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

楼主
学会倾听
其实好多时候我们做的是无效听众,因为师道尊严高高在上,孩子们在跟前才说出一点皮毛,我们就会讲好多道理出来,把他要说的话咽了回去。最后我们一厢情愿的强调几点,结束谈话后学生仍原地踏步。
昨天生物课老师因为学生周成在课堂上大声说话,罚他站出来他又丝毫不动,就让我把他叫了出来,在屋里,他说:“老师为啥看到男生睡觉用书拍男生看到女生睡不拍呢?”原来是要公平的,“你挺仗义的,老师可能没看到。”“你是大声吆喝着给老师说的吧?”因为他有这个习惯,所以我便先对症下药,“你如果换种文明的方式,老师会认真对待的。”他记下了,在教室里我没有再听到他的大声挑衅的号叫。实际上昨天的谈话并不很成功,因为他出来时一副英雄跳出火海的得意,在我屋里没有和我面对面说话,而是在门框处侧站着和我交流,这说明我们还是有隔阂的。这说明我的沟通智慧还有待经历挑战。
李镇西老师在《善待孩子的第一次求助》一文中讲了一反一正连个案例,倾听的技巧总结起来有:不要打断孩子讲话,不要用远处高不可攀的偶像去和学生讲大道理,要以一颗童心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理解孩子,多建议少训斥等等。
唐思群屠荣生主编的《师生沟通的艺术》一书中对聆听技巧有了更高层次的升华,倾听学生的话语是有目的的,“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潜力,是为了帮助学生激发他们本身就固有的创造力和思维活力,是为了帮助他们成长为一个自信、自立的人。”只有把对象看成有独立人格的人,能够引导着学生以自己智慧中的光亮去照亮黑暗,这样的话语就具备了化腐朽为神奇的效力。“不要带着教师的权威感和优越的批评感来聆听学生的话。是为了理解去聆听,而不是为了评价去聆听。在聆听的过程中,教师不要轻易给学生下断语,而是注意去聆听学生讲话时的思考系统和表达系统,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评价,暂时放弃自己的价值观和立场,尽量无我地去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并正确地过滤信息。”此时的老师成了眼前的孩子,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正义的化身,不再是手中掌管真理的权威,赤子一样体会学生的悲欢,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去听最有效果。替学生想,推己及人,还有那个学生不被老师的真诚感动呢?“教师聆听是最关键的态度是保持中立,即对学生表述的一切既不反对,也不赞同”,学生放下一切思想包袱不必瞻前顾后的担忧训斥,沟通就容易进行了。
 
1楼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不均而患不公,不平则鸣啊。只有公平才会和谐。
2楼
其实,倾听的技巧固然重要,可能班主任效应也有一定的关系!
3楼
  作为老师要学会倾听,倾听课堂上孩子们的心声,给孩子以鼓励;作为学生也要学会倾听,倾听老师讲课,倾听同学发言,使自己的发言更精彩!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46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