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师生对话

6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温州好老师[/u]发表的内容:[/b]


谢谢王者之风的肯定![/QUOTE]
[em08]期待你更多的精彩!
7楼
你关注教育的“偶然性”了吗?


这个学期,学生蔡起统刚从村小转学过来。当我第一次改他的《读书笔记》时,发现他只是随便抄了一篇短文,而且字迹“龙飞凤舞”,很是潦草,一看就知道他讨厌作文。

其实在开学第一节作文课上,我就已经向大家详细地介绍了怎样写《读书笔记》,并强调了书写要工整,没想到他还是明知故犯。我有些生气,本想把他叫过来批评一顿,再“摆事实讲道理”地教导一番,然而,就在我仔细地看了他抄的那篇文章《朋友》之后,有一个想法突然闯入我的脑海,让我改变了主意……

就在那天下午的语文课上,我说:“同学们,每个人大都有自己的朋友吧,今天,老师想和大家聊聊这个话题。你们对‘朋友’有什么看法吗?怎样才算是真正的‘朋友’呢?”

魏景石说:“有朋友真好!可以‘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啊!”

叶威立刻反驳道:“那要是去做坏事呢?这样的‘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可是既害了自己,又害了朋友了!朋友,应该是‘良师益友’才对!”

“我同意叶威的说法!我觉得真正的朋友,应该互相鼓励去做有益的事,互相帮助,积极上进……”陈丽丽补充着。

“是啊,朋友让我开心!”小何感慨地说,“有烦恼时,可以无拘无束地向朋友倾诉……”

当好多学生都说了自己的想法后,我说:“刚才这些同学对‘朋友’多多少少都有自己的体验和理解。老师这里正有一篇写‘朋友’的文章,现在念给大家听,看看和大家的想法有什么异同!”紧接着,我就有感情地朗读着蔡起统的《朋友》:

“除了亲人,恐怕只有朋友这个词可以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亲切了。有了朋友就远离了寂寞,有了朋友就有了欢乐,有了朋友也就拥有了好心情。朋友,是你可以寻找帮助、诉说烦恼的人,也是需要你帮助、排忧的人。伤心的时候,困难的时候,成功的时候,他都在场,这就是朋友!好朋友,可以说心里话,彼此关心,相互勉励,共同进步,有时吵吵闹闹,却从不伤感情的!……”

当我读完了文章,学生个个还沉浸在文章的情境之中——片刻间,教室里又不约而同地响起了掌声。振翔情不自禁地说:“老师,这真是一篇好文章,很精练地写出了真正的‘朋友’是怎样的!”明慧也说“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怎样交朋友,怎样对待朋友!”

“老师,您是从哪里找到这篇文章呢?”小静好奇地问,“我也想摘录!”很多同学也搭话

“老师,我也要,我也要……”

看着大家那激动、好奇的样子,我微笑着说“好,那老师就告诉你们吧,文章不是我摘录的,而是蔡起统摘录的,老师在这里也要感谢他为我们带来了这样的好文章!既然大家这么喜欢,那就让出黑板报的同学把它抄写在黑板报上,方便大家阅读摘录!”说着,我用赞许的目光看着蔡起统,同学们更是露出了羡慕的神情。而蔡起统呢,一直就处在兴奋之中,从他那高兴而又有些羞涩的表情中,可以读出他被我表扬被大家接纳肯定的快慰。虽然也可能他自己就没认真读过这篇文章,抄了之后也不知道它写了什么。

课后,我把他叫到办公室说:“你能把文章再抄一份吗?这样方便出黑板报的同学抄写……”他二话没说,满口答应。

那天下午,他就把抄好的文章拿给了我。我接过一看,呵,他把文章端端正正地抄在了三百格的稿纸上,从那一笔一划中可以看出他的用心。我拍着他的肩膀说:“很好,谢谢你啦!”他开心地答道:“老师,不用谢!”转身蹦蹦跳跳地跑出了办公室……


[COLOR=blue]我的思考:

上述这件事是我教学生活中的一个片段,结果还算令我满意。或许有人会说,这其中充满了偶然性,要是这位学生抄的文章很一般,不值得一读,或者是读了也引不起其他学生的兴趣和共鸣,那教师后来的一些做法又该如何去实施呢?是的,我不否认事情的“偶然性”,但是这种“偶然性”却又是实实在在地在现实中存在着,要是我忽视了或错过了它,而“盯住”的只是这位学生《读书笔记》的“不成样子”,然后想当然地批评他,用强制的办法去“纠正”他,比如把他留下来,让他重新写,写不出来就处罚他,那结果不外乎三种情况:要么使他在我的“威严”下变得唯唯诺诺,要么他依旧是被动地应付着,要么他表面上“服从”了而实质却更为叛逆——这样只能表明我所谓的“教育”是无效的,甚至是适得其反的。

实际上,正是因为我多了一个心思,抓住了很容易让为师者“视而不见”或“无动于衷”的“偶然性”—— 从学生抄得潦草的文章的“内容”入手,引导学生讨论,从而不露声色却又水到渠成地激发了这位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这位学生后来的表现可以看出,这样的做法胜过了“苦口婆心”的说教与“声色俱厉”的压制。

我觉得,当学生出现一些“问题”时,简单地批评和处罚学生,这是每个教师都能无师自通不学就会的,更可以说是当教师的一种本能反应。而能否突破这种“本能”,尤其是能否抓住学生“问题”中的某些“偶然性”进行教育,却要看我们教师是否用心用情用不同的视角去解读和对待学生。说到底,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更是情感的,当教师真正热爱学生时,就会主动地在“偶然”中挖掘出积极的因素,点燃学生信任的火花,从而获得“必然”的力量。[/COLOR]
8楼
    你的孩子们真可爱,教小孩子得很有爱心和耐心的,我可以感觉出来,你真的是个好老师。希望你快乐.呵呵.:))))))))
9楼
领导题词


杨聪 yc1160@163.com


学校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市某检查团,特地按检查要求举办一次学生书画展览,打算在检查团到来之前在学校的宣传窗展出。

校领导研究决定,由我这位美术组唯一的兼职美术老师组织安排这次展出,并特别强调学生作品每个班级都要兼顾到,同时为了体现学校对这次展览的重视,校长积极带头,副校长、教导主任、政教主任都跟着题了词。

有了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更是全力以赴,各班班主任也是积极配合。经过一个星期的动员准备,加上我的精挑细选,每个班的精彩之作也就尘埃落定了。我收集好所有的参展作品后,便进行了装裱。两天后,一切准备就绪。但是,就在我安排作品入栏时,才发现遇到了麻烦:不管我怎么排版,版面总是少了一块,有一幅学生作品放不进去。

怎么办呢?我思索着:要是把这一幅学生作品取消了,实在是寒了这位学生和他班主任的心,毕竟已经答应他们的,如果全校就他们班级的没有,他们心理肯定不平衡。要是换成其他的任何一个班级情况都一样。我可不敢做得罪人的事,况且,说实话,我也不忍心拿学生的作品开刀,让本可以参展的学生伤心失望——这是我不屑做的!

想来想去,我想到了领导的题词。校长的绝对不能下,一校之长,少了他,其他各位领导都得下。副校长的也不能下,要是下了,那他不是要说我只瞧得起正的而瞧不起副的吗?何况过不了多久他也将变成“正”的,我可不能往刀口上撞,只有高瞻远瞩才有生存前途!那教导主任呢?也是不能下啊,这次工作是由他直接交代的,少了他怎么也说不过去。既然都是“主任”,政教主任也就没得说了,把他下了,以后面子上肯定不好过……我越想越没了主意,越想越苦恼。女友说,要不就只留校长的,其他的都下?我思前想后,觉得这样更不好,一则,让校长一个人孤零零地呆在学生作品,让大家看了笑话。校长还以为我故意和他过不去,孤立他让他尴尬,这样的后果不堪设想!二则,还会连带地得罪了其他领导,那我真是两边不是人了,今后的工作岂不是处处碰壁?那我还怎么呆在这个学校啊?

我绞尽脑汁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好办法,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向校长反映情况。校长说,困难总是有的,年轻人不要气馁!这样吧,开个领导班子会议讨论讨论,集思广益总能解决的。

会上,校长首先发话;“拿下我的吧,有副校长的就可以了嘛!不要有什么‘正副’之分了,再说,副校长的书法在我们镇里也是数一数二的啊……”

在一旁的副校长听了早已坐不住了:“这怎么行呢?校长乃一校之父母,何况我那书法也只不过是画符罢了,算不了什么,还是拿下我的比较好!”

教导主任也急忙开口:“‘父母’者,一父一母也,校长也应有一正一副,我看,还是拿下我的吧!”

政教主任也紧跟着发言了:“这次检查团来检查的是我校的教学情况,和‘政教’工作关系不大,我觉得我的就不必放上去了……”

……

讨论来讨论去,最后还是校长作了总结:“今天开会时间也挺长了,我看,这样让来让去也解决不了问题,我这里有个建议提供给大家参考参考:领导的题词照样上,就是把每个学生的作品外面装裱的纸去掉,这样就可以空出蛮多的面积来了。怎么样?要是大家没意见,这件事就这样决定了!”其他领导个个表示赞成。

“那好,散会!”校长拍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好了,你放心去做吧,我们领导会支持你的……”

会后,我有些闷了,作品少了装裱,展览的效果就差多了。可这是校长的意思,并且还是领导班子会议通过的,我也只能领着校长的“圣旨”去做了。不过,也好,毕竟有了方向,不再让我煎熬徘徊……

就这样,书画展在检查团莅临之前如期展出。
10楼
杨老师,您好。仔细看了您的文章,感觉有些地方您做得真的很不错,希望和您成为朋友。谢谢您对这里的支持。
11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沉睡的月亮[/u]发表的内容:[/b]

杨老师,您好。仔细看了您的文章,感觉有些地方您做得真的很不错,希望和您成为朋友。谢谢您对这里的支持。[/QUOTE]

谢谢你的关注和鼓励,握手!我高兴……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