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残自杀版块话题讨论(讨论已截稿)

102楼
[P][QUOTE][B]下面引用由[@春兰][URL=a.asp?b=200&id=499782]发表的内容[/URL]:[/B]

有点惊喜,感谢编辑老师的辛苦付出!虽然只通过一审,但依然很温暖。不过,看到对照一审二审的名单,难道一审里一个都没有通过二审吗?我有点糊涂了……[/QUOTE]
[/P][P]我也觉得很奇怪,呵呵![/P]
103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北山乐天][URL=a.asp?b=200&id=499792]发表的内容[/URL]:[/B]

 
我也觉得很奇怪,呵呵![/QUOTE]
其实有差别,再看看标题
104楼
学习
105楼
[P][QUOTE][B]下面引用由[@yhglll][URL=a.asp?b=200&id=499806]发表的内容[/URL]:[/B]

 
其实有差别,再看看标题[/QUOTE] [/P][P] [/P][P]嗯,二审的标题就很新颖,而且从标题可知道多是用事实说话,而不是空谈理论,这是这次投稿的收获。谢谢!
[/P]
106楼
[P]楼上的老师,您好!本版块是自残自杀最后一部分的话题讨论,是四五百字的讨论类稿子,在一楼中公布的也是话题讨论本帖中选用内容。而自残自杀二审名单是针对整个版块而言,是平时的专题征稿和约稿,二者是不同的。[/P]
107楼
[P][QUOTE][B]下面引用由[@婉欣][URL=a.asp?b=200&id=498751]发表的内容[/URL]:[/B]

    中学生自残自杀的根源随着社会物质的不断丰富,中学生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网络、视频、文字等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加上家长欲望的膨胀带给孩子的学业压力等的影响,学生易滋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QUOTE]
“爱”受伤的路上[/P][P]     犹太哲学家马丁。布伯将关系分为两种:“我与你”、“我与它”。前者的特征是,“我”将对方视为和我完全平等的一个人,而后者的特征是,“我”将另一个人当成了自己实现目标的对象或工具。平等并不是说“完全相同”,而是指在人格或“尊严”、“尊重”上对待大人和孩子应该有同等的要求。但现实生活中,孩子和大人并不平等,孩子只是大人实现自己目标的工具。[/P][P]       在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所以父母前生未完成的梦想和今生对孩子的期望全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就这么一个精神支柱,父母自然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小时候,父母自然是小心翼翼地带着孩子,生怕孩子有闪失,干脆阻止了孩子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和探索,生怕孩子承受不公和遭遇挫折,让孩子陷入了“温柔的陷阱”,失去了自我成长的机会。稍大的时候,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父母舍得投资在形形色色的各种智力开发之上。从那时开始,孩子早已和父母被迫签订了“卖身”契约,孩子只管“成绩好”,剩下的全是父母的事情,这一切都为孩子最终“进京赶考,功名成就”。[/P][P]      在孩子的世界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除了补习班还有各种特长班,前提是必须对成绩加分有帮助,否则一律免谈。孩子好像一部学习机器,为了满足父母和家长的期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但孩子们都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努力学习,孩子是天生的学习者的内在动机早就被家长的强迫和督促取代,到最后孩子们只是为别人而学习,生命的激情、青春个的活力早被父母的“完美设计”扼杀,孩子们不清楚“我是谁”,他们只知道我不是为自己而活,因此对生活失去彻底的欲望和动力。[/P][P]      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曾奇峰说:“如果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主,等于杀死孩子的生命”,父母无视孩子的需求,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规划去成长,实际上是在杀死孩子的精神生命。孩子过不了他想要的精神生活,没有他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在物质上孩子好像什么也不缺,但他的精神生活却严重匮乏,以至于孩子的精神世界十分脆弱,他们也无法珍惜这不属于他们自己的宝贵生命,所以很多孩子会选择轻视生命这条不归路。[/P][P]      爱,是深深地理解与接受。爱,是无怨无悔的付出,而不是与别人的交易买卖。提要求的爱是假爱,这种假爱有十足的杀伤力,孩子们被这种假爱深深地伤害着。拥有这种假爱的家庭不再是温馨的港湾,只能是让恨传递的地方。所以,请父母擦亮眼睛,警惕“假爱”给孩子和家庭带来的巨大伤害,让真爱在家庭里流动,给孩子成长的自由,给孩子充分的真爱![/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61 seconds wid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