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稿征集之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了

6楼
[SIZE=4][FACE=Times New Roman]                    [/SIZE]唤醒孩子沉睡的心[/FACE]
[SIZE=4] 读完木娟子老师的这篇《可是,我找不到方向》,我流泪了,为着木娟子老师对孩子的那份不离不弃的真爱,更为了那个心中缺失爱而努力以挑衅滋事来伪装自己麻醉自己的可怜的孩子。[/SIZE]
[SIZE=4] 从木娟子老师的描述中,我们不免为这个孩子惋惜,一个原本聪明、本可以成为“好料”的“他”却在一步步走向滑坡路,更不免为其担心,照这样下去,他将来又会是什么样?但光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重要的是“消痛”,而消痛的办法就是“唤醒”唤醒那颗易碎的冰冷的心,唤醒那个沉睡的灵魂。[/SIZE]
[SIZE=4] 说到唤醒,让我想起了想起了在一本杂志上看到的一则小故事,题目叫《寻贼启示》说的是我有个老猎户在一个特别的雨夜,丢失了很多上好的毛皮,后来经过暗访,老者查出是他的邻居所为。但老者在暗访的过程中,也了解到邻居确实因面临窘境才会不得已而为之。当时老人想,如果自己向警察局告发,一定能追回丢失的上等的毛皮,但是却毁了邻居的一生。老人不忍,于是竟写了一份寻贼启示,大致为寻找拿走毛皮的人,不仅不追究其责任,而且还传授其打猎技巧并以重金回赠偷盗者。终于这位遭遇窘境的邻居满怀愧疚向老人认罪,后来真的跟老人学艺,不仅保住了名誉、度过了难关,而且真的跟随老人学艺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SIZE]
[SIZE=4] 由这个简短的小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唤醒的神奇,也让我的心中多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是不是我们可以来个“寻生启示”呢。就用匿名的形式把文中某某男孩(其实就是文中小男孩)本可以怎么怎么自信、聪明、阳光,却因什么什么原因如今面临困境,变得怎么怎么样来个“寻生启示,号召班上所有的孩子跟老师一道积极行动起来,寻回该生,让他变得自信、开朗、阳光。贴出启示后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就“寻生启示”展开大讨论,让这个孩子倾听同伴的声音,感受大家对他的关爱,使其心中的坚冰逐渐一点点融化,进而巧扇风,看谁行动最快,最具有爱心、最关心同伴,师生一起打响漂亮的“寻生行动”之战,一同唤醒孩子那颗沉睡的心。有人说:孩子最懂孩子的心,所以有孩子们助阵,我想我们的力量才会更强大,更神奇。就很可能避免文中木娟子老师一人孤军奋战的无奈与痛苦,很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别样的美丽,另外我想,如果孩子们加入了这一阵营,也让他们从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他们感受到关爱别人的幸福,对其他孩子们的成长也会有不小的促进,还有也应及时跟家长取得联系,借助家庭的力量帮孩子转变,毕竟家庭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多了家长的关爱,孩子的心才不会变得那样冰冷、那样扭曲。[/SIZE][ALIGN=left][SIZE=4][/SIZE][/ALIGN][ALIGN=left][SIZE=4] 记得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爱是一种最伟大的情感,它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所以只要我们相信自己,只要心中有爱,只要我们永不放弃,只要充满智慧,爱一定会如一缕春风,一夜喜雨,唤醒人、打动人,从而收获一种“心灵的对话,情感的沟通,思想的碰撞”的互动。所以我相信木娟子老师坚持下去,巧借各种力量用爱与智慧一定会融化孩子心中的坚冰,一定会唤醒那颗沉睡的心灵。[/SIZE][/ALIGN][ALIGN=left][SIZE=4](河北省唐山市安各庄小学      曹建英        063022[/SIZE][/ALIGN][ALIGN=left][SIZE=4]通信地址:河北省唐山市贾庵子小学  高晓蕾(转曹建英)[/SIZE][/ALIGN]
[SIZE=4][/SIZE]
7楼
                 [COLOR=#2b2bd5][SIZE=3][FACE=黑体][SIZE=4]信任与忽视,让孩子心灵归位
[/COLOR][/SIZE]    木娟子老师的故事,我细细读了多遍,每多读一遍,我的心就多增加了一份沉重。毋庸置疑,木娟子是一位非常有爱心的老师,她作为一名音乐老师,对班级里的这样一位学生完全可以“忽略他的存在,当他是一包空气,上完一节课,迅速走人。”但是她没有,而是以她宽宏的爱包容他,以母性的爱温暖他,期盼融化他心中的坚冰。尽管他一次次地让自己失望,可是木娟子老师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爱,哪怕是走投无路后的悲哀求助。
    很明显,他是一个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这一点连他自己也感觉了出来。“他说自己很孤独,说自己是个不正常的小孩,叫我不要和他计较。我问他,你认为自己不正常?‘是的,我觉得自己就是不正常。’他很悲伤地说。”但正因为如此,说明他的病还不是无可救药。他感觉出自己的心理出了问题,他懂得检讨自己,他为自己难过,他也想做个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但是他控制不住自己。
    对于这样的孩子,仅仅有爱和怜悯是不够的。爱只能缓解他一时的病情,并不能彻底根除病根。时间久了,还会产生抗药性。木娟子老师并不缺乏爱心,可是为什么他“很多次,我留他,在下课,他都会哭,满脸都是泪,然后在下一节课再继续大声喧闹。似乎,一会是他,一会又不是他。”就是这个原因。这样的孩子,需要的是一视同仁的对待和发自肺腑的信任。
    为什么他会感到自己不正常?其实许多时候是我们老师的爱心,我们的好心使然。我无意针对木娟子老师,可有时事实却恰恰如此。为什么单单给他五分钟时间表演的特殊关照?老实说,每每读到这里我都感觉像是在进行一场耍猴表演。这个五分钟为他专有,这恰恰是在告诉大家“他跟我们不一样!”敏感的孩子会感觉出来,品味出来的,其实他很聪明,很快就明白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中是另类。既然如此,何不更加夸张地表现自己,于是“但不久,他开始‘越界’,讲鬼怪故事,讲的笑话也慢慢接近成人笑话 。”出现这样的情况倒在我的意料之中。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木娟子老师的是否可以这样淡化教育的痕迹。既然要展现他侃侃而谈的演讲才能,为什么不让大家一起参与,在一起参与中凸显他的才能,强化他的优势?这样既让其他同学不会对他“另眼相看”,又会让他与同学们的角逐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还是请老师们“忽视”他,不要让特别的优待加重他的心理负担吧。心理疾病需要我们慢慢引导,但医治疾病的良药首先是要相信他是个正常人。因为“他跟我们是一样的!”
   “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一下就是“优秀的孩子是相似的,学困生的‘困’却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却又是相同的,既这些孩子都很自卑,缺乏自信。看不到学习的希望。“除了人格以外,人生最大的损失,莫过于失掉自信心了。”然而自信却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我们当中的一些孩子或由于天生智力、身体有缺陷,或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如人等各种因素,深陷自卑,被老师歧视,被同学嘲笑,于是走向两个极端,要么破罐子破摔,叛逆,做出一些出格的举动,以这种方式引起大人注意;要么终日沉默不语,沉迷自己内心孤独的世界,甚至发展为自闭症。其实他们是缺乏大人的正确引导,走近他们的内心。
    “只要心存相信,总有奇迹发生,希望虽然渺茫,但它永存人世。”“深窥自己的心,而后发觉一切的奇迹在你自己”。美国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里讲了个故事:病房里,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从房间里看见窗外的一棵树,在秋风中一片片地掉落下来。病人望着眼前的萧萧落叶,身体也随之每况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画家得知后,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最后一片叶子始终没掉下来。只因为生命中的这片绿,病人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人生可以没有很多东西,却唯独不能没有希望。当爱已经不能温暖学生那颗冰冷的心,就让我们学学那位画家吧,为孩子的生命画一片绿叶,抓住哪怕最微薄的希望,引导他们心存相信,健康成长。[/FACE][/SIZE]
[COLOR=#2b2bd5][SIZE=3]
[/COLOR][/SIZE]  [COLOR=#1a1ae6][SIZE=3](作者:安徽省怀宁县独秀小学  纪继兰  246121)
[/COLOR][/SIZE]                                                    
8楼
[COLOR=#0938f7][SIZE=4]      [COLOR=#e61a6b][SIZE=5][B] [/B]
[B][SIZE=5][COLOR=#e61a6b]     如何让孩子干涸的心田长出绿洲[/COLOR][/SIZE][/B][/COLOR][/SIZE][/SIZE][/COLOR]
[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SIZE=4][COLOR=#0909f7]   读完木娟子老师的真实案例《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了》,事实上我也是迷惑不解。其一,这个孩子究竟是小学还是初中,抑或高中?不得而知!整篇文章没对孩子的学段进行介绍,让人摸不着头脑,我只能从老师的叙述中猜测这孩子可能是小学生。其二,文章中的木娟子老师很有爱心,很想改变这个孩子,但她对孩子的家庭情况知之甚少,只是听闻孩子父母即将离婚,没再追溯孩子“生病”的内因。其三,这个孩子究竟有哪些不正常?文中用了太多的文学性语言进行描述,让人一头雾水。[/COLOR][/SIZE][SIZE=4][COLOR=#0909f7]  [/SIZE][/COLOR][/COLOR][/SIZE][/SIZE][/COLOR]
[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SIZE=4][COLOR=#0909f7]   不过从木娟子老师的叙述中,我很感动她的爱心以及对教育的热爱——一个音乐老师,能如此想办法来帮助一个学生,难能可贵!同时也理解她的痛苦与无助——遇到这样一个反复无常的课堂捣蛋鬼,真的有一种想发疯的感觉。[/COLOR][/SIZE][/COLOR][/SIZE][/SIZE][/COLOR]
[COLOR=#0909f7][SIZE=4]   但是,这是一个孩子,他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没有谁可以把他从教室里赶出去。怎么办呢?遇到这样棘手的孩子,作为他的授业老师,该如何来帮助他呢?  [/COLOR][/SIZE]
[COLOR=#0909f7][SIZE=4]   [/COLOR][/SIZE][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COLOR=#0909f7][SIZE=4]首先,我反对文中所说的那位“凶”老师的做法——只有压倒他,凶倒他。这样做,也只能暂时让孩子压制住自己的放肆行为,本质上并没有让问题得到解决。他一到和善的老师课堂上,就会原形毕露,甚至变本加厉。[/COLOR][/SIZE][/COLOR][/SIZE][/COLOR][/SIZE]
[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COLOR=#0909f7][SIZE=4]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这个小孩的情况以及木娟子老师的做法是否妥当。[/COLOR][/SIZE][/COLOR][/SIZE][/COLOR][/SIZE]
[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COLOR=#0909f7][SIZE=4]   木娟子老师说:这个孩子所有的跋扈,都真的不是与你作对,他只是要不守纪律,为了不守纪律而不守纪律。如果真是这样的话,这孩子不是不守纪律,而是他不懂得纪律为何物,他没有纪律意识。也就是说,他的那些行为在他看来,一切都是正常的。由此不难明白,这个孩子没有形成正确的行为认知能力。之所以他每次被老师留下来,都要难过得流下眼泪,或者是躲在角落里,并不是他惭愧自己违纪,而是害怕和害羞,他担心老师不喜欢他了,小朋友小看他了。[/COLOR][/SIZE][/COLOR][/SIZE][/COLOR][/SIZE]
[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COLOR=#0909f7][SIZE=4]   惯常情况来看,小孩子一般在三到四岁开始形成符合群体要求的行为认知能力,他开始知道什么行为可以讨得别人喜欢,什么行为会招来厌恶。到了学龄阶段,只要老师稍加规范,便知道什么行为可以放肆,什么行为可以收敛,说话、做事基本上能分清场合。  [/COLOR][/SIZE][/COLOR][/SIZE][/COLOR][/SIZE]
[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COLOR=#0909f7][SIZE=4]   文中的捣蛋小孩好像根本分不清场合,也不知道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自己没个准则。唯一能控制住他的,就是利用他的畏惧心理迫使他压抑自己,但他并不知道为何要压抑自己。[/COLOR][/SIZE][/COLOR][/SIZE][/COLOR][/SIZE]
[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COLOR=#0909f7][SIZE=4]   木娟子老师说:该说的话,我已经和他说过无数次了,我自己都厌倦了,也疲惫了,什么都不想说了。孩子在课堂上出现的行为问题并非品质问题,所以道德说教毫无作用。其实木娟子老师的有些做法是非常可取的,比如“实行小组比赛,用集体的力量制约他。起先的三节课,效果明显,整个班都齐心协力,他也很努力地为自己小组挣分,为了不扣分,纪律也不错,课堂效率创历史新高。”为了能够给自己的小组挣得荣誉,他努力地压制自己,表现得非常好。这说明,孩子是有上进心的,也是愿意做好的,所以这样的做法是有效的。[/COLOR][/SIZE][/COLOR][/SIZE][/COLOR][/SIZE]
[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COLOR=#0909f7][SIZE=4]   “后来,他所在的小组背唱不出歌,无分可得,他就大为不满,在别的小组唱时,一会儿学狗叫一会儿学猫叫,以此来影响别组得分,整个教室乱作一团。”其实,这个时候不止这个孩子不满,小组落败,其他孩子也同样不满,不满心理在这个时候纯属正常,只是有的孩子心中不满,但压抑住了自己的行为,而他,则用行为来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木娟子老师和这个孩子接触了多日,应该了解他的脾性,所以,应该事先有针对性地定出规则,并且随时掌控着孩子的变化,然后用规则去约束他。想来后面的学狗叫,学猫叫就不会发生了。[/COLOR]
[COLOR=#0909f7][SIZE=4]   [/COLOR][/SIZE][SIZE=4][COLOR=#0909f7]分析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小孩的行为认知能力形成时,应该是家庭教育出现了断层。所以,真正的根源还是在家庭。孩子的心灵之图已经被画脏了,现在要进行清洗自然是非常困难。但是也并非不可能。当然,这需要木娟子老师作出进一步的努力,那就是走进孩子的家庭,了解孩子的成长背景,收集孩子的行为资料(从幼儿园开始,也可以更早一点,只要能收集到,都可以),然后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看孩子在何时形成的错误的行为认知能力。与孩子的抚养人进行深入的沟通,掌握他们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行为。只有知道这一切,才能确定孩子身上的问题之源究竟来自哪里,然后才能对症下药。[/SIZE][/COLOR][/COLOR][/SIZE][/COLOR][/SIZE][/SIZE]
[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COLOR=#0909f7][SIZE=4]   第二步,木娟子老师以及其他老师必须别无选择地去接纳这个孩子,并且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让孩子真切地感受到老师的爱,然后返身回来爱自己的老师。师生之间只有形成真正的“互爱”关系了,教育才会有用。因为,只要是正常的孩子(文中的小孩绝对是正常的,他说自己不正常,多半是担心老师不理他),一定会折服在爱的力量下。只要老师获得了孩子的充分信任以及深深的依恋,这个孩子就会对老师言听计从。老师也才能自然而然地将正确的行为认知理念渗透到孩子的心田,慢慢地,孩子干涸的心田就会长出绿洲。[/COLOR][/SIZE][/COLOR][/SIZE][/COLOR][/SIZE]
[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COLOR=#0909f7][SIZE=4]   第三步,木娟子老师可以设法与孩子进行深层次的沟通,比如写小纸条,聊QQ,写信。不说孩子在课堂上的情况,就说一些闲话,比如喜欢什么小动物啊,喜欢哪些运动方式啊,喜欢穿什么牌子的鞋啊等等。当孩子愿意与老师交流的时候,老师就有机会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一旦进入了孩子的内心世界,以前的种种疑惑都可以得到答案,然后再慢慢地告诉孩子如何做才能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喜欢。[/COLOR][/SIZE][/COLOR][/SIZE][/COLOR][/SIZE]
[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COLOR=#0909f7][SIZE=4]   第四步,木娟子老师可以与班主任老师联合起来,一个扮红脸,一个扮黑脸。最好由班主任扮黑脸,班主任老师出面做通其他孩子的工作,使用孤立的方法将这个捣蛋鬼冷冻起来。然后,木娟子老师出面当救世主。孩子,尤其是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当众人都对他冷眼以对的时候,谁对他热情一点,他便觉得那个人就是他最好的朋友,就会对那个人产生信任和依恋之情。有了这份感情基础,老师要渗透正确的东西给孩子,就非常容易了。[/COLOR][/SIZE][/COLOR][/SIZE][/COLOR][/SIZE]
[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COLOR=#0909f7][SIZE=4]   不过,我始终认为,要想让孩子干涸的心田长出绿洲,就必须找出使心田干涸的根源,这就要从孩子的家庭入手。不论怎么说,父母改变,孩子才有可能改变。不论你老师在学校做多大的努力,或者说老师的努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孩子一回到家,家长没有任何改变,那么老师的正面教育马上就会土崩瓦解。因此,改变这个孩子的道路上,一定要有他的父母同行。[/COLOR][/SIZE][/COLOR][/SIZE][/COLOR][/SIZE]
[COLOR=#0938f7][SIZE=4][COLOR=#e61a6b][SIZE=5][COLOR=#0909f7][SIZE=4]     (四川省乐至县石佛职业中学 钟杰 641504)[/COLOR][FACE=Times New Roman][COLOR=#0909f7][SIZE=4] [/FACE][/SIZE][/COLOR][/SIZE][/COLOR][/SIZE][/COLOR][/SIZE]
9楼
[SIZE=3][B]     [COLOR=#ff00cc]请把目光从他身上移开[/SIZE][/B]
                  [COLOR=#0909f7]靳增果/文
[/COLOR]
读了木娟子老师的《可是,我找不到方向了》,第一感觉是木娟子老师在高唱爱的赞歌——她是多么爱学生!好像木娟子老师已经被这爱的赞歌所陶醉,而且打算继续高唱下去。整个案例洋洋洒洒近三千字,有不少内容在写自己的感受,而对这个孩子的生活经历和家庭情况没有做详细介绍,他的家庭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个孩子对家庭的评价和期许是什么,这个孩子有什么样的家庭“情结”;他有什么样的特别的班级生活经历,班级生活曾经给他的心灵是否带来过重创,他有什么样的集体“情结”。这些内容可是寻找学生病因之所依据呀!感觉木娟子老师还没有细致把脉就开起了药方,而且不断地换药方,这单不行换那单,每一单药方的医师签名都是“爱”。
   
我的建议是把目光从这名学生身上移开,有三层意思要表达。 [/COLOR]
[SIZE=3][/SIZE]
[SIZE=3]第一层意思是,不要只盯着他的身上的问题,把目光从他的身上移开,移到他的身后去,了解他的过去,了解他的家庭详细情况,了解他对班集体的认识,了解他的早期记忆,看看他这种怪异的行为是从什么时候什么背景下开始的,当时有哪些人对他的这种行为产生了影响,进而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SIZE]
[SIZE=3][/SIZE]
[SIZE=3]第二层意思是,要考虑教育的公平性,要为他之外的更多的学生考虑。从文章中可以看出,这名学生已成为木娟子老师(甚至是多个老师)课堂关注的中心,这名学生严重吸引了木娟子老师的注意力,好像自己的整堂课都在对付着这名学生(这是我的个人理解,可能偏激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其他的多数学生真是太不公平了,因为你是大家的老师,这爱应属于大家的。木娟子老师知道有一种方法——罚抄乐理,可能会起作用,但木娟子老师没有用。不知道木娟子老师的这种作法,对其他同学是否公平。 [/SIZE]
[SIZE=3][/SIZE]
[SIZE=3]第三层意思是,把目光从他身上移开,或许对改变他真的起作用——只是可能,只能算是试用药方。木娟子老师猜测,他故意违纪的目的就是“选择一个极端的展示自己的方式,令所有人不得不重点关注他、在意他……”既然这样,老师就可以在课堂上冷落他,他越是想借不正常手段成为班级注意力的中心,老师就越不注意他。让他的这种行为的目的总是达不到,时间久了,他就可能放弃这种不正常的博得注意的行为了。这个方法可以试一试。反过来,如果认为他真是缺少爱,要满足他对爱的需求,可以放在课下。这样,既弱化了他的课堂错误行为的动机,又给了他爱的温暖。 [/SIZE]
[SIZE=3][/SIZE]
[SIZE=3]实在是感觉木娟子老师困惑之极,只想着木娟子老师能够快点从困惑中超脱。所以就心急,只想着增加药方的“猛”劲儿,也就急不择言了。我不懂教育,不善言辞,更不懂圆融之道,冒犯之处,敬请木娟子老师谅解。
(河南省汝州市蟒川镇齐沟小学 靳增果 467534)[/SIZE][SIZE=3][/SIZE]
10楼
[ALIGN=left]                                    [SIZE=3] 再努力一次
    看了木娟子老师的文章,想起的却是前几天听北京广渠门中学宏志班妈妈高金英老师汇报中的一个人:田伟。
    田伟是苦孩子中的苦孩子。他父母离异,母亲因病出走,没有生活来源的姥姥带他与妹妹过活。贫寒加不幸扭曲了田伟的性格。他曾在作文中流露:“我父母生了我,却不管我,把我抛向这冰冷的世界,任凭我用稚嫩的小手触摸这石头般的社会。”铅笔盒内纸条流露出他的世界观“一切都是虚伪的”。该世界观影响着田伟行动,他冷漠对待捐款捐物捐献人,没有笑脸没有感谢。
    木娟子老师笔下的孩子,也是一个苦孩子。“他的父母即将离婚,一直在吵闹,他是个无人管的孩子。与其说没有人管,不如说这是个没有人疼他爱他的孩子。”正是这么个原因,使得他只能自己爱自己,并用一种特殊的方式表现出来。当然他的表现与田伟不同,但是其 “坚固”程度却足可媲美。
    高老师是怎样去做的呢?
    “从田伟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的高老师比喻田伟是“冻透的柿子”。她的感化办法是:“不能用开水浇,得用温水慢慢焐。”3年间,她家访田家200多次。逢年过节,必留田伟改善伙食。田伟缺什么都在她眼里,她给他买鞋,给他家买洗衣机。帮不吃鱼的他择鱼刺。 在这里高老师讲了一个细节:她花了138元钱给田伟买了一双真皮的旅游鞋。别人质疑她为什么要给孩子买这么好的鞋的时候。高老师说:“如果我给他买双不太好的,可能穿几周后鞋子坏了,他会认为老师也是虚伪的,也在糊弄他。”高老师细心至此。
    木娟子老师也是一位很有爱心的老师,她不仅仅找他谈话,给他创造成功的机会,还每月自己掏腰包买奖品,就是为了感化他,教育他。这些都让人感动。但这个孩子就是那样的冥顽不化,让人为老师感到惋惜和不值。木娟子老师也发出了“找不到方向”的哀叹。
    但是,看一下高老师的那200多次家访。我们不得不感叹:是不是我们做的还不太够?相信高老师一开始走向田伟的时候,收获的也是冰冷与抗拒。高老师没有谈她是不是犹豫过,彷徨过,是不是考虑过放弃。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能想象她坚持的艰难。但是她坚持下来了,充满爱心的坚持着。且不说逢年过节就留田伟到家吃饭,单说给不吃鱼的田伟择鱼刺这一点,我们是不是看见了一位慈祥的母亲那一脸爱意面对爱子的情形?
    田伟被感动了,高考前夕,考生都在家复习,只有田伟请求在老师办公室度过。她从田伟举动中看到怀疑一切的人的心理转变和依赖。田伟拿到录取通知书后,隐晦比喻高老师:“您给了掉在井里的孩子一根绳子。”高老师亦模糊表示:“我不但要把他拽上来,还要扶他站起来。”毕业前,田伟交了入党申请书。他从高老师身上推理:“党员都是好人。我也要像老师一样当好人。”田伟转变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在他即将离开老师的那个时刻,他让高老师看到了自己努力的成果。
    在木娟子老师的笔下,我们看见的是这个学生一次次的反复,使得老师的努力付诸东流。但是包括木老师在内,我们是不是都忽视了他每次的哭?有没有考虑每次都是一样?很可能孩子心中的坚冰正在一点一点融化,他现在所做的,不过是在“考验”老师是不是真的爱他、在乎他,而不是忽悠他。
    又想起了著名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的故事。他的第一部科幻小说《乘汽球五周记》寄出后先后收到了15次退稿,最后一次他彻底的愤怒和失望了,决心再也不写了,拿起手稿向壁炉走去,准备把这些稿子付之一炬。凡尔纳的妻子赶过来,一把抢过手稿紧紧抱在胸前。此时的凡尔纳余怒未息,说什么也要把稿子烧掉。他妻子急中生智,以满怀关切的话语安慰丈夫:“亲爱的,不要灰心,再试一次吧,也许这次能交上好运的。”听了这句话以后,凡尔纳抢夺手稿的手,慢慢放下了。他沉默了好一会儿,然后接受了妻子的劝告,又抱起这一大包手稿到第16家出版社去碰运气。而这次没有落空,读完手稿后,这家出版社立即决定出版此书。并与凡尔纳签订了20年的出书合同。  
    没有他妻子的疏导,没有“再努力一次”的勇气,我们也许根本无法读到凡尔纳笔下那些脍炙人口的科幻故事,人类也将会失去一份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
    最后我想说的就是,再努力一次吧,或许,奇迹就在这次以后,或许,奇迹会发生在您不教育他的那一瞬。但是,请您一定先坚定您的方向,[/SIZE][/ALIGN][ALIGN=left][SIZE=3][/SIZE] [/ALIGN][ALIGN=left][SIZE=3]
(山东省广饶县第一中学一校区         孙玉光          邮编 257300)
自己没有什么理论高度,就将自己所想粗成一文。敬请批评指正。[/SIZE][/ALIGN][ALIGN=left][/ALIGN]
11楼
找一找问题生教育的方向
     这则“案例”满是情感宣泄与无可奈何,像记叙文,像小说,像闲聊家常里短。读起来感觉作者絮絮叨叨,纠结于学生的外在表现与自己的无私奉献。读后,仍然是一头雾水,不知所云,唯有一点感受颇深,敬佩于木娟子老师的执着、无私的爱。恕我直言,木娟子老师的潜意识中隐藏着“牧师情结”,注意力完全凝结在了如何挽救这个孩子的问题而全不顾左右,如此开展问题生教育,也的确很难找到方向。
     所以,目前不是指出木娟子老师的教育失误或者教育能力缺陷的时候,更多的应该给木娟子老师一些切实的建议,帮着她找到问题生教育的方向感。有了方向感才能想出具体的战略战术,孩子的问题才能得到缓解,木娟子老师的战斗力才能得到提升。基于这个目的,谈谈个人愚见!
    [B]首先,适当减弱自己的“牧师情结”[/B]
    看了以上案例,不难发现木娟子老师有明显的“牧师情结”。产生这种情结的原因多半是母性的“抚育情怀”所致。所以,木娟子老师一定是一位富有爱心的老师,看看他为了转化这个孩子付出的努力就知道了。牧师情结的好处是能激发出老师的爱心、责任心,不好的地方是会忽略孩子的需要,转而满足于自己内心抚育情怀的需要。所以,建议木娟子老师可以适当的减弱自己的牧师情结,恢复些冷静与理智。这样,才能避免尽情的抒情,抒情本身也是抚育情怀的自我满足,不断巩固牧师情结而已,增长不了教育问题生的智慧。注意力都被问题生呈现出的现象所迷惑而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建议木娟子老师先考虑好以下两个问题:
     [B] 1、转化孩子,是孩子自己的需要,还是老师的需要?
[/B]     如果是孩子的需要,那老师的角色就应该定位于孩子人生之旅的导游而已,可以提供路线参考,路还得自己走,风光要自己欣赏,但老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交流;如果是老师自己的需要,那就是抚育情怀滋生出的牧师情结,老师可能就会把注意力太凝结于学生的问题,就会做很多无用功,花了大力气较劲!
     [B]2、孩子真正的需要是什么?
[/B]    不知道木娟子老师是否考虑过这样一些问题:这个孩子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方式有问题吗?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在什么地方吗?他希望实现一个怎样的自我呢?……分析心理学家荣格在论述个性时有一段精彩的论述:
    [FACE=楷体_GB2312]个性化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总是与集体标准相冲突,因为个性化即意味着从一般性中分离和分化出来,建立起自己的特殊性——不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特殊性,而是一种业已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心理构造中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只有在“上帝”或“自然“那里去获得承认,却很难从社会集体标准中获得应有的尊重。[/FACE]
     原来个性是不能刻意追求的,所谓的“不能”有那么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因为每个人都有个性,它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心理构造中了;二是不刻意,因为个性化不是能“后天获得”的。如果我们老师只从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只去思考我想把班级建设成什么样?只去思考这个学生应该发展成什么样!那会产生一种怎样的误差——和“自然”较劲。最后的结果不是大败而归(转化的失败,甚至认为学生无可救药),就是培养了两面人(老师或家长面前迎合您的需要,一回头就恢复原形)。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老师喜欢的学生,老师对他的影响越大,他约能向老师所喜欢的那种类型转化,所以老师就说学生转化了。其实,老师之所以喜欢极有可能是老师和学生有着“自然”给予的同一样东西,所以相互影响了起来。借用佛学的一个名词这个老师与这个学生有“缘法”,所以就会听到有人评论一个学生的转变说“这个问题生还就服这个老师管”。最后,一个有个性的老师收服了一个有个性的学生。但对其他的学生却改变不大,究其原因,原来是从“上帝”那里得到的东西不同,甚至相互抵触。
       那么,怎样才能让老师转变学生更有把握呢?也许就需要老师首先能找到学生从“自然”那里到底得到了一个怎样的“胚胎”(学生的潜在需要),这个“胚胎”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学生发展史,情结的形成)?现在成了什么样子(学生的问题表现)?照现在这样发展会得到一个怎样的未来?这个未来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现在的现实需要)?如果不合理那有什么方式可以改变?怎么改变才能符合原有“胚胎”的正常发展(学生潜在需要与现实需要的结合点)?
       所以,木娟子老师现在所要做的恐怕就得先减弱自己的“牧师情结”啦!
      [B]接着,给孩子做做“心理体检”[/B]
      关于问题生的定义,我比较赞同王晓春老师在《问题学生诊疗手册》中提出的“一般的教育手段无法教育的学生可以认定为问题生”一说。案例中的孩子肯定能定义为一个问题生了,因为木娟子老师使用的诸多手段都没有起到明显的作用。但紧接着还需要鉴定两个问题:属于什么类型的问题生以及问题的严重程度。鉴定问题生的类型可以帮助我们决定“药”的类型,问题的严重程度可以帮助我们决定“药”的剂量。这两个决定了,努力的方向就清楚了。否则就会“凭空想象”着“病急乱投医”,结果却做了一大堆的无用功,徒增烦恼。原来不是“药”不好,是用错了地方或者搞错了剂量。怎么鉴定呢?建议先给孩子做一次“心理体检”。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即曾经提过的要对学生横向与纵向的了解,索性这次就一并梳理出来,供老师们参考)。
     [B]1、学生基本情况[/B]:主要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级、家庭地址、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发育情况、生理缺陷、个人病史、成长史、学习史等。
     [B]2、背景资料[/B]:包括家庭成员的工作性质及职务、文化程度、家庭教育方式与态度、亲子关系、是否独生子女。此外,还可以加入对学生个人生活有影响的重大社会生活事件,如家庭成员的死亡、父母离异、与教师同学关系紧张、生活条件改变、影响生活的重大挫折等。
     [B]3、心理素质与能力[/B]:包括学生的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学生的兴趣、态度、人际关系及品德的特点等。能力包括学生的智力水平如何、智力特点怎样,言语只能和数学只能水平如何,言语概括、言语推理、数学概括、数学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别处于哪个等级,能力倾向鉴定及创造力测量等。
     [B]4、在校表现[/B]:主要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意志力、考试心理、学习困难、学习认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体育运动、交际水平(包括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担任班干部情况、获奖情况等
     经验告诉我们,全方位了解学生有利于探究学生的“思维方式”(即学生行为习惯的思维逻辑基点)。学生做出种种行为绝非偶然,有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周围环境刺激而逐渐产生的做事的“自动化”。案例中的孩子,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自动化”程序了,木娟子老师要想转化他,就得通过“心理体检”找出他的“自动化”流程。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他的“自动化”流程中寻找切入点。最后,到底应该是堵是疏是引还是冷,甚至多方齐动就清楚了。
所以,“心理体检”不是目的,而是寻找方向的工具,“了解学生做事的自动化思维”就是我们要研究的方向!
      [B]最后强调,木娟子老师才是临床
[/B]    问题生教育其实是两难的科学,所谓教无定法就是这个意思。所以面对问题生的教育远没有学科教学这么单一和有专业性。感觉只要是个人就可以加以指导一般,所以我的感受常常是任何人(教师、领导、家长)都能说上几句自己的“真知灼见”,无论内行外行,都在争先恐后,指手画脚,最后扭成一团,越理越乱。缺少的正是方向感。木娟子老师的反思性提问——“找不到方向”值得我们所有老师思考。如果失去了方向感,那才是“狼烟四起,战火不断,发言盈庭,点评如山,潮起潮落,上下波澜。众说纷纭,越听越烦。”别忘了,真正临床的还是木娟子老师。一篇近3000字的文章只能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毕竟,实际是个什么样子,我们都不清楚。鉴于此,我只想帮着木娟子老师找一找问题生教育的方向感,方向找到了,剩下的就是临床实践,无论是教育的战略还是战术还得木娟子老师在实践中创造发展。
     如果我的愚见伤害到了某些老师,我表示抱歉;如果我的愚见能给某些老师以借鉴,我深感欣喜;如果还能给某些老师以方向感,那简直就是莫大荣幸!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