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点评之欲擒故纵“冷处理”

12楼
学习!收藏!
13楼

       《欲擒故纵“冷处理”》可学习不可复制
    读了丁老师的《欲擒故纵“冷处理”》后有同感,但是对丁老师的策略有些想法。像小柯样的孩子并不少见,聪明而淘气。我想小柯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对老师的关注要比其他同学多一些,他所有的恶作剧也许只是为了引起大家的注意,确切地说是老师的注意。从老师的批评式关注中他能找到爱的感觉。这样分析我们就不难理解小柯的行为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丁老师的“冷处理”才会成功。如果小柯不是一个追求爱的孩子,这个策略的效果就是一个未知数了。因此丁老师的这个策略复制前提是你的处理对象是一个有爱的意识的孩子,要观察孩子错误行为的出发点,而且孩子越大成功的几率就越低。。
    记得多年以前我也运用过这个方法,但是很遗憾我失败了,对此事我一直耿耿于怀。记得那时我带的班里有一个叫小刚的孩子,12岁,真可谓刀枪不入。所有的任课老师,包括校长都参与了对他教育,可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不写作业、打架、不听课、和老师顶嘴。我接过他们班以后,我以为只要有爱、只要我尊重他们,他们就一定会尊重我,就一定会按照我设想的一步步走下去,因为“人有敬怕的没有吓怕的”。我摒弃所有老师的看法,决定以赏识激励法转化小刚。一开始他还不熟悉我对我还算恭敬,有时候自告奋勇的打扫卫生、维持纪律、搬运水桶等。于是我就大张旗鼓的表扬他,还让他担任劳动委员的职务,为了巩固成果显示他在我心中的重要性,我还经常和他商量班里的事务。他很高兴表现的也还不错,老师们都反映他变化很大。在我暗自窃喜以为成功的时候,他“旧病复发”了,并扬言:“李老师的招数也就如此!”话语中大有不屑之意。原来这些时日他是在试探我。我想你既然不喜欢被人尊敬,那就“冷处理”一下吧。我和丁老师一样开始漠视他的存在,暗地里观察他的反应。一开始他还向我讨好,但是两天以后他竟然用了同样的招数对我,我们互不理睬的僵局持续了一周。最后我怕他真的以为我忽略他而放弃自己就选择了放弃“冷处理”的方法。在我和他斗智斗勇不分胜负的过程中他升入了初中。后来我听说升入初中以后的他和老师的战争越来越升级,最后他也没有继续升学就流入了社会。
   现在想来很是后悔,如果那时候我再努力一点,再多爱他一点,也许他会改变。
   但是有时候教育真不是万能的!
14楼
我也试过冷处理,暗箱操作被发现后,这学生开始故意和我作对,到后来,和每个老师作对,和老师课上吵架,根本没办法。我是个新班主任,今年工作第二年,还是九年级毕业班,很头疼,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15楼
有时就是这样,对待不平常的学生就要用些特别的方法,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
16楼
很受益,老师们独到的见解,让我思路开始变得严谨。
17楼
每个孩子的个性是不一样的,丁老师的做法会对一些孩子产生好的影响,不过也会对一些孩子的心灵产生负面的影响,所以我想在用这个方法的时候要先试探性的使用,效果好了就放手去做,如果效果不好就要停下.我要试试看.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