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点评之永远的痛

24楼
是什么让我们的学生不爱做作业?
    就这个案例来看,一个拥有进取心的孩子(开学之时比老师来得早,勤劳地为班级服务),一个渴望得到老师肯定从而获取信心的孩子(请人代笔完成高质量的作业上交),一个寄家长、老师厚望于一身的孩子,却始终提不起对作业的兴趣,不能自学主动地认真完成作业。他虽然只是一个个案,是一个与作业格格不入的特别学生,但却能引发我们更多的思考:班上总能积极主动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总是那么少。有些“差生”甚至只字不写,或者敷衍了事。这究竟是为什么?除了孩子没养成好习惯外,是不是作业的内容、形式、数量等方面出了问题。
    从夏老师的介绍中我们知道,他的学生对家庭作业不能认真完成。很多时候,我们可能首先要找家长的原因,什么家长不支持,不督促等等。诚然,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在一些习惯的养成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是我们能保证每个孩子的家长都是十分关心孩子的学习吗?每个家长都能每天看着孩子完成作业吗?在笔者所在的农村地区,家长能天天过问孩子作业的寥寥无几,他们要么是不在孩子身边,去外出打工挣钱;要么是在身边的不少也像文中孩子的家长样认为孩子的作业他已经不会写了!反观另一种情形,不少城市里的家长,有过分看重孩子学习的,除了要求孩子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还自已给孩子加餐,让孩子们喘不过气来,虽然本例中的家长可能不算这种类型,但这其实都暴露了一个根本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学生不爱完成这些作业。我们作为老师,是该反思一下学生厌烦作业的原因了。
     “写”作业是让孩子生厌的主要原因。从本例中分析可见,“一、二年级时,他有过父亲、姐姐代写作业的记录”,这样的书面作业往往具有单调无趣与机械重复的特点,极容易让孩子生厌。但我们的老师却有很多误解更导致了学生的厌恶感的滋生:语文老师常认为生字词就要多写才能记得牢,于是就三五遍甚至更多遍地让学生去写,今天是这样,明天还是这样,学完这课是这样,学了下一课还是这样;数学老师们更多时候也相信训练出成绩的“真理”,一个类型的题,能让孩子们反复地做,其实,老师们没想过,对于这个类型的题,在课堂上,在学校里会做的同学,回家再做,他会特烦,不会的同学,回家再做也没多大用,依然不会。而对所有学生而言,回家完成这些作业只能是占用他们的一些休息和娱乐时间去写写画画,而他们的字呢,也在这个反复的写写画画中越写越不认真。老师们,你们难道没发现家庭作业没有课堂作业书写漂亮吗?如此一来,写反不如不写!
    那该怎么办?难不成不布置作业了?我认为除了加强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果,将一些书面的检测巩固性任务放在课内,在校内完成外,教师还是可能适当地布置一些家庭作业的。在这方面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实验小学进行了有组织的探索,他们开设的实验班的学生在小学一至六年级期间,没有任何书面家庭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劳动、锻炼、阅读等6项素质作业。据学校介绍,第一项素质作业是“劳动作业”。在实验班,学校不再安排生活老师,扫地、擦桌子等,所有的劳动均由学生自己完成,孩子放学回家后,家长还要安排其做适当的家务劳动,如洗碗、拖地等,此举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劳动能力;第二项是“锻炼作业”。实验班的学生每天早上都要提前20分钟到校,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早锻炼。放学回家后,也要抽出时间锻炼身体,此举以增强孩子的身体素质;第三项是“阅读作业”。提倡学生平时多看有益的课外书籍,老师要多为学生提供演讲的机会,放学回家后,要看《新闻联播》、《百家讲坛》等节目,此举以培养孩子的阅读演讲能力;第四项是“思维作业”。上课时,老师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家长也应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孩子多问问题,此举以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锻炼他们的思维;第五项是“组织作业”。在校期间,实验班的学生实行班干部轮换制,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当班干部。另外,平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成立学习互助小组等,此举以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合作互助能力;第六项是“鉴赏作业”。以美术课为例,通常在小学期间,学生可能会接触水彩画、国画、油画、书法等艺术表现手法,学的种类很多,但每一项顶多只能学两到三个课时,什么都没有学好,而在终身发展实验班的课程中,一年只学习一个项目。另外,在小学期间,每个学生都要争取掌握一门艺术特长,此举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夏老师,你认为老师布置的作业是否要改进一下?

(湖北省襄阳区黄龙高小 宋孝雁  441109)
25楼
学习了
26楼
                    [SIZE=5][B]离现实近一点,痛就会轻一些
[/B]        ——案例点评之《永远的痛》[/SIZE]
[SIZE=5][/SIZE]
[SIZE=5][/SIZE]
[SIZE=5][/SIZE]
   [SIZE=3] [/SIZE][SIZE=4]痛定思痛,寻根问源,总结教训,才能化悲痛为力量。案例中的夏老师为了让学生能有所进步,做思想工作、开小灶、表扬奖励,真可谓费尽心思。夏老师的敬业精神让人佩服,然通观全篇,夏老师似乎一开始就把目光的焦点紧盯在学生是否完成作业这一结果上。当学生无法达到要求时,夏老师心里就会出现了失落感。几经教育无效后,又把学生的行为上升为道德品质问题,于是一位原本勤快、聪颖、可爱的男生变成了不可救药的朽木。此时,夏老师心痛着,那男生也正忍受着不为人知的痛苦,因为他被拔苗助长,偏离了自己该走的成长轨道。
    [B]一、要承认天赋有差异,能力有高下。[/B]
    郑渊洁在《非常母亲》里说,拿10分衡量人生,如果你取得了7分的成就,因为你是大学生毕业,别人看你就是7分;如果你取得了7分的成就,因为你是小学毕业,别人看你就是10分。这告诉我们,不同的人,不同的条件,有着不同的衡量标准。相同的作业,对不同的孩子来说,有着不同的难度。至于学习成就,那只是一个相对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
    教师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要区别对待,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因材施教。夏老师在给那学生布置作业时,也尝试着从作业的量上进行减少,但量变未达质变。关于学生学习能力如何,能完成作业的层次难度,夏老师都应该进行了解估摸。我们皆知,做作业是为了通过运用知识,巩固知识,来达到掌握知识。在这条道路上,如果一个学生未能取得哪怕很小的进步,他就是在进行无效劳动。案例中的那学生虽也写了作业,但大多是被逼无奈,应付了事,并未在探索知识中取得进步和乐趣。这样的情形,再三重复,就很自然地出现厌烦情绪,认为做作业累,作业没意思,都是老师非要我完成不可。同时,教师因看不到学生进步的希望,也开始抱怨着学生。师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彼此,就会使师生双方互不信任,教育出现南辕北辙,越走越远。
   [/SIZE][SIZE=4][B] 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根源。
[/B]   一件事情的成败由多个因素决定,而因素之间也存在着主次之分。案例中,那学生不写作业,夏老师也做了调查分析,把它归结为家庭教育失败而种下的苦果。这也许只是一个影响因素,并不是那学生不完成作业的主导因素。那学生不写作业,主导因素可能是如下两点:
    1.在学习上感到没奔头,灰心丧气。
    通过案例可知,那学生的成绩不太好。可以想象,他多年如一日遭受学习挫折,目前他对学习已不抱有希望。如果说一开始,他会完成作业,那也只是在老师的强制和自己希望得到表扬的双重作用下。当表扬得到满足了,他就说,做作业太累,红旗有什么用?我才不要呢?这话并不是说他懒惰怕累,开学初,他为了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不辞辛劳地主动大扫除,这便是最好的论证。他不爱写作业,可能说明他在学习上找不到希望的沃土,写作业是件无聊透顶的事。此时,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把目光放长远点,与他一起寻找人生的理想,帮他扬起希望的风帆。
    2.作业不会做,障碍重重。
    从一、二年级起,父亲和姐姐就帮那学生写作业。这里头有溺爱成分,当然也不能排除他那时就出现了学习障碍。这障碍没有及时清除,日积月累,成为他学习道路上的拦路虎,几经惊吓,终于被征服了。他表面上是认为写作业太累,不愿意写或花钱请人来写作业,实则是在以另一种方式在妥协和放弃。至于那孩子偶尔也会写作业,那作业是否是他自己独立完成的,也是个疑问。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能做的,就是从学生现有学习水平出发,所布置的作业,难易适中,就如摘桃子一样,只要肯轻轻一跳,就能有收获。这样,他才能逐渐有了自信心。
    一座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那么,面对一个学生,我们是不是也该灵活地从不同的角度和标准来教育他呢?记得网友钟杰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与其处心积虑帮他补短,不如挖空心思帮他扬长。案例中的那个孩子,存在不写愿意作业的问题,夏老师如果能全方位调查分析,找到事实的根源,通过暂时模糊化意识,帮那学生扬长避短,孩子的明天是不是会更灿烂些?夏老师自己心中的痛是否也会轻一些呢?
         
      (福建大田六中  刘俊洄  366100)
[/SIZE]
27楼
[B][COLOR=#2b2bd5]“永远的痛”实则为一种强烈的责任心,是很铁不成钢的爱,是对学生行为的痛心和作者未能顺利转化的遗憾。[/COLOR][/B]
28楼
陈瑶老师的精彩点评
                     [SIZE=3]“对症下药”治疗学困生[/SIZE]
                                     ------------读《永远的痛》后感
 [ALIGN=right]浙江省临海市括苍镇中心校  陈瑶[/ALIGN]
    学生不做作业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仔细地看完这个案例,我说几点个人的看法。
    我觉得此生不完成作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家长的溺爱导致此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强调一下,我这里讲的是此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非此生懒惰。你看此生劳动是很积极的,并不怕苦不怕累。所以不能完全说他懒惰。而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的,要改变习惯需要一定的时间。
    2. 估计此生手指发育不够完好,写字速度很慢,字写得又差,觉得做作业是折磨。
    案例中提到此生一二年级的时候都是由家长和两个姐姐代写作业,三,四年级依旧没有改进,所以个人估计此生的手指肌肉没有得到锻炼,写起字来很吃力。文中也提到,他的父母说孩子做作业确实太累。估计这个累里,包括身累加心累。
    3. 教师布置的作业不适合此生,他缺乏信心和成就感。
    由于此生以前鲜有按时完成作业的纪录,而知识是日积月累的,天长日久之后此生的知识漏洞就会越来越多,越学就越没兴趣和信心,因此会有厌学情绪而不愿写作业。
    4. 此生学习缺乏毅力,容易半途而废。
    案例里提到教师采取的措施,刚施行的前几天总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没几天又重蹈覆辙了,原因就是此生在学习上缺乏坚持下去的毅力。
    针对以上这几点原因,我想出了以下办法,不妨一试。
    1. 首先,要尽力取得家长的配合。
    针对此生家长溺爱此生的心理,教师要费一番功夫了。不过有一点值得庆幸,此生家长已经无法帮此生完成家庭作业,因为他们已经完成不了了。但是要注意防止此生的两个姐姐再代为写作业,而与他姐姐沟通达成共识应该不难。之后,要与此生家长约定,如果孩子不完成作业,家长要狠下心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比如没收他喜欢的玩具,不给他买零食等。而此生若是按时完成了作业,或者作业有进步,家长就奖励孩子一个合理的愿望。
    2. 给此生买一本字贴,平时周末有空照着仿写。
    从这个案例里,教师的一句话“他的字怎么变化得这么大呀,漂亮多了!”我估计此生不仅字写得慢,而且字写得并不好。但此生却有颗非常渴望得到教师赏识的心,这在第一天就显示出来了。而他的字写得差,无疑阻碍了他完成作业的信心和成就感。
    所以,周末平时有空练练字,或许能提高他写字的兴趣。而教师和家长在他字写得有进步时,给予表扬和奖励,以强化此生练字的兴趣和信心。
    3. 教师要给此生留相对少点的作业,作业题难度亦适当降低。
由于此生的特殊,教师不一定要求此生与其他学生一样做同样的作业,要因材施教,慢慢来。估计此生在学习上缺乏成就感,他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而作业难度和数量的降低,可以给此生完成作业一定的信心和成功的喜悦。有了正面的体验,才能巩固学习习惯。
    4. 培养此生的学习毅力。
    毅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可成的。这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地努力。而培养毅力,个人觉得长跑是一个不错的好方法。长跑最能发挥出一个人的潜力和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看法和建议。
 
29楼
..................................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