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点评之你到底在想什么

18楼
[FACE=楷体_GB2312][SIZE=2]   孩子有时候更需要我们走进他们的内心,而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都有一扇门,教师在进门之前,必须要准备好钥匙。[/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2]   但我们有时不禁要问,我们的钥匙在哪里?我认为可从以下几点来尝试:[/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2]   1、“蹲”下身来,消除代沟。[/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2]   2、以信任为基础,消除隔阂。[/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2]   3、以了解为纽带,拉近距离。[/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2]   当然,这也是我的个人见解,不对之处,望请斧正。[/SIZE][/FACE]
[FACE=楷体_GB2312][SIZE=2]   [/SIZE][/FACE]
19楼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品读完徐老师的案例《你到底在想什么》,脑海中不由地映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俗语。
    在案例开始,我们知道由于生活在单亲家庭里,伟伟习惯很不好,虽然现在有了后妈,但以前父母的吵闹,我想还是会给伟伟的心灵留下阴影。在外人看来,貌似平静的生活,其实是不平静的,这时的伟伟最需要的应该是温暖,是别人的尊重与赏识,而徐老师并没有真正从内心里去走近他。
    当伟伟第一次犯错误时,并不是有意而为,但在班级内发生这样的事,作为老师,一定会很生气的,尤其是对这个有问题的伟伟。老师应在伟伟家长来装上玻璃后,和伟伟及其家长促膝相谈,当面叮嘱家长绝对不能一味地责怪孩子,因为孩子毕竟不是故意的,我想这样处理伟伟听到后对老师绝对是不会记恨的,而徐老师只是例行公事,没有及时做到与之心与心的交流。
    对于到第二次犯错误时,老师的耐心到了极限,认为伟伟已经是无药可救了,由火气直往上冒,到再也按捺不住了,直至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伟伟大声吼道:“你这孩子也太过分了!打碎玻璃才几天,竟又砸黑板。要爱护学校的一草一木,这些道理我哪天不讲?你竟然还是有意而为!你爸爸天天来跟着赔?你家的钱发芽了吗?”这样,伤极了伟伟的自尊,再加上伟伟爸爸的棍棒教育,使伟伟对老师怀恨在心。于是便偷偷地在老师心爱的玫瑰红色的全棉面料的时尚小风衣的后背甩了一长串蓝墨汁点点;甚至仇恨老师到极点:竟在巷道的墙壁上写上了污言秽语。我想如果从一开始徐老师能多些耐心、少些浮躁,摘掉有色眼镜,多赏识伟伟,走进伟伟的心灵,帮伟伟树立信心、自尊,至少伟伟对老师实施报复这一尴尬的事情不会出现的。
    在案例最后,也就是在毕业班的功课进入到全面复习的阶段时,徐老师对伟伟倾注了加倍的关注:课上,拣些伟伟易于回答的问题提问他,让伟伟也有成功的快乐;下课,叫伟伟帮自己拿书本,搬椅子,让他感到老师喜欢他;大课间,让伟伟检查各小组的活动情况,让他觉得老师信任他;家长面前,想方设法只夸好的不说差的,让伟伟觉得自己真的变了……同学们看到老师特别重用伟伟,也开始对伟伟刮目相看,不像以前那样疏远他,让伟伟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有了老师的重用,有了同学们的亲近,破罐破摔的伟伟终于也找到了自信与自尊,在以后的日子,他果然没再做对不起老师的事,脸上还多了些这孩子以前很少有的天真与稚气。最终伟伟被县外国语学校录取。
    在这个案例中,什么样的态度决定着什么样的收获。开始徐老师由于并不赏识伟伟,又没有注意自己的教育方法,曾导致伟伟对自己报复;到了后来,改变方法对伟伟进行关注,让伟伟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从而也转变了伟伟。其实孩子也很天真,你给他一丝笑容,他会送给你整个春天。
    这个案例使我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开学不久,坐在我对面的王老师班级中有个十六号学生,被王老师称为是具有领导才能的学生,我为不能教到这种天才性的学生,感到非常遗憾。
    第二学期,为了亲眼目睹这神奇的十六号,我自告奋勇地教他们班的自然课。不用几天,我发现这个十六号简直是恶魔的化身。我实在不好意思问:为什么十六号表现这么差?因为我总会想到”南橘北枳”的典故,于是,我对十六号用了加倍的心力。终于有一天,十六号能主动举手发言,我像中了特等奖一样,赶紧请他站起来说一说,他回答得非常好,我忍不住请全班为他鼓掌!从此我和十六之间逐渐建立了信任。我把自己买的科学童话借给他,给他聊天。。。我们就像磨合过的汽车,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顺畅。
    学期结束时,我走马观花地浏览学生上交的作业,忍不住被十六号的作业吸引住。他的报告竟然是十篇读书心得,还用充满童心的语气写下对这些动物故事的看法,还画上美丽的插图,我忍不住把这份作业拿到王老师面前,夸赞他的十六号。可王老师一脸茫然。原来以前的十六号早已转走了,现在的这个十六号是个让王老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学生……
    这个故事的结尾和徐老师的案例的最后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个让王老师非常头疼的学生虽然是因老师的错爱与关怀有了自信,有了勇气,但这同样也说明了在教育中,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给予学生父母般的师爱,在教育的过程中掌握好教育的尺度、方法,就会收获成功的喜悦。

河南安阳特殊教育学校   王维   455000
20楼
受教了,忽然也想写点什么。如有不当之处还请编辑和各位老师不要见怪和见笑
21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zhuluzhe[/U]发表的内容:[/B]

受教了,忽然也想写点什么。如有不当之处还请编辑和各位老师不要见怪和见笑[/QUOTE]
 
您写啊,欢迎之至!
22楼
我支持你们的观点,教育孩子先从欣赏孩子开始。
23楼
感谢宋老师的鼓励,我来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