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心教育之路

36楼
这一届的学生必定也会给王老师带来很多精彩,其实大多时候精彩在我们的心里。
37楼
[P][COLOR=#1111ee][SIZE=5][B]心的教育,是爱的智慧结晶。心的教育,是对教育的一种虔诚。心的教育,是把教育当作一种信仰。[/B][/SIZE][/COLOR][/P]
38楼
[P][QUOTE][B]下面引用由[U]君子兰[/U]发表的内容:[/B]

这一届的学生必定也会给王老师带来很多精彩,其实大多时候精彩在我们的心里。[/QUOTE]
[/P][P]谢谢君子兰![/P][P]精彩不精彩,倒不打紧。[/P][P]我就将经历和自己的点滴思考记录下来备忘。[/P]
39楼
[P][QUOTE][B]下面引用由[U]小糯米[/U]发表的内容:[/B]

心的教育,是爱的智慧结晶。心的教育,是对教育的一种虔诚。心的教育,是把教育当作一种信仰。[/QUOTE]
您说的很好![/P][P]谢谢![/P]
40楼
[P]  [P][P][P][ALIGN=center][B][SIZE=14pt]那一堆书的碎片[/SIZE][/B][/ALIGN][/P][P][/P][P][/P][P][/P][P][P][P][P][ALIGN=center][SIZE=3][B]                                      2012年9月23日[/B][B] 星期一[/B][/SIZE][/ALIGN][/P][P][/P][P][/P][P][SIZE=3][/SIZE][/P][P][SIZE=3]  第二节晚自修铃声响过,刚进教室前门口,我发现讲台边的地上散落着一堆纸,像是被撕坏的书本或者杂志。页面看上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有几页还是黑乎乎的,那是页面的黑色背景。[/SIZE][/P][P][SIZE=3]  我弯腰伸颈去看了看。教室里发出稀稀拉拉的笑声。[/SIZE][/P][P][SIZE=3]  我猜,大概是某学生自习课上看课外书,被班主任老师抓到,一气之下将书或杂志“毁容”,让其“粉身碎骨”了。[/SIZE][/P][P][SIZE=3]  上节自习课上,我刚刚看到后面的一个学生看郭敬明写的一本厚厚的小说,我便把那学生喊出了教室。[/SIZE][/P][P][SIZE=3]  “我不反对看书,相反,我鼓励看书,鼓励学生阅读大量的书。但看书要注意三个‘合适’,一是合适的书,二是合适的时间,三是合适的方法。世上书籍浩如烟海,穷尽一辈子的时间和精力,也是看不完的。书,有好有坏,读书,当然要选择好的书来读,读坏的书,不如不读;读书没错,但要讲究合适的时间。比如,课堂上,老师在讲课,如果在下面阅读小说而不听课,这不是读书的错,是读书的时间不对;读书,还需要讲究方法,有的书,需要精读,有的则只需要略读,随手翻翻即可。像郭敬明的小说之类,没必要每一本书都逐字逐句地去精读,因为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耗在里面,完全可以采用浏览式的阅读,了解其思想大概,也可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故事情节的,怎样描写景物的,等等,可以学习其写作方法,然后思考当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如何借鉴过来,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SIZE][/P][P][SIZE=3]  手头正好有陶行知先生的《读书与用书》,便选出几段读给学生听了。在这篇文章里,陶行知先生说到中国“三种人的生活”:“书呆子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工人、农人、苦力、伙计是做死工,死做工,做工死。少爷、小姐、太太、老爷是享死福,死享福,享福死”。为此,陶先生给出了“三帖药”:“书呆子要动动手,把那呆头呆脑的样子改过来,你们要吃一帖‘手化脑’才会好。我劝你们少读一点书,否则在脑里要长‘痞块’咧。工人、农人、苦力、伙计要多读一点书,吃一帖“脑化手”,否则是一辈子要‘劳而不获’。少爷、小姐、太太、老爷!你们是快乐死了。好,愿意死就快快的死掉吧。我代你们挖坟墓。倘使不愿意死,就得把手套解掉,把高跟鞋脱掉,把那享现成福的念头打断,把手儿、头脑儿拿出来服侍大众并为大众打算。药在你们自己的身上,我开不出别的药方来。”[/SIZE][/P][P][SIZE=3]  书,不光要读,重要的是“用书”,陶行知先生说,“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一样,都是给人用的。我们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书里有真知识和假知识。读它一辈子不能分辨它的真假;可是用它一下,书的本来面目就显了出来,真的便用得出去,假的便用不出去。”陶先生还引用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到“书不可尽信”,“连字典也不可尽信”。“应当怀疑的地方就得问。学非问不明”。这都是教给人们为什么要读书以及如何读书的好方法。[/SIZE][/P][P][SIZE=3]  高一语文教材第三课恰巧是朱光潜先生的《谈读书》,这是写给一位中学生的一封信,这个时候,学生正好学到这一课。作者在文中就为何读书、应读何书以及读书的方法问题,做了十分详尽而有意的阐述。对于刚刚开始高中生活的学生而言,无疑是及时而又必要的。相信对指导中学生读书大有裨益。[/SIZE][/P][P][SIZE=3]  我宁愿相信学生阅读课外书是受了朱光潜先生《谈读书》的影响的。[/SIZE][/P][P][SIZE=3]  基于此,作为老师,首要做的,不是禁止学生阅读课外书,而是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读书,甚至创造条件让学生读书。[/SIZE][/P][P][SIZE=3]  如果班主任能读到学生语文教材上的课文《谈读书》,又能跟语文老师沟通协调,那么,建立班级图书角、开办读书社,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就应当是再合适不过的举措了。[/SIZE][/P][P][SIZE=3]  我不由得想起2004年的一天,晚自习课上,我发现高莹莹在看一本课外杂志,一篇文章的标题映入眼帘——《至爱无声》。[/SIZE][/P][P][SIZE=3]  “看的什么呀?”我问。[/SIZE][/P][P][SIZE=3]  高莹莹没吱声,没有慌张,显得很镇静,随手翻到杂志封面给我看——《新世纪文学选刊》——这当然不是什么坏书,我没说不让看。[/SIZE][/P][P][SIZE=3]  “你看完后,挑选一篇好的文章,写个‘百字荐书’,把文章推荐给我看看,行不?”[/SIZE][/P][P][SIZE=3]  第二天早晨,高莹莹交给了我一页‘百字荐书’,说那本《新世纪文学选刊》上有一篇文章《一个迷藏忧伤十年》,很好,谁看了都会受感动,推荐我阅读一下。当时,我没读到,后来读到了《一个迷藏忧伤十年》:[/SIZE][/P][P][SIZE=3]  [B]亲爱的宝贝:[/B][B][/B][/SIZE][/P][P][SIZE=3]  爸爸和你玩过很多次捉迷藏,每次一下就都被你找出来。[/SIZE][/P][P][SIZE=3]  不过这一次,爸爸决定躲的时间长一些.你先不要找,等你14岁的时候,也就是再吃10次生日蛋糕之后,你问妈妈,妈妈会告诉你,爸爸躲在哪里,好不好? [/SIZE][/P][P][SIZE=3]  爸爸躲这么久,你一定会想念爸爸,对不对?不过,爸爸不能随便跑出来,不然就输了。[/SIZE][/P][P][SIZE=3]  如果你实在想爸爸,爸爸就变魔法出现,因为是变魔法,不是真的出现,所以不犯规,爸爸不算输。[/SIZE][/P][P][SIZE=3]  爸爸的魔法是: [/SIZE][/P][P][SIZE=3]  趁你睡觉的时候,我就跑到你的梦里去跟你玩游戏;还有在你画爸爸的时候,不管好不好看,你觉得是爸爸就是爸爸;当你拿爸爸的照片看的时候,爸爸也在偷偷地看你……[/SIZE][/P][P][SIZE=3]  要记住,爸爸一直都陪着你! [/SIZE][/P][P][SIZE=3]  你已经是4岁的大女孩了,爸爸要拜托你一件事,你要照顾和孝顺爷爷奶奶以及妈妈,看你是不是比爸爸以前做的好?爸爸做的有多好,妈妈会告诉你的. [/SIZE][/P][P][SIZE=3]  爸爸猜想,我们这一次玩捉迷藏要玩这么久,爷爷,奶奶,妈妈有时候看不到爸爸,他们一定会偷哭,偷哭就是犯规,就是失败.他们偷哭,你就要逗他们笑,不然游戏输了以后,  他们一定会哭的更厉害了。[/SIZE][/P][P][SIZE=3]  好不好,宝贝?你们是同一国的,我们来比赛,看看是你们厉害,还是爸爸厉害! [/SIZE][/P][P][SIZE=3]  准备好了吗?比赛就要开始了……[/SIZE][/P][P][SIZE=3]                                                    爸爸[/SIZE][/P][P][SIZE=3]  [B]爱玩的爸爸: [/B][/SIZE][/P][P][SIZE=3]  您躲在哪里?您不是说过我吃10次生日蛋糕之后,就可以找到您的吗? [/SIZE][/P][P][SIZE=3]  这10年来,我很听您的话,为了不犯规,害怕游戏输掉再也看不见您,我努力照顾爷爷,奶奶,妈妈,他们哭,我就逗他们笑。[/SIZE][/P][P][SIZE=3]  爸爸,他们终于笑了!我赢了!游戏结束了,您该回来了,对吗? [/SIZE][/P][P][SIZE=3]  原来......不对的!我期待您回来,再和我玩捉迷藏的时候,妈妈却告诉我,我再也看不到您了,原来10年前,我就失去了您这个爱玩的爸爸,可我却一直很认真的和您的遗书迷藏着……[/SIZE][/P][P][SIZE=3]  爸爸,您为何忍心骗您最爱的女儿? [/SIZE][/P][P][SIZE=3]  10年来,每吃一次蛋糕,我就对您愈加思念,对我们10年后的再会也就愈加期盼。10年的积累实在令我输的更惨痛! [/SIZE][/P][P][SIZE=3]  10年前,若您让我选择的话,我宁愿爸爸不要骗我,您该相信您的女儿吧?我是坚强的,我会更努力逗爷爷,奶奶,妈妈笑.或者……骗我一辈子,让我赢回一辈子的您……[/SIZE][/P][P][SIZE=3]  爸爸10年后知道真相,并没有减轻失去您的震撼,虽然痛,但我会努力走好我的人生,不会辜负您的爱,不会辜负您和我玩10年捉迷藏的苦心! [/SIZE][/P][P][SIZE=3]  爸爸! [/SIZE][/P][P][SIZE=3]                                                 女儿[/SIZE][/P][P][SIZE=3]  我相信,高莹莹当时读过这篇文章的确是受了感动的,一定会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的文章,我们的学生读得太少了![/SIZE][/P][P][SIZE=3]  之后,我把自家收藏的报刊搬到教室里,设立了个图书角,让班长负责管理同学们借阅。[/SIZE][/P][P][SIZE=3]  课堂上(自习课上)该不该禁止学生阅读课外书,一直是困扰老师的一个难题。很多老师的做法是将书没收(有的当场撕毁),批评学生,罚写检讨,写说明书,这种处理方法,无疑是简单的,甚至说是粗暴的,虽然禁止了学生课上阅读课外书,“维护”了一时的“纪律”,但并不是最好的方法,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错误的做法。[/SIZE][/P][P][SIZE=3]  除了禁止、打压、围追堵截,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SIZE][/P][P][SIZE=3]  教育,贵在正确引导而非打压和堵截。大禹治水的道理流传了几千年了,但在教育上,不知多少人还在犯着大禹的父亲鲧的错误。[/SIZE][/P][P][SIZE=3]  “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泰戈尔)孩子,是一块顽石,我们的教育,就是让那顽石臻于完美,“锤的打击”是无效的,我们需要的是“水的载歌载舞”,需要智慧的点化。[/SIZE][/P][P][SIZE=3][/SIZE][/P]
41楼
[QUOTE][B]下面引用由[U]王新国[/U]发表的内容:[/B]

  那一堆书的碎片                                        2012年9月23日 星期一  第二节晚自修铃声响过,刚进教室前门口,我发现讲台边的地上散落着一堆纸,像是被撕坏的书本或者杂志。页面看上去有密密麻麻的文字,有几...[/QUOTE]
[COLOR=#ff0000][SIZE=4]因材施教,润物无声,妙![/SIZE][/COLOR]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61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