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四十九人----我和学生初三这一年

0楼
11月6日 星期六
    学生是我灵感的源泉。今天没了学生,一个上午,就在网上东溜溜,西逛逛,好没意思!
    我喜欢他们,尽管他们不时地会给我制造“麻烦”。就象爸爸喜欢自己的孩子,哪怕孩子非常淘气。周六周日就是我的“空巢”----这种不适就象空巢综合症。
1楼
11月7日  
    今天听到厦门一中校长任勇的报告,实在太精彩了。刚开始,他说,他是教数学的,有个观点,那就是:如果一个数学老师,教一个班,一个月时间,学生眼睛都还没发亮,那他就是失败。我还在想,怎么又来一个“放卫星”的?等听完他的报告,我才真正服了:按他这样教法,等不到一个月,一个星期,一节课,学生就会爱上数学!他所举的都是能真正激起学生兴趣的例子。他的观点虽然与时下的宣传有点不一样,但实在比之深刻,耐人寻味,值得学习。他说,以前说老师要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他认为一桶水不够,老师要是江,是湖,是海才行。时下不是有很多人说,信息时代,“师不必如生”吗?他的教学方法,完全是自已在对每个问题深入研究后进行的,正是在师不必过于弟子,产生了老师当中一些人专业不求精进,马马虎虎的思想。
2楼
前外出开会,日记都没来得记。昨晚又忙,没来得及发出来,今天补发。
11月9日   星期二
   
    英语老师陈告诉我,昨天上午课间时,郭春祥和吴柯上完体育课,满头大汗就跑到她办公室去写单词,问题。她对这两个学生说:“你们这么爱学习,老师好感动!”郭春祥认真地回答:“陈老师,你天天都在辅导我们,我们也真的很感动。”陈老师说,学生的话,让她很激动。
    这两个学生本是我班上学习追求不高,成绩也有点“那个”的,但最近他们都秀努力,很认真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当老师的行为为学生接受,已经把学生“感动”了时,学生的学习劲头也就上来了。师生关系是互动的,老师理解学生,学生也理解老师。但如果双方都在心里“默默”地理解,又都不表达,就会产生许多误会:老师的关心帮助,学生接受不了;学生的需求老师不清楚,当然教学效果不会好起来。
3楼

    化学老师说我班上郭春祥在她面前抱怨,“我都不想活了”。我整天都在思考,前两天才听到他那么理解老师的话,怎么说出这种话来了呢?为什么那么些学生轻生?
    轻生就是轻视生命,是这些少年真的不想活吗?恐怕有很多原因吧。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当他们需要自我肯定的时候,我们很少有人,包括父母和老师,很少有教给他们这样一些基本知识:关于人的知识,而更多的教给他们的是考卷上的知识。
    我的理解是:我们现在“唯物”的太过彻底。哪怕是在生理课上,也是把“人”当做客观的对象给予评价和分析,甚至在心理健康课上,仍是按照“重点难点”在备课,在讲课。而学生每天把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打开“口袋”,等待从知识树上落下来的果子,期待着考试的日子来临时顺利地把它们倒出来。他们很少有时间思考:人究竟是什么,我是谁。人在学生心目中,除了物质实体,好象没别的印象。
    那么应该怎样教学生知道“人”是什么呢?想来想去,我决定还是用这句话作开篇:人是关系的总和。我还加上了一句:人是一切关系的归宿:社会关系、自然关系、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不然,学生认为自己与动物、植物一样毫无区别,只是被人摆弄的对象,那他与一头猪、一只风筝有什么不同?生命还有什么意义?我告诉学生,一切知识都是为人服务的(肯定有很多人不同意我这种落后的、以人为尊的思想,但我想,争论可以,绝对不能忽视现实:哪怕你是一个环保主义者,难道你所谓的环保最终目的不是为了人类的生存吗?)而我们教育的问题就在于,割断了这些“关系”,让学生在知识的大海中感受到的只有孤独,看不见希望和出路。所以,我的目标是:让学生敏感起来:对人际关系敏感,对大自然敏感,教他们体会到“关系”的存在和意义。人并不是一个一生下来就奔向死亡的动物,他活在这个世上,有很多事可以做,有很多关系等待他去冲破,去建立,在关系中畅游,在关系中克服智力、体力的弱点,找到生之乐趣。让学生去体验这一切关系,这才是教育。
4楼
11月11日  星期四   晴
    郁闷的一天。
    我们学校到阿坝理瑭县去支教的邓萍老师给校长留言,讲述了她所教的学校情况:现在已经下过几场大雪,她得穿上羽绒,坐在房间里烤火。而班上的学生,有的还穿着单衣,很多学生生着严重的冻疮。她去上课时,就看见一个学生不小心把手碰着了脸,鲜血都流出来了。校长在教职工大会上把这些留言读了,很多老师都控制不住流下泪。第二天,有的班就交来了一大袋一大袋的衣物。听他们说,学生们听了也都很同情那些孩子,自觉自愿地捐来了。
    早上,遇到一位班主任,我顺便问了他一句:“你们班讲这事没?”谁曾想到,他这样一个“教学骨干”居然脖子一梗:“关我啥事,没我的事,讲都没讲。他(指校长)说捐就捐?”天哪,这哪里是校长不校长的事?作为班主任,对这样的教育契机视而不见,这样冷漠的态度,怎么合适做老师?有什么资格站在讲台上?难道你真的就是只教书吗?我不知该怎样回答他。想了一想说:“先生,你这说法是不是不太对?这是教育学生的材料和机会呀!再说,也没人强迫要捐。”这一天心里都十分难受。
    教师究竟该如何认识自己的角色?难道就是教书吗?不要说什么“新思想”“新教师观”,老的“教师观”做到了吗: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在首位呢。传什么道?传做人之道。把什么是人,什么是人性教给学生,这才是教师的首要职责!看到那么多班主任自发地把学生捐的衣物拿来,我知道,我该向这些老师学习:他们才是真正的老师,人师!他们把同情心交给了学生,把关爱教给了学生!把冷冰冰的知识转化成了同情的行为,把善良的种子种在了学生的心田。这同情,这善良,这对遥远的理瑭同龄人的关爱将在学生的心里留下抺不去的印象。更重要的是,学生们感觉到了他们老师的善良的人性,他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感受到了老师的人性阳光!这才是教育,这才是教师!

     我们骄傲地称这个时代为“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是为谁服务?知识经济为谁服务?难道不是人?所以,如果我们觉悟到这样的时代精神,恐怕才是我们的幸福:这是人的时代!否则,一切异化都可能加深,人最终得到的是恐惧和灭亡。那么教师呢,一个最重要的责任不是简单地把知识灌到学生的脑子里,不是让他们掌握多少信息时代的生存技巧,而是首先教给学生人性。正如我早上对这位老师说的,没有同情心的、冷酷的这一代学生长大了,最先受害的、最直接我受害者就是我们这一代人,而不是别人!

     在教室里,我强忍着泪水,还是没把邓老师的留言读完,但学生们以同样的泪眼和安静来回答我,他们默默地把种子收藏了(不是有人说:带着种子上路吗?让他们带上同情的种子、人性的种子上路吧!),我相信,这种子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5楼
11月15日
    没有和学生充分的接触,是班主任最伤心的事。这几天因为外出顾着班上的学生,日记都没什么记的。
   晚上回学校,到教室里,学生个个都好象有很多话想跟我说。从他们的眼睛里,我看到了自己的价值:也许学生已经真的接纳我了。但又是自习时间,我们谁也不能多说一句(我原来爱在自习时间讲些话,后来有学生提出:作业太多,听我讲话,就只好把作业留到到深夜做;想不听我讲又觉得是损失。我们就达成一致:自习时,教室里不产生任何声音。学生都能遵守,我哪能破了“规矩”?)只好在自习结束时才与他们交流几句。教师的智慧从哪里来?源头活水就是学生: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话语;他们的眼睛;他们的忧愁······
    开会时,听到一个老师讲,她一出去,别人就说她是老师,心里很不舒服。我的感觉恰好相反。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37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