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春教育杂谈(不断更新)

12楼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学习知识与他人无关吗?[/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心影自拍(243)[/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Black][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世间没有所谓必修的科目,也没有什么人人必读之书,甚至莎士比亚的著作也不是必读之书。学校制度中似乎有一个愚蠢的观念,以为我们可以制定一些最低限度的历史知识或地理知识,要做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便非念这些东西不可。

现在的学生是为注册主任而读书的,许多好学生则是为他们的父母,教师,或未来的妻子而读书,使他们对得起出钱给他们读大学的父母,或因为他们要使一个善待他们的教师欢喜,或希望毕业后可以得到较高的薪俸以养家。

我觉得这一切的思念都是不道德的,知识的追求应该成为一个人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成为一种积极的、欢乐的事情。

[/SIZE][/BGCOLOR][/COLOR][/FACE][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这几段话是林语堂先生说的,摘自《为什么现代教育培养不出有见识的人》一文。近年总有些学者教授倡导“读书只为自己”,看来此种理论早就有之,也是一种“民国范”吧?[/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可我就是想不明白,所谓“知识的追求应该成为一个人自己的事情,与别人无关”是什么意思。是说学习知识应完全自愿,自主选择吗?林先生好像有点这个意思。是说学习只为提高自己的见识,不管他人评价,不为他人谋利益吗?好像也有这个意思。[/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然而,在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这两种意向,都无法做到“与他人无关”,正相反,都与他人有关。[/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义务教育不是自愿的,你不去不行,父母非送你去不可。学习哪些知识,如何学习,你的选择余地是很有限的。明明有一大堆体制、机构、组织和个人在“关”着你,你却硬说“与他人无关”,就近乎梦呓了。我们身为教师,若居然相信此种你理论,那就不但是自我打脸,而且是自挖墙脚了。对学生说“你学习知识,与老师无关,与学校无关。”学生就会说:“无关您还不赶快走开!学校还不赶快关门!”[/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若说学习知识“只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见识(新词叫“实现自我”),你仍然无法做到“与他人无关”。不但你读的书不是你自己写的,你的老师不是你自己,而且你学了知识长了见识之后,也不可能不服务社会,不可能与社会无关。林语堂先生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还不是要宣传自己的理念、影响他人吗?怎么能说“与他人无关”[/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呢?学生读书为文凭,为父母,为挣钱,林先生都很不屑。这些学习目的自然说不上崇高,但若说“不道德”,显然过分了。为生存发展而读书怎么就不道德了?为报恩父母读书怎么就不道德了?林先生既然认定读书是一个人自己的事情,人家为什么不可以选择自己的学习目的呢?为什么非得按你林先生指的路走才算“道德”的呢?恕我直言,这地方我们就看出林先生蛮横的一面了。这与当今宣扬普世价值的人们姿态很像,是一脉相承吧?我发现林先生列举了多种他不赞成的学习目的,唯独没提有些人是为救国救民而读书的,民国时期这种知识分子并不少,却被林先生选择性地遗忘了。林先生的三观,于此可见一斑。[/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有一篇文章披露,林先生在五十年代曾经主动提出做南洋大学的校长,那是新加坡的一所华人大学。林先生上任,把他女儿、女婿、侄子都带过来了,各任副校长、财务部长、办公室主任等职务。林先生的工资比当时的哈佛、耶鲁的校长都高,后来还因为基金管理问题与校董会打了官司。林先生的实际行动,给自己的理论做了注脚:他学习知识,确实是只为了自己,但又不是只为自己,他为亲属谋利益也挺来劲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2018,4,30[/SIZE][/BGCOLOR][/COLOR][/FACE]
13楼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利己主义的灵魂[/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心影自拍(244)[/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据说有一位姓赵的“北大才女”写了一首诗,[/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Black][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我钦佩一种父母,
她们在孩子年幼时给予强烈的亲密,
又在孩子长大后学会得体的退出,
照顾和分离
都是父母在孩子身上必须完成的任务。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
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
我们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
又不能让孩子觉得成年窒息。
经常有人聊起:要孩子是为了什么?
传宗接代还是养儿防老?
终于听到一个令人感动的答案:
为了付出与欣赏。
不求孩子完美,
不用替我争脸,
更不用帮我养老。
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
在这个美丽的世界上走一遍,
让父母有机会与他/她同行一段…
这段话很美,
美到想哭…
换个方式去爱孩子!
只要他(她)健康,
快乐,足矣……
——与所有父母共勉。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有人说此诗“惊呆了多少父母”,我却没有被惊呆的感觉, 这类论调,我见过很多了,一点不新鲜。[/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你会发现这首诗说的全是一面理,其中一点也找不到对父母感恩的意思,一点找不到传统的孝道,完全没有换位思考的打算。[/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如果把这些貌似有多大学问的诗句翻译成大白话,你会发现,现在这种孩子大有人在。[/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你们做父母的,既然生了我,就得给我吃给我喝,就得爱我陪伴我,而我一旦长大,翅膀硬了,你们就要知趣地退出,别管我了,至于我以后是否管你们,是否陪伴你们,那就另说了。”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不就是这么回事吗?[/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我需要你时,你要召之即来,我不需要你时,你就别打扰我。这正是主人对仆人的要求,宾馆顾客对服务员的要求。[/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中国古已有之的娇惯溺爱子女的坏毛病与西方个人主义相结合,就产生了中国特色的个人主义,彻底的利己主义。[/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其鲜明特点是:对别人,只说义务;对自己,只说权利。[/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看看《弟子规》,你会发现这位赵才女的观点正好站在另一个极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用新的片面代替旧的片面,是如今很流行的思维方式。[/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过去有一句话形容某些挤入精英群体的青年人:“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入木三分。“不认”有两个层次,有的很粗俗,直接跟父母翻脸了;有的则比较文雅:“我们同行了一段,该分手了。啊!多么美丽的一段同行呀!”这首诗的作者,属于后一种。[/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我相信后一种人对民族主义、爱国主义也难免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很牛了,国家和民族都该“退出”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我们的教育,绝不能培养这种人。[/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2018,5,1[/SIZE][/BGCOLOR][/COLOR][/FACE]
14楼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关于“国民劣根性”[/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心影自拍(245)[/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把一个现象归因于“民族劣根性、“人性”,只不过增加了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并没有解释什么。比如,把目前东北的经济困境归结为东北人的“劣根性”,或者把中国漫长的帝制历史归因于中国人的奴性,并没有增添新的解释内容,只不过用“劣根性”这个概念重新描述了一遍所要解释的现象。如果我们愿意,我们可以把所有不合意的现象都归结为某种民族劣根性。把个现象归因于“民族劣根性”、“人性”,对我们“改变世界”无济于事。既然我们不能(或非常艰难)改变“民族劣根性”,不能改变“人性”,那么我们对那些不合意的现象就无计可施,只能非常消极的等待非常遥远的某天“民族劣根性”、“人性”变好。这自然不能让我们满意。[/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BGCOLOR][/COLOR][/FACE][URL=https://wenku.baidu.com/view/21465e7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1.html]https://wenku.baidu.com/view/214 ... d8ce2f00666511.html[/URL][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这是我在网上看到的一段话,我没搞清作者,但我很赞成他的意见。许多人一谈到国民劣根性,就把它与鲁迅联系起来,可是在我的印象里 ,鲁迅并未用过“国民劣根性”这个提法,鲁迅的习惯用法是“改造国民性”。到网上查了查,确实没有找到鲁迅使用“劣根性”一词的证据,这个词最早是由谁提出的,也查不到。我怀疑它是外国人造出的词语,有明显的轻蔑意味。[/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因此,我主张作为中国人,最好不用“劣根性”这种说法。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们很难证明哪个缺点是从“根”上就“劣”了。[/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鲁迅对国民性的缺点进行过最深刻全面的批判,这些批判至今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作为后人,我们感到惭愧。鲁迅的本意是希望自己的批判文章“速朽”,因为那就说明后人已经克服了有关缺陷,可惜,我们没做到,改造国民性还是任重道远。但这不等于我们没有进步,不等于我们应该自轻自贱,更不等于我们应该用不友好的外国人的腔调来骂自己。再过100年,地球上谁更文明,我们的后代能看到。[/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2018,5,3[/SIZE][/BGCOLOR][/COLOR][/FACE]
15楼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文学故事的教育专业解读[/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心影自拍(246)[/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Black][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冲突中的守望
原创 2018-05-03 刘满钰 教育新视界
妹妹与哥哥相差整整十岁 。哥哥对妹妹还算友好,高兴的时候,斗陀螺,两个人笑得花枝乱颤,其乐融融;玩滑滑梯的时候,哥哥紧紧拉着妹妹的手;路上遇见沟沟坎坎,哥哥把妹妹抱起放下,再放下,不知疲倦。有相爱就有相杀。哥哥的一条铁律,让我们觉得不近人情: 不许妹妹进他房间。担心翻乱他本来就无比凌乱的书桌;担心在他的书上乱划;担心做作业的时候受到打扰......
理由如此堂皇,我们干涉无果,只好听之任之。妹妹对哥哥的喜爱却是掩饰不住的,第一时间给放学回来的哥哥脱鞋,拿拖鞋,屁颠屁颠跟着哥哥身后转。上了初中的哥哥,吃过饭,扭身进房间写作业,随手就把房门反锁上了。看来前门是进不了,只好趴后窗了。我们打趣哥哥像喜欢在柱子上做记号的小狗,领地意识太强。妹妹呢 ? 受了冷落,顾不上计较,依然欢喜地爬上高高的凳子,鼻子贴在玻璃上,偏着脑袋,瞧向屋里。
于是,每天哥哥写作业的时候,妹妹就这样站在窗边默默地看哪,看哪!她看得那么专注:是桌子上如小山一样的书震撼到她了吗,是哥哥新买的水笔很酷炫吗,还是哥哥唰唰做题的速度让她很崇拜呢?
即便,这样隔着窗子,看的不真切,只要发出哪怕一丁点的声音,依然会受到哥哥严厉的训斥,并立刻遭到驱逐。所以,她已经习惯把自己的小嘴巴闭得紧紧,默不作声,静静守望,像农民守望自己的庄稼,眼巴巴地盼着哥哥快一点写完作业,可以多陪自己玩一会儿。如果,我们在旁边不小心说了一句话,她立刻会把食指放在唇边,做出“嘘”的动作,提醒,警告我们。她是多么害怕,我们会殃及到她,害怕哥哥又有了驱逐的理由!
卞之琳在《断章》里写到: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多年以后,在窗边默默守望的小女孩儿啊,会怎样装饰我们的梦呢?
[/SIZE][/BGCOLOR][/COLOR][/FACE][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这个故事很精彩,不过它是一个文学作品。我想从教育科学的角度,把它作为一个案例来讨论一下。[/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照我看来,故事里的事情,正是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契机,可惜家长没有很好地抓住机会。当然,这位家长并没有犯什么家教错误,家长做得很好,但我觉得还可以做得更好一些。[/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妹妹为什么要如此执着地关注哥哥,粘着哥哥呢?[/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至少有这样几种可能:一种,好奇。哥哥的门关得越紧,妹妹越好奇。第二种,羡慕哥哥的学习生活。妹妹可能觉得哥哥干的事情很酷,自己长大也要这样,这就像青少年热衷模仿明星的言行一样。第三种,崇拜哥哥。兄妹年龄差距较大,容易出现此种崇拜。我感觉泰国的两位前总理他信和英拉就是如此。女孩子有把父亲做崇拜对象的,也有把哥哥做崇拜对象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有了这样几种假设还不够,还应该想办法检验一下,妹妹的心态究竟属于哪一种。家长可以给妹妹创造一个类似哥哥的学习环境,有桌椅有书本,也写字。如果妹妹很满意,从此对哥哥屋子的好奇明显减弱,那证明妹妹主要是羡慕哥哥的生活方式。如果没有明显变化,可以趁哥哥不在家的时候,带妹妹参观一下哥哥的房间,满足一下她的好奇心。(此事是否需要事先征得哥哥同意,要看具体情况)如果此后妹妹对哥哥房间的关注有所减弱,那说明妹妹主要是好奇。这两招都不起作用,那说明妹妹确实是崇拜哥哥了。这也不是坏事,对兄妹都有好处。哥哥会成为父母教育妹妹的好助手,妹妹也可以成为教育哥哥的好抓手(你要给妹妹做榜样)。[/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为什么要做这些检测呢?为了了解妹妹,看她是个好奇的人,还是一个爱学习的人,还是一个喜欢追星的人,以便因材施教。[/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其实这也是了解哥哥的好机会。家长可以问哥哥:“让妹妹参观一下你的房间,不动你的东西,行吗?”如果他同意,他是一种人,如果不同意,他就是另一种人。家长也可以借此读懂他的一些心理,这对以后的教育大有好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我想,作为教育者,面对一些文学故事,我们常常需要从专业角度加以解读,不只停留文学欣赏的层面。[/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2018,5,3[/SIZE][/BGCOLOR][/COLOR][/FACE]
16楼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中国式停车与美国式停车[/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心影自拍(247)[/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网上说,中国人停车总是倒车入车位,而美国人则是一头扎进去。为什么会这样?有人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车位小而美国车位大。我觉得这事很有趣,我猜测这与文化有关。[/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实际上无论倒车入位还是一头扎进去,费力是一样的,只不过中国式停车,停时麻烦再启动容易,美国式停车相反,是停车简单再启动麻烦。也就是说,中国式停车是把麻烦放在前面,美国式停车是把麻烦留在后面。这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中国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美国则是“活在当下”。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干什么事都留后手,留退路,美国人就常常不管不顾,这与他们历史短暂有关。还有一个证据是:中国人爱储蓄,美国人不爱存钱,他们有一个钱花一个钱,甚至有一个钱花两个钱,借一屁股债也要花天酒地,花子孙后代的钱也要自己痛快。特朗普先生已经把美国人“只顾眼前,不计长远”的思维方式体现得惊艳无比,其行为殊难预测。[/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中国人有根深蒂固的“计长远”的思维方式。为什么?至少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中国自古以来自然灾害多,乱世也不少,近代又备受侵略,所以百姓备战备荒意识很强,遇事总是多想困难,留退路。第二个原因是,中国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不是个人,而是家庭,中国人习惯于把个人的行为看作家族历史的长链条的一环,宁可牺牲一些眼前的享受也要为后代造福,愚公移山是最典型的例子。经几千年积淀,就形成了思维定势,或者说“集体无意识”,宁可麻烦在前面,也不给后面增加麻烦。我们的前辈勒紧裤带造两弹一星,就是这种思路。[/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中国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还没到该歇一口气的时候,但和平时间久了,社会风气难免有萎靡的一面。很多人以为再也不会打仗了,我不这么看。世界上的矛盾到了实在无法调和的时候,只能动武。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摧毁。古人云:好战必亡,忘战必危。中国不好战,但要时刻提醒国民,忘战必危。有人已经认定我们是威胁了,你怎么说和平崛起人家也不信。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们只好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2018,5,6[/SIZE][/BGCOLOR][/COLOR][/FACE]
17楼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追问流行语言[/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心影自拍(248)[/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找到他自己,成为他自己,做最好的自己。而教师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就在这个相伴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得到显现,得到升华。[/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不管有没有人欣赏,我们都要开出自己的花,是教育者应有的心态;做学生的榜样,是最好的教育方法,也是教育者最好的修养;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是教育者打造幸福人生的必然之路。[/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这是网上一位老师的发言。这类的话,到处都是,我见过多次了。推敲起来,你不说我还明白,你越说我越糊涂。[/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帮学生“找到”自己,到哪儿去找?我通常说“找”一个什么东西,前提是那个东西应该已经存在,在某个地方呆着,才能“找”到它。请问学生的“自己”是否已经存在?是生来就存在,还是到某个年龄才有?某位教师接了一个班,他如何判断学生们哪个已经找到了“自己”,哪个还没“找到”自己?有可操作的判断标准码?如果没有,这岂不是一笔糊涂账?[/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一个学生(比如高中生),若向老师宣布“我已经找到了自己”,他是不是从此可以不上学了?你教育的目标不就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吗?他已功德圆满,还念什么书?如果教师不承认这个学生的自我判断,你如何反驳他?[/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教师如何帮学生找到自己?做学生的榜样。可是,学生若以别人为榜样,那就是改变自己了(要知道学习他人就是改变自己,而不是保持自己原有状态),“改变自己”与“找到自己”是相互矛盾的。教师将何以自处?[/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可见,把教育的任务说成是“帮助学生找到自己”,不但是很片面的,而且是很模糊的,事实上根本说不清楚。[/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请问教育者?您找到自己了吗?恐怕您自己也说不清楚,而且您无论做肯定的还是否定的答复,别人都很难认可,也很难拒绝,因为到底什么是您的“自己”,别人无从知晓。[/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如果您都尚未找到“自己”,您有何资格帮学生找?如果您已经找到自己了,您如何证实这一点,让别人相信呢?[/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总而言之,教育帮助学生找到自己(自我),这种口号和理念,只能作为浪漫主义的文学语言,作为心理学的努力方向而存在,不可以把它看作确定的教育方针和方法,否则只能把师生弄得更糊涂,云山雾罩。[/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恕我直言,我看一些老师的时尚发言,总觉得他们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似乎很高大上,似乎很深刻,似乎很新颖,却经不起推敲,更难以实践。这类发言,源头都是某些故弄玄虚的所谓专家学者。这些话也不是全无道理,问题在于片面和模糊,脱离实际。这种东西如果不加追问,不去质疑,大家一味欣欣然跟着白活,最后的结果是只能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满足(似乎自己深刻了),把自己忽悠了,反而妨碍了专业水平的真实提高。[/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2018,5,6[/SIZE][/BGCOLOR][/COLOR][/FACE]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