店小二的斗争

6楼
脑后有反骨

“脑后有反骨”这句在名著三国演义中出现,最让人不理解。
现不论这句话说的是谁,单看这个词,“脑后有反骨”,脑袋是人体器官,岂不说这是一种人的天生的有反抗意识。
班级,班集体,这是两个等同的概念。
集体,集体主义,我们管理学生岂不是要学生融入这个集体,从群体心理上说,班集体是一个正式群体,它的运行规律应该符合群体心理规律,它有群体的竞争与合作、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去个性化、群体趋冒险和保守极化。
班风、班貌问题是我们管理的两个方面。
假如,一个学生生就“脑后有反骨”,那岂不是永远与这个集体背道而驰。
反的是谁呢?是集体,还是领导者。
如果是领导者,对班级来说应该是任课教师和班主任,或者是班干部了。
假如,这种反骨的人或半反骨的人,在一个班里来十几个,这个班级将如何带领,而这些有反骨的人会不会构成一个小群体。如果按小群体形成原因分析,志同道合,可谓是群体构成的最佳土壤。如果在构成的小群体里,这些有反骨的人,又互相反骨,岂不小群体自动解散,那不是不治而愈,然而,现实中有反骨的人常常哥们意气起来,流氓起来。试问:世界上真的有反骨的人吗?如果有为什么这些有反骨的人常常构成流氓团伙?在学校中,为什么有那么大大小小的群体存在?


7楼
自我独立
李达,东北人。
与李达两次课堂内对话。

一次,李达与同桌、后桌讲话。李达是主角。
问:“李达你一个人自个玩行吗?为什么老拽着别人呢?”回:“老师我无聊啊!”问:“无聊就要找别人吗?”
回:“老师一个人很无聊的,与别人在一起才不会无聊?”
又问:“那么就是说:你一定要依赖别人了,一个人就过不去了是吧?那你的群体依赖性太强了,你能否自我独立呢?”
回:“没有别人能解决无聊吗?”
又问:“假如这世界上只有你一个人,你找谁去解决无聊啊?是不是马上去自杀,连最后一个人也不想做了。”

随后,我向全班同学,再次表达了我对自我独立的理解:

每个人都要自我独立,不要群体依赖;依赖群体是很危险的,有些人喜欢在群体中过分表现自己,过分夸大自己的能力,比如:大声喧闹、追逐打闹、打扮过于时髦,或攀比心理过强,或过于炫耀自己的武力等,其实都是在等待别人的眼神、赞许、肯定、或者是羡慕、嫉妒、畏惧等,等待回馈反应,这种群体依赖性会使自己变的患得患失、唯利是图、失去理智、失去纯朴,甚至走向偏激。举个例子:一个学生在课堂内,把老师说的词谐音其他词,以博得别人的关注,这是群体依赖的表现。实际上他是在等待别人对他“幽默”的肯定,是过分强调了个人的“能力”,而没有注意到老师和其他学生的得失。实际上他打扰了课堂进展,把自己的“幽默”建立在别人和自己损失上。这是一个“自私”的行为吗?不是,应该是群体依赖心理做怪。每个人在群体中,总在寻找自己的群体位置,而有些人对群体位置过于在乎,或者对群体领导地位过多窥视,因而做出过激表现。在课堂中,有些学生总不愿意看到教师一家之言,或个别学生和教师单独互动关系,出来破坏一番。

因此,一个人群体依赖心理强弱,决定一个人在群体中的表现方式,而过分依赖心理的人,往往极易在群体中极化,做出违反常理的行为,或者屡教“难”改。依赖心理过强的人,对群体领导地位就会过分窥视,而对自己是否俱有领导品质少于反思,或者说没有一点才能的人,也要“领导”一番。就如:社会上一些“领导”,才能没有一点,就想要“高人一等”。
又如:有些学生,总想当个班干部,喝五喊六,实际上这是群体依赖心理在做怪,当然我们不能反对人家的积极性,但一定要看清其依赖心理,采取些方法转化是很重要的。

又如:社会上一些流氓,人五人六起来,实质上是对社会群体地位的竞争,常常把谁横谁就得到一切做为真理。在学校里,学生中常常无端发生争吵,往往一个“眼神”就成为导火索,都与群体依赖性有关。

自我独立性建立完好的学生,进可以与群体和谐相处,退可以自我满足。一定会更加冷静、更加理智,少追求名利,冲淡平和,这才是又红又专的好生。

另一次,李达,与另一不同类型的顽皮男生坐第一桌,前后左右都是女生,因为他只有在女生包围中才能“清醒”点,那就投其所好吧。

李达,与前后左右女生聊天,女生对他太“喜欢”了,但又不敢太放形,于是表情以浅笑为主,语言以低声为主,第三排一女生,正“竖”起耳朵聆听李达与前排女生对话。
我实在看不过去,但大家又没有“错”, 自古以来,人对“爱”或“喜欢”是总是无法说不的,而且也很给面子了,又小声了又“正襟危坐”。

我想李达是否有点过多了,五六个,不是“玩”的吧?当然我知道,李达群体依赖性是很强的,一个是不够的,两个差不多了吧?当然李达拽着越多越好,因为李达是不会认真的,那么就是最***全的。

于是,我走过去问:“李达你怎么勾着那么多人跟你说话啊?”
回:“是她们愿意被我勾着说话,又不是我求她们?”
显然,李达没有听出我语出双关,而这句话不少学生听出来是说什么了。
我想我的目的达到。
我于是走到第三排学生身边,说了一个 “贱” 字,发泄一下我心中的气愤。

小二我嬉笑怒骂一番。
8楼
ylumei老师这个帖子可以说是去拉进来的,我在k12看到他的帖子,感觉到ylumei老师的语言很有个性,思维很有个性,在论坛上,一个苏霍姆林斯基、一个孔子,把大家的思想搞成了一个模样这不是批评乐山,也不是批评我自己,而是客观地说明一个现象。我们需要向那些圣贤学习,但是更需要保持自己的个性学习,把ylumei老师请来,也是对论坛风格的一种调整和丰富。
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接受ylumei老师的这种风格!
9楼
好一个才华横溢的ylumei老师
10楼
ylumei老师的思维很缜密,班级管理思路很清晰,对问题分析的透彻,学习了!
11楼
这样的帖子让人耳目一新,俏皮中嬉笑怒骂中感受真理。我想,真的不必要把教育说得太严肃,这位老师为我们做了榜样呢。谢谢师傅的“抢拉”。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