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评析之“阳光下的青春期”

12楼
让尴尬给沟通让路
[P]              [SIZE=5][B]让尴尬给沟通让路
[/B][/SIZE][SIZE=4]       [/SIZE][SIZE=4][FACE=楷体_GB2312]广州市白云区江南明珠小学  王涛
[/SIZE]   [/FACE][/P][P][SIZE=4]    青春期是学生比较敏感的阶段,孩子对此常有惊慌失措之举,使得孩子心思过重,忧心忡忡。青春期是学生成长的环节,也是趋于身体发育成熟的正常标志。
    作为当前的小学生,在初次面临自己的发育成长时,没有经验,更是难以启齿,甚至有的学生心直口快,在任何场合下会突然冒出与性有关的话题,有的家长脸色一沉,厉声喝斥“小孩子懂什么,不该说的话别乱说!”孩子的疑问得不到解决,越发显得好奇,导致孩子加剧困惑和恐惧。这些都是家长不注重孩子的教育,缺乏相关性方面的知识所疏忽,使得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产生了苦闷,作为父母有责任给孩子进行指导,多多和孩子进行交流,告诉孩子这是正常的现象,消除孩子产生的疑虑,让他们身心健康成长。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怎样去处理这样的事呢?案例中的老师没有征得学生的同意贸然将作文刊登在班级的“佳作选登”栏里,使得学生在公共场所面临尴尬。小学生的心理正处于探索阶段,常常充满了期待。在教育中,我们通常以学生某一方面的优势进行宣传造势,孩子曝光于公众视野是内心的一种期待和向往,需要更多的人来提高他们的“知名度”,被老师所表扬。这是我们常常表扬学生所产生的动机。
    案例中的老师也使用了这种渲染的方式,使得孩子瞬间变的尴尬,仿佛做错了事一样被大伙的眼光吞噬着,直到眼里闪烁着泪花,用哀怨的目光注视老师。试想我们了解学生这些细微的内心世界的性心理感受吗?我们如何去处理这些看似与学习无关而与孩子身心健康有关的事呢?
    出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普遍羞于公开谈论与性有关的话题,导致一代代人谈“性”色变,这是几千年来根深痼疾。作为老师应该从科学的角度正确去看待,从小就应该给学生灌输有关性方面的启蒙知识。针对案例中的小女孩 ,(女)老师应该先找她谈谈,稳住孩子慌乱的心,要告诉她多余的担心只会加剧思想上漫无目的猜测和忧虑,传授一些关于发育阶段的征兆信息和知识,解除思想上多余的“脑细胞”消耗在这件事上。作为(女)老师,也可以以亲身经历和学生发育问题交谈,这样更有说服力,学生接受的程度会更高,学生感受到老师的这种平等交谈后再无更多的顾虑。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孩子的母亲做的很好,非常的负责任,及时消除了孩子的忧虑。
    通过和孩子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后,老师可以找这位女孩说说从这件事上看到的一些“危机”,为了消除班级其他学生的心理阴影,以她为素材,不记名的形式在班级“佳作选登”栏里办一期有关发育阶段的讲座宣传,相信孩子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会双手赞成,老师在传输知识教育学生的时候,这位女孩也能力所能及以自己为素材提供帮助,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这不是一箭双雕吗?
    通过沟通平等互信的方式引导教育孩子,孩子们思想上初步有了性发育属于正常生理的范畴意识, 相信学生在面临性方面有关的话题时,她们那颗敏感、细微、多虑、困惑、苦闷的心理会得到释怀。[/SIZE][/P]
13楼
加强青春期的教育早已不是新鲜的话题,但却是永恒的话题!目前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对孩子进行青春期的教育依然不够重视!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社会也必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当下未成年人犯罪呈不断上升趋势,而涉性犯罪则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些都与未成年人性知识缺乏,性心理不够成熟有很大的关系。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仅靠家长和班主任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开设青春期教育的课程,配备专职教师对孩子进行积极的引导,建立起青春期教育的长效机制。在这里,非常感谢论坛为大家提供平台来深入探讨青春期教育的话题。本人也将对这一话题持续关注!
14楼
[SIZE=4]引入家长力量,做好青春期教育[P][P][P][ALIGN=center][/ALIGN][/P][P][/P][P][/P]
    如果说孩子的生命安全责任在于成人,那么同样,孩子的心理安全也需要成人去引导。当青春来袭,孩子处于毫无心理准备的状态下,其内心的慌乱,也需要有人去安抚、平息。
很高兴,兰兰这个孩子有一个细致的妈妈,有一群有爱心的老师,在她们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孩子的心理阴霾渐渐散去。
    纵观案例,邹老师为之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因而,对于邹老师,我有着由衷的敬佩之情。但同时,对于邹老师的做法,也有着一定的困惑。我所困惑的是,小学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对于刚刚启动青春之旅的小学生,我们到底该如何去教育呢?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青春期的到来是不尽相同的。总的来说,女孩相对较早,大致从11、12岁开始;而男孩刚相对来迟,从13、14岁开始。也就是说,兰兰这孩子虽然启动了自己的青春之旅,但应该属于较为早熟的情况,绝大多数孩子可能对此还是没有感觉的。
    那么,邹老师在大部分孩子还不知道或感受不到这种青春袭来的苦闷与彷徨时,单纯对孩子进行教育,除了使大家不再歧视兰兰之外,还能有多少实效性?
    我想,虽然孩子们当着老师的面,都表现懂了,理解了。但对于远没有到青春期的孩子来说,这种理解只要表面的。当青春真的来袭时,学校的这点教育,还是远远不能化解较为敏感的孩子内心阴霾的。
    而且,再扎实的青春期教育,在这样的集体教育的情景下,拘于受课教师的性别、孩子的认知水平、所教知识应把握的尺度等方面的影响,都不可能十分到位的。我们所辅导的,顶多是青春期是怎么回事,身体会出现哪些变化而已。可能概念上孩子们都知道了,大致青春期是怎么回事儿,也都有所了解。但这样,与孩子所需要的相差太远。
    我们缺少对孩子们进行青春期卫生的教育,缺少对青春期防范的教育,缺少对青春期心理调节的教育……因而,这样的教育是不彻底的、似是而非的,可能使孩子们受益有限。看看每年有多少孩子受到性侵害,看看每年有多少孩子意外怀孕就知道了。
    那么,真正可以对孩子进行较为完善的青春期教育的,应该是谁呢?应该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家长。只有他们才能够及时了解孩子的变化,及时给予孩子必要的较为完善青春期知识,而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兰兰妈妈的引导在兰兰这个孩子身上的作用可以给我们这个启示。因而,个人认为,在青春期教育这方面,我们不仅要进行学校教育,还需要像邹老师所说的那样引进家庭的力量。
    但鉴于不是所有的家长都能有较为科学的青春期知识,因而,在家长会中,我们不能只泛泛而谈,而是要借助家长会对家长进行这方面的深入培训或教育,这样才能真的使家长会在青春期教育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样做,有着以下好处。
    首先,将青春期知识的教育比较正式地引入家长会,才可以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这样,可以使他们随时关注自己孩子的变化。我想,变化再细微,只要有足够的重视,家长也会及时发现的。这样,可以使孩子得到最及时的青春期知识的教育与心理疏导。
    其次,由于是成人与成人之间的交流更为便利,可以避免教师面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因尺度把握不好可能会出现的尴尬。这样,可以更为系统且更为深入地讨论一些不方便对于孩子交流的话题。这样,通过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会更彻底,避免孩子们了解那些似是而非的知识,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
    我想,如果邹老师在进行全班教育之后,及时引入家长的力量,是正确的。但可能在家长会中,对家长的培训力度还有所欠缺。我想,只有充分地引入家长的力量,我们才能[EM15]使孩子更为平稳地面对青春期,走出可能出现的误区,走向更为阳光的世界。 [/SIZE]
15楼
家长对孩子内心世界缺乏真正的了解,主要原因在于不了解青春期孩子心理和生理特点,不知道该如何去和孩子沟通,更不知道孩子心理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也就无法给予孩子所需要的。初二年级的青春期男孩子生理发育已经进入一个旺盛的阶段,荷尔蒙分泌明显增多,且有了遗精现象,开始关注情感问题,注意力会因为生理发育而产生分散现象,情绪容易波动,思考问题比较片面,易冲动,且不考虑后果。从孩子目前表现出的情况来看,因为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基础课学的不扎实,课外不能很好复习和巩固,不能顺利完成作业。比如希望自己有一个很好的成绩,可是又不愿意付出努力。不想受父母的约束,不想让父母带给他压力。比如转学后对老师的态度直接产生了反抗性导致学习成绩的下降等。比如孩子每天因为生理发育而产生一种嗜睡现象,每天总感觉睡不够睡不醒等,这些问题都困绕着孩子
16楼
[SIZE=4]             [FACE=黑体] [COLOR=#1a1ae6]  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SIZE][/FACE][COLOR=#1a1ae6]
                     ——案例评析之“阳光下的青春期”
         [/COLOR][COLOR=#1a1ae6][FACE=楷体_GB2312][SIZE=3]安徽省怀宁县独秀小学  纪继兰  246121
[/COLOR]   [/FACE][FACE=宋体]一边阅读邹老师的案例,我的心也一边跟着起起落落。当读到邹老师自作主张把孩子的作文贴到“佳作选登”栏,我的心立刻被揪紧,不仅暗暗替那小女孩担心,直到后来看到邹老师开展了一系列还算明智的补救措施,我才把那颗悬着的心慢慢放下来。我着实替邹老师捏了一把汗,幸亏醒悟及时,否则这次的好心之举也许不但毁了这个可爱的小女孩,也不会将青春期教育真正深入其他孩子的心田。不过邹老师后来引导学生看一些青春期方面的书籍和聊自己的成长及请家长参与关注等方法进行青春期教育还是切实有效的。
    我的女儿今年十一岁,刚好正处在青春发育期。我在这里主要作为一位母亲谈谈如何指导女儿平稳度过青春期的一些做法,相信某些方法同样适用于指导我们班级里的孩子们。
   “未雨绸缪”,我很信奉这句话,许多事情在未到来之前我们便有意无意做些准备,比临时抱佛脚要好。以前来例假我总背着女儿,因为那时她还小,我没有必要让这些青春的烦恼过早侵入孩子,但当洗澡时发现女儿的胸部已有一点小小变化时,我意识到女儿将要进入青春期了,我该给她上上这一课了,我便不再回避一些女儿应该知晓的常识。为了给女儿一点心理准备,我先在网上给女儿订购了几本青春期方面的书籍,如《我想知道我自己》《没有秘密长不大》等,放在女儿的床头。女儿开始很害羞,看后一个人在那偷笑,看见我来了,还很不好意思。我便轻描淡写地告诉她,这些书看了对自己的成长是很有好处的,我都看了好几遍了。女儿见我这样说便不再藏藏捏捏,有时还就书中的内容和我讨论讨论。她在看书时,我便故意在她面前像说故事一样叙述自己成长初期尴尬的一幕幕,女儿好奇又惊喜,便也渐渐对我敞开心扉,将她和同学们的一些“小发现”偷偷告诉我。而后例假时我又故意在女儿的面前换卫生巾,女儿便很好奇地问这问那,我都一一细细告诉。虽然我的女儿还没有变成小女孩,可是我想在她真正长大的那一天,她一定不会有我小时候的那般忙乱和恐慌了,她一定懂得如何应对,她也会相信,妈妈会随时帮助她。
    作为老师,我也会对我所教的那些中高年级的孩子有意无意中渗透一些青春期教育的话题,如由蜜蜂采蜜谈到植物花粉的传播受精;由孩子们吃到的鱼子谈到动物的繁衍生息;当发现有些孩子偷偷笑那些变声的小男孩读书不好听时,我会很轻松很开心地告诉他们,我得祝贺这位小男孩,因为他就要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了,并且告诉全班的男孩子不久以后也会这样变成真正的男子汉。再随意地说一些男孩变声期要注意的事项,强调这些“准男子汉”们从此更要充当好咱班的护花使者,不让女生们受到欺负。这时你会发现刚才这些还很羞涩的小男孩们胸脯挺得老高,仿佛一下子他们都成为一名光荣的男子汉了,连女孩子也向他们投来艳羡的目光,这下小男孩们胸脯挺得更高了。此时我也会适时打趣女生“别以为男生让了你,充当了护花使者,你们就可以为所欲为。看看谁可以成为男生心目中温文尔雅的优秀女生哦。老师作为一名女生,也要从今天起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千万不能给男生留下粗鲁低俗的形象。”“哈哈哈……”,就这样一场青春期教育的话题就在这轻松活跃的调侃气氛中结束了。
    春风化雨润无声,还是让这些羞答答的玫瑰在我们的细心呵护下静悄悄地开放吧!
[/FACE][/COLOR][/SIZE]
17楼
[SIZE=3]                   [COLOR=#f73809]让隐私“曝光”不留死角
                        ——品析《阳光下的青春期》

[/SIZE]                    案例评析:四川省宣汉县七里学校  李能
                      邮编:636162
                      手机号码:13541805973
                      QQ:743446321
    今天有幸拜读了邹永兰老师笔下的《阳光下的青春期》,读完此文,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邹老师对待女生进入青春期如何巧妙地应对还不是那么尽善尽美,虽然费煞苦心,可由于没有把握好学生隐私“曝光”的切入点,导致给那位女生烙下了永远也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文末有这样一句:“他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表情渐渐坦然了,而开头那位女生笑得就更粲然了,我相信她一定消除了心结”。其实,这只是邹老师自己的想法罢了,究竟那位女孩子心结是否消除,还有待下回分解呢?
诚然,邹老师的“曝光”点子的确不得不让我们折服?可为什么偏偏会有这么多负面效应呢?笔者认为,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只要把握好“曝光”的火候,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一、选好“曝光”的时间。
    邹老师在选择将那位女生的隐私“曝光”,目的就是通过现身说法来增强说服力和可信度。殊不知,邹老师却忽视了一个细节问题,那就是“曝光”的时间。我们什么时间将隐私 “曝光”最合适呢?我以为,邹老师通过读作文发现女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了,也许她们对青春期知识还知其一还不知其二呢?为此,作为教师发现这样苗头时,首要想到的是给学生来一次全方位的青春期知识大家谈,可以举办讲座,也可以进行面对面交流、谈心,还可以举行知识竞赛等。待学生对青春期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之后,再一鼓作气地将那位女孩的作文予以“曝光”,这样让学生对身边出现的青春期现象就会有一个清楚、正确的再认识,也就不会出现学生看了文章——“有的看了掩嘴而笑,有的则脸儿通红,有的目光躲闪……。”
    二、选准“曝光”的形式。
    邹老师将那位女生的文章贴在班级的“佳作选登”栏里,这种“曝光”的形式单一,不利于学生正确应对,也不利于老师的及时引导。比如,一是召开班会法。我们可以利用班会课将那位女生的文章的精彩部分念给大家听,并让大家听会畅所欲言,这样有的放矢地进行,便于老师准确的把握,也利于及时给似懂非懂的学生再加把盐,添把火。二是各个击破法。我们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外活动,将那位女生的文章拿给部分学生看,看后与他们及时沟通,学生有啥子问题就可以逐个被解决掉,就不像邹老师那样,让学生心中的许多疑惑得不到及时的解答,使得“许多同学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她,她的头都抬不起来了”。这样一个组一个组地“曝光”,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注重“曝光”的规则。
    邹老师将那位女生的作文原滋原味地将与学生见面,无可厚非,这样做的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可邹老师却忽视了学生隐私“曝光”必须要遵循一些潜规则。如:文中的作文牵涉到那位女孩的姓名,在“曝光”之前,邹老师应该稍微做些巧妙地处理,真实姓名就不要“曝光”出来,可以用某某或××代替,还有作文内容也可以做适当删减。这样“曝光”出来就会避免学生不必要的猜疑。让隐私“曝光”不留一丁点死角。
[/COLOR]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