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沉郁之手记

0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沉郁[/u]发表的内容:[/b]

理解万岁
有人说:“做教师,要深爱每一个学生。”这话不错。但身为教师的我,却认为学生并缺少爱,他们缺少的是理解。因此,我呼吁每一位教师,首先要理解的学生。
理解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只有对你的教育...[/QUOTE]

  教育事业真的要有很大的爱心才行的
  真心希望每一位同仁都来关爱我门的学生吧!
1楼
感谢老万的厚爱,还请多提建议,多交流,共同提高。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漫长的工作,是需要心力,爱力,持久力的工作!
2楼
两个问题的思考

学生何人?
学生,我们是不是该给他一个明确的定义。以往我们都这样理解(当然现在仍然有很多人这样解释):生,人也。学生,当然是学习的人。然而我却认为此解释还不够确切。学生,从字面我们可以理解为:学,学习;生,生活,学生即学习生活。很多教师都说,学习阶段是为了以后的生活做准备,其实他们的认识有失偏颇,学习时代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准备,而是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你能说学习时代学生不是在生活吗?他们忘了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性”,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学习的“可持续发展”,不是说“活到老,学到老”吗?他不是在准备,他已经是在生活,是在不断的认识生活,学习生活,理解生活,完善生活。
因此从地位、功能和意义三方面对学生都应该有一个新的认识。就“学生”的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学习》中指出:“我们应该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中心。”故我们应该让学生成为教育教学的中心。一切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围绕学生来组织实施,坚持“一切了为了学生”,“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原则。
“学生”的功能在于他的主体性。处于中心位置的学生应该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从“自发”的学习活动,到达“自觉”的学习境界。
“学生”的意义在于他“学习生活”。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三章第九节中谈到“未来教育”时说:“未来教育对适合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我认为马克思说提到的“生产劳动”我们可以理解为“生活”,因为那样他的内涵将更加的宽泛,意味更深长,内容更全面,思想更深刻。
基于上面对于学生的理解,那么我们教师应该做什么呢?
教师何为?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教师就是“教”,至今仍有很多人把我国的古代文学家韩愈在《师说》中的一句话当成至理名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然而我对此不敢苟同。他对教师的理解是从教师的主观出发,决定教学过程,无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看成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储存信息的仓库。这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主动性,压制了学生思维,情感,智慧等多方面的发展。因此我认为教师要由传授知识的“传道士”转变为发现、组织、帮助学生管理知识的“开拓者”,教师的活动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指出:“中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有问题的学生教育的没有问题,‘全懂了’,所以中国学生年龄越大,年级越高,问题越少;而美国衡量教育成功的标准是,将没有问题的学生教育的有问题,如果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都回答不出来,那算是非常成功。所以美国学生的年级越高,越富有创意,越会突发其想。”因此我认为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启发,唤醒,鼓励。
钱钟书在《谈教训》中也曾谈到:“有学问能教书,不过见得有学问;没有学问而能教书,好比没有本钱的生意,那就是‘艺术’了。”当然,这话也有失偏颇。但是这反映了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逐渐隐蔽,这也验证了心理学的一项研究结果: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学效果的相关程度很低。因此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所以我认为教师的所有工作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教师的教学的艺术。他体现的是教师的教育机智,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的,如何让学生的思维迸发出火花,如何让学生的各项感官得到充分的发挥,使其思维,情感,态度等同时发挥作用,并且达到最佳效果。因此我认为教师的作用在于敏捷地捕捉和把握课堂上的各种信息,然后对教学过程迅速地做出综合性的分析和判断,最后根据课堂教学的情境,采用恰当的、最优化的对策和措施。
因此我们可以把教师作用比喻成农田“打水”时先往抽水机里灌的那两三桶水的作用。“那两三桶水”是为了填补抽水机和河流的空隙,连接上下,促进发动机的发动。教师就是要让课堂连接学生的生活,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开启学生的“头脑发动机”,让其自主,自觉地进行思维活动。下面的活动全由学生自己完成,教师只要引导就可以了。
最后我要大家记住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的那句话: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37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