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您推荐:家教美文

12楼
学习别人总是需要的,关键的是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失自己。

周老师的精细处在于能够学人之长,然后在反思中前进。学习了!
13楼
很值得借鉴和深思的文章,我需要好好学习,谢谢周老师!
14楼
    我的孩子正处于烦恼的青春期,他和我交谈时,我尽量不发表看法,努力地去倾听。我发现,他和我的话越来越多了。
15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meizi[/U]发表的内容:[/B]

    我的孩子正处于烦恼的青春期,他和我交谈时,我尽量不发表看法,努力地去倾听。我发现,他和我的话越来越多了。[/QUOTE]
哦,其实有很多时候,沉默是金。比如:[SIZE=3]每当我进入教室,总有一些小手高高地举着,那一双双小手等着我去“主持公道”,等着我去表扬,等着我去***慰。无论是什么目的,都是对我的一种信任和依恋。我要做的只是点头,微笑,耐心地倾听,温柔地抚摸。对他们来说这已经足够。[/SIZE]
16楼
转贴:怎样从小学过渡到初中

  
初一,是小初衔接期,是人生的一个“紧要处”,能否顺利度过,关乎孩子的前途、发展。几乎每位升入初一的同学都认识到了上好初一年级的重要性,他们会暗下*****夫,一定要在新环境里从零开始,好好努力:小学优秀的同学,决心在中学仍然走在队伍前列;成绩中等的同学也暗暗努力,争取做个优等生;成绩较差的同学,也深信自己的潜力,发誓要打个翻身仗。
  然而,许多雄心壮志的同学,在上了中学一两个月,就开始陷入“三难”局面,即心理上难以承受、知识上难以掌握、生活上难以适应。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同学下的决心大而空,只知道说“到中学要好好的”,可是思考不细致,行动没标准,稀里糊涂地过日子,结果不但不是“好好的”,反而是“坏坏的”。
  因此,要顺利度过小初衔接期,上好初一年级,就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决心上,要了解一些上好初一的必备知识,从心理、生理和物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认识小学与初中的不同.
  小学六年级升入初中,其实年龄只长一岁,但学生遭遇的一切都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孔子兵法》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清这些即将发生的变化,为学生尽快适应初一的学习和生活非常必要"  
  就环境而言,中学和小学是不同的。学校教育管理上,中学不再像小学那样盯得紧、管得严、扶得多,而是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民主平等的方式,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学内容上,中学课程一下子增加到11门,表现为“多、新、深、广”;教学方法上,教师一改小学时的“直观形象”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点拨启发”、“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为主,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习方法上,小学一般只要多记、多背、多写就能取得好成绩,但中学还需要了解掌握知识的客观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了环境变化之外,初一学生自身也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生理上,进入了身体发育的第二加速期,身高、体重开始猛增,性器官也开始发育,男孩开始遗精,女孩开始来月经。而在心理上,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他们开始关注内心世界,希望别人把他们当作成人一样对待,并渴望交往,重视提高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 
  
二、做好入学的准备 
  了解了初中与小学的不同之后,就应该为适应这些变化做好准备。可实际上,许多小学生放假后,小学可能因已经毕业而不留作业,中学则因为还未报到也无要求,因而他们认为:忙乎了一阵,这60天该好好休息了。
  其实,升学考试的结束,只说明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完成了,为了顺利进行中学阶段的学习,暑假中除了积极地休息外,聪明的同学还会做好如下准备:查缺补漏,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准备,准备适应中学的学习方法,通过阅读、参观等扩大知识面,学会生活自理,学会***排时间,积极锻炼身体,积极与老师取得联系,准备一些其他的物质准备,等等。
  三、开学做好十件事
  一个好的开头,意味着顺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人的主观条件基本上适应了客观要求,可以在新层次上发挥自己的潜力;另外,一个好的开头,能使自己的信心倍增,有利于将自己全部精力投入新的战斗。  
因此,要上好初一,需要有一个好的开头,需要尽力做好十件事:
  1.心中有打算,行动有目标:结合实际情况,在第一周就逐步定下自己的打算,明确自己行动的目标。
  2.定好一日生活制度,开始建立新的习惯:在学校制度的基础上,***排自己每日的生活制度,并认真执行。  
  3.注意发现每一个同学的优点:主动结识每个同学,了解他们的个性,虚心学习他们的优点。  
  学习每位老师的优点,记住每位老师的要求:按老师的要求做好预习,带齐学习用品,掌握每门课的复习方法,这对学好此门*****课非常重要。
  5.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为了使新组建的集体更加团结奋进,更像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需要每一个成员热情地做出自己的贡献。
  6.上好第一节课:每位科任老师一般都会用最精炼的话,介绍学习该学科的好方法。认真听好这些要求,不但有利于今后的学习,还能给老师留下好的印象。
  7.高质量完成作业:把每一次作业当作考试对待,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不轻易求助别人。
  8.认真预习和复习*****课:许多小学生并没有预习、复习的习惯,在中学开学的第一周,要有意识地养成预习、复习*****课的好习惯。
  9.建立“备忘录”:初一的*****课多,要求也多,因而易于忘记。准备一个专用的“备忘录”,将需要做的事情记上去,时刻提醒自己完成任务。
  10.放学后直接回家:抓紧时间完成当天的学习任务,及时告知父母当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
  
四、父母做好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上好初一年级,不仅需要孩子的努力,也需要父母做好准备,应对孩子可能出现的问题。不要等到问题出现了,自己还茫然不知所措,要做到防患于未然,并时刻准备着给孩子提供切实可行的帮助。
  初一,孩子开始了全新的开始,走进新环境,接触新老师、新同学,学习新课程。所有的这一切,单靠各方面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自己可能无法很好地面对,在初一的学习生活中可能还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比如:孩子小学时成绩很好,可上了初中就赶不上了;小学时很听话,可上了初中就没那么顺从了,严重的还会离家出走……这种种问题都需要父母仔细分析,认真对待。
  总之,升入初一表面看来只是小学升入中学的变动,但由于学习环境的不同,学习内容的不同,教、学方法的不同,自身生理、心理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孩子要了解自己,掌握初一生活、学习的必要知识,做好上初一的心理、生理和物质准备。同时也要求父母了解孩子,了解初中孩子成长中的常见问题,以便解决好孩子的新问题:    
  孩子和父母双方都在思想上有所准备,在暑假进行必要的调整,那么进入中学后,孩子就有可能越学越好,再接再厉,顺利完成初中学业。

17楼
母亲最应该给孩子的六种东西(08.9.18)

母亲被认为是担任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鼓励角色的一方,母亲与父亲所起的作用是不能等同的。在大多数家庭中,母亲扮演着帮助孩子们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困难的主要角色,这令许多女士感到无所适从。“我所读过的书告诉我:孩子们需要的是这样、那样。”一位母亲告诉我:“这使我感到我永远都做得不够,有时我感到自己像一块洗碗布被挤干了,但我仍然想为我的孩子做一切事。”

  然而孩子们所需要的并不是等同的,作母亲的必须考虑什么是孩子真正需要的。我曾与很多母亲及很多个孩子作过交谈并参阅了有关育儿方面的研究资料,从中提取了有关什么是孩子们最需要从为他们操劳的母亲那儿得到的一些观点的精华。

 (一)培养他们的爱心

  母亲们有必要向孩子说明亲切有礼地待人接物与学业及体育方面出类拔萃同样的重要。

  那些在情感方面得到一定培养的孩子会产生心理学家丹尼尔所说的情感智商,即协调自己与他人需要的能力,这类人有比别人更多的机会在生活中遥遥领先。贝尔实验室所进行的一系列调查表明:那些成果丰富的工程师并不一定是智商最高的,而是那些能与同事进行良好沟通的工程师。

  母亲通常培养孩子们的交友技巧。

  一位同事告诉我在他还是个孩子时,他曾在交友方面遇到困难。当时一位队友受伤了,这位朋友的母亲坚持要他打个电话,问问那个男孩感觉怎样。“妈妈,”我的朋友反对道,“他甚至不知道我是谁。”“他会知道的。”他的母亲回答道。这个电话标志着亲密友谊的开始。“我的母亲让我明白:友谊起源于你对他人所表示的关切而不是要他人对你表示关切”。我的同事回想起这件事时说。

(二)多一些表扬和鼓励

  我们都知道表扬能使人创造奇迹,过多的批评会导致孩子过多的自责,使他们贯于为了获得成*****而作一些冒险。

  表扬也有正确的方法与错误的方法。大多数父母在批评孩子时可以细数总总,而在表扬时却言语含糊──“你是个了不起的孩子”这种评价会使片刻的光彩顿然消逝。因此表杨应具体些,与其说“你很勇敢”不如说“我为你摔倒了以后仍然爬上车而感到自豪。”这样明确地说明了为什么这种行为值得表扬。

  每个人都有一个“要害区”,这个区域一旦受到表扬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作为母亲,你可能比谁都了解对于你的孩子来说什么是重要的──可能是音乐、体育或某一课程,如果你不了解,问一问没什么不对。

  其次,由于孩子们一时间内只能吸收那么多的表扬,因此小量而频繁地给予一些表扬。一分钟一百次鼓励胜过一次作一百分钟的表扬。

(三)谈论“禁忌”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里。在这个世界里,孩子们放眼接触到的尽是毒品、酒精与性。一些母亲担心谈论诸如此类的禁忌行为是在鼓励他们这么做。但事实正好相反,调查发现:那些与父母作过坦诚交谈的孩子更不易涉及毒品与酗酒。

  母亲们尤其可以有技巧地与孩子们谈论这些敏感的话题。首先,让你自己对这些现象有所了解,而后询问你的孩子他们所知道的。六、七岁大的孩子可能是在操场上听到这类事或在电视上看到这类事。指出你与他们谈论这类事是为了让他们了解其危险性,而不是不信任他们,让他们明白你愿意回答任何问题或与他们谈论他们的烦恼。

(四)将界限适当放宽

  孩子们需要得到无条件的爱,这样自尊自爱的种子才会得以生长。这种无条件的爱并不意味着你不设定任何界限,设定界限是向孩子们显示他对你来说很重要。当一个孩子越界时,向他们说明你对这种行为而不是他们本身感到失望。

  随着孩子的成长,界限自然要放宽些。尤其是男孩子,他们想与他们的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心理学家埃文索-贝斯索曾描写道:男孩子们第一次碰到玩具卡车时,心里就响起车子开动的轰鸣声,这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想冒险并表现他们所见过的男子汉的力量。随着男孩子的长大,他们的界限也应适当地放宽些,作母亲的既不要感到自己被抛弃了,也不要感到自己很懦弱。

  母亲是孩子们巨大的鼓励之源。心理学家埃顿-萃丝在调查了250个学龄儿童后发现:近一半的孩子更想获得一份母亲而不是父亲的工作。其中一个原因,贝斯索推测道:孩子们更想了解他们母亲所做的事并想参观他们母亲的工作地。

(五)指明方问

  孩子们需要一个道德指南针。这意味着不仅在重大问题上灌输是非观,而且在日常琐事上灌输是非观。

  一位母亲看到她五岁大的儿子骑着他的朋友──邻居七岁大男孩的车子。“汤姆不用这辆车,”他儿子说,“他在学校。”他认为自己这么做没什么不对,因为他的朋友不会介意。但这位母亲坚持让他的儿子把车子送回去:“在没有征得他人同意下使用他人的财物是不对的。”

  当一位母亲对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正直、忠诚给予足够的重视,她们就为孩子树立了一个价值体系,这将成为孩子的无价之宝。最好的道德指南是母亲自身的行为,如果母亲自身逃避责任,无视他人的权利或食言,她的孩子就失去了行为的向导。

  你也许不希望听到这类话:“可是,妈妈,你就是这么做的。”

(六)与孩子一起玩耍

  在短时间内,母亲们通常关注所谓重要的事──捕捉孩子们的情况,辅导*****课。然而在我们这个生活节奏紧张的社会里,孩子们渴望的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更希望与母亲一起共度美好时光。

  这并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仅需拥有一种嬉耍的态度,一种愿意把做*****课的时间变成嬉戏或把做家务转化为游戏的态度。

  一位朋友允许她的孩子们与他们的朋友在厨房打闹,玩具、颜料与泥土不时地飞落到食物里。几年以后,她上大学的儿子带了一位老朋友回家吃饭。“我总想能来你们家实在太好了,”那位朋友说,“我们曾在这里拥有欢声笑语──汤里也飘落着玩具。”

  作母亲是一项责任重大的工作,但并不意味着是一种负担,有时你需要少一些责任感──让你对自己的要求见鬼去吧,与你的孩子玩在一起。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