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点评之距离

12楼
大嘴这里插两句话

1.针对明镜老师的“聚焦健康”。
   明镜老师说得很好,但是大嘴这里有点不同的意见。咱都知道,人有病了就得看医生,要拿药、打针,严重的时候得做手术,原因很简单,就是得把病看好。老师呢,是个多角色的人物,有时,你要多发现学生的优点,要给予期待,关注他们创造生命的奇迹。有时候呢,你就得像个医生一样,指出病症,要给他拿药、打针,必要的时候来个手术,这是为了孩子能健康,为孩子创造奇迹而铺展道路。所以,老师在写案例的时候,有时要像开药方一样,写清病症。
    这里注意一点,是有时,不是时时。
2.教育的偶然与必然
    这是个很偶然的教育案例。但大嘴总认为,偶然的背后肯定有一个必然的东西在支撑,我们很有必要去探究这个必然的东西,偶然事件不是解决事情的根本,背后必然却是一个规律,那个规律往往能让事情迎刃而解。
    这里也注意一点,我并不是要大家效仿这种做法,一味地效仿那是本本主义,不可取,即使要取来用,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进过适当地改造的。
13楼
另外  明镜附的干国祥老师的文章 很受益 很受益 真的特别好
14楼
[SIZE=2]聆听老师们的评点。
[/SIZE]
[SIZE=2]“自我否定”是人成长的第一步,心中有了新的自我,才会发展自我。
[/SIZE]
[SIZE=2]拙作中的两个孩子调皮几年了,见惯了来自于老师们的冷眼,和伙伴们的白眼,他们太熟悉老师们特地***排的“距离”了。无奈之时,一来先让他们彼此消耗,让喧闹的教室能暂时***静一些;二来是想让他们生活在相互的比照中,在否定对方的同时,反过来审视自己,认识并能努力否定那个过去的自我,从而,学会自我矫正,求得自我提高。毕竟,这两个孩子有着相似的学习状况,相似的争强好胜,竞争一下未尝不可。
[/SIZE]
[SIZE=2]后来的日子里,两个孩子实实在在地提高着,当然,反复的时候也有的。
[/SIZE]
[SIZE=2]因人而异,因事而异,一次尝试,也是一次机会,恳请网友们不吝赐教。[/SIZE]
15楼
张万祥老师的精彩点评

    实话实说,我对李老师的《距离》这篇文章很欣赏。首先它真实,其次,在真实的记叙中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李老师对待两个顽劣孩子,先是把他们两个的座位调得远远的,两个孩子变本加厉,于是,“严肃地,愤愤地,让他们做了同桌。”面对同学们困惑,李老师直白:“我这葫芦里什么药也没有,我只是气不过罢了,或者说,是想让他们彼此间互相消耗一些能量,少去危害别人罢了。”
结果却是出乎意料,这两个孩子变了。
    最精彩,也是这篇随笔的最大价值在于,李老师的深刻的反思-烨和***,一个爱闹,一个爱打,确实令人生厌。先前,他们只是单干,并没有什么合作。因为其劣迹斑斑,做老师的我,真的很少正眼相看过他们。其实,这只是孩子的顽劣而已,顽劣惯了而已。在得不到尊重的日子里,倒是同伴们的一次次状告(思想上墙倒众人推),还有我的一次次训斥(主观上不明就里),反而一次次地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慢慢地,把他们推向了极端。后来,当我特别地给他们“***排”了座位,他们明白了我这示弱的信号,知道了我很在乎他们的“本事”,更加顽劣,在顽劣中尽显着“表演”的天真。几乎是绝望中,当我很沮丧地把他们摁在一块后,想让他们先“窝内斗”时,面对面的他们,彼此的参照物,还有,来自于老师和同学们的冷眼与利剑,小心眼儿不能不活动了:我真的坏透了?我比他还“臭”吗?毕竟,都六年级的孩子了,谁愿意成为这样的“冠军”呢?
    “距离”远近,我觉得不是关键,重要的是工作艺术。李老师把这两个顽劣孩子***排在一桌,不是自觉地运用教育艺术,而后的结果表明教育艺术的力量。这里的艺术在于研究学生的心理,因材施教,采取适当的方法,也许是有悖于常情常理的方法。李老师的做法是“偶然”的,但是,这个案例背后所蕴含的教育艺术是必然的。
    当然,教育方法不能一成不变,更不能千人一律。李老师偶然适用的方法,对这两个顽劣孩子是有效的,或许对另外的顽劣孩子就无效。我们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就能找到适当的有效的方法。
    如果说这篇文章是否有借鉴作用,我的回答是有借鉴作用。不过,借鉴的不是单纯的调一调“距离”的具体方式,而是因材施教的教育艺术。
    不知这样的分析是否得当?请批评。
                                                                    张万祥2009-10-14
附上沁心荷的一篇随笔

                                      换座位  
                                                  沁心荷
    这次座位是伟***和斯涵两人排好的,当然有我的意图和原则在里面,但为了全班的学风班风,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也有一些机动。
    他们花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编排,辛苦了!
    但在换位的时候,不少同学还是来征求我的意见,说他们想自己调整座位。一般情况下,我都会同意,但是我也为他们没理解我的意图而感到遗憾。有时候,班主任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同学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比如要考虑学习的互补性,某科比较弱的同学和那科比较强的同学坐得近一点,可以起到互补的作用。再比如,性格内向的同学,不大敢和陌生人说话的同学,我也许给他分配一位性格外向的同桌,增强他的交际能力。这都是互补性。
    好朋友可不可以坐一起?不管是肯定回答还是否定回答,这都是一个过于简单的答案,实际情况还是得看“好朋友”的情形才能决定。“好朋友”有很多种,一种是因爱好相同,谈话投机而在一起,比如两人都爱打球,课上课下都讨论篮球技术、比赛战术、NBA赛程,两人过于痴迷而影响学习,讨论太多,不仅影响自己,还影响其他同学,这样的“好朋友”能编成同桌吗?但,如果两人因追求共同进步而成为好朋友,一个物理高手,生物是弱科;一个生物高手,物理是弱科,这两人同桌,两人得利,双方共赢。有一对好朋友,本来是想坐在一起的,但是后来其中一个来跟我建议:“老师,我们还是不能坐在一起。”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我们俩感情太好了,坐在一起闲话太多,影响学习。”我非常佩服这位同学的“理性”!
    我还非常佩服某些同学,主动来要求说:“老师,让我坐边上吧,我眼睛比较好。”有一位同学,她叫碧玉,两次座位调整的时候都因考虑不周都没有将她调到中间组,我找人跟她换时,她说:“没关系的,没所谓的,我能看得见。”
    其实,有无作为,外因永远是次要。如果想学习,最后一桌最边一个角落一样可以学好;如果无心向学,最前一排,最正中的位置,也无心学习。上一届的张力诚同学就总喜欢坐最后一排,谭廉江同学也是坐在后排。09年高考,两人的分数都超过了600分,一个上了暨南大学,一个上了华工。

相关链接:http://www.bzrzy.cn/bbs/a/a.asp?B=912&ID=229608&Re=1
16楼
郑光启老师的精彩点评
    曾经在中央电视台的“心理访谈”栏目看到与本文相似的案例,那个案例中的主人公乐乐也是把教室弄得人仰马翻,老师没办法,把他放到教室的角落,没有改观。乐乐在家里也是坐不住,所以老师、父母怀疑他得了多动症,带他到医院检查却一切正常,于是来到“心理访谈”栏目,专家诊断乐乐不是多动症(多动症到十四岁以后就会消失了),而是得了与一种多动症比较类似的抽动障碍(它会终身地陪伴他)。
    我觉得本文案例中的老师应该先搞清楚这两个孩子爱打闹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想引起老师、同学的注意,还是有多动症或者是抽动障碍,可能还有其它原因。老师没有搞清楚原因就想对策,有点像医生还没有给病人看病就给他抓药,这药不行,换另外一种药,结果病人自己好了,医生还以为是他的药起了作用。文中的老师最后不是得出了:“距离能产生美吗?不一定,至少,在这则案例里不是的。心理的距离,时刻地,影响着教育的过程,最终,也决定着教育的效果。”这种不找原因得出的结论有多少的科学性?
    我的看法是:不应该过多的强调与座位的关系(也许与座位有关,但肯定不是主要原因),应该去寻找背后真正的原因,才不至于乱用药。
17楼
首先感谢郑光启老师的点评,大嘴再就郑光启老师的点评插两句
   1、郑老师说,案例中的老师得先搞清楚两个孩子爱打闹是什么原因,医生拿药也是这样,要先弄清楚病理,才能拿好药,才能起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案例中少分析是一大弊端,无可否认,郑老师的这剂药,切中要害。
   2、郑老师说不应过多的强调与座位的关系,大嘴这点就不大赞成了。
    这个药方有很多种,就拿感冒来说,有中医的药草,也有西药,像白加黑、感冒胶囊、感冒冲剂等等,而且,也必定是还有很多很多的药方我们还没有开发出来,说不定到时能开发出一个什么疫苗,让人永不得感冒都很难说。教育也一样,它有很多很多的方法,即使在我们确定了学生有哪方面问题的病因时,有时也不能局限于我们现在所知的那些方法。教育是一门艺术,太僵化了,难以进步,也很难体现它的艺术性。
    因此,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偶然,要去探究,这一次小小的调动座位说不定就是我们开发疫苗的一个契机。
    这里强调一点,我的意思不是说调座位一定是这两个孩子转好的原因,而是强调我们要多探讨,这样才能确定是不是调座位起了作用,然后再去探究,为什么一次小小的调动座位竟能起这么大作用。

   再次感谢郑光启老师的点评。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