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点评之最成功的失败者

12楼
  [SIZE=4] 每一次活动都会带给我们撞击,许多人——包括我,都喜欢看到胜利的美满的结果,似乎若失败,就一定会带来负面的影响一样。事实上,成功之后的欢呼反而不如失败之后的撞击更加的让人振奋。
  犹记得03年那一年,我们学校组织的拔河比赛中,学生们使出了吃奶的劲儿,却依然败北,那长时间的久久的坚持,那被扯过去之后的潸然泪下,让人不由想到男儿有泪不轻弹,只缘未到伤心处。或许失败主观上总是有原因的,然而当所有的人都全力以赴之后,失败反而有一种悲剧之美。这时候,学生常常不是因为一次比赛的失利而人心涣散,反而因为这种悲壮而更加的团结,更加的斗志昂扬。
  我想成功的班主任应该是善于借助每一次活动,使自己的学生更加的团结。
  由《跳绳比赛而想到的》李群老师就是这样一个老师,在比赛失败之后,不是垂头丧气,而是让学生们都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甚至让学生通过拔河比赛体验集体活动的诀窍,这是需要的。
  我总认为,学生即使失败了,可是老师如果不在意这个失败,不去斥责学生,当然失败不值得表扬,可是我们的不斥责很多时候,就是对学生的安慰,学生在一场比赛结束之后,可能更在意的是我们的态度,我们的不斥责绝对不是不关注,不评论。每一次比赛都是奔着成功去的,可是班级多了去了,每一次比赛都不会每次都是第一,所以,我们的态度更多的能够使学生凝聚在一起。
  善于利用每一次活动——是我们老师的法宝之一。
    河北省鹿泉市上庄镇中  戎攀英  050200
  [/SIZE]
13楼
失败不是休止符
     读完这则的案例,我仿佛身临李老师的班级中,周围都是比赛失败的同学们,可我们不再垂头丧气,不再相互埋怨甚至相互指责,却正在磨拳搽掌,信心满满、相互鼓励。耳边回响着李老师亲切的话语,脑海里浮现着同学们积极进取的比赛场景。心里洋溢着比赛带来的快乐,失败的结果已经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亲爱的李老师已经很自然地在我们失败的伤口上贴上了一剂“创可贴”——失败不是休止符。
      最成功的失败者,很富有哲理的奖名。但这仅仅是一个增加的奖名?绝不是的,这是爱心型班主任智慧的闪烁。回到现实中来,站在同为班主任的角度,我对李老师的洒脱情怀,机敏睿智肃然起敬,这是一名真正爱学生的班主任。有的班主任把爱挂在嘴边,有的班主任把爱写进随笔中,在李老师的讲述中没有一处说到爱学生,但对学生的爱却随处可见。李老师对学生的爱润物细无声,被完全渗透在了师生的交流中。感动的不只是他的学生,还有同为班主任的我们。李老师不仅有爱心,更有智慧,他将爱心与智慧交织,教会了孩子们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一课——失败不是休止符。
       行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失败总是难免的。我们总是在一次次筋疲力尽,一次次又重振精神;一次次蹒跚跌倒,一次次又挣扎爬起[FACE=Times New Roman]`[/FACE];一次次灰心丧气,一次次又自我鼓励;一次次想要放弃,一次次又坚持到底。这才是人生。李老师没有过多的说教,语言干净利落,恰到好处,奖名的增加引发同学们热情洋溢的讨论,由此更引发了同学们对比赛过程的关注。在功利性较为凸显的环境中,不因成败论英雄,体现过程教育,恐怕这才更符合教育的本质。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在不断犯错中历练成长。学校就应该是一个容忍学生犯错误的地方,是一个帮助学生获取经验的地方,是一个提供学生积累经验的地方。在这个地方,失败更不会是休止符。
       失败不是休止符,我们人生中最为重要的课程之一,我们上了吗?上好了吗?我们自己呢?借李老师的案例有感而发,想到哪里说到哪里,如有不当,请海涵!
14楼
学习了,果然是好做法,好温暖的老师啊!
15楼
                           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看了李老师的《由跳绳比赛而想到的》这个案例,我被李老师睿智灵动的教育方式深深打动了,从中我感受到了教育学生的一些智慧。
    一、教育学生要善于抓住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有利时机。
    案例中讲到李老师看到比赛失败后学生的种种表现后,把《品社》课中的《从一滴水说起》换成了“讨论比赛之事”。我觉得这种做法非常值得肯定。另外,如果那节课不是《品社》课,而是其他别的课,或者是别的老师的课。比赛不是失败了 ,而是胜利了。我们也应该考虑及时调整教学内容,针对比赛后的学生情况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失败也好,成功也好,我们都能从中找到许多教育主题,由此生发出更多的教育故事。毕竟班会、队会是有限的,思想品德课是有限的,而教育学生应该是随时随地的。只要是一个教育契机,我们就不能放过。
     二、教育学生,要润物细无声。
     人生的路很长,失败是避免不了的,所以让学生懂得如何面对失败是非常重要的。案例中,李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失败的原因,讨论怎样才能胜利,实际上是在用另一种方式告诉学生我们应该怎样面对失败。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弱势群体,我们该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呢?“小Z不会跳长绳这既是他的困难,也是我们的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的提出,实际上是在让学生懂得,面对弱势群体,我们不能冷嘲热讽,不能置之不理,而应该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让他们也能活出自己的精彩。诚信,是对一个人品质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一个人取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因素。案例中的李老师引导学生想办法帮助小Z,而不是让小Z装病不去参加比赛,这一做法又在让学生懂得:不管别人怎么样,我们一定是讲诚信的。所有这些教育都蕴含在老师的引导,学生的讨论交流之中,而不是靠老师一个人上纲上线地大讲道理。记得有一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当学生不觉得你在教育他的时候,他才会接受你的教育。教育无痕 ,就是这个意思吧。教育无痕,是教育的最高境界之一,李老师的教育达到了这种境界。
    三、教育学生要注重践行。
    教育学生,不能光听学生说,还要看学习生的做。换句话说,就是要看学生是否能言行一致。李老师在跳绳比赛一周后,在班里举行了拔河比赛,使学生实现了由思想到行动的质的飞跃。我想,学生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的同时,心灵也得到了一次洗礼。
    四、教育学生要善于总结、升华。
    在拔河比赛后,评选“最成功的失败者”,使教育主题一下子鲜明起来。“如何对待失败”原先在学生的头脑中也许还是模糊的,感性的,经历了这个富有诗意的评选过程之后,学生们会更明白:我们要直面失败,我们要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等等的道理。“成功的失败者”这个富有哲理意味的荣誉,会永久地定格在学生的心中!
16楼
雒会龙老师的精彩点评
[ALIGN=center][SIZE=3]公平比荣誉更重要[/SIZE][/ALIGN]
 [ALIGN=right]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吴砦初中  雒会龙[/ALIGN]
 
    《由跳绳比赛而想到的》一文中,同学们在总结比赛失败的原因时,“有的说别的班作弊,不会跳的装病不参加,(因为这次比赛是班级全员参与)”。我认为,这种缺乏诚信的行为,颠倒了比赛“贵在参与”的目的,失去了比赛重在锻炼提高的意义,是一种短视的做法。
    回顾自己当班主任的经历,为了争创优秀班集体、争做优秀班主任,我也曾对班里的少数“尖子生”进行重点培养,让他们代表班级参加各种比赛,结果班级和我个人获得了不少荣誉,同学们自豪,我也高兴。可高兴之余,我总感觉到班里有一种不和谐的氛围,开始出现一些同学对班里的活动不热心,精神无状态,学习没动力。经过调查,我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原来那些性格内向,不擅长展现自我,或者自我表现一般的同学都被我“边缘化了”。他们觉着班里的各种比赛活动都是“尖子生”的事,自己表现一般,也没机会表现。
    为了让“边缘化”的同学找回自信,重塑自我,整个一学期,我把大多数班级活动的机会都让给了他们。这期间,我顶着许多学生的各种抱怨,也舍去了班级渴望的荣誉。的确,保证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现自我的发展机会,甚至让那些“弱势”孩子有更多的自我发展机会,决非易事。面对荣誉,谁不想获得。然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工作,我们不能为了荣誉而急功近利。时下,常常有媒体报道,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而不让“差生”考试,急于提高成绩而随意体罚学生,教育方法简单粗暴,缺乏细致深入,这些都是有违教育规律的。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说到,“教育公平关键是教育机会公平”,引起了我思想的共鸣。诚然,社会的发展需要精英,但更需要大众素质的整体提高。尽管每个教师都渴望成功,羡慕荣誉,但我们应该以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前提。面对得来的荣誉,我们应该反思,它代表的是极少数学生的程度,还是大多数学生的水平?只是一种应试能力的反映,还是多方面素质的提高?如果教师的出发点没有回归到以“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这一教育的本质,那么即使获得了荣誉,这样的荣誉又有多大的意义呢?
    《由跳绳比赛而想到的》一文中尽管“小Z不会跳长绳”,但李群老师并没有让他装病,而是在大家的帮助下让他参加了比赛,践行了“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体现了“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比赛结果是次要的,关键是通过比赛收获了什么,包括品德、技能、心理诸多方面;通过比赛是否进步了,不管是横向的还是纵向的。如果只一味追求好名次,而忽视学生思想修为的培养,必然会造成好胜自负、耐挫力差、缺乏诚信等诸多消极影响,貌似成功,实则不败而败,那么今天的成功者就有可能是明天的失败者。
17楼
致小宋老师
宋老师好:在8月份的城区教师招聘考试中,我以最高分考入“龙园中学”,所以如果我的稿件有幸入选,请将地址变为“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龙园中学  雒会龙  741020”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