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地修炼我们的精神

12楼
[P][b][SIZE=10][FACE=宋体]梅洪建:独立特行,创造[/FACE]“奇迹”[/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实话实说,即使梅洪建已经誉满全国好几年,我对他的了解还仅限于他的名字。[/SIZE][SIZE=10]2014[/SIZE][SIZE=10][FACE=宋体]年初,他携带着他的成名作[/FACE]——《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才算真正走进了我的视线,这个书名就让我眼睛一亮,心头一热,于是,我牢牢记住了梅洪建这个名字。[/SIZE][SIZE=10][/SIZE][/P][P][SIZE=10]近日因要写这篇文章,我上[/SIZE][SIZE=10]360[/SIZE][SIZE=10][FACE=宋体]网搜索[/FACE] “梅洪建”,竟然获得近万条信息;在百度上搜索“梅洪建”,竟然获得[/SIZE][SIZE=10]19300[/SIZE][SIZE=10]条信息;这本书到[/SIZE][SIZE=10]2015[/SIZE][SIZE=10]年[/SIZE][SIZE=10]4[/SIZE][SIZE=10][FACE=宋体]月已经是第五次印刷了。[/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于是,我自然而然陷入思索[/FACE]——梅洪建,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班主任,为什么这么红火,誉满全国?他有怎样的“独立特行”,他凭什么可以“独立特行”,他“独立特行”的背后又有什么故事?[/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带着一系列疑问,我仔细认真地阅读有关他的书籍、资料,我第一次比较深入地走进了梅洪建这位被全国著名班主任、被班主任工作研究专家万玮誉为[/FACE]“创造‘奇迹’的人”“全国新生代班主任中的佼佼者”的精神世界。[/SIZE][SIZE=10][/SIZE][/P][P][b][SIZE=10]一、梅洪建的奇迹[/SIZE][/b][b][SIZE=10][/SIZE][/b][/P][P][b][SIZE=10](一)奇迹之一[/SIZE][/b][b][SIZE=10]—[/SIZE][/b][b][SIZE=10]教龄不长,成绩却斐然[/SIZE][/b][b][SIZE=10]      [/SIZE][/b][SIZE=10][/SIZE][/P][P][SIZE=10]“一个基本上由各班学困生重新组合而成的高二班级,一年后居然在全校升旗仪式上发出‘[/SIZE][SIZE=10]100[/SIZE][SIZE=10][FACE=宋体]%进本科[/FACE]’的宣言。神奇的是,一年之后,这个宣言竟然成为现实!”万玮的这句话勾勒出梅洪建的 “奇迹”。[/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如果仅凭这几行文字,或许您会不屑一顾,因为[/FACE]“考试匠人”多的是。[/SIZE][SIZE=10][FACE=宋体]可是,当我看到《新校长》杂志执行主编叶凌宇先生对梅老师的[/FACE]“深度解密”的文章《一个差班是如何整体性地变成优班的?》时,我才深刻地相信了“奇迹”。因为这篇文章解密的不是万玮老师笔下的那个班级,而是另一个班级。偶尔带出一个班级,叫奇迹,而能够带出不止一个班级,恐怕就不是“奇迹”俩字所能概括。在叶主编的文字中,我看到了梅洪建对教育细节的关注,深厚的教育学与心理学功底,更可佩的是他对教育规律的掌握和对教育逻辑的精准把握。[/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于是,我深信了下述文字的介绍:全国新生代优秀班主任,[/FACE]“培育—发展”班级理念的首倡和实践者,《河南教育》《福建教育》等专栏作者,《班主任》《教师月刊》等封面人物,《新班主任》编委》并先后被二十几家媒体推介,发表文章[/SIZE][SIZE=10]200[/SIZE][SIZE=10][FACE=宋体]余篇,在全国各地开了近[/FACE]2[/SIZE][SIZE=10]00[/SIZE][SIZE=10]场的讲座。[/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仅[/FACE]2016年他在《新校长》发表的《我如何开悟和践行班主任的最高使命》,在《人民教育》发表的《理想的师生关系只产生于理想的教育生态》引起极大反响以及在《河南教育》专栏文章前五期就有四期被封面推荐的现实,证明了他的确是个有着自己学术追求又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年轻人。[/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不单德育,他的斐然成绩还表现在语文教学上。他是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搜狐网称之为[/FACE]“高考作文猜题第一人”;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三维语文”课堂的首倡和实践者[/SIZE][SIZE=10], [/SIZE][SIZE=10]全国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获得者。[/SIZE][SIZE=10]2015[/SIZE][SIZE=10]年[/SIZE][SIZE=10]7[/SIZE][SIZE=10][FACE=宋体]月出版的《非常语文非常课》是他近年间对语文教学的探讨。他主张从文字入手,感受语言的魅力;从文本艺术入手,提升学生写作能力;从[/FACE]“由本到意”的过程入手,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服务。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通讯》、《现代语文》等杂志发表了多篇论文。应邀到全国[/SIZE][SIZE=10]28[/SIZE][SIZE=10][FACE=宋体]个省市做语文教学讲座和上示范课[/FACE]1[/SIZE][SIZE=10]00[/SIZE][SIZE=10][FACE=宋体]多场。他精湛的课堂艺术在全国引起了极大反响,被誉为[/FACE]“从实践走向理想的最佳明证人”。[/SIZE][SIZE=10][/SIZE][/P][P][SIZE=10]难得可贵,无论在班主任工作上还是所任学科教学上,梅洪建都是一把好手,都是卓有成绩的名家。[/SIZE][SIZE=10][/SIZE][/P][P][b][SIZE=10](二)奇迹之二[/SIZE][/b][b][SIZE=10]—[/SIZE][/b][b][SIZE=10]出书不多,影响却巨大。[/SIZE][/b][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就我关注的班主任工作而言,梅洪建出版的专著仅仅有《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这一本。但是,这本书的影响却是巨大的。[/FACE]“不再瞎忙”已经成为一杆猎猎飘扬的旗帜,一声震聋发聩的呐喊。[/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搜索《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有上千介绍、推荐、读后感信息,在当当网上有近[/FACE]1300条评论。许多读者写了读后感。河南扶沟呼宝珍老师就执笔写出自己的感受:“忙碌,是目前很多一线班主任的工作常态。常态之常指的是经常,而非正常。倘若班主任被常态的忙碌所禁锢,把经常误认为正常,心就会在忙碌中沉沦和迷失。读很多教育书籍的过程中,并不真正明白教育文字的魅力究竟有多大,直至今天,我相遇了梅洪建老师的《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读他文字的过程,我才真正的感受到,什么是文字的魅力,原来真有这样一种无声的教育文字,在灵动、飞扬中还可以直抵人的灵魂深处。第一次读梅老师的书,我在撼动中就做了他文字的俘虏。以至于读他书的第一个夜晚,至凌晨三点还不舍得放下,这让做医生的老公很是质疑:究竟是一本什么样的教育之书?会这样吸引家中的数学老师,三天,手不释书,在家,既不好好做家务,把瞌睡也给读没了!”[/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的确,他的这本书发前人所未发,为新时期的德育工作带来了一缕清新气息。书中梅洪建提出了一个我们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问题:忙,忙什么?为什么忙?现实中,我们多少教师以忙为乐,以忙为习惯,以忙为快乐,以忙为常态,以忙为炫耀。在《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的自序里,他开门见山提出一个问题:[/FACE]“忙,是班主任的共同感受。更可悲的是,[/SIZE][SIZE=10] [/SIZE][SIZE=10][FACE=宋体]忙碌之后,教育效果却往往甚微。于是,班主任总是恨铁不成钢,总是忙得好苍凉。只是,我们很少思考:班主任忙得都有价值吗?我们是不是在瞎忙?哲人说,在错误的道路上,你越勤奋就越愚蠢。班主任是不是也该思考一下自己的工作路径是否正确,是不是有一种途径可以不让自己瞎忙?[/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     [/SIZE][SIZE=10]“一个班主任,既要有宗教般的教育情怀,又要有科学的教育精神。……可是,我们在教育的宗教情怀道路上走了很远,但在科学精神却少有建树。”[/SIZE][b][SIZE=10] [/SIZE][/b][SIZE=10]这句话真是振聋发聩。[/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中他旗帜鲜明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FACE]——“我们其实做不了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基础教育中,班主任的作用没那么大。”“改变一个孩子没那么容易。”“学生应该是班主任的主人。”“‘动起来’让班级不生事端。”“让孩子时时刻刻动起来。”“让孩子快快乐乐动起来。”“为孩子的成长借取多方资源。”“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不竭的动力。”“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这些观点值得我们深思。[/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对班主任专业化,他是这样阐述的:[/FACE]“一个职业化的班主任,就是明白自己价值微小和学生自身成长重要的班主任,是一个可以退而为俗人体验丰富生活进而更好地服务学生成长的班主任,是一个放低自己而不去盲目‘引领’的班主任”“班主任不能站在前面引领,只能俯下身子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舞台,提供力量。”[/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更可贵的是,他以[/FACE]“平台搭建”、“动力给予”、“教育借力”和“小本交流”四个支架对应“班主任的工作本位”、“学生发展的需要”、“班级工作的空间拓展”和“沟通最理想的方式”,构成了他自己独立的带班理念体系,也就是他的“培育-发展”带班理念。[/SIZE][SIZE=10][/SIZE][/P][P][SIZE=10]新鲜而独特的教育视角、完整理念体系的提出,应该是他书不多,却能影响极大的原因吧。[/SIZE][SIZE=10][/SIZE][/P][P][SIZE=10]“瞎忙”成为了对班主任工作反思的重要词语,“不瞎忙”成了班主任们的孜孜以求,梅老师的《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功劳不小。[/SIZE][SIZE=10][/SIZE][/P][P][b][SIZE=10]二、梅洪建何以独立特行[/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FACE=宋体]写这篇文章的今天,梅老师给我发来了他的新书《从[/FACE]0到1:带上自己做教师》的自序。他说:“[/SIZE][SIZE=10][FACE=宋体]一个教师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把自己作为成长的独立体,而不是别人经验的附属物。教育走到今天,并不是[/FACE]‘我们不缺理念,缺的是实践’,相反,我认为今天教育的困境恰恰是源于理念没有真正突破。最大障碍在于少有人具有独立之精神,虽然独立精神整天挂在嘴边,事实还是有意无意地被‘权威’、‘前辈’、‘习惯’等笼罩了。所以,我们往往走在意识里正确却在实践中鲜有建树的路上。教育,需要独立思想。而独立思想的建立需要立足自我实践、自我思考,需要带上自己做教师。这样才可能切近教育的真谛,更好地服务于孩子的生长。[/SIZE][SIZE=10]”[/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我赞同他的判断。或许就是由于他有这种判断,才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吧。梅洪建说过这样一句话:[/FACE]“不要盲从任何人,要从自己的判断出发思考、实践,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人,做一个做证明题的人。”梅洪建之所以成为全国知名班主任,之所以能够独立特行,其原因就蕴含在这句话了。[/SIZE][SIZE=10][/SIZE][/P][P][SIZE=10]但他不是盲目地去证明,而是贴近自身的经验去思考、然后探求,接着他会在自己的工作中去实践,去继续完善。这也是他能够构建自己独立的理论体系的重要途径。[/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面对时下[/FACE]“管理班级”的困境和他工作中的实践,他发现这样几种现象:管理的严格,往往不会出最优秀的学生;管理有时会带来更多教育被动;无论你怎么管理都不可能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所有问题。[/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更是在后来遇到不好的班级,带来师生矛盾激化的经历,让他开始思考教育不是管理。经过多方探求,他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属于梅洪建的概念[/FACE]——班主任的工作本位——为孩子的成长搭建动起来的平台。让每个孩子都在属于自己的成长舞台上时时刻刻快快乐乐有事可做,在这样的教育生态中,他扔掉了管理,把自由和成长还给了学生。学生也因此获得了自信、锻炼了能力,也取得了高考成功的优异成绩,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因为“有事”根本没有时间“惹是生非”。不管理,效果恰恰更好,“教育,不是管理,而是给与学生事情做”。第一次,他完成了对命题的证明。[/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后来他又继续证明着:教育不是[/FACE]“疾病治疗”而是“不让生病”,不是面的铺开而是点的深入。[/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或许你不赞同他的观点,可我知道他在实践中取得了了不起的成绩,不少堪称[/FACE]“奇迹”。他的成绩证明了这些思考有实际的意义。[/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更让人惊喜的是目前他正做着这样一个证明题[/FACE]——教育突围,起点不在课改。这是一个大胆也可能更具有突破意义的思考。他认为班级生态变革才是教育突围的前提,只有把班改和课改的壁垒打通,教育才能真正从困境中突围。诚然,这是一个仍需要证明他也在努力证明着的命题。无论正确与否,我愿意为他鼓掌。[/SIZE][SIZE=10][/SIZE][/P][P][SIZE=10]他的证明题最大的特征就是贴近地面。他可以在被很多人视为常识的现象背后发现教育的密码。例如他独创了励志教育的节奏,发现了班本课程的秘密,揭示了整体评价的价值。[/SIZE][SIZE=10][/SIZE][/P][P][SIZE=10]诚然我们可以发现,梅洪建的特立独行不是标新立异,而是主动思考小心求证,是贴近地面的发现、探究和完善,也是指向未来的教育理想。[/SIZE][SIZE=10][/SIZE][/P][P][b][SIZE=10]三、梅洪建独立特行的背后[/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FACE=宋体]看到过他在河北衡水中学的一个讲座,主题很特别,叫《潜心教书,用心育己》。讲座中他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起初不愿意教书,远走家乡被骗搞传销,受尽了苦难。后来虽然教书了还是挣扎着做过生意,两次赔了[/FACE]25万,倾家荡产。直到2007年他才真正懂得“人这一辈子能做好的事情,可能只有一件”。当发现了自己不能做其他而只能教书的时候,他决定好好教书了。[/SIZE][SIZE=10][/SIZE][/P][P][SIZE=10]很多人说,当你一门心思撞向南墙的时候,南墙就消失了。梅洪建就安静地选择了做教师,去撞教育这堵南墙。尽管他年纪轻轻就做到过副校长的位置,但他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做回一个普通班主任,认认真真地做自己的学术思考与论证。[/SIZE][SIZE=10][/SIZE][/P][P][SIZE=10]很多年轻朋友总是抱怨,其实就是心神没有安定的表现。教育和其他行业一样,心在哪里,世界就在哪里,未来就在哪里。梅洪建的经历是可以给年轻人很多启示的。[/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第二件触动梅老师的事情是她女儿的事情。请允许我引用梅老师《我如何开悟和践行班主任的最高使命》的一段原文[/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很遗憾,胎儿身上有现在很少见的弓形虫,出生后不是有智力缺陷就是身体缺陷。’医生用充满歉意的手势和语气告诉我们夫妻俩。[/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那是[/FACE]2004年12月份,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传染病研究所里发生的事情。[/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无数个日子我的头顶贴近妻子凸起的腹部幸福地喊着的宝贝难道会有某种缺陷吗?我和妻子木木地走出研究所的大门。就是在即将跨出门口的刹那,妻子的眼睛里放射出一种狠狠的坚毅:[/FACE]‘老公,无论孩子有没有缺陷,我们都要把她生下来,因为她是一条生命,她是我们的孩子。’没有言语,我只有紧紧地握住妻子的手。‘如果她有缺陷,我们就十倍百倍的去爱她,因为她是个可怜的孩子;如果没有缺陷,我们就千倍万倍地去爱她,因为她是上帝对我们最大的恩赐。’妻是一个感性而善良的女子,对于她的每一个决定我都尽力地去支持。[/SIZE][SIZE=10][/SIZE][/P][P][SIZE=10]2005年5月,女儿的健康到来让我的世界里阳光一片。但也让我深深地明白:一个孩子能够出生是一种奇迹,能够健健康康地出生更是一种奇迹,而能够在生命的旅途中与我相遇甚至相伴几年则是更大的奇迹。所以,我珍视每一个和我相遇的孩子,我懂得了敬畏每一个孩子的生命。”[/SIZE][SIZE=10][/SIZE][/P][P][SIZE=10]因为敬畏,所以懂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梅老师之所以能够处处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思考教育,是因为他有浓浓的生命意识,他有浓浓的责任意识。[/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郑州[/FACE]14中一位老师听了梅洪建的讲座后写道:“很多人说梅老师是教育的另类,甚至是教育的叛徒,听了他的讲座,我有种想哭的冲动,他哪里是另类,哪里是叛徒?我想说,他是教育最虔诚的信徒。”[/SIZE][SIZE=10][/SIZE][/P][P][SIZE=10]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优秀成长。对事业的虔诚,是生命的虔敬,就是对教育的忠诚。[/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特立独行的梅洪建,似乎有着成为[/FACE]“奇迹”创造者的必然。[/SIZE][SIZE=10][/SIZE][/P][P][b][SIZE=10]四、不是闲话的结尾[/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前几年,我曾经做了这样一件事,把我所阅读的教育报刊中的教育精妙小语摘录下来,分门别类整理成书,我认为这些精妙教育小语是优秀教师深思熟虑的真知灼见,是切身体验的至深感悟,是殚精竭虑的思想火花。每则教育小语都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给人以启迪,甚至会有经一则教育小语启迪而顿开茅塞的乐事,也会产生阅读一则教育小语而衍生出鸿篇巨制的奇迹。每则教育小语都值得细细品味反复琢磨,这教育小语构筑的这部书简直就是教育的宝典。我要求徒弟们:聆听精粹小语,体味教育情结,反思教育行为,激发教育灵感,引发崭新思维,生发教育智慧,提升教育质量,提高写作水平。[/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而梅洪建老师无论是专著中,教育论文中,还是讲座中,这样的精妙教育小语比比皆是。有位年轻的班主任把《做一个不再瞎忙的班主任》中的精妙教育小语摘录了很多。他也曾经把自己日常写下的[/FACE]400多条教育妙语发给我,洋洋洒洒数万言。[/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请允许我借这篇文章引用梅洪建的新奇让人耳目一新的精妙小语[/FACE]——[/SIZE][SIZE=10][/SIZE][/P][P][SIZE=10]1、螺丝壳里做道场,不是螺丝壳多么狭小,关键是你有没有一颗道心。[/SIZE][SIZE=10][/SIZE][/P][P][SIZE=10]2、很多人在仰视你的时候,那个平视你的人是你最应该感恩的;很多人平视你的时候,那个低看你的人或许是你的导师;很多人低看你的时候,那个仰视你的人,是你最大恩人[/SIZE][SIZE=10][/SIZE][/P][P][SIZE=10]3、人家都说你不能这样干,这样干危险,你应该那样干。你要是听“人家”的你就错了,因为都那样想的结果是,该干的没人去干,不该干的扎堆去干。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有自己的思考和主见,“前辈”有时不是传递智慧,而是纯粹在平庸的基础上继续扯淡。[/SIZE][SIZE=10][/SIZE][/P][P][SIZE=10]4、孩子本来就不听话,你偏要强调你的班规,不是适得其反吗?本来就不爱学习,你非要逼迫他学习,不是没事找事吗?本来思想就有问题,你非要他做高尚的事情,不是南辕北辙吗?[/SIZE][SIZE=10][/SIZE][/P][P][SIZE=10]5、教育简单粗糙的方法是管理,最愚昧可笑的方法是教导;教育最蹩脚的手段是制度,最高明的方式是放手。[/SIZE][SIZE=10][/SIZE][/P][P][SIZE=10]6、班主任工作不是为了证明你的工作多么艺术,你的爱有多么深,而是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因此,我以为做最好的班主任,其实就是做让学生意识不到你的存在的班主任,做让学生有事情可做而班级无事可发的班主任。[/SIZE][SIZE=10][/SIZE][/P][P][SIZE=10]7[/SIZE][SIZE=10]、在正确的路上走得勇敢叫执著,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勇敢叫愚蠢。在教育当中,我该做什么,比我能做什么重要的多。[/SIZE][SIZE=10][/SIZE][/P][P][SIZE=10]8[/SIZE][SIZE=10]、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存在,自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一个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却用自己的形象或者自己的理想中的形象来塑造学生的话,你塑造出来的学生,或许不是教育所追求的相对完美、全面发展的学生。你的不足就会投射到你尽心培养的学生身上。[/SIZE][SIZE=10][/SIZE][/P][P][SIZE=10]  9[/SIZE][SIZE=10]、[/SIZE][SIZE=10] [/SIZE][SIZE=10]一个持续学习、思考和实践老师,能够做出不平凡成绩;而那些满足于当下,[/SIZE][SIZE=10]“[/SIZE][SIZE=10]当一天和尚撞天钟[/SIZE][SIZE=10]”[/SIZE][SIZE=10]的老师只能是每天应付着工作,是不可能出成绩的。[/SIZE][SIZE=10][/SIZE][/P][P][SIZE=10]10[/SIZE][SIZE=10]、如果孩子是一粒种子,班主任要做的,就是做一片适合孩子们成长的土地,进而给孩子们成长的动力。班主任无法引领孩子成长的方向,但孩子作为一粒种子,向上长是不会错的,所以,给予成长的动力就是班主任服务的方向。[/SIZE][SIZE=10]  [/SIZE][SIZE=10][/SIZE][/P][P][SIZE=10]……[/SIZE][SIZE=10]  [/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做一个有心人,每个人都会了不得。[/FACE] [/SIZE][SIZE=10][/SIZE][/P][P][SIZE=10]创造奇迹或许不是梅洪建的价值,他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他成长过程的意义。时代需要新思想,时代需要这样的班主任,青少年欢迎这样的班主任。我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具有独立的思考,做有情怀有作为的班主任。[/SIZE][SIZE=10][/SIZE][/P][P][SIZE=10] [/SIZE][/P]
13楼
[SIZE=4]梅老师了不起,处处点点皆是精品,这就是匠心精神吧![/SIZE][P][SIZE=4]一个差乱班的神奇转变,那不是仅有执着和努力就能做到的[/SIZE][/P]
14楼
第四个班主任,一样的精神修炼,再次给了一个标杆,让我向榜样学习!
15楼
[P]      祝福张老师[/P][P]            王书朋[/P][P]   遥写祝福,偶得一首,千里相寄,心意永久。[/P][P]      元宵佳节到,[/P][P]      花灯春意闹。[/P][P]      明月相思曲,[/P][P]      千里遥相照。[/P][P] [/P][P]送给敬爱的张老师,表达一下千里之外的祝福和思念。[/P][P] [/P][P]                                2017.2.11[/P]
16楼
谢谢书朋老师的祝福!
17楼
[P][SIZE=10][/SIZE][/P][P][ALIGN=center][b][SIZE=10][FACE=宋体]梁岗:[/FACE]“我要成为一名教师,一名专业的班主任!”[/SIZE][/b][b][SIZE=10][/SIZE][/b][/ALIGN][/P][P][SIZE=10]“老师们,你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为什么会选择做班主任’?”我不止一次在青年教师培训会上询问与会的班主任们。他们的回答五花八门,其中不乏慷慨陈词,激情澎湃的答案,可都没能说到我的心坎上。需要说明的是,我并非强求别人的答案必须和我一致,我自己的答案也只是基于自我的追问而已。出乎意料地,梁岗的回答却让我心头一热:“这是我内心的声音,因为我要成为一名教师,一名专业的班主任。”梁岗的回答正是我对班主任这一特殊职业需求的答案。后来,我在与梁岗的多次交往中,更加清晰地听到了他内在坚定的声音:“不经意间,班主任工作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我徜徉、沉醉其间,享受着幸福的芬芳,向着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的专业型班主任的教育梦前行。”[/SIZE][SIZE=10][/SIZE][/P][P][SIZE=10]所以,我更加坚定,他内心的那个声音,同时也是我内心的那个声音。我坚定地确信,他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因为他深刻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确信班主任这一职业是他所选择,而且是正确的无悔的选择。正是有了这份信念,他才拥有了对班主任教育工作的自觉,才会一直致力于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研究,才会将自己的教育智慧倾注于班主任的专业化成长。历经十二年的努力,梁岗已经成为了一名全国知名的优秀班主任。梁岗是如何做到的呢?据我分析,他有两大秘诀。[/SIZE][SIZE=10][/SIZE][/P][P][b][SIZE=10][FACE=宋体]一、内心抉择[/FACE]——获得班主任的职业认同[/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首先,我们看看什么是教师的自我认同呢?我搜索了百度百科,对职业认同的解释如下:[/SIZE][SIZE=10]职业认同[/SIZE][SIZE=10]是一个心理学概念[/SIZE][SIZE=10],[/SIZE][SIZE=10]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肯定性评价。[/SIZE][SIZE=10] [/SIZE][SIZE=10][/SIZE][/P][P][SIZE=10]梁岗为了获得对班主任工作的职业认同也并非一帆风顺,历经了以下三个阶段。[/SIZE][SIZE=10][/SIZE][/P][P][b][SIZE=10]1[/SIZE][/b][b][SIZE=10]、为了自己获得教育生活的和谐完整[/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FACE=宋体]工作的第一年,梁岗未能担任班主任,虽然多少有些失落,但基于初入职场,低调为上,开始专心于教学。一段时间后逐渐发现自己以及周围老师的教学生活是那么的[/FACE]“窘迫”:终日围绕着如何完成作业,如何提高分数而与学生斗智斗勇,绞尽脑汁想出的教学方法也只是做题妙招而已。梁岗不禁自问:这还是教育吗,这是他曾经雄心勃勃想有一番作为的教育吗?曾经对教育的热情在终日遨游的“题海”深处逐渐磨损,成为“应试达人”的力量开始滋生。虽然课堂教学得到越来越多同行和领导的认可,但梁岗内心的纠结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更为可怕的是,他发现自己正在逐渐成为自己在学生时代时最不喜欢的那类“只教书不育人”的老师![/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怎么办?经过长久的观察后发现,班主任这一独特的教师身份充满了魅力。班主任除了关注学生的成绩,也关注学生的情绪、心理、状态,甚至生活。也即他们比科任老师更多地对学生实施了教育。于是,梁岗开始梦寐以求地[/FACE]“想当班主任”,这就是他要做班主任的最初理由。[/SIZE][SIZE=10][/SIZE][/P][P][b][SIZE=10]2[/SIZE][/b][b][SIZE=10][FACE=宋体]、为了自己更有成就感地[/FACE]“活”着[/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FACE=宋体]我们多数人都有这样的经验:每次召开同学会,被老同学们谈及最多的就是班主任。对科任教师偶尔也会谈起,但大多做了班主任的陪衬。有一次梁岗参加自己初中同学聚会,二十几号人想了一个下午硬是没有想起当年的生物老师姓甚名谁,只依稀地记得她轻轻地来,上完课后挥一挥衣袖又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丝云彩!梁岗不禁开始思考是他们的忘恩负义,还是当年生物老师的默默无闻?其实原因再简单不过,因为学生的成长与这位生物老师未真正的交织,她只是一位知识的搬运工。因此,梁岗时常思考,多年后他在学生们的心目中是否会成为这样的老师?梁岗慢慢地体悟到要在事业和家庭中找到成就感,才能真正体会到自己还活着。在《积极心理学》(彼得森著,群言出版社)里有一个[/FACE]“写下你的墓志铭”的作业。梁岗思索良久后写下了两则“墓志铭”:一个是写给自然生命的自己,一个是写给职业生命的自己。写给自然生命的墓志铭是:“这里安详地永久的休息着一个好儿子,一个好丈夫,一位好父亲!”这也是他努力经营家庭生活的源泉和动力。他写给教育生命的墓志铭:“这里离去的是一位好老师,好班主任!”梁岗敏锐地觉察到这两种生命其实是相互编制缠绕在一起的,合在一起就是成为一个“好人”。好人总会做好事儿,好事儿成为有意义活着的证明。为了“写下”这样的墓志铭,为了获得完整的生命存在,梁岗决定真正地做好班主任。[/SIZE][SIZE=10][/SIZE][/P][P][b][SIZE=10]3[/SIZE][/b][b][SIZE=10]、为了自己过上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当教书与育人合而为一,梁岗的内心开始变得宁静;事业和家庭充满和谐,为梁岗注入了生生不息的力量。力量在宁静的内心里自然地流淌,就是一种幸福而完整的生活。不必伪装自己,不必强求自己,只有拥有幸福力量的人才能培养出同样具有幸福力量的学生,幸福才能在教室里舒展,在学生和老师之间来回交流,这样的教育精致才能让一个教师拥有静等花开的勇气与从容,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促成者、见证者、记录者。如此,学生和教师才能真正的教学互长,教师的色彩才能注入学生的色彩,相互交织,谱写幸福的乐章。[/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这样的精致多么令人向往,这就是梁岗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梦想,这一想法竟然支撑着梁岗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人生体验:他不再对班主任工作具有恐惧感,相反地充满了期待;他不再装出一副不苟言笑的嘴脸,相反地笑容满面;他不必站在讲台上一个样走下讲台另一个样,相反地学校内外的自己都是真实的自己;他不但没有失去教师的尊严,相反地获得了学生更多的尊重[/FACE]……这就是对班主任获得职业认同的体验,这样的体验就叫做“真实存在”。世间恐怕没有感到自己真实存在更能吸引自己成长。[/SIZE][SIZE=10][/SIZE][/P][P][b][SIZE=10][FACE=宋体]二、在做中学[/FACE]——走向班主任的知行合一[/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FACE=宋体]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太多的人投入到了名利的追逐中而无法自拔。有的业已成名的班主任,打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幌子,实际为了方便或奖金或成名而努力地[/FACE]“教育”学生。在他们四处宣讲的得意之举里,只有各种控制学生的“兵法”,鲜有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照。甚至有的著名班主任,为了获取更高的考试分数,无所不用其极。将班主任作为职业存在的人,就应该不以获取外在名利为目标,真正发展学生生命,由发展学生而发展自己,为自己的职业找到意义。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持守在教室里,在师生的互动中提升班主任的专业性,才能创造出无限的可能,才能真正的阐释班主任职业之存在。[/SIZE][SIZE=10][/SIZE][/P][P][b][SIZE=10]1、“抱团”带来教育新体验[/SIZE][/b][b][SIZE=10][/SIZE][/b][/P][P][SIZE=10][FACE=宋体]梁岗的班主任专业成长之路就是从参与网络专业团队开始的。如今,网络已经高度发达,借助网络,依靠教育实体、名师团队、媒体论坛的专业发展共同体比比皆是。网络的[/FACE]“自由化”恰恰增强了教师们交流的“去功利性化”,使得交流与发展更纯粹。在专业发展共同体中成长最为美妙的地方就在这里,不再觉得自己孤独,时刻从同行者中获得力量。但是,有的老师一口气加入了十几个网络发展团队,每天应接不暇地穿梭其中。成长的能量被不断变化的学习模式或者学习内容耗尽,迷失在了不断闪动的[/SIZE][SIZE=10]QQ[/SIZE][SIZE=10][FACE=宋体]对话框与不断更新的论坛中。梁岗却在这方面却有自己的解读。他不是盲目加入,而是自问:[/FACE]“我的专业成长规划是什么?我需要一个怎样的团队?这个团队的理念、计划、发展如何与自身专业规划契合?”带着这样的自问与思考,梁岗加入了郑学志老师领军的自主教育群,从此开启了一个不一样的教育人生。[/SIZE][SIZE=10][/SIZE][/P][P][SIZE=10]2、[/SIZE][b][SIZE=10]“阅读”走向教育更深处[/SIZE][/b][SIZE=10][/SIZE][/P][P][SIZE=10]青年班主任如何才能缩短成长周期,以最快速度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专业型班主任呢?或者说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准备呢?在众多成长路径中,梁岗首推专业阅读,梁岗认为专业阅读不仅提升工作能力,更能提升工作境界,这是一个教师从感性到知性最终走向感性与知性融合的过程,也是梁岗跳出按部就班的经验积累成长的秘诀。[/SIZE][SIZE=10][/SIZE][/P][P][SIZE=10]梁岗[/SIZE][SIZE=10]专业阅读的起点不是谁的著作,而是汇聚一线专家的专业杂志。[/SIZE][SIZE=10]15[/SIZE][SIZE=10]年前在西华师范大学学习时,他偶然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期《班主任》,随意翻阅了几页,一篇篇充满智慧、哲理、幸福的文章立即吸引了他。与当时在大学里学习的教育类课程不同,这里没有空洞乏味的理论说教,也不是教育案例的简单陈述,在一个个真实的情境中,客观地展现了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却不乏深刻与哲理。后来梁岗才发现原来是《班主任》杂志在他心里早早种下了立志做一名优秀班主任的种子。走上工作岗位后,梁岗[/SIZE][SIZE=10][FACE=宋体]就围绕[/FACE]“如何做好班主任”研究开展主题阅读。国内的《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班主任工作招招鲜》《致青年教师》《给青年教师的100条建议》等等一线老师的书籍为他的班主任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活动;《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心理哲学》《分析心理学与梦的诠释》《生命对你意味着什么》《我们怎么思维》等国内外教育学心理学大师的作品提升了梁岗工作的品味与精神境界。最为关键的,梁岗还将专业阅读所学积极运用于实践,申报课题,撰写论文,不仅荣获了四川省教育教学成果政府奖,所带班级在历届高考中荣获佳绩。[/SIZE][SIZE=10][/SIZE][/P][P][SIZE=10]3、[/SIZE][b][SIZE=10]“叙事”促进师生共成长[/SIZE][/b][SIZE=10][/SIZE][/P][P][SIZE=10]从[/SIZE][SIZE=10]2009[/SIZE][SIZE=10]年开始,梁岗做了一个小课题[/SIZE][SIZE=10]——[/SIZE][SIZE=10]《名班主任的成长路经研究》。为做好课题,他几乎把大夏书社、万千教育、创源图书、尊师坊等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图书专业策划部门出版的有关于名班主任成长经验类图书全部买下。他惊奇地发现这些一线名师都是在用教育润泽生命,用生命润泽教育的人。他们走向成功的路径千差万别,但有他们都善于运用教育叙事的方式记录学生的成长,记录自己的成长。[/SIZE][SIZE=10][/SIZE][/P][P][SIZE=10][FACE=宋体]每个人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效果都是不尽相同的,甚至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这些故事为何发生、怎样发生、结局怎样?都是由当时的人、事、物、背景共同决定,一点点的差异,就会全然不同。尽管我们会发现教育叙事者的故事与我们的故事如此的接近,无论发生的起因、发生的过程,还是最后的结果[/FACE]……但总有不同。所以,梁岗也大胆地拿起手中的笔记下自己的故事。正是有了对自己教育教学故事的记录,梁岗才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青年班主任。仅从班主任工作角度看,他所取得的成绩就令人瞩目:100多篇文章刊登在《教师博览》《人民教育》《中小学教师培训》等专业期刊,出版了《做学生最好的“心理营养师”》《创建幸福教室的35个秘密》等著作,先后成为《班主任之友》《班主任》《新班主任》杂志封面人物。与此同时,梁岗老师还被《中国教师报·教育家周刊》评为“新生代班主任”“2013年年度教育人物”,被《星教师》评为“2015年最受欢迎星教师”……[/SIZE][SIZE=10][/SIZE][/P][P][SIZE=10]拥有了这个秘诀,梁岗才能逐渐从班主任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才能从经验自然积累的不觉走向创造发展的自觉。梁岗清楚:班主任工作是最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舞台,是自己专业成长的最好途径。[/SIZE][SIZE=10][/SIZE][/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d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