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做一个有专业底气的副校长

楼主
转帖--做一个有专业底气的副校长
[P][ALIGN=left][b][COLOR=rgb(51, 51, 51)][SIZE=18pt]做一个有专业底气的副校长[/SIZE][/COLOR][/b][/ALIGN][/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FACE=宋体]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个人都是一颗流星。当找到属于自己所存在的那个坐标点或所运行的那个路线图之后,我们便会日益勤勉,日益宁静,日益达观。[/FACE][b]——[/b][b]作者题记[/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吴再柱[/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center][b]站得讲台[/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副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教师。一个优秀教师的首要条件,是要站得讲台。不能站稳讲台的教师,无论担任学校的什么职务,都称不上“有专业底气”。能站稳讲台的教师,必然能得到学生的敬仰、同行的肯定,他的教学质量也一定是优秀的。[/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学生喜爱。作为一个教师,要想赢得学生的喜爱,有六个关键词:“尊重”、“公平”、“坦诚”、“幽默”、“才情”和“教艺”。2013年教师节,过去的一位学生从武汉发来一首藏头诗,表达对老师最深的祝福:“愿景齐追中国梦,吴头楚尾秋意浓。再立经纶润无声,柱顶乾坤教育梦。老生常谈话古训,师道授业传新风。幸栽桃李芳天下,福被日月誉西东。如风化雨春不老,意盖青山万年松。”这样的祝福,道出了一个学子对老师的喜爱和敬仰,它最能让教师感受到职业所带来的幸福。[/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同行肯定。得到同行的肯定,有许多渠道,其中最能考验教师综合实力的莫过于公开课。在我经历的几所中学里,教研组长和同组教师,他们大多以“引领”为名,每个学期或每个学年的公开课,都让我打头阵。作为副校长,我自然不便推脱,而且每次讲课都有意尝试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课文:中国文学、外国文学,散文、诗歌,现代文、古典文,阅读教学、作文指导。每次讲完后,同行们都给予较高的评价。在刚刚结束的学案课比赛中,我主讲的一节《在山的那边》获得了第一名。[/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质量优秀。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尤其是在一些教学质量比较优秀的学校,比如我现在所在的这所连续10年获得全县“教育质量特别优秀奖”的学校里,教师的教学质量尤其受到关注。作为学校领导,如果教学质量落后了,他在学校里说话的底气往往也会大打折扣。从语文学科教学而言,我认为“文本学习”、“课堂管理”和“习惯催逼”是有效教学的“三驾马车”。也正是在这“三驾马车”的驱使下,我的教学质量总能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名列前茅。[/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center][b]写得文章[/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曹文轩在不同场合多次说过:“能写一手好文章,这是一个人的美德。”对于一个教师、一个学校领导而言,自然是需要这种“美德”的。这种美德意味着专业成长,意味着思想碰撞,意味着经验共享。[/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写好学科论文。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枯。只有把教学与教研有机结合,才能成为有思想、有风格的教师。对于学校领导而言,首先应当在自己所教学科这“一亩三分地”里,做好教学研究,写好教研论文,并将教研成果自觉转化为教学行为,这样才可能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也只有这样,才可能引领更多教师逐步走上教科研之路,进而促进学校持续发展、内涵发展。[/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写好管理文章。作为副校长,写好学校管理方面的文章,尤为重要。紧跟时代脉搏、紧扣学校实际、着眼发展方向,这样所写成的管理文章,便既有思想性,又能接地气。比如本人最近几年在《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上发表的一些文章,对于学校发展和校长成长来说,都应当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写好管理文章,也让自己在教育改革年代,不迷茫、不激进、不折腾,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做好各种演讲。学生集会、教师例会、评课议课,学校管理人员必然要做一些书面的或者是口头的演讲。好的演讲,能振奋精神,激发斗志,让人如沐春风;差的演讲,则平铺直叙,言不及义,让人昏昏欲睡。作为副校长,必须要修炼一流的演讲功夫,力求做到“四有”,即有思想、有针对、有内容、有文采。这种功夫,来源于手不释卷,来源于笔耕不辍,来源于换位思考,来源于精心准备。在最近几年所做的演讲中,虽然也有不尽如意的场次,但更多的时候,则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好评。[/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center][b]懂得管理[/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引领思想。“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前两年在一所中学主管德育期间,我曾制订并组织实施过德育“双六一”计划,包括“思路六个一”和“建设六个一”。比如“思路六个一”,老师们都说很有“思想”——构建一套体系: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和全方位德育;突出一条主线:自我完善,主动成长;搭借一个载体:学生日记;坚持一个原则:信任加赏识;每月一个主题:真、善、美,知、和、行,写、读、算,勤、学、问;达成一个目标:人人独善其身,人人相善其群。与此同时,我提出了一个“学生角度”的德育主张,即“学生视角、学生喜欢、学生受益”的德育。这让班主任们做起德育工作来,思路清晰,效果明显。[/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因势利导。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说,“管理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作为一个“空降”副校长,在现在这所教学质量多年保持优秀的学校主管教学工作,常有诚惶诚恐之感。于是,我把巡课与听课作为自己的常态工作。经常巡课,能够大体了解每位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各班学生的基本动态;随堂听课,则能更深入地知晓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更具体地发现教育教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年多的时间里,学校无论是课改推进,还是中考质量,都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整合资源。学校的最大资源,是教师的思想资源;学校的有效管理,最根本的办法就是整合教师的思想资源。比如,课改的策略,最终要依靠教师的思想资源来确立。2013年秋季,我们利用两周时间,在七八年级教师中开展“四学”(自学、互学、展学、查学)本真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由九年级教师担任评委工作,并邀请教研室专家参与听课、评课。教学比武,一方面有效地调动了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则让全校教师的思想在这里碰撞,在这里交融,从而使得“四学”本真课堂理念较快地在学校落地生根。[/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center][b]坐得冷板凳[/b][/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认识自我。作为一个副校长,应当常常问问自己:“我的优点是什么”、“不足是什么”。这种“优点”和“不足”,应当包括多个方面,比如思维方式上,是擅长系统建构还是具体分析;教育观念上,是学生为本还是管理为本;秉性特点上,是热情还是功利,是冷静还是冷淡,是练达还是世故,等等。知所长,便充分发挥,让它努力成为自己的一个亮点,并最终演绎成为学校的一个特色;知不足,则自觉弥补,或是借助校长及主任的力量,形成一种人力资源上的优势互补。因而,“吾日三省吾身”是我们永恒的课业。[/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勉励自我。不是每一棵幼苗都能成材,不是每一个副手都能转正。一个人的成长,一方面需要自我的不懈努力,另一方面则需要机遇的特别青睐。也许你被公认为有思想、有才气、有激情、有阅历,但你也一定有着一些明显的短板,比如所谓的清高,所谓的落伍,所谓的木讷,等等。所以,我们应始终牢记一句:“我可以更优秀!”“我可以更优秀”,不仅仅是一种心理暗示,更应当是一种自主行动,一种时不待我的积极作为,一种坚持不懈的永恒追求。[/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15.75][ALIGN=left]    修炼自我。对于一个教师、一个副校长来说,最好的修炼莫过于读书。我似乎越来越习惯于这样的一种生活轨迹:白天工作,夜晚阅读,周末作文。这种“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虽然清苦,但不痛苦;虽然平淡,但不平庸;虽然简约,但不简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活到老、学到老、修炼到老,人生还有什么比这些更有意义呢?[/ALIGN][/LINE-HEIGHT][/P][P](作者系湖北省黄梅县苦竹中学副校长)[/P][P]2014-5-22《中国教育报》[/P]
1楼
有这样的好校长引领,学校怎能不发展,老师怎能不进步,学生怎能不受益。学习了。谢谢张老师的分享!
2楼
懂专业,讲专业,爱专业,成为专业型校长,这是机遇,是机会,更是机缘!感谢师父的肯定分享!
3楼
站得讲台,写得文章,懂得管理,一位好校长。
4楼
底气来自做人正派,做事正当;底气来自有专业本领做好老师,有专业品质做好校长!
5楼
[P][QUOTE][B]下面引用由[@灿烂云霞]发表的内容:[/B]

站得讲台,写得文章,懂得管理,一位好校长。[/QUOTE]
[/P][P] [/P][P]好校长新标准:课堂上,高雅;校园内,高洁;社会上,高人![/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