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残自杀版块话题讨论(讨论已截稿)

6楼
自残自杀版块话题讨论(七八期合刊选用)
[P][LINE-HEIGHT=21px][ALIGN=center][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必须教会学生敬畏生命[/SIZE][/BGCOLOR][/COLOR][/FACE][/ALIGN][/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总是过于狭隘的理解了教育,认为教育仅仅是在如何做人,教给学生一些知识,而生存、生活、生命的教育一直被我们忽视,而且非常遗憾的是近来提倡的素质教育也仅仅只是要求学校在传统的教育过程中,注重发展学生的素质,仍然把这些有关于生存、生活、生命的教育忽视,但是连生命都不尊重,还谈何素质? [/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人之所以为人,不在于他有多少才艺、能对他人作多大的贡献,而在于他以一个社会有机组成的个体意识,珍爱自己的生命,懂得和掌握生存之道,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在任何时刻都呢个用大众都必须遵守的规则作出约束,而不是让自己肆意妄为,失去理智的约束。每个人做到了这一点,就是以对社会、对他人负责任的精神,构筑了一个个健全而坚强的个体。 [/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当然,如何让学生热爱生命、学会生存、了解生活,对提高青少年素质,激励学生实现生命价值,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很有意义,特别是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在当下显得很有必要。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注意到这些问题,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们的教育在培养“大写的人”方面将迈出坚实而可喜的一步。[/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摘自我的博客《敬畏生命是教育的第一课》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79ab4f0100gfvm.html[/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作者信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二中学   杨绪兵   邮编441611[/SIZE][/BGCOLOR][/COLOR][/FACE][/LINE-HEIGHT][/P]
7楼
[P][BGCOLOR=rgb(255, 255, 255)][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SIZE=14px]当今的孩子这样悲观厌世,虽然与这些压力有关,但更主要的却是孩子越来越单一的生活,挤兑了孩子的自由的空间,风干了孩子们的韧性,让孩子们变得就系那个一个玻璃娃娃。[/BGCOLOR][/SIZE][/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SIZE=14px]回想起我们在孩童时代,每天可能除了学习,还需要帮父母做许多现在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事情。除此之外,有时间、有精力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生活充满了酸甜苦辣,但也因此丰富多彩。那个时候,正是在这些学习之外的事情中,我们学会了合作,学会了坚强,所以,虽然条件非常艰苦,但是我们都很乐观。再来看看现在的孩子,许多时候,他们没有温度,没有色彩,原本充满原生态、鲜活而真实的生活,他们都成了学习的机器,他们被家长、老师按照所谓的期望遵照成人意志进行着扭曲、雕塑。孩子们试图发泄、反抗,但终究力量单薄,被我们成人当作调皮置之不理,慢慢的,就像笼子里养的小鸟,被我们训化着,那些我们曾经认为听话的学生,也许就是适应了圈养的人,而那些调皮的孩子,也许就是还保存着一丝童性的人![/SIZE][/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SIZE=14px]所以,我认为,要想让孩子看到未来的希望,首先就是要解决孩子生活单一的问题。必须解开他们的束缚,恢复他们的“自由”,[FACE=宋体]必须回到基于“人”的教育上来。用尽可能多的活动,把时间、机会、兴趣、本能甚至作息等一切的可能性还给学生。每个成人都必须认识到孩子的成长是他们自己的事情,谁都没有权利把学生当成自己捞取名利的工具!谁也没有资格以对孩子的未来负责的名义让学生牺牲![/FACE]这是因为让孩子看到希望,就是教育的希望,就是国家的希望。让孩子们看到未来的希望,努力帮助他们化解学习生活中的压力,让孩子们在人生路上轻装上阵,快乐成长,是每个成人应尽的责任![/SIZE][/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SIZE=14px]
[/SIZE][/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21px][FACE=simsun][COLOR=rgb(70, 70, 70)][SIZE=14px]
[/SIZE][/COLOR][/FACE][/LINE-HEIGHT][/P][P][P][LINE-HEIGHT=1.5][FACE=宋体][SIZE=14px][LINE-HEIGHT=1.5][COLOR=rgb(70, 70, 70)]摘自我的博客《[/SIZE][/FACE][/LINE-HEIGHT][LINE-HEIGHT=1.5]怎样让孩子看到未来的希望?[/LINE-HEIGHT][/COLOR][/LINE-HEIGHT][LINE-HEIGHT=1.5][FACE=宋体][COLOR=rgb(0, 0, 0)][SIZE=14px][LINE-HEIGHT=1.5][COLOR=rgb(70, 70, 70)]》[/SIZE][/COLOR][/FACE][/LINE-HEIGHT][/COLOR][/LINE-HEIGHT][LINE-HEIGHT=21px][SIZE=14px][FACE=simsun][COLOR=#464646]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79ab4f01017i6j.html[/COLOR][/FACE][/SIZ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FACE=宋体][COLOR=rgb(0, 0, 0)][SIZE=14px][LINE-HEIGHT=1.5][FACE=simsun][LINE-HEIGHT=1.5][COLOR=rgb(70, 70, 70)]
[/FACE][/LINE-HEIGHT][/COLOR][/LINE-HEIGHT][/SIZE][/COLOR][/FACE][/LINE-HEIGHT][/P][P][LINE-HEIGHT=1.5][FACE=宋体][COLOR=rgb(0, 0, 0)][SIZE=14px][LINE-HEIGHT=1.5][FACE=simsun][LINE-HEIGHT=1.5][COLOR=rgb(70, 70, 70)]作者信息: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第二中学   杨绪兵   邮编441611[/FACE][/LINE-HEIGHT][/COLOR][/LINE-HEIGHT][/SIZE][/COLOR][/FACE][/LINE-HEIGHT][/P][/P][/P][/P]
8楼
自残自杀版块话题讨论(七八期合刊选用)
[P]    学生自残是想得到关注,也是心理疏导不畅所致![/P][P]    记得我11级的学生娜,单亲家庭,5岁时候父母离异,跟随父亲生活。但是父亲成天不无正业,对娜的管教甚少。娜从小跟随叔父生活,虽然叔父母对娜也还算过得去,但娜总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家,对叔父母的管教也时有顶撞。时间一长娜叔父母也放弃了对她的管教。我接手班级的时候,娜间或晚上悄悄在教室过夜,而不愿意回家,经过谈话了解到那一般是和叔父母吵架啊或者想起自己的家庭身世上心郁闷所致。[/P][P]    夏天发现娜的手臂时常会有刀割的伤痕,刚开始询问她只说是不小心划着的。后来通过家访与她朋友她本人谈话后逐步了解到她自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P][P]一.是自己由于性格原因朋友不多,有些事情又不能和仅有的几个朋友商量或者是交流,只有通过自残来转移自己的内心的痛苦;[/P][P]二.是想通过自残来获得偶尔有个电话联系的父母的更多的关注;[/P][P]三.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初中学校的学生心理疏导缺乏专业老师的前期指导,只能靠发生问题后,班主任不专业的见招拆招,效果自然不会很好。[/P][P]    后面,我经常找娜一起交流谈话,并利用周末的时间请她到家一起做饭,给予学习和生活以及思想上的些微支持,让她感觉自己并不是那么孤单。慢慢地自从娜把我当做她的朋友后(她曾经在毕业的时候告诉我,她截止那时只有4个朋友),对我的建议是尽量去做,自残的事情自然也就很少了。虽然偶尔任然会顶撞老师,和同学们关系任然不是很好,但是大家对她的评价已经截然不同了。[/P][P]   现在娜即将为人母亲了,前不久聊起她几年前的状况,娜说:希望将来自己的孩子,能过得比自己幸福,自己也会尽量去关注孩子,让孩子不会感到孤单![/P][P] [/P][P] [/P][P]四川省大英县永前初级中学校   蒲泽俊  629300    [/P]
9楼
[P][b][SIZE=16pt]孩子缺少的不是爱,而是挫折[/SIZE][/b][/P][P][SIZE=15pt]上周某个地区名牌高中的一名学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是什么原因导致他毫无眷恋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无法细细考究。但一个警钟值得我们常鸣:我们的孩子怎么呢?一丝挫折就不能经受吗?[/SIZE][SIZE=15px][/SIZE][/P][P][SIZE=15pt]细细观察回顾社会,青少年诸多问题层出不穷:有离家出走的、有自暴自弃的、有轻易放弃生命的……难道他们缺少爱吗?再来看看青少年生活的现状:“四拖一”的,“六拖一”的,王子、格格越来越多。如今的孩子应该来说真得太幸福了,想吃什么,有爷爷奶奶伺候;想穿什么,有爸爸妈妈赞助;汉堡包、溜冰鞋、点读机、掌上电脑……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家长不鼎力支持的。生活中很多家长都考虑周详、准备齐全,希望孩子们的生活一帆风顺,前途一片阳光,诸多风风雨雨、阴霾沙尘全被亲情遮挡在门外。孰知长期下来,孩子们会缺乏一种危机竞争意识,会欠缺抗挫折能力,认为这个社会理所当然对他优待,因为他是如此与众不同。[/SIZE][SIZE=15px][/SIZE][/P][P][SIZE=15pt]缺乏抗挫折能力,已成长当今青少年的通病。当面临着学习上的不如意、生活中的不称心时,他们会茫然无措,会怨天尤人,甚至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SIZE][SIZE=15px][/SIZE][/P][P][SIZE=15pt]回顾历史长河中诸多成名人物,又有哪一个是顺风顺水迎来人生的成功的?哪一个又不是饱受岁月的洗礼而愈战愈勇笑到最后的?俗话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失败一次,就放弃了追求,放弃了生命,诺贝尔、爱迪生等科学家还能谱写科学史上的神话吗?[/SIZE][SIZE=15px][/SIZE][/P][P][SIZE=15pt]挫折教育,是教育中的一分子。诸位可千万别忽视了,要让孩子们明白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既有让人温暖的阳光沙滩,同样有让人难受的冷风冰雹;既有平平安安的窃喜,更应有坎坎坷坷的愁闷;这才是真实的生活,这才是真实的人生![/SIZE][SIZE=15px][/SIZE][/P][P][SIZE=15pt]亲爱的家长,亲爱的教师,孩子们的成长需要鼓励,需要关爱,需要赏识;但同时也需要呵斥、需要警告,需要打击。这样,他们才能品味生活中的百态。温室的花朵是无法长期将绚丽的笑容绽放于大自然,驯养的飞禽是无法自由翱翔蓝天与暴风雨挑战。让孩子们的生活有一点挫折吧,这样他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精彩,他们的生命才会更具价值。[/SIZE][SIZE=15px][/SIZE][/P][P][SIZE=15px] [/SIZE][/P][P][SIZE=14pt]湖北省秭归县三峡工程希望小学[/SIZE][SIZE=14pt]  [/SIZE][SIZE=14pt]梅华  [/SIZE][SIZE=14pt]邮政编码:443600[/SIZE][/P][P][SIZE=14pt][/SIZE] [/P][P][SIZE=15px] [/SIZE][/P]
10楼
自残自杀版块话题讨论(七八期合刊选用)
[P]                              [SIZE=5] 和气“[COLOR=#2222dd]生[/SIZE]”才
[/COLOR]        
    [FACE=Times New Roman] 作者: 黄长贵  通联:336400 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朝阳北路41号安监局院内 黄长贵收[/FACE][/P][P][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单位: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田心中学[/FACE][/SIZE][/P][P]             [/P][P]  
     [SIZE=4] 湖北宜昌市夷陵中学高一学生陈文鼎选择在六一这天结束了他短暂的生命,留给家人的是无尽的痛苦。这是今年六一节给世人的一个新信号。陈文鼎同学在成绩方面是个优生,而他却选择了一条不归之路。他死之前,写下了一份文笔清晰,条理清楚,思维清醒的遗书。尤其是遗书中看得出,陈文鼎的阅读面很广,对生死有了自己的明确的认识。而他毕竟是死了,留给活者的思考却不是那么简单。笔者从这个孩子的死因来分析,一是家庭的溺爱,孩子没有一点受挫力。二是孩子的人生观有问题。他看过几本关于死亡的书,就断章取义。决定做死的“英雄”。三是教育学生的问题,还是要从老师自身言语做起。笔者有自己的几点浅见。
      家教要以“生”为原则。和气生财,是经营之道。家教也要讲究策略和方法。避免溺爱,家长要抓大放小。就是品德问题要抓紧抓实抓好,不放弃。其余生活琐事,教给孩子自己处理。做到顺其自然。
     学校教育要“生”动有味。毋庸讳言,学校是育人重地,要严肃“有为”。殊不知,活泼“有味”更是学校的发展之路。很多学校,一味追求高分,想求得“有位”。诚然,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心理承受力强些,学校的压力,孩子们承受住了。而对于极少数的学生,学校就应该及时发现,及早工作,防患于未然。人是有情动物,老师的“有味”教育,只要一些言语幽默点,态度微笑些,语气又轻柔,相信这样的处理学生,是不会出大事的。决不可粗暴简单,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尤其是语言暴力,很伤情感。一些老师说话,只顾自己痛快,不顾后果痛苦!
     社会教育适者“生”存。存在几个问题,一就是书刊出版很滥,很多书刊内容浮躁,语言粗糙,感情消极,思想糜烂,很不适合学生们阅读。到处有书摊,小书贩,要规范管理。二是影视作品,渲染死亡的轻微,甚至有味。不是经常有“羽化成蝶”的说法吗?三是强势社会,弱者更弱。很多明显的不公平,造成了孩子的幼小心灵的伤害。针对这些问题,社会要通过社区和居委会,开展一些关注留守儿童,关注学生成长的活动。政府的责任,就是组织和营造公平的社会理念,使孩子们在社会也感受到进步教育和健康成长。
    [/SIZE][/P]
11楼
[P][P][P][ALIGN=center][FACE=宋体][COLOR=red][SIZE=18pt][/FACE][/COLOR][/SIZE][/ALIGN][/P][P][/P][P][/P][P][P][P][ALIGN=center][FACE=宋体][COLOR=red][SIZE=18pt][/FACE][/COLOR][/SIZE][/ALIGN][/P][P][/P][P][P][ALIGN=center][FACE=宋体][COLOR=red][SIZE=18pt]自残自杀的原因也要向外找找[/FACE][/COLOR][/SIZE][/ALIGN][/P][P][/P][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FACE][/SIZE][/ALIGN][/P][P][/P][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   自残自杀,往往是多种矛盾交错导致的结果。单一的原因不太容易导致自残自杀。所以我们在关注孩子内在原因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对自残自杀外在原因的研究。[/FACE][/SIZE][/ALIGN][/P][P][/P][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   在一个七年级女生小燕的周记里,看到这样的片段:“我跟妈妈发生矛盾,妈妈不听我的,我到自己的房间里,用拳头在墙上撞。那时只感到心里气,手撞烂了一点都不觉得疼……”[/FACE][/SIZE][/ALIGN][/P][P][/P][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   我不知道这篇周记的内容是真是假,但心里放不下,便私下找到小燕了解情况。原来,她妈妈让她到一个她很反感的教师家补习,她反感的原因就是这位教师曾经跟她妈妈在一起参与赌博。由于这位教师跟她妈妈是牌友,所以她妈妈坚持叫小燕到这位教师家补习,小燕不同意,她妈妈对她又打又骂。但小燕性格倔强,坚决不从,她一面跑到自己房间用拳头在墙上乱打,一面对她妈妈说:“你一定要我去,就等着你去接我的时候见不到我的人吧!”小燕跟我说的时候,还把打烂的拳头伸给我看,并说当时一点都不疼。后来,她还私自跑到20[/FACE][/SIZE][COLOR=#ff0000][SIZE=3][COLOR=#220000]公里外的亲戚家去了。好在小燕的父母也知道女儿的个性,怕再闹下去真会出现其他更严重的问题,让步了。最后,小燕[/COLOR][/SIZE][COLOR=#110000]自己另外选择了一位教师补课。[/COLOR][/COLOR][/ALIGN][/P][P][/P][P][/P][P][P][P][ALIGN=left][FACE=宋体][SIZE=12pt]   这件事情,小燕的自残行为和私自出走固然与她的个性倔强有关,但她妈妈的行为明显是她自残的导火索与直接原因。如果平时我们家长、教师对孩子的教育能够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粗暴与武断,很多自残自杀行为完全是可以避免的。[/FACE][/SIZE][/ALIGN][/P][P][/P][P][/P][P][FACE=楷体_GB2312][COLOR=red][SIZE=12pt][/FACE][/COLOR][/SIZE][/P][P][FACE=楷体_GB2312][COLOR=red][SIZE=12pt]   安徽省无为襄安中学 朱立平 邮编:238341 [COLOR=#ff0000]QQ[/FACE][/COLOR][/SIZE][/COLOR][COLOR=#ff0000][SIZE=3]:54473413[/COLOR][/SIZE]  [/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