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用思维的火花点亮智慧的明灯(更新中……)

0楼
[P][QUOTE][b]下面引用由[@天上的脸][URL=a.asp?b=205&id=509482]发表的内容[/URL]:[/b]

 
吃了,才又力气继续前进吃是天下最大的事[/QUOTE]
[/P][P]感谢兄弟的祝福与关注,最近一直很忙没有空来打理自己的帖子,想想咱们曾一起战斗过的日子,那是让人感觉到特温馨的故事,世事难料,唯有感慨在心中,兄弟一切安好,便足矣。[/P]
1楼
[P][P][ALIGN=center] [COLOR=rgb(0, 0, 255)]           [SIZE=5]        [SHADOW=255,RED,2][COLOR=rgb(0, 0, 255)]   1312班成长记  006[/COLOR]    [/SHADOW][/SIZE][/COLOR][/ALIGN][/P][P][/P][P]                                            “我是优秀学生”[/P][P]                                              —— 班级成长小组诞生记[/P][P] [/P][P] [/P][P]   今天下午,我仔细梳理了一下自己安徽学习考察的高效课堂教学理念及具体的方法,再加上平时自己进行的小组建设实践,着手进行班级成长小组的分组,按照平时一直沿用的办法,把学生的第一次月考成绩按某科进行降序排列之后便把学生按成绩由好到差或反之而呈S形一路人开,美曰其名:公平的学习小组,大凡只要深入思考一下,这只是一个层面的分组,拿一次考试成绩的优劣来评价一个孩子,本身就是一种欠科学的做法,甚至是错误的,但我们一直沿用着便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妥,而且孩子们也习惯了,从心底也可以说认可了此种分组的方法,但仔细思考之后,这和班主任的钦点分组没什么两样,只是教师在分组时看的是自己对一个孩子的综合评价,而此次分组看重的是一次考试分数,仅此而忆。为了改变这一欠科学的做法,我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电视台惯用的方法去进行分组,实行双向选择和多重考虑,最终在同学们的积极的参与中顺利完成成长小组的分组。[/P][P]     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分成六大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十人左右,先将本班分数按照性格、平时表现、男女搭配和入学以来各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作为分组考虑的元素,把整个班级的学生按“我是优秀学生”组成一句话的顺序分别呈列,分好之后再海选六个临时组长,组长分别从“我是优秀学生”的各小分队里先后选成员,而各小分、队的成员也可以选择组长 ,实行双向选择,一轮一轮地选,一个一个地加,最后花了一间课的时间,学生在争吵和喧闹的过程中,顺利完成了成长小雨组的分组,分好组之后,我再由小组长抽签决定他们小组的具体位置。[/P][P]     当时的实习教师看着那种热闹的场面之后,曾感慨地对我说:“您真会想办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自己是小组的主人,这种分组方法很科学,而且也有利于今后小组的评价与管理。”[/P][P]     无论分组结果怎样,至少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的是一种尊重与民主的希望种子,让小组充满着人文情愫,让成长充满期待,这是我当时想到的。[/P][P]     我想,孩子们会很高兴组建自己的成长小组的。[/P][P] [/P][P]成长小组具体分组情况:[/P][P]1、张诵威  余进  唐谷雨  谷泓慧  赵绒梅  杨丽  陈静  徐盼  罗巍  骆明江 黄义[/P][P]2、肖稳  黄源  王豪  向林英  付贵勤  杨宇帆 董聪  陈旭东  刘涛 吴昊  杨尚晏[/P][P]3、钟高志 邹浩 向林  刘钰 郁苗  胡雨 钟李波  刘洁  张迪雅  彭达[/P][P]4、钟杰  唐润  黎文婷  刘昱呈 李亚莉 覃思  刘欣  熊枭 陈梅  向忍[/P][P]5、欧阳林夫 向崎瑞  沙璋  李坦  周蜜 许华婷 李超  王影  熊隆俊   钟易珈[/P][P]6、陈璐  易江南  向熠 王匡  杨志浩  陈美玲 王慧  刘明慧  龙若男  田圆 汪鑫[/P]
2楼
[P]很不错的办法[/P][P]关注后续[/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