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兰教育诗韵(第二辑)

378楼
[P][P][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3][B]学习是快乐的 奉献是幸福的
[/B]——感郑州、栾川之行[/FACE][/SIZE][/ALIGN][/P][P][ALIGN=center] [/ALIGN][/P][P][/P][P][P][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3][/FACE][/SIZE][/ALIGN][/P][P][/P][P][FACE=楷体_GB2312][SIZE=3]郑州,中华腹地,黄帝故里!
郑州的七月,同样流火。心语团队的四十多名成员,没有上级的任务,也没有他人的驱使,大家不远千里,不畏劳顿,自费参加了“中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与班主任管理艺术培训会”培训。
白天的会场里,心语班主任个个专注,学习领悟名师的高招,感受领略名家的风采;晚上的论坛中,心语的朋友们个个激情,切磋交流各自的带班经验,探讨分享专业成长的方法和途径。[/FACE][/SIZE][/P][P]
[FACE=楷体_GB2312][SIZE=3]栾川,九分山林,半水半田。风景如画,人人质朴,但这里的教育却相对滞后,心语团队的十余名班主任全义务给这里的一千余名班主任做了三天的培训,大家将自己最为宝贵的积累和这里的老师们共享。
引用栾川的一位老师的话吧:我们这里的信息相对闭塞,想学习却不知到哪里学习,也不知道怎么学习,我工作十好几年了,接受这样专业化的培训还是第一次,今天,我才知道自己最缺少什么,我们的教育最需要什么,接下来我会很珍惜,会很努力!
[/FACE][/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3]就个人而言,这次无偿的支教比“有偿的”我激情多了。[/P][/FACE][/SIZE]
379楼
寥寥数语,彰显的是底蕴和文采
380楼
[TABLE=transparent,0,0,100%,left,transparent,0,none][TR][TD][P][SIZE=3]好些日子没有潜下心读书了,说话没了底气,思考没了源头,生活也像是没加作料的饭菜。昨天起,拿到了《班主任之友》的“班主任专业发展”特刊,决心研读每篇——
[B]
[/B][/SIZE][FACE=楷体_GB2312][SIZE=3][B]《像孔子一样做教师》([/B]朱永新)“有没有一位老师曾经在他的一生中面临重重困境却依然如此信任世界,信任生命?”“有没有一位老师终其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学习,不知老之将至,生命将息?”“至少有一个人曾经那样,自觉地把一生视为修炼的过程,努力地让自己的生命‘天’‘道’融为一体。”“他就是我们的先师孔子。”……
 
是啊,“既然选择了远方,就当风雨兼程”,既然做了教师,就当沉下心做我们的真教育,“做一名最优秀的教师”当用我们一生的追求。
时下,社会转型,实惠至上,我们可能要面很多的诱惑,我们要历经太多的抉择。但教师职业的神圣性,让我们无法不选择淡泊,教师职业的良心性,让我们无法不竭尽全力,金子太多将会成累赘,光环太多势必会让人眩晕。[/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3][B][/B][/SIZE][/FAC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3][B][/B][/SIZE][/FAC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3][B]《班主任专业发展:概念、内容与制度保障》([/B]熊华生)“确立班主任主业地位,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前提;让班主任成为一个吸引人的岗位,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建立专业培养和研修制度,为专业发展提供空间;对班主任管理进行改革,尊重班主任专业自主性,真正让班主任成为一项专业。”[/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3]我们姑且将熊主编的论点称之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四面体”,这四个面缺少哪一个都会让“班主任专业发展”变成一个“空壳”,会让它变得虚脱。这其中要有制度的保障,领导的重视,科学的机制,班主任自身的主动成长等,要达到这种“状态”,可能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但却不是一个“难题”。[/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3][B][/B][/SIZE][/FAC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3][B][/B][/SIZE][/FAC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3][B]谢谢二位!让我们思考,促我们成长![/B][/SIZE][/FACE][/P][/TD][/TR][/TABLE]
381楼
[P][SIZE=3][B]继续读与悟——[/B][/SIZE][/P][P][SIZE=3][/SIZE] [/P][P][SIZE=3][/SIZ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3][B]《班主任应该有怎样的素养》([/B]李镇西)“中国的教育需要一批乃至一代把教育当作事业而不仅仅是谋生饭碗的教育者——尤其是和学生朝夕相处并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班主任。他们应该有直面现实的勇气,有超越苦难的精神,有披荆斩棘的双手,有遥望未来的眼睛,在他们的心中应该永远燃烧着教育理想主义的熊熊火炬。”[/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3][/SIZE][/FAC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3]心想才能事成,有梦才好追逐。“把教育当作事业”,就有了事业心,就会心甘情愿地付出,就会挖空心思地想办法,临危而不惧,负重而不怨,不倦怠,不迷失。“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就算穷其一生也不能成名成家,但他的生命定会因丰盈而远离苍凉,他生命之中会有数不完的幸福因子。[/SIZE][/FACE][/P][P]
[FACE=楷体_GB2312][SIZE=3][B][/B][/SIZE][/FAC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3][B]《班主任之友》([/B]专题)“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走向未来的一张通行证。亲爱的班主任朋友,即使我们拿出全部的时间、精力去寻求专业发展,都将是一件‘盈利’的好事,因为它会促使我闪在对事业的追求中,在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时,也使自己的生命丰盈美丽。如此,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3][/SIZE][/FAC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3]“专业发展(或专业成长)”不是口号,是行动,是改变。起初也许源于被迫,也许是源于冲动,但只要迈步就会进步。一步,一天,一篇文章,一个思考,一次争辩可能都远不足以让我们洗心革面,但只要我们今天种下了 “专业发展(或专业成长)”的种子,春天就会有期待,夏天就会有希望,秋天就会有喜悦![/SIZE][/FACE][/P]
382楼
没有学生的班主任好像很失落,但可用阅读来填补我们心灵的空虚。
383楼
[P][SIZE=16px][B][FACE=楷体_GB2312]“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因此,我认为阅读对于教师成长应该是第一的。没有教师的阅读,就不会有教师的真正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朱永新)[/FACE][/B][/SIZE][/P][P][FACE=黑体][SIZE=16px][/SIZE][/FACE] [/P][P][ALIGN=center][FACE=黑体][SIZE=16px][B]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阅读[/B][/SIZE][/FACE][/ALIGN][/P][P][ALIGN=center][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B](贺华义)[/B][/SIZE][/FACE][/ALIGN][/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SIZE=3][/SIZE][/SIZE][/FACE] [/P][P][SIZE=16px]读了班刊中《阅读,为专业成长奠基》这一板块,分享了众人读书的经验和心得后,自己便又有着一种强烈的写的冲动。因为读的我也同时在思考着以下两个问题——[/SIZE][/P][P][SIZE=16px][B][SIZE=3][/SIZE][/B][/SIZE] [/P][P][FACE=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16px][B]教师为了什么阅读?[/B][/SIZE][/COLOR][/FACE][/P][SIZE=16px][B][P]
[SIZE=3][/SIZE][/B][/P][SIZE=16px][P][FACE=楷体_GB2312][SIZE=3]这个问题可能比较好回答。为了什么?为了让自己“精神富足”,为了让自己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变得出众,为了能站在相对的高度做教育并做好教育。于是,“牺牲”了其他的时间,悄悄地捧起书;于是,“放弃”了其他的事情,默默地打开了书。[/SIZE][/SIZE][/P][/SIZE][P][SIZE=3][/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3][/SIZE][/FACE] [/P][P][SIZE=3][/SIZE][SIZE=16px][P][B][FACE=楷体_GB2312][SIZE=3]因为一本好书就能让你改变或提升很多:思想上,行动上
[/SIZE][/SIZE][/P][P][SIZE=3][/SIZE][/B][/FACE][/P][P][SIZE=3][/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就个人的教育成长而言,有着与书的不解之缘,魏书生老师的一本《班主任工作漫谈》让我着迷了许多天,那是我在做班主任工作最为激情的时间段里,一直觉得比身边的同事做得出色,一直能带出相对优秀的班级,内心深处简直有不可一世的得意。这本书,让我觉得成绩原本竟然都是村夫般的体力活,所谓的“民主”背后藏掖着霸权,所谓的“科学”背后付出的却是高成本、高能耗。我的自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之后便开始了觉醒,起初多是模仿,后来尝试着突破,再后来我明白了,原来我是走在一条无止境的路上,这种无止境没有让我迷茫,反而让我喜欢上了“追逐”。
台湾苏明进的《希望教室》读完后,让我更深地思考了“绿色教育”“低碳教育”,那一段时间,我就立志要让自己今后带的每个班都充满希望,溢满绿色,想写出一本这种绿意盎然的书,同时也坚定了脚下的这条“为教育”的路。[/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SIZE=3][/SIZE][/SIZE][/FAC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B]不读书,生活就没了滋味,说话就没了底气,人也就变得很俗气[/B][/SIZE][/FACE][/P][SIZE=16px][SIZE=16px][P]
[FACE=楷体_GB2312][SIZE=3]读书的时候,自然会很充实。一旦放下,有时就不经意地“遛达”得过了些,毕竟还要面对许多诸如家庭、单位、社会等繁琐的事务,甚至是一些光环和寒暄,于是,也就冷落了书和读。
一旦心静下的时候,突然会感到很空,生活就没了滋味,说话就没了底气,人也就变得很俗气,进而失落,原来是许多时日没读书的缘故了。然后突然起身,抱起书来痛读一通。简直就像吸惯了大麻的人又来上一支一样,很是提神。我才知道自己真的离不开“阅读”了。
当然刺激起读书瘾的还有一些名师名家们,他们的滔滔不绝,他们的旁征博引,他们的灵活机智,他们的神采奕奕。这当剥去“功利”,不然仍旧不能脱去俗气。[/SIZE][/SIZE][/P][/SIZE][P][SIZE=3][/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B][SIZE=3][/SIZE][/B][/SIZE][/FACE] [/P][P][FACE=楷体_GB2312][COLOR=#0000ff][SIZE=16px][B]如何实现有效的阅读?[/B][/SIZE][/COLOR][/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SIZE=3][/SIZE][/SIZE][/FACE] [/P][P][SIZE=16px][B][FACE=楷体_GB2312]博采众长,但不迷失在阅读的路上
[/SIZE][/B][/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有年轻一些的朋友问我,如何才能实现有效阅读,我的建议通常是:要多读,博采众长,但不要滥,要有选择地读,选择名家的、经典的,在读的时候也一定不能迷失了自己,要从书中读出自己。
读书有些“企图”是不为过的,我就是要学他们什么,我就是要“拿来”一些,我就是要学为我用。在读的时候如果是膜拜式的就没有那个必要了,因为没有哪本书是教育的“圣经”,每一个作者都会有他的局限性,每一本书都有它的时效性。千万不要因为学习别人的舞步而忘记了走路,不要为了效忠某个名人名家名师而忘记自己来时的路。[/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SIZE=3][/SIZE][/SIZE][/FAC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B]读书的时候手里要抓着一支笔,要正襟危坐,要读后即写[/B][/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B][SIZE=16px][SIZE=3][/SIZE][/FACE][/B][P][SIZE=3][/SIZE][SIZE=16px][P][SIZE=3][/SIZE][B] [/P][P][SIZE=3][/SIZE][/B][/SIZE][/P][P][SIZE=3][/SIZE][/P][P][SIZE=3][/SIZE][/SIZE][/P][P][SIZE=3][/SIZ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有些阅读可能会让我们读了就忘,让我们的内心沉淀不下来什么,让阅读变得飘忽,这种读多是低效或无效的,只是曾读过或似曾相识。就自己的阅读觉得最为得意有效的阅读,是手里抓着一支笔,边读边在书上勾勾画画,在书的边上做一些批注或者是来点自己的“高见”(当然这要是自己买的书),要正襟危坐,因为斜躺着多少有些是对写书人的不尊重,还容易犯困。一旦从书中读出了点灵感或读出了自己,那就要读后立即写出来,这样才好“留痕”,自然也加深了对书的印象和理解。说不定将来整理出来就成了让别人阅读的文字呢。[/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SIZE=3][/SIZE][/SIZE][/FACE] [/P][P][SIZE=16px][B][FACE=楷体_GB2312]要将报刊杂志和大部头的书结合在一起读
[/SIZE][/B][/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读报刊杂志(这里指专业阅读),会让自己跟紧教育行进的步伐,让人产生一些时效性很强的思考和认识,会让我们对某个小问题得以清醒的认识,会让我们学到许多教育的技巧和小诀窍,会让我们接触一些当代的教育界的精英头脑们。读大部头的书,就如同是受高人指点,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如果参悟得体的话,会让我们整个上升到一个更高一层的境界,就像又拜了一个高明的师傅并得到他的悉心指点。[/SIZE][/FACE][/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SIZE=3][/SIZE][/SIZE][/FACE] [/P][P][FACE=楷体_GB2312][SIZE=16px]一座高楼,是一块块地砖堆积起来的,时间久了就成了高度,牢固否还需要沙石水泥的结合,还要有钢筋的支撑牵连。教师的专业成长自然需要用阅读来推动,堆砌,要有思考,有取舍,有结合,有创新,时间久了,我们也就长高长大了。[/SIZE][/FACE][/P][P]
 [/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234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