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事情大事心(原创首发,非班刊不得转摘)

楼主
小事情大事心(原创首发,非班刊不得转摘)
[P][SIZE=5][B][FACE=Arial][COLOR=blue][SIZE=24pt]小[/SIZE][/FACE][/COLOR][/B][B][FACE=Arial][SIZE=24pt]事情[COLOR=blue]大[/FACE][/SIZE]事心[/COLOR][/B][/SIZE][B][FACE=Arial][SIZE=13px](原创首发,严禁非法转摘!)[/FACE][/SIZE][/B][FACE=Arial][SIZE=9pt][/FACE][/SIZE][/P][P][FACE=Arial][SIZE=18pt]    ——[/FACE][/SIZE][COLOR=#f70909][FACE=Arial][COLOR=#993366][SIZE=15pt]对陶行知[/COLOR][/FACE][/COLOR][FACE=Arial][COLOR=#993366][SIZE=15pt]“[/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993366][SIZE=15pt]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993366][SIZE=15pt]”[/FACE][/COLOR][/SIZE][FACE=Arial][COLOR=#993366][SIZE=15pt]名言的一点体会[/FACE][/COLOR][/SIZE][FACE=Arial][SIZE=15pt][/FACE][/SIZE][/SIZE][/P][P][FACE=Arial][SIZE=18pt]     [/FACE][/SIZE][B][FACE=Arial][SIZE=18pt]作者:黄长贵[/FACE][/SIZE][/B][B][FACE=Arial][SIZE=18pt] [/FACE][/SIZE][/B][B][FACE=Arial][SIZE=18pt]单位:江西省上高县田心中学[/FACE][/SIZE][/B][FACE=Arial][SIZE=9pt][/FACE][/SIZE][/P][P][FACE=Arial][SIZE=18pt]      [/FACE][/SIZE][FACE=Arial][SIZE=18pt]手机:[/FACE][/SIZE][FACE=Arial][SIZE=18pt]15979501409 [/FACE][/SIZE][FACE=Arial][SIZE=9pt][/FACE][/SIZE][/P][P][FACE=Arial][SIZE=18pt]      [/FACE][/SIZE][FACE=Arial][SIZE=18pt][COLOR=#0909f7]眼睛一睁,忙到熄灯。这是教师们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初中教师,任教语文学科,还当班主任。对此,笔者有深切体会。陶行知说过“为一大事来,为一大事去”,这话很实在。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是教育英雄,但是,所有教师都有默默奉献精神。而实际上,教育工作就是一种良心工作,责任重,压力大,影响深,不管春夏秋冬,无论远近高低,教书育人始终是为师之道。[/FACE][EM01][/SIZE][/COLOR][FACE=Arial][SIZE=18pt][/FACE][/SIZE][/P][P][FACE=Arial][SIZE=18pt]毋庸讳言,要求生存,教师不是最好的行业;要求利益,教师也不是最佳的选择;要求前途,教师绝对是第一的职业。俗话说得好,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笔者认为,人生的高处在思想、道德、心灵和精神层面。教师作为一种公益职业,很多人,只看到教师的表面工作。不能很好地认识这种职业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殊不知,教师的确是“为高尚人做事,做高尚人事”的职业。[/FACE][/SIZE][FACE=Arial][SIZE=18pt][/FACE][/SIZE][/P][P][FACE=Arial][SIZE=18pt]诚然,教师是辛苦的,是延续的,是扩展的,它的实践意义不在形式的高低,比如,小学、初中、大学等。更在乎内涵的深浅,如果一个教师有追求,有热情,有付出,学生们是感激的,不好的教育方法,只会降低教师高大的形象。所以,做个怎样的教师,是这种职业意识里的最大命题。[/FACE][/SIZE][FACE=Arial][SIZE=18pt][/FACE][/SIZE][/P][P][FACE=Arial][SIZE=18pt]笔者是个热心教育的人,是教师行业的一份子。工作中,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反思以后,发现有的是本人知识修养问题,有的是学生素质问题,也有的是家长素质问题,还有的是学校管理机制问题。魏书生说过:“一个好教师是不怨天尤人的。要学会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实践中,笔者以一个小学生的姿态,躬耕在教育的田野,把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也将自己定位在“教育农民”的位置。学生是庄稼,需要的是知识的养分和道德的阳光。于是乎,笔者结合实际,把教育分成了一块块小菜地或者小果园。[EM14][/FACE][/SIZE][FACE=Arial][SIZE=18pt][/FACE][/SIZE][/P][P][FACE=Arial][SIZE=18pt]按照教育规律,认真履行教育职责,从备课上课到辅导测试,没一个环节不需要教师的心血和智慧。笔者体会最深的是教师要敢于善于将教育看成是一件一件的小事,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做细做实做好。[/FACE][/SIZE][FACE=Arial][SIZE=18pt][/FACE][/SIZE][/P][P][FACE=Arial][SIZE=18pt][COLOR=#ee3d11]小课堂大社会[/FACE]。走进课堂的瞬间,就是教师感受最深的一刻。当看到一个教师,手捧教材,面带微笑,脚步轻盈,走进教室时,你的第一感觉是什么?要知道,几十号生命,几十双眼睛,几十种希望,全部寄托在你这个走进教室的人——教师身上!你看看,嗷嗷待哺的形象,多么可爱!所以,笔者备课前,总要先想到学生,哪些知识可能难懂,哪些知识可能易学。哪些学生是早慧型的,哪些是晚熟型的(从不称“好学生”和“差学生”),有了正确认识,对学生的态度就会不一样。只要是良心活,就是富含生命体征的,所有的一切,都要从关注关心关爱开始。要知道,一个未来社会的缩影图就在眼前。你能不认真吗?[/SIZE][/COLOR][FACE=Arial][SIZE=18pt][/FACE][/SIZE][/P][P][FACE=Arial][SIZE=18pt][COLOR=#ee3d11]小纠纷大疼爱[/FACE]。学生毕竟是学生,经常有小误会、小纠纷、小摩擦、小别扭、小徘徊等。对待学生的事情,笔者一贯主张,先调查分析,后分别处理。而且处理方式和处理方法,要科学,民主,公正,有情。对待学生的小问题,很需要教师的智慧。比如,男孩女孩打架,闹别扭,这是一个需要老师大疼爱的问题。笔者班上,曾经有个孤儿,学习不积极,打架“优秀”。大闹三六九,小吵天天有。这就是给老师出了一道难题。你不去解决行吗?[EM09][/SIZE][/COLOR][FACE=Arial][SIZE=18pt][/FACE][/SIZE][/P][P][FACE=Arial][SIZE=18pt][COLOR=#e6421a]小书信大交流[/FACE]。叔本华的教育观点是“教会学生交流,让他们自己找到快乐”,笔者也很在意学生的快乐,可惜,教育实践中,对于老师来说,似乎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是一些综合素养的问题。不是有的学生,喜欢上自己喜欢的老师的课么。采用书信方式,每天选几个同学,把信写好,“寄”给他们。这样,日久天长,效果一定不一般。现在的学生不是缺管理,而是少交流。[/SIZE][/COLOR][FACE=Arial][SIZE=18pt][/FACE][/SIZE][/P][P][FACE=Arial][SIZE=18pt][COLOR=#ee3d11]小访家大信任[/FACE]。陶行知说过:“带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就是要奉献自己的心智和体能,把学生的事,抬高些,再抬高些。用家访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是,目前,许多家长外出打工,让孩子成了“留守族儿童”,家访成了一种寄托。笔者创新了一种管理办法,就是让学生走进老师的家进行实际的“访家”活动。让学生知道一名教师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SIZE][/COLOR][FACE=Arial][SIZE=18pt] [/FACE][/SIZE][FACE=Arial][SIZE=18pt]这种做法宜在周末进行。可以和学生约法三章,让他(她)不仅认识老师,而且,信任老师。[/FACE][/SIZE][FACE=Arial][SIZE=18pt][/FACE][/SIZE][/P][P][COLOR=#0938f7][FACE=Arial][SIZE=18pt]斯人已去,陶先生的名句不是永远的宝藏,但一定是永远的光芒。让老师们深深体会到教育之爱,同时,觉得教育之深,也感到教育之远。笔者己见,教师一生[/COLOR][/FACE][FACE=Arial][SIZE=18pt] [/FACE][/SIZE][/SIZE][FACE=Arial][SIZE=18pt][COLOR=#0938f7],明白一个教育之理足矣![/FACE][EM16][/SIZE][/COLOR][FACE=Arial][SIZE=18pt] [EM16]         [/FACE][/SIZE][/P][P][FACE=Arial][SIZE=9pt][/FACE][/SIZE][/P]
1楼
许多人就是因为把教师看小了,所以才不能够成就大事情.其实,只要做好每件小事情,我们就会成就大事情.黄老师讲得很有道理.
2楼
所有的小事都做好了,也就是一件大事了。彼人也感受较深,写得真好呀!
3楼
谢谢鼓励
4楼
小事情大事心,本身就是一个好老师的想法!谢谢黄老师对我的关注!祝春节愉快!
5楼
[P]              [COLOR=#0909f7][SIZE=4]自私是颗不发芽的种子[/COLOR][/SIZE]    (原创首发,非班刊不得转摘)        
            [COLOR=#6600ff]作者:黄长贵   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田心中学
[/COLOR][SIZE=5][/SIZE][/P][P][SIZE=5] 坑坑洼洼,高高低低,我跌跌撞撞走在家访的山路上。心想:这样的“水泥路”也难为了山里人家。晴晴(化名)就是我班上唯一还在山里住的学生。她习惯独来独往,就像一只野山猫。我喜欢她的文静样子,白皙的皮肤,微卷的刘海,会说话似的眼睛,声音细细柔柔的。课上不发言,下课也少走动。但是,喜欢看课外书。故事也从这儿开始。
   那天,晴晴在看一本新版的《少年维特的烦恼》,同桌发现就去抢。结果,书被抢烂了。晴晴哭得很伤心。我问晴晴,她不说。明明却告诉我:“晴晴好自私,霸占别人的书。巍巍就去抢。书烂了!就哭。”
   小学时,晴晴就是个内向“自私”的同学。妈妈早逝,丢下了她和一个小弟弟。但是,学习成绩不差。一般是中游偏上。到了中学,读初二了,她还是我行我素。性格古怪,平时,她要的东西,别人的也敢霸占,而且,脸不红。这次又是“自私”惹的祸!难怪同学们说她:“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肯定她的自私很自然。我无奈之下,也只好家访了解情况。
   “晴晴是个家务能手啊。”我一进门就看见了她在灶前烧火。旺旺的火苗,让我觉得很幸福,“老师来了!晴晴欢迎吗?”
   她只是微笑着点点头,又摇摇头。穿一身红色衣服,显然很清纯。 [/SIZE][/P][P][SIZE=5] “你爸爸呢?”我试探着询问。
  “在后山砍柴呢。”细细的声音,很美。
   和她们父女一起吃饭时,我看到了晴晴不时地提醒我吃菜,还往我碗里夹菜。
   “你弟弟呢?”我笑着问,“弟弟也该在读小学吧。”
   “没有啦。死了!”晴晴的声音很细。听到了难过的语音。
    在晴晴家过宿,是我第一次在学生家住。家里家外,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很有生活条理的女生。在晴晴的个人领地——小房间里还有书柜和写字台——虽然很简陋很陈旧!
    第二天清早,我和晴晴父女俩一起上山看菜。是这座山唯一的菜地。远远就看到绿绿的菜长在红土地里,一幅山民菜地图。
   “这些菜是自己种的。种子都是自家留的。”晴晴厚道憨实的父亲告诉我。
   “这菜也有不发芽的吧?”我想到什么就问。
   “有哦!不发芽的种子不多。但是,我会补种。你看,这一茬就是我补种的。”好好的苗子,壮壮嫩嫩的,白丽黄秀的样子。
   “晴晴,你会种菜么?”我笑着看看晴晴,“种菜也是学问呢。”
    晴晴突然看到我,有点奇怪的样子。我也试着说:“我也喜欢种点菜。课外到菜园走走,的确是种享受。就是看到那些不发芽的种子,心里有点急!”
   “老师也种菜啊?”第一次听到晴晴主动“发言”。课上她从不发言。所以,老师都说她是大山的女儿不愁“言”。
   “是哦!我的很多性格也是在菜地形成的。比如:善待每一颗菜,给菜送肥要均匀,适当松松土,浇浇水。让我学会了等待,学会了希望,学会了欣赏。”
   “老师!你真会说!”晴晴莞尔一笑看到我。
    上午,我回学校了。在我的教育日记中,我写上了几句:“不是所有的种子都会发芽。不发芽的种子,不受欢迎。但是,我们要学会等待!”
    晴晴返校后,我再次找到她谈心。先是说了很多欣赏她的好话。比如,会做家务。会照顾爸爸。会原谅别人。会招待客人。等等。并说出了我的想法。告诉她做个宽容的人。学会容纳别人,多与同学交往,互相认识同学,适当帮助别人。比如,有书就借给同学看。想看别人的书,就要先问,看完要及时归还。晴晴听我的讲话时,态度明显很安静。没有不耐烦!一张可爱的笑脸,十分清纯!
    自始至终,我没有说一个伤心的字眼。因为批评和欣赏学生都是一样的,要尊重学生!
    后来的一段时间,我再也没有听说晴晴自私的事!就连上课发言,有时也可以叫叫她。 我上语文课时,就让晴晴上台展示过几次。虽然,答案不尽如意,但是,毕竟有了好开端!




             
[/P][/SIZE]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17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