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幸福,你知道吗?

180楼
[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      早读课,正在逐一检查孩子们的背书情况,突然一位家长领着孩子走进教室,与我讨论起班上小陈和他儿子的发生的一些争执,因为在上课,我礼貌地先打发她坐办公室休息一下。[/FACE][/SIZE][SIZE=15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      一下课,到办公室了解情况,又是“小调皮”小陈管不住自己。小陈这一学期虽然长大了一岁,但习惯似乎并没有什么好转,甚至更加肆无忌惮。与家长沟通,家长已经没有足够的耐心,有时还找出班级其他孩子的问题作为为他儿子辩解的理由,这让老师很是为难。[/FACE][/SIZE][SIZE=15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      在课堂上小陈从外观上看没有一刻是在听讲的,他只顾摆弄着自己的玩具、小人书,有时就是一只喝水的杯子他都能玩上一堂课,其实这都是他安静、对其他孩子不造成影响的时候。可有的时候课堂上他会从教室的后面跑到教室的前面,就在转身板书的时候。当你走向他想了解情况时,他会在教室里当着所有同学的面跟你捉迷藏。从而让正常的课堂无法继续下去。[/FACE][/SIZE][SIZE=15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      下午放学时,再次耐着性子与家长进行了正面引导,家长也表示能为了孩子配合老师。希望家长与孩子都能有所进步,与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课,这也是我们老师最低的要求。[/FACE][/SIZE][SIZE=15pt][/SIZE][/P][P][SIZE=15pt][FACE=Times New Roman][/SIZE][/FACE][/P]
181楼
[SIZE=4]这样的孩子确实很黏人的,“病”越深,越需要耐心探病根[/SIZE]
182楼
[P][QUOTE][B]下面引用由[@于松峰]发表的内容:[/B]

这样的孩子确实很黏人的,“病”越深,越需要耐心探病根[/QUOTE] [/P][P]是呀,有时在想或许换个环境,不知对他是否有利?[/P]
183楼
[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           也不知道是不是昨天与小陈家长沟通见效了,还是怎么回事?上午小陈的妈妈电话我主要与我了解孩子在校作业的问题,恰巧与通电话的同时,昨天来理论的许博文的父母带着孩子来到办公室,原来小许同学因为害怕小陈不敢来学校了。今天在父母反复做工作的情况下才被迫来到学校。其实班上有时在小陈的干扰下真的是无法正常上课了,这一来,又对其他学生造成了伤害,唉——在了解小许情况的同时我与小陈妈妈的电话一直没挂,她了解到情况之后,十分钟之内就赶到了学校。[/FACE][/SIZE][SIZE=15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         与小陈妈妈的交流,得知孩子出现目前的思想以及心理的表现,有可能是家长经常在孩子面前唠叨学习、经常责备孩子学习不努力有关,这个时候一方面我们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另一方面要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其实家庭是每个成员修生养息的地方,也是每个成员获得幸福、愉悦、快乐和爱的地方,所以融洽亲子之间的关系,使孩子经常得到鼓励和欣赏,则是消除孩子厌学的良方。父母要改变过去一味批评的教育方法,尽可能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只要有一点努力和进步就应该及时给予鼓励,这样才能带给孩子改变的信心和动力。至于多动,我们还得继续想办法——[/FACE][/SIZE][SIZE=15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        下午,父母要求让孩子在我办公室做作业,我答应了。一个人坐在办公室,很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看来这孩子在一个独立的空间里还是能管住自己的,希望孩子能克制自己的言行,不再让其他孩子受到伤害,让班级正常下去。[/FACE][/SIZE][SIZE=15pt][/SIZE][/P]
184楼
[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      这几天一直在思考适合班上小陈的解决方法,今天无意中看到一则搜狐新闻,标题就是:有这个孩子在,我就不做班主任。饶有兴趣地阅读了全文,这孩子跟我们班小陈情况差不多。[/FACE][/SIZE][SIZE=15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      孩子今年就读小学二年级,厌学现象严重,而且在班上扰乱正常课堂教学秩序,以及对其他孩子造成伤害。拥有[/FACE][/SIZE][SIZE=15pt][FACE=Times New Roman]23[/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年教龄的班主任也是满腹委屈,她对这个孩子已付出全部的爱,心力交瘁到濒临崩溃。长期从事儿童多动症和学习障碍研究的华东师大心理学教授陈默分析,这类孩子可能属于多动症或是非典型性自闭症,发生概率在[/FACE][/SIZE][SIZE=15pt][FACE=Times New Roman]3-5%[/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近年来,这一比例在升高。在陈默看来,这类孩子确实不适合按正常年龄入学,应该比正常孩子晚一两年读书,如果进校后仍不能适应,则需要家长陪读一段时间。智力测试若低于[/FACE][/SIZE][SIZE=15pt][FACE=Times New Roman]70[/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分,则建议他们进入辅读学校就读。“如果没有陪读条件,可家长还是执意要把这样的孩子送入普通学校,那可能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FACE][/SIZE][SIZE=15pt][FACE=Times New Roman] [/SIZE][/FACE][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陈默说,因为他不仅会扰乱正常的教学秩序,而且到了高年级,这样的孩子会逐渐意识到,班里的同学都排斥他,这种排斥对他的心理健康成长是不利的。[/FACE][/SIZE][SIZE=15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       一看完,我立刻将此链接复制给小陈的爸爸,小陈的爸爸也在第一时间里阅读了,并表示今天下午请假带孩子就诊心理医生。可以看出烦恼的家长也希望能将孩子对症下药,可就是病急乱投医,找不到源头,不知道谁能医治孩子的症状,但愿这种方法能帮助小陈的妈妈找到“病”因。[/FACE][/SIZE][SIZE=15pt][/SIZE][/P]
185楼
[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      很高兴,今天语文课上小陈几乎一点也没发出巨大的声响,也没离开座位。只见他在座位在翻阅着一本厚厚的小人书,看了整整一堂课,让我惊喜万分,难道周五他妈妈带他去看心理医生有了效果,还是想了这个用看书方式来约束自己的办法。[/FACE][/SIZE][SIZE=15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        课后与同事又一次为了小陈聚在一起,讨论商量这孩子的行为。同事有点爱好心理学研究,她认为,像小陈这样的孩子就应该以静制动,首先是在不影响别人的前提克制自己的行为,当然这需要小陈自己心理上自愿去这么做。[/FACE][/SIZE][SIZE=15pt][/SIZ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15pt]       小陈的进步希望不是一堂课,希望他能就这样坚持下去,还班上其他孩子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FACE][/SIZE][SIZE=15pt][/SIZE][/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