怯怯的心轻叩家园的门

楼主
怯怯的心轻叩家园的门
浮躁的心在荒野流浪了很久,前几天又遁入家园默默地观看。家园好美啊,亲情好浓。于是怯怯的心又来叩响家园的门。
1楼
半年多没进入“班主任之友”论坛了,这段时间我写了一些东西,但怯怯地不敢拿出来,因为太缺乏深刻的思想。死死地捂着,又觉得绝非写作的初衷。我内心强烈地渴望得到大家的指点,以便提高自己。如果大家觉得文章难看,也请直言不讳,那我再到其他的网站去流浪。
2楼
 
李老师的绝招
十五年来,李迪辉老师一直担任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所带的班级期期被评为学校的优秀班级,学生的学科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开展的各项活动中,也总是独占鳌头。她多次承担各级各类公开教学任务和业务讲座,在她的关心和指导下,数十人先后被评为市、区学科带头人、教育新秀、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那么,她到底是有什么绝招呢?
李老师中等身材,其貌不扬。在大江口中学的校园里,在学生成群的教室里、走廊上,我们常常可以见到她的身影:轻言细语地与学生谈心,耐心细致地答疑解惑,有时,在办公室里伏案疾书,备课阅卷;有时,在网上制作课件,废寝忘食。从教师楼的3楼到教学楼的四楼,往返不下一公里,但她每天至少要往返十个来回,有人说她对工作负责,而她则不以为然,说是为了预防发胖。晚自习后,她奔波在男女生宿舍楼之间,安慰想家的学生,给他们缝补开缝的被套和掉落的衣扣,给他们掖好被角,直到所有的学生都睡熟后才离去。在寒风凛冽的清晨,夜幕还没有隐退,她伫立在教室门口,等候学生进来,有人说她对学生的不放心,她则说学生这么早起床也确实不容易。丈夫责怪她先顾他人后顾亲人,先顾学子,后顾孩子,她总是歉意地笑笑后,说:“孩子就拜托你多照顾一点吧。”然而丈夫的工作也不轻,一位亲戚看不过去,说:“孩子就交给我去带吧,别误了孩子。”所以孩子一直寄居在亲戚家里。
秀家村有一名叫吴燕平的学生,家里为了治好其父的肝癌,弄得债台高筑,一贫如洗,再没有能力供她继续学习。她既交不起学费,也交不起生活费,眼看只能辍学。于是李老师便一次又一次地垫付,直到吴燕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到涟源六中免费就读。有人说李老师教书 舍得花血本, 有人说她顽固得不可救药,而我们则深深地知道,这是李老师所以能够成功的第一手绝招。
如果说舍得花时间,花精力,花本钱是李老师赢得学生尊敬爱戴的第一手绝招,那么精湛的教学内功就是她吸引学生的第二手绝招了。李老师的课既严谨又活泼,既幽默又深刻。听她的课,没有一个睡觉的,教室里不时会响起欢快轻松的笑声。同学们觉得听她的课是一种享受,没有一点压抑的感觉。也许是厚积薄发吧,她常常会把自己投入到课文中,把人物形象表演得惟妙惟肖,分析得入木三分。例如她讲《阿长与〈山海经〉》时,表演阿长的睡相,模拟“切切察察”的神态以及塞福橘时的紧张样子,同学们在捧腹大笑时,仿佛看到那活生生的真诚善良淳朴而又关爱孩子的阿长站在讲台上。她教《再别康桥》时微蹙着眉,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读得同学们心里酸酸的,当读“夕阳中的新娘”时,她又把嘴一撇,露出一幅新娘的羞涩之态,班内顿时又笑成一团。李老师因为有这手绝活儿,所以,教学效果相当显著。在担任32班班主任时,所教的一个学生龙技,中考时100分语文考了98分,700分总分考出了689分的好成绩,高考时以涟源市直升生中的第2名被浙江大学录取。担任55班班主任时,该班15人去涟源市参加优等生考试全部成为了合格的优等生,语文最高分考了115分。
不过,如果光只看到她精湛的教学技巧和突出的教学效果,还是不能算了解她的。在班主任聘任科任教师时,很多老师争相投入她的麾下,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李老师管理班级的能力堪称独步,她具有足够多的谋略和办法应付学生的一切情况,她从不采用强制手段迫使学生就范,一般不采用劈头盖脸的臭骂,很少用校纪校规和家长训斥的法宝,而是时时洞察学生的思想倾向,揣摸学生的心理活动。碰到难度大的偶发事件,她总是先沉住气,稳住自己的情绪,然后再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学生的感受,最后对症下药,采取具体措施,一下击中问题的要害,使犯了错误的学生不但乖乖认错,而且心悦诚服。而对于积重难返的问题,她则采用巧妙的迂回教育。例如,在初三时有一个曾被几所学校劝退过的学生李芝转进她班,这位李芝成绩不差,相貌甚至有点帅,可就是喜欢招惹女生,贪占便宜,唆使他人违纪,而自己幸灾乐祸。李老师注意到这些情况以后,先了解李芝的家庭情况,得知李芝的父母长期不和,势同水火,给李芝的心灵蒙上了阴影。李芝既恨爸爸,又恨妈妈,即使双休日也不回家。此时李老师已在心里酝酿成熟了一个改造李芝心灵的方案。她对李芝说:“你想不想挽救你那即将破碎的家?”李芝一个劲地点头,李老师于是面授机宜,动员他双休日回家后对爸爸说妈妈如何如何好,又对妈妈说爸爸如何如何好。这招起初还不太见效,但李老师鼓励李芝不要泄气,同时把李芝在校的情况详细地告诉其父母,并指出这样发展下去的严重性。工夫不负有心人,李芝的父母渐渐回心转意,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又和好如初了。李芝又找回了家庭的温暖,找回了失去的爱,心里平衡了,扭曲的心灵慢慢得到了矫正,学习成绩也突飞猛进,于今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涟源一中。
李老师多次被评为立功人员和市教育先进工作者,然而鲜花和掌声的背后,是无尽的汗水和心血。如果我们要想学习她的绝招,那就得从“爱”字入手,因为她所有的绝招都出自对学生的爱,出自对教育事业的爱。

3楼
吴老师来了,初荷好高兴!你的文章写的真不错,干什么要不早点拿出来呢?你这个李老师比我的名字多了一个字,我感觉好亲切。期待着您更多的美文。
4楼
李老师,久违了!我知道你比我年纪小,但在我心里,你有师长般的地位,学识和能力总是有震慑人的力量。我是不守纪律出走的学生,现在又回到了你的班级。
上文中所写的李迪辉老师也确实是一位好老师,去年全校大部分老师要我写她,并且想望到报上去发表,但没被采用。我想这实在是我没写好,李迪辉老师的教育事迹也像你一样,做得细致而且深入。例如,她的住房就是办公室,她与学生总有谈不完的心。给学生缝扣补衣, 晒被子做饭菜是常事,还不时给学生垫学费、生活费,停电的时候、最冷的时候、最容易滋生混乱的时候,她立即会出现在学生面前。她班的纪律最好,她班的学生素质最高,她班的各科成绩也在全校乃至全镇最出色,其他老师佩服她,她总说自己运气好。她从不过问学校领导们的闲事,学校领导也很少表扬过她。只是年终民主评优的时候,她的票数最多。你说,这样的人物不值得报道吗?然而我没有那个能耐,写不出,即使写出来也不感人,只好干着急。
初荷老师,以及其他老师能指点一二吗?
 
5楼
何必奢求学生的感激
                     湘涟源市湄江镇大江口中学                                          吴树叶 417109
      
        一年来,我只要看到李铭,心里就疙疙瘩瘩,即使她笑嘻嘻地称呼我,我也觉得心寒,仿佛那灿烂的笑容后面是一座寒冷的冰山。
        两年前,她刚进入这所中学分在我班,我见她身材高挑,性格开朗,有表现欲,语言表达能力也还可以,同时成绩也属中上,便安排她担任班长。她经常向我汇报班级情况,每次都彬彬有礼,“麻烦您”、“打扰了”、“老师辛苦了”、“谢谢”这类词语经常不离口,敲门,喊“报告”,说“再见”,言行举止温文尔雅,大方得体。安排她的工作总完成得很出色,管理班级纪律、组织各项活动,样样称心如意,同时她学习也很认真,听课聚精会神,作业一丝不苟,成绩不断提高,在同年级中几乎是出类拔萃的了,任课老师及全班同学都由衷地称赞她。我真的很庆幸安排培养了这样一位好班长,她为我减轻了不少负担,替我赢得了不少荣誉。当然,我也没少关心她。她身体有病,便带她去医护室,给她倒开水,给她垫付医药费;她没有吃饱,便给她张罗饭菜,实在来不及时,便把自己吃的让给她;她学习、工作感到压头时,便耐心地开导她鼓励她帮助她。无论是班上主持,还是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都安排她担任主角,给她锻炼的机会,给她表现的舞台。
       我自认为我和李铭的配合已经非常默契,当听说二年级要重新分班时,我唯恐分走的就是这位李铭了,常在心里默想,其他人都可以离我而去,就是千万不要分走了这位班长,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真是千真万确。在期末考试后,李铭也声音哽咽地说:“谢老师,你是我碰到的最好的班主任了,你无论如何也要把我分到你的班上。”我当时很感动,拍了拍她的肩膀,说:“李铭,不管你分在哪个班,我们的感情永不改变。”
       暑假里,妻子收购了一些中草药,有一天要我顺便带到城里去。这些药材种类很多,分别用二十来个小尼龙袋装着,全挑在肩上,举步非常困难。好在去城里要经过李铭家,我想,先把东西寄存到她家里,然后再去租一辆三轮摩托送到公共汽车上去,这样似乎要方便得多。
       走了一里多旱路,上了船,船上倒没什么,可下船以后还得走一条长长的下坡路。尼龙袋不停地打在屁股上,打得我心里的火苗不停地往上窜,汗水已经湿透了衣裳,尼龙袋上的泥土粘在白衬衣上,已经是灰不溜秋的了。我望了望李铭家,她就站在阶基上,若不是尼龙袋挡住了我,她一定能看到我了。我想,倘若放下担子,向李铭招招手,她一定会飞快地跑过来,她跑过来一看我这个样子,她一定会说‘老师,你太辛苦了’,说完以后她一定会一手提一个尼龙袋走在我的旁边,向我问长问短。我肯定她会这么做,因为我太了解她了,她一贯来是这么做的。不过,转念一想:“还是别麻烦她了,那样脏兮兮的尼龙袋会把李铭亮丽的裙子弄成什么样子呢?”
        快了,已经快到她家跟前了,我连忙低下头,心想,自己这个形象实在太不雅观了。边想边走,可过了好一会儿,怎么还不见快嘴快舌的李铭来叫“谢老师”呢?是我陷在尼龙袋中她看不到吗?我连忙抬起头,目光正好与李铭相接。我正想喊她,不料她已将目光移到了别处,表情木然。我很惊讶,简直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走了几步后,又回过头来张望。千真万确,昔日视为掌上明珠的李铭正坐在凳子上,嘴里塞着一根冰棒,右腿放在左腿上摇晃。我心里响了个霹雳,身子不由打了个踉跄。隐约听到背后在说,“李铭,那不是你的班主任吗?”“谁知道他以后还是不是我的班主任?”
      下学期她果然没分在我班,与她相遇时,她有时也称呼我,可在我听来却完全变了味儿。大概是我把不悦之色写在脸上了吧,她在背后说我是“原形毕露”。我想,幸好她不在我班,倘若她分在我班的话,真不知如何面对她。
      一年以后,最担心的事还是来了,昨天抓阄时她又分到了我班。今天,因还没来得及排定位置,她便率先选择了三组一号,也就是在我的眼皮底下。下课时,她站了起来,轻轻叫了声“谢老师,我……”。她声音很小,但我听得非常清楚;她欲言又止,但我也清楚地知道她下面要说什么。我向她点了点头,笑了笑,说:“忘记过去,让我们重新开始吧。”
       除此之外,我还能说什么呢?我还能计较她什么呢?倘若计较她的话,我还能搞好自己的教育吗?倘若计较她的话,我的行为还算是教育吗?就这样,一年来担心焦虑耿耿于怀的问题,等到真正面对时就这样别无选择地冰消雪化了。
      现在我坐在桌前,心中默想,作为老师,也许永远不要奢望学生的感激,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无怨无悔。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000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