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会历程

18楼
                               愿所有生命屹立成树
                                    4月30日
    今天星期五,本不是周一上班会课的日子。明天就是五一国定假日,按照惯例班主任都要进行一番教育;同时学校安排高二年级于5月5日—7日进行期中考试;再次李蕾老师上完此次班会课后收获颇丰,这三则强烈地促使我又今天上这堂班会课的冲动。
    当然,我个人认为班会课应该是不拘时间、不拘形式的,而我也一贯如此,回想平时的语文课我也经常和学生一起沐浴在精神的阳光下。此次把班会课主题定位“愿所有生命屹立成树”,其实就是之前我们语文课上欣赏的歌曲《生命站立成树》改编过来的。每次班会主题的确定,我总会精心雕琢一番,要么贯穿我“梦想”的主题,要么就是能彰显精神启迪。总之,主题名称的确定,要因时、因事、因人而定。
班会过程:
(一)视频欣赏:诗朗诵  青海玉树地震《在一起》。
通过气氛渲染,学生立刻进入情感共鸣。
(二)呈现标题:愿所有生命屹立成树
配以背景音乐,幻灯片呈现标题:愿所有生命屹立成树。当学生看到此标题,既有一种亲切感,又能收获一种力量。不管多卑微的生命,他都有生存的理由,都能像树一样坚强的站立。
(三)震前的玉树:
收集震前玉树的照片以及介绍玉树的文字,关键突出玉树的人口构成以及平均海拔,为下面介绍人民解放军救援的不易及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共融做铺垫。
(四)震后的玉树:
通过一张张满目疮痍的图片,学生看到了自然地摧毁力,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
(五)从汶川到玉树,我们守望相助
通过一张张震撼人心的救援图片,学生看到了“国家”的力量,也感受到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不屈。
(六)小故事,大感动
通过讲述在玉树地震期间的十个小故事,同学们从中收获感动,践行90后的责任,付出爱心。
1、一个苹果的真情       
16日20时,国家地震灾害救援队队员艾广涛和两名战友为赶往3公里外的一个救援点增援,搭乘一名中年藏族男子的汽车。刚上车,坐在车前座的一个10来岁的藏族小姑娘回头递来一只苹果:“叔叔,你们口渴了吧,这个苹果给你吃。”
2、救出9位亲人的16岁女孩更松代吉
一个普通的藏族小女孩,在玉树地震发生后用双手把9位亲人从废墟中救出,尽管现在还有那么多生活的困难要去克服,但是她说,活着就好,只希望学校早日复课。
梦想:当一名医生或者护士,可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让她们感到生活的快乐,活着是多么的快乐。
3、一位90后战士的大爱
18岁的列兵徐开发如果不参军,在家人眼里也许只是个小孩。但在玉树,为了救一名年仅7岁的藏族女孩,他用自己的腿挡住了滑落的大土块,让我们看到了90后大爱、勇敢的一面,同时看到了国家的希望。
4、修好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大家都在干,我怎能一个人坐着
4月24日12时20分,57岁的李德业走了,永远离开了玉树州结古镇至西塘机场公路的抢通建设工地。牺牲前5个小时,这位因病已经无法站立的普通路桥工人仍要坚持抢通工地去。他说,那里需要他。
5、一位9岁男子汉:用手把奶奶挖出来
小格朗只有9岁,但他在灾难中是个男子汉。他用稚嫩的小手,挖出奶奶被埋的身躯;他用柔弱的双肩,承担生命重逢的光辉。尽孝事亲,尽忠报国,是我中华自古的传统。格朗的行为,就是这种文化的具体表现。
6、一位无私的母亲:“让孩子吃我的奶吧”
一个三四个月大的藏族女婴获救后因肚子饿不停地哭闹,救授人员不知所措。这时一位在救治所接受治疗的汉族妇女李秀珍示意把孩子抱到自己身边。李秀珍抱过孩子,解开衣襟给孩子喂奶,孩子一下安静下来。
7、一声震动灵魂的大吼:“为人民服务!”
胡锦涛主席慰问救灾部队,问候官兵们“你们辛苦了!”官兵齐声回答“为人民服务”!这声音排山倒海响彻云霄,把人的灵魂震动。救灾军人用他们的行动,早已经证明他们配得上这5个字。
8、一袋16小时才进食的方便面
14日清晨,玉树地震发生后仅仅几分钟,武警玉树支队中士王泽坤第一时间奔赴到搜救最前沿。等到天黑时,他与战友们先后救出被压埋群众20多名。晚8时许,王泽坤又接到警戒守卫玉树军分区作战指挥中心的任务,直到当夜12时许,王泽坤才有机会啃了一袋方便面。此时,他已经在抗震一线奔波了16个小时。
9、一位殉难的香港志愿者
阿福本来可以不来,但他为了帮别人来了;阿福本来可以不死,但他为了救别人死了。福哥好走,死重泰山!君之名姓,华夏流传。唤醒中华沉睡之精神,带来神州振兴之希望!
10一位搭起沟通桥梁的10岁翻译
才仁旦周是结古镇红旗小学四年级学生。15日起,才仁旦周成了医疗队的翻译,搭起了医护人员与伤病员沟通的桥梁。如今,他的事迹在结古镇广为流传,成了小明星。
欣赏视频:阿福及才仁旦周。由此引出何谓“志愿者”,鼓励学生争做志愿者。
(七)发出捐赠“爱心包裹”的倡议
爱心包裹项目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全民公益活动,通过动员社会力量捐购爱心包裹的形式,关爱贫困地区及灾区小学生(2010年以后扩展到全国贫困地区)。
节约一周,捐献一个学校型体育包(价值1000元)
19楼
不愧为优秀班主任,有优秀的思想,有创造的思维
20楼
                       正视自己,改变自己,走向成功
                                 5月24日
    每次周一的班会课,总有一种仓促上阵的感觉。我有一个习惯,周一上午在批阅学生随笔时从学生的随笔中找到灵感,把握班级整体动态,让学生在心灵上有所收获。而我对班会课的定义是:要切准班级动态脉搏,关注学生人格成长,给学生以心灵上的收获。
    今天在批阅学生随笔时对李曦轩、袁梦婷、徐晴、张玲娜的随笔时,我被她们的点滴心语折服了。李曦轩、张玲娜的随笔记述了自己周六回家乘公交车时,自身感受的温馨画面;袁梦婷则是在我布置“坚持”的任务时,自己如何每天坚持跑步到校的;徐晴谈到了自己在语文课上为找不到试卷如何狼狈不堪,随笔最后说道:“我想,整理的大概不只是课桌吧,更重要的是整理自己的心吧。将自己的心整理,才能静坐天边看云。”苦中作乐,收获心灵的成长,这不就是正视自己,肯定自己吗?
随手翻看电脑中班会的课件,突然“正视自己,改变自己,走向成功”的班会课件映入我的眼帘,这不就是今天班会我想要的标题吗?
步骤一:正视自己
格言导入:
1、有人问苏格拉底:世界上什么最难?苏格拉底答道:认识你自己。
2、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自信,有些事情才显得难以做到。
3、学生交流随笔
李曦轩、徐晴、张玲娜
留下些什么再下车
李曦轩(5月24日)
自从上高中以来,坐车就成为我最讨厌的一件事,那推推攘攘的人群,陌生而古板的面孔,毫不客气地从上而下打量着你的眼睛,与梦想中恬淡和谐的情景格格不入。
一个雨天,将季节里最美的东西浸湿打落在地上,带着满地落红的忧伤,我挤进车厢。潮湿的车厢散发出阴暗的气息。我站在窗边凝望,不理会车厢里的吵嚷与喧闹。身体随着汽车的速度不停摇晃、转弯,手臂被绷直,瞬间滑落,失去重心,向后倾倒……
一个结实的墙,在摇晃中依旧安稳,回神,立刻缩回踩在身后那双发旧皮鞋上的脚,留下一个明显的泥印。不安,回头,轻轻描了一句“对不起”在雨水里淡化。已经涌上心头的无名的谢谢却扼在喉咙处,正好对上他的眼睛,深邃而安详,带着些许与窗外相同的诗意,静静地在嘴角勾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若隐若现地出现在穿梭的雨珠中,依旧带着老人充满沧桑的气息。心一松,被雨水浸润。回头,背对他,面朝窗,忧伤的风景里还有他的影子。没有道谢,也没有回复什么。我只是静静地等待,雨停得那一刻。
我下车时,已车厢空旷,静得有些凄凉。转头看看车窗,他的影子依旧朦胧于雨中,不淡化,没褪色。正如江南烟雨诠释的朦胧美一样,只能依稀看到他的轮廓,和滑落在额前的那几根白发。
雨,还没停,那个笑却已在心中种下。
正如很多人所比喻的,人生就是列车的行程,上上下下,人群拥挤。我们要面临太多的陌生人,要去太多陌生的场合,要接受太多我们不喜欢的事。但,我们应该在所有的陌生与不喜欢中留下些什么,并不是为了让自己能成为别人记忆中的什么,只是当作对自己所梦想的那个梦幻世界的践行,或是对他人梦想世界的鼓励。
所以,即使我们无法改变,适应,也要留下些什么,我们认为美好的东西,在列车上,在下车前。这样,即使列车已扬长而去,即使陌生还是陌生,不喜欢还是不喜欢,我们都不会觉得后悔。
我想,整理的大概不只是课桌吧,更重要的是整理自己的心吧。将自己的心整理,才能静坐天边看云。(徐晴)
小结:我们自身并不缺少美,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发现美的心灵。我们的精神是明亮的,关键在于我们用心去体悟,我们要正视自己。
步骤二、改变自己
故事导入:
有个年轻人向理发师学理发,师父要徒弟先拿冬瓜进行练习,用剃刀把冬瓜上的一层薄薄的毛剃干净但不能损坏冬瓜皮。徒弟每次都很细心地把这层毛剃得干干净净而且冬瓜皮完好无损。但是,他每次剃完之后都会顺手把剃刀扎在冬瓜上。师父要徒弟改掉这个坏习惯,但徒弟总是说:“没事的,我以后为顾客理发时绝对不会这样做。”结果,当徒弟为第一个顾客理完发时,顺手就把剃刀往顾客头上一扎。
启示:我们一定要趁早改变坏习惯。
成功不是追求得来的,而是被改变后的自己主动吸引而来的。——美国成功哲学家金•洛恩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21天就会变成习惯性的动作。
习惯形成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7天左右。
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很不自然”
第二阶段:7~21天左右,
此阶段的特征是:“刻意,比较自然”
第三阶段:21~90天左右。
此阶段的特征是“不经意,自然”
事例论证:袁梦婷谈随笔
其实,每天克服自己一点点毛病,每天坚持进步一点点,我们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小结:前一阶段提出的“坚持”话题,结合中午统计的提问卡,让学生懂得坚持做好一件事的不易。
哲理故事共享:
有一条小河流从遥远的高山上流下来,经过了很多个村庄与森林,最后来到了一个沙漠。它想:“我已经越过了重重的障碍,这次应该也可以越过这个沙漠吧!                         
当它决定越过这个沙漠的时候,它发现它的河水渐渐消失在泥沙当中,它试了一次又一次,总是徒劳无功,于是它灰心了。“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了,我永远到不了传说中那个浩瀚的大海。”它颓丧地自言自语。
这时候,四周响起了一阵低沉的声音:“如果微风可以跨越沙漠,那么河流也可以。”原来这是沙漠发出的声音。小河流很不服气地回答说:“那是因为微风可以飞过沙漠,可是我却不行。”
“因为你坚持你原来的样子,所以你永远无法跨越这个沙漠。你必须让微风带着你飞过这个沙漠,到达你的目的地。只要你愿意放弃你现在的样子,让自己蒸发到微风中。”沙漠用它低沉的声音这么说。
小河流从来不知道有这样的事情:“放弃我现在的样子,然后消失在微风中?不!不!”小河流无法接受这样的概念,毕竟它从未有过这样的经验,叫它放弃自己现在的样子,那么不等于是自我毁灭了吗?“我怎么知道是真的?”小河流这么问。
“微风可以把水气包含在它之中,然后飘过沙漠,到了适当的地点,它就会把这些水气释放出来,于是就变成了雨水。然后这些雨水又会形成河流,继续向前进。”沙漠很有耐心地回答。
“那我还是原来的河流吗?”小河流问。
“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沙漠回答,“不管你是一条河流或是看不见的水蒸气,你内在的本质从来没有改变。你坚持你是一条河流,是因为你从来不知道自己内存的本质。”
此时在小河流的心中,隐隐约约地想起了自己在变成河流之前,似乎也是由微风带着自己,飞到内陆某座高山的半山腰,然后变成雨水落下,才变成今日的河流。
于是小河流鼓起勇气,投入微风张开的手臂,消失在微风之中,让微风带着它,奔向它生命中的梦想。
我们生命的历程也像小河流一样,想到跨越生命中的障碍,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就,也需要有改变自我的决心与勇气,这样才能迈向未知的领域,达到生命的不断成长!
21楼
[ALIGN=left]                                让梦想在菁园起航
                             8月22日第一次班会课教案
准备:黑板上书写“让梦想在菁园起航”“高一9班就是一棵树,每个同学都是一片绿叶,我愿提供阳光、水分和养料,使这棵树枝繁叶茂,我爱每一片绿叶。”
一、走进菁园
学生欣赏视频,初步感知菁园
二、菁园的三年靠我们用心书写
讲析《老木匠的故事》,引出“未来靠我们用心书写”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享受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问他是否能帮忙再建一座房子,老木匠说可以。但是大家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经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软料,出的是粗活。房子建好的时候,老板把大门的钥匙递给他。
    “这是你的房子,”他说,“我送给你的礼物。”他震惊得目瞪口呆,羞愧得无地自容。
把你当成那个木匠吧,想想你的房子,每天你敲进去一颗钉,加上一块板,或者竖起一面墙,用你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创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优美、高贵,墙上的铬牌上写着:“生活是自己创造的。”
三、菁园校训及校风
    校训——“忠、恕、勤、俭”。“忠”即忠诚,是对待国家民族的忠诚,忠心赤胆,竭尽全力,精诚报国;“恕”即宽容,是对待他人的宽容,如心为恕,尊重理解,待人如己,各如所愿;“勤”即勤奋,是对待工作和学习的勤奋,业精于勤,专精勤学,勤则不匮;“俭”即简朴,是对待自己和对待生活的简朴,俭以养德,生活节俭,求学真朴。
    校风——“爱国、勤奋、严谨、朴实”。它是南菁校训“忠、恕、勤、俭”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和延伸。
四、为了梦想,点亮心灯
    南菁人恪守着“忠、恕、勤、俭”的四字校训风风雨雨走过了128年,正是这四字格言磨砺了南菁人的精神。从这一刻起,我们在座的也成为了南菁人,有人说踏进南菁中学,一只脚就踏进了重点大学。这话既对也不对,说它对是因为南菁人秉承着校训风雨前行,每年都有几百个学生考入全国重点大学,甚至今年还有考取香港中文大学的;说它不对是因为你是怀着梦想走进来的,但你若不能恪守南菁人的精神,梦想终将变成空想,你将失败的走出去,同样每年也有考试失利的人。南菁仅是一个平台,不是帮你买的终身保险;平台越高,责任会更强,但不上让你用心想,是落实;;南菁是培养未来的精英,不是幻想家;所以,一切从脚踏实地开始;所以,每一位同学必须贴着泥土匍匐前行。
故事引领:有一个人工管理的道口傍晚时分发生了重大的交通事故,有关单位开展调查。调查人员向巡守员问了三个重要的问题:“火车到达时是否在场执勤?”巡守员回答:“依照规定,在场执勤。”“是否提起警示灯左右摇晃警告来车?”巡守员回答:“警示灯确实左右摇晃。”“警示灯点燃了吗?”此时巡守员犹豫了。巡守员一切依规定办事,但是他忘了点燃警示灯。与其说是缺少一盏点亮的灯,倒不如说是缺少一颗点亮的心。
    结语:点亮心灯,点亮三年矢志不渝恪守南菁校训的心灯,为理想而打拼!
五、点亮心灯,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小事做起。
    美国有个“福特公司”,福特是一个人,他大学毕业后,去一家汽车公司应聘。和他同应聘的三四个人都比他学历高,当前面几个人面试之后,他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希望了。但既来之,则安之。他敲门走进了董事长办公室,一进办公室,他发现门口地上有一张纸,弯腰捡了起来,发现是一张废纸,便顺手把它扔进了废纸篓里。然后才走到董事长的办公桌前,说:“我是来应聘的福特。”董事长说:“很好,很好!福特先生,你已被我们录用了。” 福特惊讶地说:“董事长,我觉得前几位都比我好,你怎么把我录用了?”董事长说:“福特先生,前面三位的确学历比你高,且仪表堂堂,但是他们眼睛只能‘看见’事,而看不见小事。你的眼睛能看见小事,我认为能看见小事的人,将来自然看到大事,一个只能‘看见’大事的人,他会忽略很多小事。他是不会成功的。所以,我才录用你。”
    第二,坚持做好一件事。
    陈玉蓉像大多数中国母亲一样,她的生活很平凡。一家媒体这样描述她:55岁,身材不高,脸上已有了皱纹和生活所赐的忧愁:居住在武汉一个堤坝底下的乡村,家境普通,丈夫在做杂工。
    在过去的7个月里,这位母亲每天花大部分时间走路,每天10公里。她希望借此减肥,但并不是为了什么光鲜的目的,而是为了拯救自己的儿子。31岁的儿子正等待她捐出部分肝脏来救治某种先天性疾病,前提是,捐献人陈玉蓉必须首先治愈自己的脂肪肝。在精心照料儿子31年以后,这位55岁的母亲能为儿子做的已经没有更多的了。于是,从7个月前的一个晚上开始,她决心走路减肥。支撑她的是一个没有太多根据的信念:这样可以治愈她的重度脂肪肝。
    结语:只要给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它总能达到它应达到的地方。这对飞翔的翅膀,一个叫坚持,一个叫努力。陈玉蓉用她7个月的坚持和努力,用最朴素的方式——走路,完成了生命的延续。在菁园三年的求知路上,我们要插上这一对翅膀,用最朴素的方式——沉下心去做题,勇敢地走下去。
    第三,心中留爱。
                                    因为爱,所以痛
    23秒32年,同是时间计量单位,一个瞬息之间,一个悠长邈远,是如此之近,又是如此之远,在母女深情拥抱的那一刻,一切都化为了永恒。《唐山大地震》——一部史诗一样的巨著,正如一开始的中国印“唐山”那样坚硬厚重,彰显了中国人的大爱坚毅。而在如今之中国太需要这样一股震风来震醒国人。
    2010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4周年纪念日,就在这天中午12:00点,我与小卫在古城苏州开明大戏院观看了《唐山大地震》。与之前电视里报道说场场爆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偌大一个电影院竟不足30人。似乎这一场影片是为我们而演的,为了冥冥之中的这次相会。
    款款热泪为她内在的某些精神元素而流:一为爱的坚守而流。李元妮一生忠诚于舍命救己的丈夫,同样为了艰难抉择中“救弟弟”的自责之声而默默地坚守两个灵魂的归家。“没了,才知道什么事没了”这是李元妮32年中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涵盖了她历经死难后的彻悟。何谓对亲人的真爱,何谓真正的坚守?方达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倒塌的房子都盖起来了,可我妈心里的房子永远盖不起来,三十二年守着废墟过日子。”自然地震衍生的亲情余震,一震三十二年。
    二为至真至善的人间亲情而流。谈到亲情,似乎对于亲人都在的我们是大不以为意的,从来不能好好地珍惜。对于真正失去亲人的人来说她们只能在记忆中去回忆,而有时由于心中存留的那份“阴影”甚至不敢去正视。那一句“救弟弟”的喊声在方登七岁的时候就将她与家人隔裂开来了,她不能理解母亲对她的放弃,当谈到母亲的时候,以至于她说:“不是我不记得,而是我忘不掉。”心结无法解开自然不能面对过去。在汶川地震中,她现场见证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救援,雨中声嘶力竭几乎崩溃的母亲,彻底解开了方登的心结,让她明白了母亲当初所做出的艰难抉择,而她也绝对相信这比让母亲去死更难。亲人,永远是亲人。那一声声“对不起,妈妈”将亲人之间心上的裂缝缝合了。而此时我想到了史铁生的那句话“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当我们因年轻时候的倔强而与母亲决裂的时候,我们会为当初的鲁莽而后悔,望大家珍惜。
    痛,发自内心的痛。这是《唐山大地震》带给我最大的感受,说不清为什么,为爱、为亲情……因为爱,所以痛。[/ALIGN]
    结束语:回首走过的路,也许,你曾拥有辉煌,但那已成为一种甜蜜的回忆;也许,你曾遭受挫折,但青春的步伐不会因为曾经的坎坷而停滞。漫漫人生路,我们还有更新的梦想要去追寻。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应怀着一颗执著的心,风雨兼程地走下去,不要想未来的道路是平坦还是泥泞。请相信,行动是明天最好的见证,立即行动,让梦想在菁园起航!
22楼
[ALIGN=center][SIZE=3]享受过程,收获成熟[/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FACE=Times New Roman]9[/SIZE]月[FACE=Times New Roman]6[/FACE]日[FACE=Times New Roman] [/FACE]第二次班会课[/FACE][/ALIGN]
[SIZE=3]班会背景:[FACE=Times New Roman]9[/SIZE]月[FACE=Times New Roman]3[/FACE]日高一年级举行了大合唱比赛,虽然经过缜密地排练,从服装到入场、退场再到朗诵口号,但事实是我们失败了,仅仅获得第七名。从学生的随笔来看,许多同学很不服气,有些班级连指挥都没有,服装又不统一居然名次比我们高。原本学生一定意味,事后我会总结,但我硬是没有,而是让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我们做得很充分,但最后失败了,今后我们可能还会碰到如此的状况,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看待事情本身。因此,何不趁此机会与学生讲讲得与失的问题、关于成熟的话题。[/FACE][SIZE=3]班会过程:[/SIZE][SIZE=3](一)我们的心语[/SIZE][SIZE=3]从学生的随笔中挑出有代表性的,呈现给大家,让大家直面现状。[/SIZE][SIZE=3](二)一起欣赏《失落的一角》[/SIZE][SIZE=3](三)学生谈感受[/SIZE][SIZE=3](四)教师小结[/SIZE][SIZE=3]失落的一角给我们的启示:[/SIZ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1[/SIZE]、处事的准则。[/FAC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SIZE]、处事的态度。[/FACE][SIZE=3](五)我的感受[/SIZE][ALIGN=center][SIZE=3]享受过程,收获成熟[/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有感于南菁中学高一学生大合唱比赛[/SIZE][/ALIGN][ALIGN=center][SIZE=3][FACE=Times New Roman]2010[/SIZE]年[FACE=Times New Roman]9[/FACE]月[FACE=Times New Roman]3[/FACE]日[/FACE][/ALIGN]
[SIZE=3]大合唱比赛终于尘埃落定了,兴奋的兴奋着,失落的失落着。当结果与期望相违背时,无疑我们会很失望。看着大家失落的脸,我有些心痛,我知道在过去的几天中大家都付出了很多,而当现实如此时,我们唯有面对。无需去哀痛什么,重要的是要找到出口,收获成熟。[/SIZE][SIZE=3]泰戈尔说过:“天空中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翔过。”是啊!不管结局如何,至少我们已经走过,享受了过程,收获了成熟。[/SIZE][SIZE=3]首先,孙誉玮用她一次次有节奏的摆臂告诉我们,做事是要“较真”的。当她在我身旁随着其它班的歌声一次次挥舞手臂的时候,她仿佛在向我述说着“完美”的定义。不曾想过,我的学生会如此的“较真”。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这股“较真”的劲儿,不是为了追求成功,而是为了保持自己做事的本色。[/SIZE][SIZE=3]其次,做最本真的自己,做好自己。虽说时间仓促,大家也抱怨过没有白色上衣,但从最后的着装来看,基本达到了要求,而这就是大家集体荣誉感的体现。对进场、退场、台上的动作,我都一一作了要求,而大家也是认真按要求去做的,可能很多同学会认为没有必要,因为其它班没有这样要求却取得了比我们好的成绩。但我要说的是,坚持做最本真的自己,不管外界如何,始终要有一颗坚定的心。[/SIZE][SIZE=3]最后,我们要正确对待得与失的问题。虽然说今天我们没有取得名次,这似乎是对我们之前做了那么多工作的否定,我们内心也会感到失落。但我要说的是,对于“得”的理解,我们不仅仅停留在光鲜的名次上,更重要的我们要从这件事情中收获细节的力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让我们从失败中奋然前行,坚定向前。[/SIZE][SIZE=3]“成熟”意味着我们遇事能荣辱不惊、从容镇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让我们用一颗善于发现的眼睛用心体悟身边的美,美就在我们身边。[/SIZE][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
23楼
我曾经也勇气十足地设计过自己的班会课。但见到你这样持之以恒、有思想、有创造性、全面而又细致的设计时,我深感惭愧——我没有坚持下来。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