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318楼
[P][FACE=黑体][SIZE=4]成为我自己 [/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    如果你想拥有更强的自控力,就得拥有更多的自我意识。[/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    自我意识就是人类特有的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    自我意识表现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三种心理成份。[/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称,人有五个层次的心理需要:饮食与性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罗杰斯说,自我实现的需要就是成为我自己。[/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    所以,我们生命的根本动力在于成为我自己。[/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    很多时候,我们都能感觉到。同一件事情,如果是别人来要求我们做,我们就会心生不快,感觉自己是被要求的。如果这件事情是自己首先主动参与的,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两者的感觉不言而喻。自己拥有选择权,主动参与自己生命的体验,就在做我自己,无论结果是快乐还是忧伤。[/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    同样的道理,如果同一件事情我把它当做是必须完成的任务或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游戏,结果也会截然不同。虽说是同一件事情,前者看上好像是被迫完成任务,后者却是通过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来唤醒自己。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当自己疲劳于不想做和必须做的挣扎消耗之后,剩下具体做工作只能是草草结束,应付了事。所以,明白自己的感觉和体验的重要性,也不要打着爱的旗号去强制和要求别人。[/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记住,是不是在做自己,这点极为关键。[/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    回顾历史,我们拥有意志力,得益于远古时代的人类。随着人类不断进化,前额皮质逐渐扩大,使我们拥有了新的功能。它能控制我们去关注什么、想些什么,甚至能影响我们的感觉。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行为。[/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    所以,进化,更多的是锦上添花。当我们拥有新技能的时候,大脑原始的功能并没有被新功能所取代。在原有的冲动系统和本能系统之上,我们进化出了自控系统。但过去为我们效劳的生存本能,如今会不可避免地给我们带来麻烦。比如,过去事物短缺的年代,吃美味的事物会为我们增加热能,而今天过分地爱好和追求山珍海味却是使我们患上疾病的风险率大大地增加。[/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    一旦我们明白这个道理时,想要迫不及待地控制节食,那是既不科学也不能长时间达成较好效果的。因为我们的意志力有限,在短期控制自己有效的之后;在意志力疲软期间,我们会越发经不起诱惑和考验。所谓,越控制越失序正是这个道理。不管怎么样,吃饱是人的本能,当人要想方设法地控制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忽略自身的感觉造成身与心的分裂。这样的做法其实就是在否定和摧毁自己。[/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这个世界上,每件事情都是中性的,最后结局的不同是因为人们对事件的看法有着好坏的不同。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能是人之常态,也只有承认人之为之的常态,我们才是真正的在做我自己。[/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    所以,在劳累了一天之后,我可以好好地放松休息,别再强迫自己看书学习,因为这个时候我的意志力很薄弱,我看不进去也学不进去;在平时自己心情烦躁的时候,宠爱一下自己,别再让这些堆积如山的工作把自己的情绪压垮,爱自己的生活方式——别把生活搞得一团糟,过自己想要的简单生活;每一天面对的事情很多,想做的和不想做的,自己应该有个任务清单。不想做的必须规定自己要做点什么,喜欢做的告诉自己“不是任何一件喜欢的事情你都可以急着把它做完”;最后承认自己的意志力有限,预设底线,学习时不开QQ,别老是挑战自己的意志力,老是打开QQ一边学习或工作,一边聊天。[/SIZE][/FACE][/P][P][FACE=黑体][SIZE=4]    做我自己,成为我自己,一切都是人生路上的丰富与经历。[/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
[/SIZE][/FACE][/P]
319楼
[P][FACE=微软雅黑][SIZE=4] 痛并成长着    [/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斯科特在《少有人走的路》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人生苦难重重”。并强调这是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意思是告诉我们人生是艰难的,只要我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点,那么我们不必对人生的苦耿耿于怀。我想说,为什么会知道它是苦?苦是相对的,如果只是得到,没有失去,又何来痛苦的滋味呢?正是因为人生的酸甜苦辣,才有了人生的红黄橙靛紫。因为人生经历的丰富,我们才可以活得有滋有味。说“人生苦难重重”是伟大真理的原因在于,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一旦我们想通了它,就能实现人生的超越。我想中医学上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就是这个道理吧,其实不仅是想通,更重要的是我们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和行动。毕竟能吃苦只是一阵子,不会吃苦则会苦一辈子。[/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惟有痛苦才会带来教益。”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面对问题,聪明者不因害怕痛苦而选择逃避,而是迎上前去,勇于面对、尊重事实、果敢承担责任。痛苦带来的教益就是让人在困难挫折中学会成长。生命的历程中,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的原因一定是自己某方面的想法或是行动遭遇了挫折和失败。造成挫折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恶习难改亦或是坏习惯来带的遗憾。[/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记得,有次在班上我调侃某些自习课违纪的学生:“据心理学家分析,为什么有些人上课老是做不住,不能遵守纪律。这和儿时父母的训练有关。在幼儿期,如果父母对其大小便训练不严,孩子想大小便就随处解决的话。那么,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纪律感。其实,我们只要有心观察一下身边的现象,我们就心知肚明。”孩子们都听明白了我的话,那几个不规矩的也收敛了自己的行为。我感叹:“有种默契叫心照不宣啊。”面对课堂上屡次违纪的学生,批评说教惩罚都干过了,而且学生也保证“下次不再犯”。可是这话坚持不了多久,他们就被打回原形。我不得不“甘拜下风”,因为学生是铁了心和你斗,争夺他课堂上的“自由”。而教师不可能长期和他耗战,因为教师除了要解决课堂纪律之外,还有教学工作、家庭生活等等之类的让自己分身乏术。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我们要求学生在我们面前保证:“下次绝不再犯”是多么苍白无力的话啊。第一,就像傻子才在同一个地方摔倒第二次一样,造成学生今天的这个局面都是他长期累积的“恶习难改”所决定,既然成习惯的东西,哪会有什么教育效果会“立竿见影”呢?第二,孩子的自控力和我们大人一样,是有限的。当遇上人特别疲软或是情绪正冲动爆发时,理智哪是情绪的对手啊?第三,学生也有想进步的心,可是信誓旦旦地保证之后,付出的行动、坚持的效果让自己看上去都心灰意冷,还谈什么改变啊,只有“破罐子破摔”了;第四,人都是灵动的,你不准他这样,也不准他那样。他精力旺盛不发泄不行啊,所以越是高压政策管制的背后,学生摆出来的“烂摊子”越多。[/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写到这儿,既然无力面对个别“顽固”学生,似乎也只能选择规避问题和逃避问题了。我们或是对这些学生视而不见,或是埋怨这些孩子的家庭没管教好子女或是抱怨学校又把这个“奇葩”送到了我的班上。如果我们要这样想,或是把责任都推到别人的身上,我们则已经停止成长,也无法走上这一条心智成熟的路。要影响和改变孩子,首先需要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观念,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教育自己和孩子自律的这条路上,带给我们的就是双方如何忍受痛苦获得成长的经验。[/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要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当你把他视为“异类”和“奇葩”的时候,就已经把他分裂出去了,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同样的,是人都会不完美,倘若只接受自己“好”的一面,坚决抵制自己“坏”的一面,这势必造成一个完整独立的人的人格分裂。唯有接纳和包容自己,我们的心才能平静安稳;唯有尊重和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他们才不会那么“叛逆”和“敌对”。就像白天和黑夜一样,有了黑夜的睡眠充足才会有白天的精力旺盛。有时候,积习和恶习也只是相对的,说不定在某件事情上积习,过渡到另一件事情上则变成了恶习。说到这里,让我想起有天早上教育我班迟到的学生。当问到这个孩子“几点起床时?”孩子回答:“七点二十分”。(注:我班七点半考勤)随后又问他:“几点到教室?”他说:“接近七点五十。”我再问他:“这短短的二十几分钟你做了些什么事?”他说:“洗脸、刷牙、洗头、吃饭。。。”当时,我觉得他早上起来洗头好奇怪,于是滔滔不绝地说教了他一番。看到他那“屌丝”的表情,我知道这次口水话又白浪费了。随后,转念一想,便拍了怕他肩膀:“好家伙!表面上看你已经迟到,说明你是个懒散之人;但这二十几分钟里你却做了那么多的事情,这只能说明你也是个精干的人啊。我算了一下,你只需要在早起十至十五分钟,你就不会迟到了。”这回,再看他的表情,惊奇中。。。[/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这世界上原本没有垃圾,垃圾只是放错了地方。”一件事情原本没有好坏,结果的好坏在于我们对这件事情的看法。恶习并非十恶不赦,就像一枚硬币的正反一样,看我们如何去利用它。不管是好习惯也好,坏习惯也罢。它们都只是我们人格的一部分。如果我们硬要当坏习惯是我们自己的敌人,并发誓击败它,那它在我们内心深处会像弹簧一样,随时都会像我们发起攻击。这样,我们越想要控制自己,最终却变成了自己人生的失败者。其实,我们可以敞开真心接纳它们。不管是自己深恶痛绝的坏习惯还是缺点,它们都是我的一部分,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它们的正面,它们都可以成为我们自己的好朋友。[/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生命中的每一部分对我们而言都不可缺失,就像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一样,都有各自的功能,给我们带来帮助。唯有和谐平静的心,才能让自己的身和心都不分离,才会让让每一部分都不会捣乱。自己的成长是如此,师与生的关系也是如此。。。[/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
[/SIZE][/FACE][/P]
320楼
[FACE=微软雅黑][SIZE=4]你的人生为谁而精彩[/SIZE][/FACE][P][FACE=微软雅黑][SIZE=4]    在这个信息高速爆炸的年代,我们需要一颗强有力的心脏承受身边“冲击极限”的新闻。我们叹息着这个物流横欲而精神的匮乏会迷失自己的年代,点击每天的新闻,很多都是灰常灰色地带。挖出的政要官员、富豪明星的负面新闻,让人疑惑:人的本性在哪里?最让人痛恨和谴责的,莫过于表面越重视的形象和政绩,背后往往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越是强调廉政的,结果是条贪污大虫;越是注重公众形象的背后却是糜烂堕落……[/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道德许可效应”,这和我们对表里如一的渴望背道而驰。当说到孰是孰非时,我们都能毫不费力地做出符合道德标准的选择。我们只想让自己感觉良好,而这就为自己的胡作非为开了绿灯。也正是因为这种“道德许可”,当你做善事的时候,你会感觉良好。这就意味着,你更可能相信自己的冲动。而冲动常常会允许你做坏事。[/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因为嘴里说的就是我们本身所具有的明显的道德标准。所以对于像我这么道德高尚的人,偶尔犯一个小错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人无完人嘛。说到这里,我总算明白为什么我们总是一味地把责任或过错推卸给别人,因为我们一向都是善良之人,我对自己的品行美德十分满意,所以从本能里我们坚信,我们应该好好地奖励自己。然而正是这种对过去自己的表现感觉良好,才让我们为今后的纵容找到了借口。想想,当我们都能自律成为一个足够好的人,当自己的感觉良好时,当比起身边,还有那么多的人逊色于自己时,我还需要努力、自律吗?[/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道德许可效应”让我恍然大悟。在班级管理中,有很多问题梗在我心里难受。比如,学校发动捐款,第一次给初三、四班的一个患鼻癌的女生捐款,孩子们踊跃献爱心,宁愿少喝一瓶水,把温暖和希望送给同年级的学友。第二次雅安芦山地震,他们的捐款就严重缩水,让我愤怒地是有的孩子打着捐款的借口向家里要钱,要来的钱象征性捐个一块两块,剩下的据为己有。不是有个学生的家长打电话来还要追加捐款,我根本不知道孩子背后的“暗箱操作”。平时我对孩子们说:“钱多钱少不要紧,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一片真心情谊,捐出去的是一份爱心、希望,是一份美好的祝愿。”这会儿,我倒是有感而发:“有一种道德叫假正经”。第一次捐款,孩子们明正验身看到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我们都是爱心大使,我们都是善良之人。于是,第二次他无需多捐,更多的钱他需要用来奖励道德高尚的自己。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忘了捐款的目的,我们只是通过了捐款的方式来证明纵容自己就是对善良的我最好的奖励。所幸的是,这只是极个别现象。[/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同样,就算我们没有把意志力挑战当做衡量道德的标准,也完全有可能陷入“道德许可”的陷阱。因为,当你看见自己取得进步,获得成绩时。这样的结果是让人非常高兴的,于是有了成绩的我们会把进步当做放松的借口。这会儿我倒是真明白为什么我班王枰在取得考试第一名之后,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似的。作业可以不交,英语可以不背。甚至英语老师对他苦口婆心:“说你看看张洪,原来你们两人都差不多。”他毫不客气地打断英语老师:“我是我,他是他,不要拿我和他比”。让人听着都为之纠结。再看看张洪,从第一次选择自己的目标开始,他就有明确的目标,所以他一直坚持得很好。李广川也是,他以读书为自己最大的爱好,这种发自内心喜欢读书学习,并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得仅仅有条的孩子,学习对他而言是痛苦的事吗?有时候,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的确取得了进步,但自己心里要明白,自己做了什么,自己心中的目标又是什么。如果,像王枰那样想着:“我做到了,现在我可以做点其他的”那就不用进步了;如果换成是张洪的想法:“我取得的进步让我向宜三中又靠近了一步”,自己就会义无反顾地坚持自己的梦想。[/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一个故事:[/SIZE][/FACE][/P][P][ALIGN=center][FACE=微软雅黑][SIZE=4]孩子为谁而玩[/SIZE][/FACE][/ALIGN][/P][P][FACE=微软雅黑][SIZE=4]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戏,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这个故事里老人很聪明,他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而玩”变成了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所以让孩子最终被美分左右,变成了美分的奴隶。其实,寓言中的老人难道不像我们作为家长、教师?而美分,不就是我们对孩子做出的金钱、玩具等各种各样的外部奖励?于是,我们的孩子忘记了学习的原始动机——好奇心和学习的快乐;我们也忘记了作为父母和教师的动机——成长的快乐……[/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因为缺少内部动机,所以我们明明做了决定,但迟迟不会去行动,或者行动了一段时间就放弃。所以,我们仍然还在原地踏步。为了杜绝这种情况,我们需要唤醒自己和孩子的内在发动机——强大的使命感。[/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所以,要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不需要去担心有没有意志力,而是需要花时间问问自己,到底我心中想要做什么?想要达成一个什么样的目标?也只有发自内心想做一件事时,动力才会从内心自动产生。就像玫瑰要绽放、茉莉要芬芳、鸟儿要飞翔、鱼儿要跃龙门一样,我也想做真正的自己,为心中的使命而来![/SIZE][/FACE][/P][P][FACE=微软雅黑][SIZE=4]    [/SIZE][/FACE][/P]
321楼
[P]童看快乐啊[/P]
322楼
我们不可以改变自己的工作,却可以改变方法;我们不可以改变自己的航程,却可以改变航线!
323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游泳的鱼][URL=a.asp?b=301&id=421542]发表的内容[/URL]:[/b]

看到王老师和伙伴的留言鼓励,心里很高兴。是的,纵然心有千百个不高兴,但是自己的心仍可以选择自己的活法。我心不应该沉浸在现实的抱怨中,我心应该和尖峰人、热爱追逐教育事业人永远在一起![/QUOTE]
[P]
[/P][P][COLOR=#e61a1a]鼓励也是教育!激励也是影响!愿您越走越远![/COLOR][/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215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