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春教育杂谈(不断更新)

6楼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班级诊疗与班级建设[/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华老师和夸克老师主张把班级诊疗与班级建设连在一起,称之为“诊建”,我搞不清楚这种思路的含义。比如“在整体的班级建设中有针对性的进行班级诊疗”,我就不知道怎么操作。比如一个班学习成绩两极分化,这个诊疗如何与班级建设结合?我很担心这样一来班级诊疗工作就没边了,好像你不但要帮他解决问题,还要帮他搞顶层设计,让这个班的班级文化达标或优秀……班级诊疗承担不了这么重的任务,人家也未必欢迎,因为班级建设确定什么目标,是人家学校和班主任自己的事情。[/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我在网上查了查,所谓班级建设,有人说就是班级文化建设,广义的班级文化是指班级在长期的学习生活中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班级的物质文化主体是物,是有形的,主要有班级的桌椅摆放、教室布置、内务整理和学生着装等。精神文化主要指班级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具体表现在班级的学风、班风和考风,这些都是无形的,也是最核心的。狭义的班级文化就是精神文化。也有人说,班级建设就是确立班集体共同的奋斗目标 , 选拔和培养学生干部,建立班集体的领导核心和骨干力量 , 处理好班级同学之间的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加强班级学风建设工作,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风气,等等。这是一大堆无所不包的任务,教育诊疗不可能把这些任务都包下来,教育诊疗只是从诊疗的角度帮人家搞好班级,如此而已。就好像医生只负责治你的病,至于你怎样生活得更幸福,他管不了那么多,若真想管,他就没时间提高医术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还有更重要的一点,班级建设与班级诊疗思维方式是不同的。你会发现,班级建设的出发点是某种目标,某种期望,某种“好班级”的标准,而班级诊疗的出发点则是问题,就好像医生的出发点是疾病,虽然医生也在帮助病人生活得更美好,但他工作的起点不是“美丽人生”。[/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再说得清楚一点:班级建设的思维方式是行政思维(确定目标,努力实现),而班级诊疗的思维方式是科学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不是一股劲,很难结合在一起。[/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我的意思:班级诊疗只是班级建设的帮助者,不是主体,班级建设的主体是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这事得让人家做主。[/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此事涉及到班级诊疗的工作范围和基本思路问题,希望能讨论清楚。[/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2018,4,11[/SIZE][/BGCOLOR][/COLOR][/FACE]
7楼
[FACE=Tahoma, &quot][COLOR=Blue][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中小学教师的作用
——心影自拍(237)

     王晓春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68, 68, 68)][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二、学校教育的优势和价值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68, 68, 68)][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但是,教育中,我们还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很多教师过度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成长中的问题推给家长、推给家庭教育,认为学校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无足轻重,从而否定教师的教育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价值,甚至以此为由,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对孩子的成长不负责任,这也是不对的。教师需要承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同时也要认识到学校教育于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性。[/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68, 68, 68)][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首先,从陪伴学生时间长度的角度计算,和家长相比,教师占有绝对优势。学生从入学开始,大多数时间都在学校度过,都在接受教师的教育,初中、高中阶段的寄宿制学校更是如此。学生一周在学校呆5天,扣除吃饭、睡觉等时间,早读加课堂加晚修辅导,中学生每天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接近10个小时,每周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接近甚至超过50个小时;学生一周只在家里呆2天(包括路上交通时间),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不足20个小时,如果周末父母又要加班、应酬、出差,那孩子和父母呆在一起的时间则更短,甚至有的孩子一周连父母的面都没见到一次从陪伴孩子的时间长度的角度来讲,教师和父母相比,占有绝对的优势(即使是小学老师,也同样如此)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68, 68, 68)][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其次,从教育的专业程度和专业能力来看,和家长相比,教师占有绝对优势。绝大部分教师都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不论是学科教学方面,还是教育学、心理学方面,教师都比大部分的父母更加专业更加内行(当然,不排除个别学生的父母教育程度极强,比如有些孩子的家长是教育学、心理学方面毕业的高材生、硕士、博士,但这种毕竟是极少数)。加之教师每年会面对几十上百个教育样本,在一届又一届和学生打交道的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可以得到不断提升。所以,教师更容易做到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在对孩子开展教育时更具有专业优势。[/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68, 68, 68)][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第三,从社会的角色分工和对教育的投入程度而言,和家长相比,教师占有绝对优势。教师是教育者,家长也是教育者。但是不要忘记,学校是专业的教育机构,教师是专业、专职的教育者,而家长很大程度上是兼职的教育者。教师可以把绝大部分的工作时间用于研究教育教学,全身心的投入教育实践。家长除了教育孩子之外,往往还有专职的工作,他们每天真正能抽出来教育孩子的时间其实是相当有限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68, 68, 68)][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综合以上分析和思考,我想表达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家庭教育很重要,但是学校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作为教育者,在承认家庭教育重要的同时,要做到不妄自菲薄,要同时看到学校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从而承担起自己的教育责任。[/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68, 68, 68)][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摘自全国知名班主任贾高见《做更专业的班主任》)[/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Blue][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贾老师反对教师把责任推给家长,反对教师妄自菲薄,其敬业精神、职业自豪感和担当意识,都令人钦佩。但是作者的结论——学校教育甚至比家庭教育“更重要”,愚以为却值得商榷。三个论据,都有偏颇。
贾老师说:“从陪伴学生时间长度的角度计算,和家长相比,教师占有绝对优势。”这是只看到了局部,而且只看到了数量,忽视了质量。家长对孩子的陪伴是终生的,学校只管中间一段,总体上看,中小学不过是学生人生长途中间几站而已,家庭才是永远的港湾。而且,家长对孩子的陪伴有早期性和生活性。心理学告诉我们,童年(尤其6岁之前)极其重要,到6岁,人的人格大框架已经基本形成。先入为主的道理,贾老师注意不够。再说,家长与孩子接触,是生活化的,属于最没有教育色彩的,潜移默化的,常常是无意识的教育,习得而不是学得,然而这种教育给人的影响反而是最大最深的,其烙印往往伴随一生。再有,家长与孩子的联系,一般是专人的,即使父母离婚再婚,其家长也不可能像中小学教师那样走马灯一样地变换。人一生可以接触数十位教师,十几位二十几位班主任,却不会有这么多父母继父母,一般说,接触的人越多,其影响的平均值就越小,这方面学校并无优势,时间虽多,支离破碎。所以,人们长大之后,对很多老师一点印象都没有了,姓名都忘记了,他们可以很肯定地说很多教师对自己没有什么影响,而对父母,谁敢这么说?即使你出生就被人抱走了,你也躲不开遗传基因。所以,说学校教育比家庭教育重要,可能只在知识传承这个角度是正确的,在人格培养方面,学校的作用一般都次于家庭。教书育人,学校主要在教书上有优势。
贾老师说:“从教育的专业程度和专业能力来看,和家长相比,教师占有绝对优势。”这得看你说的是广义教育还是狭义教育。狭义教育指的是学校教育,在这方面,教师可能比家长专业知识多一些,至于广义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品就未必有优势了。证据之一有许多教师身为家长被孩子搞得焦虑万分,前些日子我还应邀为一些老师讲了一堂“教师怎样教育子女”的课,要求很迫切,完全不像胸有成竹的教育专业人员。反之,有大批完全没学过教育专业的家长把孩子教育得相当好,所以我说,教育是最不专业的专业,最不科学的科学。教育的专业性,不是没有,但是无数经验告诉,所谓教育专家,比起其他行业的专家来,还是更谦虚一点,比较实事求是。在家长面前,也不宜以专业人员自居,因为现在比教师更会教育的家长越来越多了,教师很难说有什么绝对优势,尤其在大城市。
还有一点,贾老师似乎把学校的作用完全看成了教师的作用,这很不全面。学校是一个平台,学生在这里会受到环境、校风、同学、老师各方面的影响。据我个人观察,相当多的人受同学的影响远大于受教师的影响,证据之一是成人的同学聚会,大家关注的一般都是同学,而不是老师。同学情大于师生情,这是常态。所以我的学生请我参加聚会,我就说,我去不去不要紧,我知道你们最想见的是同学,我去了,你们说话倒不自由了。我和很多学生关系很好,有的还说我对他们影响很大,但我不这么看,我认为,总的说,同学之间的影响,比我对他们的影响要大得多。我的作用,不过是建设了一个平台,让他们互动。
贾老师说:“从社会的角色分工和对教育的投入程度而言,和家长相比,教师占有绝对优势。”贾老师只看到了教师对教育投入精力多的好处,没有注意到其弊端。一个人每天琢磨着怎样教育别人,其实是很悲剧的。“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社会上对中小学教师有一种印象:太爱教训人。这不是偶然的。教师的家庭矛盾也往往与教师的这种“职业病”有关。我做教师培训多年,我的感觉是,中小学教师如果能放松脑子里“教育”这根弦,多把自己看成学习者和普通人,教育效果反而会更好。
总之,贾老师的话有道理,但说的都是一面理,而且有些过火。我主张,教师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不要对自己的作用估计过高,否则其自信就容易脱离实际。很多老师总在那里“塑造学生”,总是要求学生达到教师主观设定的目标,一旦受挫,备受打击,非常焦虑。一个人努着劲去完成自己本来无法完成的任务,殊非明智之举,只能把事情弄得更糟。此种现象相当普遍,比不负责任的现象比例要大得多。我们不能大包大揽,不能眼睛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能一味地打鸡血,而要帮助每一位老师在大教育的背景下,实事求是地摆正自己的位置,评估自己的作用,做自己能够做到、能够做好的事情。这对谁都有利。
               2018,4,14[/SIZE][/BGCOLOR][/COLOR][/FACE]
8楼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说说范美忠[/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心影自拍(238)[/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汶川地震十周年了。有记者采访了范美忠,他声称自己的观点没有变化,生活有些变化,辞去了教师职务,现在专心研究庄子,教育孩子。[/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我于是想起了关于范美忠的一些事情。[/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2003年我刚退休,开始上“教育在线”网。其时有几位新锐青年正在批评魏书生、钱梦龙、于漪三位老师,轰动一时。我参与讨论,发了几次言,对他们的有些批评意见表示支持,新锐们似乎对我有些好感。但是不久我就和他们有了大分歧。他们批判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说孙犁是“党的作家”,说水生缺乏人性。谁才不缺乏人性呢?据他们说,是美国大兵。我当然无法赞成此种看法,于是和他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不少老师也参与了。这几位相当盛气凌人,一副普世价值真理在手,一览众山小的架势,其辩论姿态与文革中的红卫兵有一拼。渐渐地,我发现他们真正关心的并不是教育,也不是文学,而是政治,是意识形态之争,他们是把我当成什么“新左派”来攻击了。我哑然失笑,心想这是哪儿跟哪儿呀。我这个年龄,经历过多次运动,尤其是文革,明白政治斗争的波诡云谲,所以我倚老卖老地劝他们一句“好自为之”后,就退出了争论。可是这和范美忠有什么关系?范美忠当时也常在这个网站发言,他是这几位新锐的朋友,声气相通,互相呼应,因此范美忠也就把我给骂了,话很难听。有朋友(比如铁皮鼓)既和我熟,也和范美忠熟,就发消息来劝:“王老师您别生气,范美忠就是这么个人。”我没太在意,但心里明白,这是话不投机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不过有两点,范美忠还是给我留下了好印象。一个是,他研究鲁迅,说鲁迅先生是“用行走对抗孤独”。我不完全赞成这个意见,因为鲁迅更有“不孤独”的一面,但是范先生的这个提法,我感觉有深度,我好像没听别人这么说过。再一个,我看过他的一个课例(高中),他讲课熟练地运用类似苏格拉底“辩证法”的方法,不停地追问学生,不做结论,却能把学生的思维一步步引向深入。我还真没见过有中学教师有能做到这一点的,不简单。[/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几年以后(我忘了哪一年了),做教师培训的李玉龙先生(斯人已逝,愿他安息)邀我去成都讲课,我就去了。当时范美忠是李玉龙团队的成员,我于是见到了范美忠其人。印象比较清楚的是他戴一个黑框眼镜,厚厚的嘴唇。因为有前面的芥蒂,我和他始终没说一句话,记得连寒暄都没有。我在那个培训班上讲了一课,是关于问题生教育的吧。范美忠也讲了一课,我去听了,没留多深的印象,也忘记他讲的是什么了,好像是关于文学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后来,后来就是汶川地震了。网上因为一个绰号“范跑跑”的人吵翻了天。我开始没在意,后来查看原文,作者赫然是“范美忠”,文笔也确实是他的风格。暴得大名。我没想到范美忠因此而出名,也不希望他因此而出名。范先生有自己的三观,他可以固守,但身为教师,遇事置学生于不顾,怎么也说不过去。范先生爱自己的女儿,会放心地把女儿交到这种临震而逃的老师手里吗?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范先生认定凡是反对他做法的人都是伪君子,我想,其中或有伪君子,但必有更多真君子,只是范先生不便承认而已。我注意到范先生在采访中披露他的父亲“成天就会赌钱”。范先生临震而逃,其实不足为奇,但他居然作文把此事拿来炫耀,这里就有赌博心态了(精神赌博)。[/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往事已矣。愿范先生在教育女儿的过程中,对人生有新的感悟,等女儿长大,她也必会对这一桩公案,有一个自己的评价。[/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2018,4,15[/SIZE][/BGCOLOR][/COLOR][/FACE]
9楼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埋怨型鸡汤文[/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心影自拍(239)[/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最近网上热传一篇文章《困在厕所里的教师》,此文从一个故事开始。说是有个学生上课要去厕所,教师不准,被家长投诉违反人权。下次有学生要上厕所,教师只好同意,不想该生在厕所滑倒受伤,家长又投诉教师没有陪伴。下次教师只好陪着学生去厕所,但教师一走,班里乱套了,家长于是又投诉教师失职。最后没有办法,再有学生要上厕所,教师只好发动全班同学一起陪着去。此之谓“困在厕所里的教师”。当然,这是笑话,但它的含义很清楚,教师动辄得咎,怎么做都不对,处境悲催。[/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这种文章,我称之为“埋怨型的鸡汤文。”网上这类文章很多,有三个突出特点。[/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1、只说一面理,忆苦不思甜。[/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2、立脚点和视野很狭窄,只替某个行业或某个特定人群说话,有明显的行业主义和小群体主义。[/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3、责任外推,严重的依赖心理,总想让别人救自己。[/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这样的文章,哪个行业的的人都写得出来,也都能令人动容。我看过医生诉苦,老板鸣冤。有一首歌叫什么“感觉身体被掏空”,是北漂的“离骚”。我还见过官员写的牢骚文,说是上有苛责的领导,下有刁民,夹杂中间很狼狈。在最高层就舒服吗?非也。康熙皇帝临终前就说过“当皇帝真苦”。可见,各行各业都有难念的经,若大家都专拣难受的事情集中起来说,天地之间就塞满黄连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有一个古老的笑话。说父子二人赶一头驴出门。路上有人说,有驴不骑,两个傻瓜。于是儿子骑了上去。有人又责备儿子不孝,只好让父亲骑驴。又有人责备此父不慈,二人无奈,都骑了上去。又有人说他们太狠心,不知心疼驴子,没奈何,爷俩只好抬着驴子走。看起来我们这个《困在厕所的教师》就是按这个古老的套路写的,只不过驴子换了厕所。[/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埋怨型的鸡汤文也并非只有害处。我多年前曾经说过:[/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我并不主张消灭埋怨,因为无法消灭它,我自己就没能做到不埋怨。埋怨也有积极作用,对领导,这常常是一种群众呼声,应该注意;对个人,也有心理镇痛作用。如果有话不让说,那也许会更糟糕。对一般的埋怨,没必要大惊小怪,但是过分就不好了,影响士气,影响个人素质提高,而且可能使老实人吃亏。(《寻找素质教育的感觉》1999年,11,25)[/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绝大部分鸡汤文不是埋怨型的,而是励志型的,“这点痛算什么”,“阳光总在风雨后”。励志型的鸡汤文常常沦为美丽的空话,甚至有阿Q精神之嫌。埋怨型的鸡汤文就更糟了。同一职业的人读了这种文章,往往感觉很痛快,替我出了一口气,然而这和吃止痛片作用相似,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尤其妨碍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因为反正“不赖我”,我怎么做也不对,我只好也就这样了,你看着办吧。这实际是被麻醉了。所以我真的希望这种文章少一点。老师们见到这种文章,看看就好,不要以为遇了知音。对体制和上级有意见,可以郑重其事提出,精力还是主要放在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上。学生上课要上厕所,教师有让去的有不让去的,事实上很少遇到麻烦。[/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2018,4,22[/SIZE][/BGCOLOR][/COLOR][/FACE]
10楼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熟人社会与生人社会[/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心影自拍(240)[/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享受不了都市的繁华,我到京城怀柔山区边缘租住了一个农家院,已经好几年了。种菜南山下,悠然见蓝天,感觉不错。怀柔水库大坝下有一个集市,卖的几乎都是本地农家自产的蔬菜水果之类。我常去那里买东西,感觉这个市场的氛围与城里市场有明显的差别。我发现这里卖东西的老乡态度比较从容,不像城里卖菜的那么急于出手。态度也比较好,比如水果,您可以尝,买不买没关系。他们对分量也不大计较。他们身上的农人味比商人味更强一些。[/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市场如此,平日与村民打交道也感觉不一样。昨天早晨我散步,路边香椿树下面有些新生的嫩芽(村里香椿树很多),我就想揪一点。正好一位村民路过,问我:“你是找野菜吗?”我说揪点香椿叶。她立刻从三轮车上的塑料袋里掏出一大把香椿来递给我:“给你!”我不认识她,很不好意思,推辞一番。想给她钱,她又不要。而且她的表情告诉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若不收,就不正常了。于是我只好收下。够吃两顿的了。心里想,这真是违反市场规律,很对不起经济学家们。[/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总之,老是感觉人际关系与城里不同。原来,这里是个熟人社会,城里是个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特点是多数人互相认识,人员流动性较小,生人社会正相反。[/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熟人社会必然强调感情,生人社会必然强调规则。熟人社会遇到问题,主要的解决方式是协商和权威人士拍板,生人社会只好靠谈判,打官司。熟人社会导致人治,生人社会只能采用法治。常有人说中国人遇事托关系找门子,西方人则赶快去找律师,这不是偶然的,因为中国社会的底色是熟人社会,西方社会的底色是生人社会。熟人社会倾向于集体主义或集团主义,生人社会倾向于个人主义,这很合逻辑,谁也不认识谁,考虑问题的出发点自然是我自己。城里人比农村人更容易接受个人主义,精英们比普通百姓更容易接受个人主义,根子在这里。[/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熟人社会与生人社会的社会理想也不同。请看儒家关于大同的描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思路很清楚,就是把天下人都变成熟人,把亲情外推到天下。西方社会的理想真相反,要把全世界都变成生人社会,以个人为中心,政治上搞一人一票的选举,经济上交给市场,生活上尽量自由,这些办法,确实适合谁也不认识谁。谁也不熟悉谁的人们共同生活。[/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有趣的是,熟人社会与生人社会对待宗教的态度也不同。熟人社会容易倾向于无神论。为什么?因为亲情是一个心灵港湾,亲情特别发达的社会崇拜祖宗,尤其是中国这样历史极其悠久而且文化从未中断的社会,人们完全可以在人伦的系列中找到“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等人生终极问题的答案,不需要去找上帝。生人社会其实才是真正的“一盘散沙”,人与人凝聚力很低,于是只好搬出一个上帝做权威,把大家凝聚起来,同时也把人生终极问题的标准答案交给上帝。如果把人生比作考试,则中国人的主考官是祖宗,西方人的考官是上帝。中国人的考官是真实的,西方人的考官是虚拟的。生人社会才需要上帝,成熟的熟人社会不需要上帝。[/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为什么中国走向了熟人社会而外国(这里主要说西方)却走向了生人社会呢?[/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关键在于中国几千年基本上是农业立国。种庄稼需要一个固定的地盘,所以人员流动性较小,种地需要集体力量,尤其是家庭成员的合作,亲情因此很重要。由此催生了以亲情为基调的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又反过来大大强化了亲情,造就了熟人社会。中华文化的一切几乎都可以用一个“农”字来解释。孔子曰:“礼失而求诸野”,野者,农村也。再比如修长城,就是为了保护农业。农业是防御性的,商业是进攻性的,所以中华民族几千年,核心区域没有变化,不怎么对外扩张,没有殖民意识。只有元朝特殊,元朝属于非典型的中华文化。[/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古代西方农业远没有中国发达,而商业很早就很发达。商人是流动的,商人更多地是和生人打交道。要知道西方宗教的根底是犹太教,而犹太人根本就是一个流浪民族,其最擅长的事情一直是经商,犹太人几乎从来都是和生人打交道的,所以他们只认规则,不讲感情。这在莎士比亚的戏剧《威尼斯商人》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不是犹太人本性不好,而是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只能如此。正是这种文化底色,造就了今日的西方生人社会。人情淡漠,个人顾自己,遇事按规则办,什么都是交易。[/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熟人社会有很大的缺点。人的亲情,每向外扩展一圈,就会递减一层。要想把天下人都熟人化,是不可能的,儒家一味讲亲情外推,结果是造成了大量的虚伪,甚至人情压倒是非。生人社会也不是没有问题,一味突出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结果是社会的撕裂,一味地推崇规则,结果是制定规则的社会集团成为蠹虫,并滋生大量苏秦张仪式的律师,巧用规则谋取不义之财,颠倒是非。[/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你会发现,自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已经看到了的熟人社会的弊端,正在努力加强法治,所以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一个既不是熟人社会也不是生人社会的一种混合型的社会。然而其底色,还是熟人社会的底色。我认为这是很大的进步。反观西方,他们似乎缺乏学习熟人社会的愿望,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再说,熟人社会学习生人社会比较容易,而生人社会要变得“熟”一些,就显得困难。规则好建立,人情难培养。那就竞争吧。文化的竞争本质上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历史将证明哪种文化最善于学习和革新。[/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2018,4,25[/SIZE][/BGCOLOR][/COLOR][/FACE]
11楼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关于《老王》[/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心影自拍(241)[/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我看了杨绛先生的小说《老王》,想到了胡适的一首诗。[/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人力车夫》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胡适[/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车子!车子!”车来如飞。[/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客问车夫:“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能坐你车,我坐你车,我心中惨凄。”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又想到了一首唐诗:[/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观刈麦[/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白居易[/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这两首诗和《老王》一样,主题都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思想认识也差不多再同一水平线上。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同情,是精英对底层百姓的怜悯。[/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如果你再看看鲁迅《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一件小事》中对车夫的描写,你就会发现,那是另一个层次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2018,4,28[/SIZE][/BGCOLOR][/COLOR][/FACE]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5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