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董近宇博士家庭教育报告经典言论

0楼
董进宇语录
●痛苦使人改变,快乐使人坚持。
●没有人不想努力,不努力的孩子是因为努不上力,想使劲使不上劲。
●21世纪是个学习的世纪,孩子在学习上没有找到快乐就等于下地狱。
●学习最大的规律:不是靠毅力刻苦学习,而是在学习上找到快乐,进入乐此不疲的状态,这才是真正的快乐的学习。
●鼓励、启发、诱导孩子做草原上追赶羚羊的狮子,而不做沙漠中的骆驼。主动学习很重要。
1楼
成绩好坏在于信念
美国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学会任何一门学科。基于此,他们得出了“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个结论。
为了证明以上结论,美国心理学家找来一班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同时请来一位优秀的数学教师为这班学生讲课,心理学家则在旁全程跟进。几个月下来,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依然只有四五十分。该实验结果推翻了心理学家之前的结论,他们不得不重新分析其中的原因。发现,这群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都有一个牢固的信念:数学不仅难而且枯燥无味。带着这种信念,再优秀的数学老师也不能使他们提高成绩。
为此,心理学家开始每天对这群学生进行两小时的催眠,在其肉体和心灵全部放松的状态下,不断告诉他们数学不仅易学而且有趣,他们都是数学天才等。心理暗示和引导进行了一个月后,这群学生对学数学的信念完全转变,这时又请回之前那位数学老师教。几个月后,这群学生的成绩都达到九十分以上。
董进宇表示,从该实验可以看出,自信是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对于很多只会整天埋怨孩子成绩不好的家长来说,只有转变信念,以积极的心态鼓励孩子,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成绩。
2楼
学习好不一定要吃苦
“孩子只有勤奋、刻苦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成绩”,这是无数家长信奉的“真理”,但董博士却认为这是个误区。他表示,只有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才能充分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
董进宇表示,他曾在学生中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有95%的学生认为学习是痛苦的。在这些“痛苦”的学生心中,现在的受苦是为了将来的“解脱”,现在的“学习”是为了将来“不用学习”。
董博士指出,自古以来对孩子的教导都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种痛苦式教育被家长奉为经典名言,殊不知给无数孩子幼小的心灵打下恐惧学习的烙印,学习自然不能尽如家长之意。
董博士表示,学习最重要的是有兴趣,而快乐则是兴趣的源泉。“我们有太多的家长认为学习好的孩子最有意志力,其实学习出类拔萃的孩子绝不是靠意志力学习的。孩子晚上看书看到一两点是因为有兴趣,这凭意志力是做不到的。”
“很多家长埋怨自己的小孩不够努力,经过调查,其实大部分孩子都想努力学习,但却努不上力,为什么?因为孩子没能在这种努力学习中体会到快乐。”董博士表示,只有在快乐的心境下,孩子的身体很松弛,而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却高度集中,学习才有可能有效。一个认为学习很难很苦的孩子,往往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大脑的潜能和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身体却很紧张,难怪坐不住。对家长而言,要给孩子传达“学习是快乐”的观念———引导孩子从简单做起,找到胜任感———给予孩子及时的表扬和激励———继续引导孩子学习下去,找到学习的规律———继续给予孩子奖励———最终让孩子把学习与快乐相连,越学习越快乐!
3楼
哦,补充的好好,分享了!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