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版12年第3期《他该不该坚持拾垃圾?》案例评析!

120楼
认真跟帖,积极学习!悄悄进步!
121楼
想到极致,做到极致
——读《他该不该坚持拾捡垃圾》背后的思考
山东省临清市烟店镇中学   崔建斌  牛爱华    252665
仔细阅读丁金昌老师的《他该不该坚持拾捡垃圾》这篇案例文章,特别是H妈妈写给老师的那封抑扬顿挫且措辞委婉的信,深深为她对自己孩子竭尽全力的关爱所震动。但仔细分析H妈妈、黄老师和H同学三人的所做所言,仍然可以发现一些问题。
首先,从H妈妈写给班主任黄老师的这封信来看,我们可以理解一个母亲因为自己孩子去拾垃圾带给她的担心。从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对自己儿子的殷殷关爱,甚至在文字的背后隐隐看到的深深溺爱。作为母亲爱自己的儿子无可厚非,关键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当我们的孩子再遇到比捡垃圾更大更严重的事情时,怎么办?当他们需要自己独立面对问题,而再也没有父母帮他写上这封给班主任的信的时候,怎么办?好多的问题会摆在孩子的面前,谁也帮不了他,只有自己勇敢的去面对。古语说得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对孩子只知道“拿在手里怕摔了,捧在手里怕化了”,那是不行的。所以说,H妈妈对孩子的这种溺爱值得商榷。
其次,班主任黄老师在高素质的母亲面前,感到了压力,受到了挑战。仅仅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只告诉孩子他的妈妈那样做不对,至于怎样解决没有给出答案,是解决不了什么问题的,是很苍白无力的。如果只让其他孩子去捡垃圾,而不让这个孩子去捡,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能还会产生更多的问题。我们应该告诉学生,不仅仅知道怎么去捡垃圾,但不是要他们以牺牲健康而去保持环境的整洁。在捡垃圾的同时,首先保护好自己,避免对自身造成伤害。这就要求我们班主任在贯彻学校要求时,要有分析有思考,而不是全部照搬。这需要我们班主任用智慧去考虑问题、解决问题,把工作想到家长前面,这不仅好开展工作,从容答复家长的疑问,也是真正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再次,对于这个学生H,他在学校班主任老师面前,就可以按照他的母亲的要求去做,而不管不顾老师的要求。孩子需要教育,但我们并不希望自己的学生成为两面人,墙头草,随风倒。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在老师这里听老师的,到家长那里就唯命是从了,这不是我们希望的。
看到这个案例,很多人都在关注垃圾捡还是不捡这个行为,但我认为教育不只是注重一个行为,更根本的是这个动作或者行为背后所蕴涵的更深刻的东西。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给孩子建立一个正确的观念与人生态度。从母亲的否定中我们看到了教育的不彻底性:我们一直在教育孩子们要捡垃圾,要有公德心,但我们却忽略了告诉孩子们为什么要捡垃圾,怎样去捡垃圾,捡什么垃圾。
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现把几点想法和做法与大家分享。
良好习惯,从小事做起。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无非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前苏联革命导师列宁说过“人要成就一件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 勿以善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将受益终生。我和女儿外出时,我总是带头把垃圾放进垃圾箱,如果没有垃圾桶,我就会告诉女儿,把食品垃圾放进自己的包内,等待时机处理,也不能乱扔。上次我们到聊城去游玩,因为没有机会,有一点儿垃圾,我们一直带回家中才处理。正是因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养成不乱扔垃圾的习惯。不乱扔垃圾,捡起垃圾扔进垃圾桶,这些是小事,是一个习惯,但小事情反映大问题,所以我也要求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不拾垃圾,怎能体会到捡垃圾的辛苦和不易,美丽的校园要求大家来呵护。我们拾起的,或许是一个空塑料瓶,或许只是一个废弃的纸屑,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折射出的是光辉灿烂,拾起的是垃圾,捡起的却是文明。在教育学生中,我灌输的思想是,不管别人怎样,我们都做好自己,不论是人前还是背后,要告诫自己学会慎独,而不是走过场,去作秀。
想到极致,做到极致。(1)开学之初,我们班级就在教室内专门准备洗脸盆、肥皂、毛巾等洗涮用品。每逢卫生打扫完毕,以及劳动任务结束后,让参加劳动的人员及时进行清洗,让同学们获得更好的卫生条件。(2)在垃圾处理方面,发给每个学生一个方便袋,把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收起来(以后没方便袋了就需要自己来解决了),定时上交自己的收获,由卫生委员负责收集和变卖,班长负责保存所卖收入。这些收入为班级购买学习文具做奖品,对各小组推选优秀之星,在班级报栏和网络班级进行提名表扬。(3)定时进行整理个人卫生死角。不论是同学们的桌洞内,还是课桌下面的桌腿夹缝,时间久了,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一周左右,我们的卫生委员安排值日组长对每个同学的个人卫生辖区进行检查量化,从而彻底消除教室内部垃圾的死角,从而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当我们把工作想到前面,做到前面,做到极致的时候,我们的教育管理就会更顺利,更轻松。
家校沟通,不可或缺。这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存在障碍,仔细想来,家校之间唯一的连接点就是学生,不管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目的都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学校还可以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家长会等传统形式进行交流。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拥有了更多的交流平台,家校通、网络班级、飞信越来越多的交流方式,这些让家校沟通锦上添花,芝麻开花节节高。通过良好的沟通,让家长了解我们是为什么这样教育孩子、怎样教育孩子,当家长了解这些事情时,家长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的。
学生该不该捡垃圾,这仅仅是学生人生成长中偶遇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张涛老师有句话说得好:“我们不可能完全改变他们,只求能够好好的影响他们。”我们没有权利要把学生改变成什么样子,但我们可以创造条件去影响学生。期待通过我们的教育,让孩子们开出属于自己的绚丽的花,结出属于自己的丰硕的果!达到那种“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境界。

122楼
语言只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
518104深圳市宝安区荣根学校 欧阳利杰
电话:13684981092
读完了这个案例,那名带着宝宝上图书馆查资料,又通过各种途径给孩子进行灌输,只为了让孩子做到“不能用手捡垃圾”的母亲,不支持也不同意孩子捡垃圾的母亲,我想对她说:“你错了。”
这个家长是个极其冷漠自私的家长,她只关心她自己的孩子,她只看到了自己小家的整洁及孩子的健康。她没有想到:学校教育,是要为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品德的公民,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捡垃圾劳动,只是对学生大到对社会的环保,小到对学校、对小家的卫生保洁的良好习惯培养,不是为了捡垃圾而捡垃圾,学校是用捡垃圾这样的教育活动,培养教育出具有劳动意义、环保意识的公民。
当看到那个孩子在母亲的百般调教下,终于犹豫地拒绝了老师的指点,不再捡垃圾时,我的眼前浮现出那个躺在地下血淋淋的小悦悦。十八个冷漠路人,面对着危在旦夕的弱小生命时,无情走过的情景。他们的背景刻在了多少尚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上。可是,现在这个孩子,在母亲的“从自己做起,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保护环境需要一个国家一级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全整个社会来倡导环保概念和行为,它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这样的教育思想下,他也独善其身了!中国,将又会多了一个冷漠的路人。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的美好品德形成是要我们成年人去引领,去熏陶的,要用我们成年人潜移默化的行动,在孩子的心灵上书写美好,埋下善良的种子。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真善美品德的培训师,而我们的学校教育也是做同样事的地方。只有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目标一致,才能培养出具有优秀品德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合格公民。
纵观我们身边,有多少明哲保身,只顾小家而给别人造成永久伤害的例子啊。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一个师范同学,她父亲去世后,我去看她,她佩戴着黑纱,像祥林嫂一样复述着:“我爸就是心脏病犯了,躺在地上没人有管。只要有一个人管一下,哪怕帮打电话叫一辆救护车,他也不能死啊。他在那冰冷的地上躺了二个小时啊。我们都没想过,他怎么能这么早就离开我们了呢?”她父亲去世时是五十一岁,她说这些悲伤的话时,眼睛里痛苦、愤怒的表情一直还刻在我的记忆里。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传统的泱泱大国,竟然抚不起一个老人了。1月30日,徐恩亭与其他16名行为有突出贡献的市民被济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当时徐恩亭自己也很意外,他认为他只不过做了件很普通的事,扶起了一个老人,他自己也没想到会被授予这个奖项。他的获奖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政府工作人员回应说:在当前的社会氛围下,大家都在观望该不该扶,而徐恩亭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就凭这一点,徐恩亭获得这个称号也是当之无愧的。政府就是要用表彰的形式,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让更多人认同并能主动地伸出援手帮助他人,这才是表彰的意义所在。
是啊,在中国不断强调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说得太多了,做得到的人太少了。这让我想到了美国人路乞,他是美国人。他捡垃圾。在黄石市住时在黄石捡,搬到武汉住之后,在武汉的大街小巷捡,他捡垃圾从来不会不好意思,他常常在大庭广众、众目睽睽之下捡垃圾,经常是看到别人随手扔掉垃圾,然后他俯身捡起来,扔进垃圾筒。 路乞说:“我不教训人,我只教育人。我当着扔垃圾的人的面捡垃圾就是一种教育。” 路乞说:“我不是在捡垃圾,我是在做教育。”  路乞说:“教育是一粒种子。种子可以生根发芽。”
路乞或许是很平凡的人,但我们从他身上看到了人性中的“利他”与伟大!
文明行为的养成,就是要从行动开始。无论案例中的妈妈说得怎样的动听,只有俯下身子去捡起垃圾的行为,才能真正在孩子心灵播下爱的种子。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善良的情感没有在童年形成,那么无论什么时候你也培养不出这种感情来。”案例中的老师,面对忧心忡忡的母亲,可以坐来下和母亲交流一下学校的教育理念,探讨一下正确拾捡垃圾的方法,对孩子参与劳动再做些必要方法指导,相信,家长和老师密切配合,一定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就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来小心地呵护孩子纯洁的心灵吧!

123楼
垃圾捡不完,不用捡是目的
                                       辽宁荣辉
看到了这个案例我心里一直在思考着。我个人认为这个妈妈的观点是正确的。不应该提倡低年级学生去捡垃圾。要从根本上去想办法让学校减少垃圾的出现。
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就是把学校的校园环境管理好。因为学校内的各种原因让学生放学生,或者是活动结束时,会出现许多垃圾。这时好多学校的做法与这位黄老师所在的学校一样,由低年级特别是一二年级的学生来捡垃圾以达到在最快的时间内让校园恢复洁净的目的。但是我个人认为这种这法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能让扔垃圾者更加不以为意。同时当低年级的孩子长到不用再捡垃圾时,或成为漠视垃圾的一员,甚至会成为新的丢垃圾者。
首先就是家长提到的卫生问题。垃圾里隐藏着病菌,会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家长们特别是现在的家长会,试孩子为掌上明珠,一点风吹草动都吓得面色如土,轻者吃药,重者打点滴。家长面对孩子捡垃圾的行为一定会大力阻止。孩子在这两位最重要的人说教面前,不知道如何是好,感觉听谁的都对。就像案例里的孩子,觉得妈妈说得有道理,不再捡垃圾,同时又对班主任老师的教育产生困惑。到底应该听谁的?孩子会觉得为难。在两面中,不知道如何是好,捡也不是,不捡也不是。同时家长对学校的教育方法存在的不理解,也不利于家校配合。当家校不能配合时,所有的教育都是苍白的。
再有:这样的活动的目的,从眼前来看是让环境改善了。可是对于学生的教育作用,却不敢有太大的幻想。如果因为这些低年级的学生在一、二年级时因为捡垃圾得到了环保教育,那么长大后,他应该去主动去环保,更加知道环保的重要性,会一直捡下去。就算不捡也不会再向地上扔哪怕一个小小的垃圾。可是事实是,低年级的学生依然在努力的捡着,当年的低年级学生却在漠然的看着,或者不经意的丢着。一年一年的学生毕业了,一年一年的学生入学了,校园里的垃圾依然在,低年的学生依然捡,现像一点也没有得到改善。
当我们的学生参加完一次大型集会后,学生离开了自已的场地;当一个大型的活动结束后;当一场演出闭幕后,会场里的地面真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为什么我们教育了学生这么多年,等学生出了校门后,甚至是没有出校门时教育的效果就显得无力了呢?原因就是没有根本上解决环保这个事,没有让环保这个理念深入心灵。思维决定行动。没有保护环境的思维,所有的行动都是一时之举,经不起考验。因此对于低年级学生捡垃圾一事,我们做为教育者应该考虑的是怎么让使校园内不再出现垃圾,而不是去如何让出现后的垃圾消失,要从根本上治理。要治标还要治本。
首先就是教师的以身示范。做为老师本身要做一个不扔垃圾的人,同时是一个捡抬垃圾的人。不要出现当看到垃圾时,示意学生去捡这样的行为。不能身先示卒,如何能服人!
其次:我觉得首先就是对于学生扔垃圾时的处理要严厉。让每一个扔拉圾的学生得到应有的惩罚。可是由轻到重。教育是不让体罚和变相处罚,并不代表学生不可以得到处罚。比如可以学习交通部门的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给学生一个卫生积分。出现一次警告,然后在本子上记录一次。出现两次扣相应的分数。当出现了第三次或者更多次时,可以取消他在学校的一些荣誉获得。这样从根本上杜绝垃圾地出现。
最后,加强值日工作的检查力度。让值日生,时时留心自己分担区内的垃圾,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而不是值日定时,让校园的整洁做为一种义务。
垃圾捡不完,只能从根上入手,让垃圾不再出现!
124楼
继续学习!
125楼
[P][QUOTE][B]下面引用由[U]云中逸客[/U]发表的内容:[/B]

语言只是叶子,行动才是果实
518104深圳市宝安区荣根学校 欧阳利杰
电话:13684981092
读完了这个案例,那名带着宝宝上图书馆查资料,又通过各种途径给孩子进行灌输,只为了让孩子做到“...[/QUOTE]
[/P][P] [/P][P]很不错。[/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