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点评之好家长也是夸出来的

6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苍蝇爱蚊子[/U]发表的内容:[/B]

    文中有些问题没有说交代清楚:
    第一,案例中的学生经常违纪,是哪些方面的违纪呢?从后面的内容来看,好像是经常打架,那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违纪呢?不同违纪行为的心理状态、行为状态甚至是在班...[/QUOTE]
这位老师正在形成很可贵的研究性思维方式。
我有两点想法,愿与各位共勉。
1、如果主要目的是助人,在爱护他人积极性前提下,适当地甚至尖锐地批判也会使人获益匪浅。
因为我常常为看不到别人优点所困惑,觉得自己不具备当教研员的品质。我们校长告诉我,你即使笔记本上记下十条缺点,最多只能讲三条。可我很难做到。
2。如果主要目的是助己,就要多吸收少批判。有时一看别人的缺点,就顾不上别人的优点了。
这位老师的案例我没有细看。但几点很有价值。、
第一,遇到忙,文化低,不懂也不重视家教的家长,一些老师往往只是感到无奈,并叹气:他们这么忙,又不懂教育,没办法。这案例告诉我们:家长忙、文化低、不懂教育都没关系,只要他们有心,我们就可以想办法使他们由阻力转化为助力。
第二,好家长是夸出来的,也很深刻很经典很实用。虽然这话不陌生,但这案例使我们更深信这一真理,更有可能会影响我们的行为。
第三,或许最初这学生进步与家长关心一点没有关系,老师或许是有意或许是无意的。如果明知家长并无作为,孩子进步了,我们也可有意夸奖家长关心孩子呀!这里可有意识地运用谎言效应。这不失为夸奖家长的一种有效技巧。虽然这不是万能的,但十个家长九个爱夸奖吧!当然使用谎言效应,不能过度(不然会马庇拍到马腿上),要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
7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一路追梦[/U]发表的内容:[/B]

 
这位老师正在形成很可贵的研究性思维方式。
我有两点想法,愿与各位共勉。
1、如果主要目的是助人,在爱护他人积极性前提下,适当地甚至尖锐地批判也会使人获益匪浅。
因为我常常为看不到别人优点所...[/QUOTE]
谢谢追梦老师,你的批评与肯定给予的是那么的含蓄,我的初衷既是助人也是自勉。只是每个人自勉的要求不一样而已。
8楼
我认为这个案例是成*****的。因为我也经常和家长联系,一个电话能带去对学生的关心,同时也能和家长解决一些孩子在学校产生的一些问题!因为很多学生在家的问题都能在学校里折射出来!
今天上午我刚和几个家长联系过,有的是学生进步了,让家长知道对孩子进一步鼓励,期待孩子更大的进步!我感觉,不但孩子出现了问题和家长联系,孩子进步了,更要及时和家长联系,这样家长才会信任我们老师,不能让家长有这样的感觉:一看到电话,老师又来告状了。这样家长不会友好的和我们通话,即使不说,有时他们心里也不痛快,甚至会产生敌意!
今天上午我和其中一个家长是这样通话的:
师:你好,我是孩子的班主任。孩子最近在家表现怎样,晚上的作业多长时间能够完成?
父:老师,你好。最近孩子能很快完成作业,然后看电视。
师:一般看电视要多长时间?
父:他急急忙忙的写完作业,就看电视,应该说是时间比较长。
师:孩子的家庭作业今天完成的不是很好,字比较小,也没有以前认真。所以我想和你通个电话了解一下情况。你检查他的作业吗?
父:我最近比较忙,回家比较晚,所以很少看他的作业。
师:这就是你的责任了,无论在忙,也要检查一下他的作业,这样孩子才会认真写作业。另外,也要督促孩子写好字,能赶上你的字就行了。
父:呵呵,老师我以后一定抽时间检查他的作业,谢谢你及时提醒了我。
师:孩子作业如果有进步,就是你的*****劳了,我会及时关注的。好,以后在联系,再见!
父:再见老师,我一定负责的,谢谢!
9楼
[SIZE=3]支持这个话题,谈点个人看法,大家共同探讨:[/SIZE]
[COLOR=#003688][SIZE=4][B][/B][/COLOR][/SIZE]
[COLOR=#003688][FACE=黑体][SIZE=5][B]赞人之美 得人之心[/B][/COLOR][/FACE][/SIZE]
[COLOR=#0022aa][SIZE=3][/COLOR][/SIZE]
[COLOR=#0022aa][SIZE=3]——读《好家长也是夸出来的》(之一)[/COLOR][/SIZE]
[COLOR=#0022aa][SIZE=3]
  人人都喜欢被赞美,人人都需要赞美。喜欢夸奖,是人的正常心理需求。这是因为,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离开社会,人就难以生存。要想不被社会排斥,人就必须创造被社会认可、接纳的条件,给社会接纳你的理由。因此,社会生活中,人都会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判断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确认自己被社会接纳的程度。所以,人都喜欢别人说自己的优点,都不喜欢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如果得到他人的赞美,就意味着得到他人的认可,就意味着受欢迎,否则,就意味着不被接纳,那么,在社会中的生存就成问题,所以,人都害怕不被认可和接纳而脱离社会。这种心理,从远古时代人类在群体生活环境下就有了的。社会发展到今天,无论一个班集体、一所学校、一个社会团体、社会组织,无论任何群体,其个体成员,无时无刻不在以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衡量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和价值。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个观点已得到普遍认可。“夸”,就是赞美,就是找到他优于其他孩子的出众之处,就是让他获得成就感,获得自豪感,就是激发他的向善性,而自觉抑制人性中“恶”的一面,尽量不去违纪,不做坏事,积极上进,进而消除给他人、给群体带来的不利影响。这样,才能够有利于一个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学习和发展。学生是这样,家长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可以说,“好家长也是夸出来的”。当你去发现一个家长的优点并说给他听,去赞美他,夸奖他,就意味着他被认可、被接纳,就让他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他就乐于听你的,就乐于跟你配合做事,以期获得你对他的更多赞美,体现他的更高价值。这个时候,他就乐于成为你的合作伙伴。
  从这个案例来看,陈权的父亲之所以由原来对陈权教育的不管不问转变为积极配合老师教育陈权,以至于陈权后来有了好的改观,何老师的几次赞美(夸)是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为什么原来陈权的家长总是以“没时间管理孩子”、“说家里有事”为幌子,不好好配合教育孩子?看看原来老师的方法就不难理解了。“陈权一次又一次的违纪”,老师是“一次又一次地向家长反映情况”,家长“轻描淡写地应付一下”,“一次又一次地说‘到家我会教育他的’”,结果呢?,一次次令老师“失望”;陈权违纪,原来的班主任也往往“就叫他家长到学校来一趟”。来干什么?恐怕当老师的没有人不知道。面对班里惹是生非屡教不改、令人无比头疼的学生,把家长叫来,几乎成了班主任的杀手锏,很多情况下,不是就事说事,共同商量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往往是将学生的新账旧账一起算,常常是家长学生一同受训,让家长很没面子,回到家里,学生轻则面对家长的一阵数落,重则挨一顿暴打。所以,家长最害怕的就是“到学校来一趟”。孩子屡屡犯错,家长屡屡一趟趟来学校,一次次没面子,面皮再“厚”的家长对老师的“召见”恐怕也唯恐避之不及,哪里还有什么心思配合你老师去研究孩子的问题、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呢?这样的“家校配合”也就很难有什么好的效果了。相反,“站在一个家长的角度上看,班主任适当地给予家长一定的鼓励”,何老师的几句赞美,却让陈权的家长诚恳地说出了因自己家庭事多“也就没时间教育孩子,是自己把儿子耽误了”的心里话,其实,陈权的家长“心里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所转变”,“还是希望陈权变好的”,结果,何老师“趁热打铁”继续夸奖,通过这次打电话后,“陈权在校的表现真的改观不少”,后来,家长能主动询问“陈权在校的表现怎样”,能痛快地答应“随便什么时候都可以”跟老师见面交流教育孩子的问题,能够如期到场并交流很多,以至“陈权同学改了很多恶习,各科的成绩都有明显改观”,不难看出,陈权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是用了心的,而这也恰恰是何老师的“夸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家长教育孩子的积极性。
  总而言之,赞人之美,得人之心。无论是谁,要使对方成为你的合作伙伴而非敌对方,最好的方法就是去发现对方的长处,去赞美对方,使其找到被尊重的感觉,以你的尊重赢得对方的尊重。学校教育,需要学校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问题,给孩子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就不单单是学校老师一个方面的问题,作为老师,作为班主任,教育学生,就必须赢得家长的信任,争取家长的配合,那么,在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中,学会赞美,多站在家长的角度研究问题,发现家长的长处,适时、适当地给予赞美,那么,一个个好的家长也就会不断地被“夸”出来,好的教育效果也必然日益明显。
  (本文是单就何老师《好家长也是夸出来的》这篇文章中的一个“夸”字在发挥家长在配合老师教育孩子的工作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而谈的个人看法。当然,《好家长也是夸出来的》这篇文章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地方,另文再谈,暂不赘述。)
[/COLOR][/SIZE]
10楼
在这里发一个“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例子,这个学生是我的学生,用的是仅一字之差的化名:
 
 
[SIZE=4][B]没用信封的信[/B][/SIZE]

  [SIZE=3]面对班里惹是生非屡教不改令人头疼的学生,把家长叫来,几乎成了班主任的杀手锏,将学生的新账旧账一起算,常常是家长学生一同受训,回到家里,学生轻则面对家长的一阵数落,重则挨一顿暴打。学生受到老师和家长的联合夹击,效果却总不见好。一封没用信封的信,让我找到了教育学生的新的方法……
  李哲从外校转来,成了我班的插班生。听说他“劣迹斑斑”,学习习惯不好,经常违反纪律,成绩倒数几名,经常惹是生非,还上网吧。李哲的家长以前没少被请到学校,李哲为此没少挨打。接收了李哲,我的心里直打鼓:我能否管得住他呢?
  过了不长时间,去网吧、抄作业、搞恶作剧甚至打架,李哲终于又故戏重演。但我发现,李哲做事争强好胜,不认输,违反了纪律也能认错还能对我说“老师您别生气,我错了”的话。这回我没有把李哲找来苦口婆心地教育,也没有把家长叫来。
  一天中午放学后,我把李哲叫到办公室,给他一封信,让他务必转交给家长。最后嘱咐了一句:“千万别弄丢了!”
  我知道,孩子最怕老师向家长告状,出于敏感和好奇,写给家长的信他不看是不可能的,那封信,我故意没用信封,只简单对折了一下,给了他“偷看”的机会。
  我在给李哲家长的信中写道:
  “贵家长:很欣慰的告诉您,李哲近来表现不错,我很喜欢他。他智力好,懂事,自尊心强,要求上进。我坚信他一定能够成材,一定不会令老师失望,一定不会令父母失望。多给他点关爱吧,让他在我们关爱的阳光里成长。我相信将来有一天,我们会由衷地感到: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李哲真的是我们大家的骄傲!……”
  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任课老师们不约而同地向我提起了李哲,说这段时间李哲跟以前大不一样了。上课没再乱说话,作业也能认真做及时交了,尤其是数学老师惊讶地说李哲竟然三天两头找他问问题。
  期中考试后,李哲的成绩进步很大,我特意给家长发了喜报,在表彰会上着重给予了表扬。
  [/SIZE]
[SIZE=3]  [B]感悟[/B]:漫山遍野,每一棵小草都是生命;每一株幼苗都孕育着花蕾,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给他一缕春风,不放弃哪怕任何一点点的希望,不让他们因我们的疏忽而被当杂草铲掉,把爱的阳光洒向他们,一棵小草也能摇动春风,甚至会给我们带来整个春天。再难管难教的学生也有自尊,也有可爱的地方,他们更需要老师的关爱。觉得学生难教难管时,我们该想想可能是我们的方法出了问题。要多厚爱一层,多理解、多鼓励,给孩子一个垫脚的支点,让学生在认可和鼓励中找到自信,学生一定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超乎我们想象的潜能。
[/SIZE]
11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王新国[/U]发表的内容:[/B]

在这里发一个“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例子,这个学生是我的学生,用的是仅一字之差的化名:
 
 
没用信封的信

  面对班里惹是生非屡教不改令人头疼的学生,把家长叫来,几乎成了班主任的杀...[/QUOTE]
没用信封的信,值得借鉴!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