿努力,怎么努力”。[/SIZE][/FAC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COLOR=#1e1e1e]看来,下周一,我要找他们具体谈一谈怎样才能考及格的问题了。[/SIZE][/FAC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不久前,看到启功先生的一篇回忆文章,其中讲到当年做语文老师时的“上课须知”,其中特别提到:“不要发脾气,你发一次,即使有效,以后再有更坏的事情发生,又怎么发更大的脾气?万一发了脾气无效,又怎么下场?”由此看来,启功先生对此是关注的。[/SIZ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反思好,好就好在能协调同事之间的关系。[/SIZ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古语说“静坐长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三省吾身的好处就是,能更多看到自己的不足,能更多看到搭档的优点,这样一来,心情就愉快了,关系就协调了,凝聚力和竞争力就强了。[/SIZ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常听人说,“来深圳的人都是能折腾的人”,的确是这样,一位老师,为了深圳的教育事业,不远千里,来到异乡,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不甘人后的人、一个心存梦想的人、一个敢于冒险的人,一个有“两把刷子”的人!我经常感受到不同老师独特的个性魅力。列举我最近的一个反思案例《教育需要智慧》:[/SIZ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COLOR=#1e1e1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SIZE][/FAC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SIZE][/FAC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SIZE][/FACE][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这些天我加深了对这句话的理解。[/SIZE][/FAC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COLOR=#1e1e1e]先说老刘。老刘的案头摆有一把小小的戒尺,不长,八寸而已,还不常用。有学生艺术地在上面手书两行小字,左曰:“爱心教具、K[/SIZE][/FACE]学生专用,不痛不给钱”;右曰:“俱往矣,数风流人物,全部打跑”。有调皮捣蛋的男生来,老刘面带迷人的微笑,摸摸他的头,拍拍他的肩,幽默地调侃、耐心地劝导,戒尺起落之间,学生带着满足的表情欢快地离开,一周之内该生必定很乖,这不可谓不神奇!老刘的方法充分说明了任小艾的“皮肤饥饿”一说成立!学生是不是从他身上找到了父爱的感觉呢?[/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COLOR=#1e1e1e]班上有一学生,江湖人称“睡神”,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他站着睡着的功夫,你很难相信他具有多么深厚的功底。曾多次约见家长,每次都以很忙推托,而挂电话之际,却听到很刺耳的一声“丫筒”,对此,我的心灵是有阴影的。球哥约见其家长,先极其温柔地对该生说:“别人叫你睡神,你心里特自卑,我都看出来了。”话未落,泪先流,孩子一哭,其父慌张,球哥严肃地说:“这孩子再睡下去,人可就废了,那你当父亲的就是失职”笃定的语言搭配上球哥酷酷的表情,家长的腰顿时矮了下去,球哥首战告捷。这充分说明:“打蛇打七寸,对付不负责任、蛮不讲理的家长,不卑不亢是第一、抓住软肋是第二。”[/SIZE][/FAC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FACE=楷体_GB2312][SIZE=14pt][COLOR=#1e1e1e]暑假补课,总有三三两两的学生来找镇业,更有几个读职校的学生约他出去消夜,“夜已尽,灯阑珊、几人围坐、谈兴正欢,回想初三一幕幕,师恩重,笑开颜”,学生工作做到这份上算是到家了!镇业的亦师亦友充分说明:“学生心里有杆秤,做学生工作需要心贴心!”[/SIZE][/FAC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三人行,必有我师,用欣赏的态度去交流沟通、用反思的眼睛去观察体会,真是一路风景![/SIZ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反思好,还需要“思行合一”,所谓“行而不思则罔,思而不行则殆”,反思了找到问题了就去解决,解决中再反思再积累经验。“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想到了不去做,同样无济于事。[/SIZE][/COLOR][/LINE-HEIGHT][/P][P][LINE-HEIGHT=20pt][SIZE=14pt][COLOR=#1e1e1e]            [/SIZE]                        [/COLOR][/LINE-HEIGHT][/P]
1楼
[P]反思是个好东西[/P]
2楼
  游老师反思的真好!跟你学,多反思!
3楼
反思是进步的前提与基础
4楼
"批评她只不过发泄你自己的怒气而已,结果自己越说越气;倒还不如心平气和地去想一想,怎样做才有用?”[EM51]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