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难出大师?

楼主
中国为何难出大师?
[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中国为何难出大师?[/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心影自拍(165)[/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王晓春[/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中国基础教育超过美国,为何难出大师?”这个问题一直在讨论,我也凑热闹说几句。[/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 [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提出这个问题,就反映了一种心态。什么心态?大国心态。中国人有一种近乎本能的自豪感,什么事只要不拿世界第一,就觉得不对劲。这可不是每个国家的国民都能有的心态,只有曾经领先世界上千年的民族,才会有此种心态。这种骨子里的上进心,甚至会令有些外国学者觉得可怕。所以,一看到这个问题,我心里先高兴一阵。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但是且慢高兴。我们中小学生比赛总能打败美国,怎么顶尖级的人才老出在人家那里呢?[/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恐怕这就说明,我们的基础教育([/SIZE][/COLOR][/FACE]大学教育且不论),整体上未必比美国强,我们只是在考试这件事上领先而已。[/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顶尖级的人才,大师级的人才,个性往往都比较怪,他们对通常学校的知识传承教育,往往不感冒,学习成绩未必好,无法讨老师的喜欢。要培养这种特殊人才,需要教师慧眼识才、大度宽容,而据我观察,我们的中小学里,这种教师极少,越是模范教师,越与他们合不来,因为我们所谓优秀,最重要的两个条件,一是听话,二是高分。天才儿童在我们这里,从小到大,为了适应或抵抗家长教师的要求,就差不多把精气神用光了,到上大学之时,他们已经平庸化了,还谈何发展?办精英班和精英学校也是个办法,但中国人爱“枪打出头鸟”,谁与众不同骂谁,这种人文生态,着实对天才不利。我国也办过天才学校,如大学少年班什么的,但因为缺乏经验,教学似乎还是知识传承型的,只不过把知识变成“压缩饼干”,不算很成功,又招来一堆风凉话。我们对天才儿童的吹捧也太没节制,很容易把他们提前毁掉。[/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教育有两难。你要大量培养普通人才,就必须着重知识传承,而且必须搞点一刀切,而要培养顶尖级人才,就要侧重培养能力,个性化施教。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对我们来说,一般人才是急需,再说还要顾及教育公平,所以我们无法把更多人力财力放到培养天才上。甘蔗难有两头甜,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这也是我们难出顶尖级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教育在培养一般性人才方面比不上中国,中国的工程师,中高级科技人员远比美国多,普通劳动者素质也不逊美国,所以我们才能用几十年的时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很成功的。美国基础教育很宽松,实际上和无为而治差不多,教师也不和孩子较劲,这对多数资质一般的学生,其实是害了他们,但对天才学生很有利,给了他们发展自我的广阔空间。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美国天才学生的发展,是以牺牲普通学生的发展为代价的。他们有精英学校(私立)。[/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我们也不要忘了,美国有钱。有钱就可以重金吸引全世界的人才。据我所知,美国的顶尖级大师们,很多本来都不是美国人,也不是在美国接受的基础教育。美国出大师,很多是收获了别人的果子,只不过美国提供了较好的平台,这个功劳不能全算在美国的账上。此事甚至有希特勒的功劳,希特勒排犹,把最优秀的犹太人都赶到美国去了(二战时,西方发达国家只有美国最安全,欧洲遍地烽烟),美国的大师们,有相当比例是犹太人。爱因斯坦还曾经想定居中国,蒋介石不敢留。二战胜利时,美国又抢走了一大批德国科学家,德国科学家很厉害的。美国人喜欢贪天之功据为己有,我们不要上当。[/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不过,中国难出大师,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火候未到。这里所说的大师,其实是以西方标准定义的,得讲科学。然而科学这东西,源于西方,我们并没有科学传统。数理化都要从西方引进,所有概念,整个体系,都得照搬西方。科学,人家玩了几百年上千年了,我们则完全是新手,怎么也得有个适应的过程。中小学教育学的都是基础知识,追赶起来比较容易,而出现大师,没有历史积淀是不行的。比如让外国人学京剧,有个三年五载,上台演出问题不大,想成为梅兰芳那样的大师,有多大希望?中国想出大师不容易,道理类似。依我看,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用这么短的时间就把科技水平提高到如此程度,已经够吓人的了,若马上出一批世界级大师,西方还有活路吗?我小时候,还常听人说外国人骂我们东亚病夫,这才多少年呀,奥运会的金牌就大批掉到中国人口袋里了。这就说明,中国人干什么都能领先世界,这只是个早晚的问题,不是能不能的问题。[/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放心,只要不断努力,我们一定会出大师。开始是一个一个往出蹦,往后就会一批一批涌现。到那时候,我们的主要危险就不再是自卑,而是骄傲自满了。[/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2017[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12[/SIZE][/COLOR][/FACE],9[/P][SIZE=3][/SIZE][P][FACE=宋体][COLOR=rgb(0, 112, 192)][SIZE=14pt] [/SIZE][/COLOR][/FACE][/P][SIZE=3][/SIZE]
1楼
[FACE=Verdana,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宋体][COLOR=rgb(47, 47, 47)][BGCOLOR=rgb(229, 237, 242)][SIZE=16px]王老师提到:“中国难出大师,还有更重要的一个原因:火候未到。”我觉得,也是挺有道理的。我们的起点的确比较低,还有待继续努力。[/SIZE][/BGCOLOR][/COLOR][/FACE]
2楼
中国无论什么专业,都必须要英语过关,这在很大程度就过早地将一批有专业性才能的人刷掉,偏科的人或许才是真正的未来大师级人才。
3楼
这个问题早在多年以前就引发过诸多讨论,也有见仁见智者做了很多归因——这其中大部分都集中在“教育”上面了。王老师从另外几个角度提供了自己的看法,在此我也借此地提供几个观点:
 [P]首先,“难出大师”作为一个思考的前提性假设,就有令人质疑的必要:中国自建国以后至今,“大师”虽算不上“频出”,但也不在少数,无论是国宝级还是世界级的大师,知名或不知名的,不在少数,“难出”提法存疑;

[/P][P]“大师”一词容易与“名师”混同,类似于“大家”混同于“名家”,这二者在概念上需要厘清。目前国内“名师”“名家”很多,且良莠不齐,很容易被有识之士甄别其中的大部分是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在专业领域里,“大师”亦不在少数,只是真正的大师、大家不那么在乎名利,社会影响虽小,但对社会贡献很大。[/P][P]
[/P][P]再者,因为社会民众受教育的程度已经远高于过去——比如民国,因此“鹤立鸡群”的情况在当下很难再现,大师的见识与成就不乏众多比肩者,仙鹤多了,便会呼唤凤凰,这是一种常态的心里欲求使然。[/P][P]
[/P][P]难出大师,在我看来,应该算个伪命题,在当代中国,大师既不难出(无论是同过去纵向比较还是与社会各国的横向比较),也不在少数。这是一个大师频出的时代——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寻找和亲近他们。[/P][P]
[/P][P]因此感叹,不如做自我提升,否则即便周遭都是大师,限于我们的视野,也很难见识。[/P]
4楼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表扬是否精神贿赂?[/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心影自拍(166)[/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王晓春[/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学者们讨论教育,纸上谈兵者甚多。比如有学者称奖励表彰即是行贿,我们的教育是以宏观加微观的奖励表彰,买断孩子的时间。用来应付考试。[/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那怎么办呢?学者没说。既然表彰奖励都是行贿,最好取消之。这可能吗?如此诺贝尔奖金也应该废除了。人类没有奖励,世界将会怎样?[/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这种议论,中小学一线教师看到了,只能更糊涂,更困惑,更不知所措。有专家告诉他们,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赏识教育很要紧;又有专家警告道:这是贿赂!这可如何是好?唯一可行的态度是:甭理他们,让他们侃去吧。[/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实际上,赏识教育也好,奖励贿赂论也好,都是“一刀切”的理论,都是以偏概全,缺乏具体分析。这类议论很痛快,能吸引眼球,但经不起实践的考验。[/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奖励是贿赂吗?不一定。只有那些夸大事实、怀有私心、打算以此控制对方的奖励才是贿赂;实事求是的奖励不是贿赂,由衷的赞美不是贿赂。人间有很多精神贿赂,但也有更多的衷心的表彰和赞美。被人肯定和欣赏他人,是每个人的正常需要。你不能说粉丝都是行贿者,他们赞美别人,给网红打赏,往往只是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把奖励一概称之为贿赂,何其荒谬。在学校里,教师的任务绝不是取消和拒绝奖励,而是要慎用表彰奖励,提高表彰奖励的含金量。不能因噎废食。[/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有一种流行的思潮,叫做解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的一种表现)。它有三个特点,一个是把完整的思想都撕成碎片,一个是把某个片面的、本来有点道理的看法推向极端,吹胀成谬说,第三个是只管拆,不管建,我只管展示才艺,说得灿烂,至于“怎么办”,那是你们的事。[/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坦率地说,每当我看到这类文章,都有一种悲天悯人的冲动。想将他们一把抓住,扔到某个最普通的中学或小学,即刻让他们做一个班主任,任一门课教学。我这可不是“迫害知识分子”,我是请他们给一线教师做示范,做榜样。您不是说表彰是贿赂吗?我倒要看看您完全不用表彰,不用表扬(表扬属于口头表彰)可如何工作。只干一个月行不行?我想,一个月之后他们回到书斋再写文章,就可能会稍微正常一些。[/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我不能说教育专家们的文章都是纸上谈兵,但说空话的比例实在太大了。这样的“理论”,“想说爱你不容易”[/SIZE][/BGCOLOR][/COLOR][/FACE]

[FACE=Tahoma, &quot][COLOR=rgb(0, 0, 255)][BGCOLOR=rgb(255, 255, 255)][SIZE=14px]                       17,12,13[/SIZE][/BGCOLOR][/COLOR][/FACE]
5楼
[TABLE=transparent,0,0,962.727px,left,rgb(255, 255, 255),0,none][tr][TD]温故与知新
——心影自拍(167)

设若在青春期所步入的学习过程中,青少年们不断接触新的东西,领受新鲜的刺激,则不会全面地落入“习惯化”的心理状态中。因为前天和昨天遭遇的新事物给了他们巨大刺激和快感,对今天和明天即将碰面的新事物,他们会满怀期待,那是一种按捺不住的热忱和欢愉。反之,如果他们没完没了地沉浸在陈旧内容的复习中,那内容对他构不成任何刺激,久而久之,他们不仅厌倦某个科目的学习,而且将会反感任何一项学习,最终完全丧失了对新知的好奇和热忱。
卡斯特说:
     对无聊进行了多年研究的肯恩写道:“日复一日的,我们让自己感到无聊,让他人感到无聊,因为我们始终只发挥了自己人格潜力的十分之一,而且每次都是同样的十分之一。”(卡斯特,2001,189)
    接触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是发挥我们潜力的平台。如果学习的过程不能让我们有所发挥,无聊必将淹没我们。卡斯特又说:
    人越老,重复的东西就越多。一个五十多岁的妇女对人变老这个话题若有所思地说道:“生活也有好的方面,至少在我这个年龄还是这样的。但遗憾的是,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不再是第一次了。”(同上书,188)
    青少年的学习过程本应该每日接触新内容,所谓平生第一次遭遇的东西。而频繁的复习,就是一再温故,拒绝知新。高三年级,即17到18岁这整整一年,“所做的一切都不再是第一次了”。乃至我们的青少年在精神上像老人一样。
  好的学习方法应该是以新带旧,绝不应该做太多的复习。
  比如说,孩子每学期要学习一些新字,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通过不断复习,要求他在每个学期、甚至每周,记住所有刚刚学到的新字。大多数成年人都能够熟练写出3千个汉字,这不是上学期间每天复习的成效,而是长期阅读的结果。在学习新内容的过程中就可以完成对已学过内容的复习。因为这过程包含新内容,如此不经意的、非专门的复习,不会造成无聊、扼杀好奇心。
  中国教育中高三这一年完全是用于复习的。这一年还不如取消,不如在高二期末事先不通知的情况下,高考突然降临。也不如打工、务农、从军一年,这些活动毕竟无伤心智。复习的一年是“拉磨”的一年,一年下来,学生再也不会像马驹一样狂奔了。
(郑也夫著《吾国教育之病理》125——126 中信出版社)

[COLOR=Blue]孔子曰,温故可以知新,郑先生说,温故扼杀好奇心,无法知新。谁对?
愚以为,这其实是各自强调了事情的一个侧面,两种说法都有依据,也都不足以完全否定对方。
老话说:熟能生巧;书读千遍,其意自现。哲学家告诉我们,量变可以产生质变。重复,复习,不但能温故,能巩固已有的知识、技能,而且有可能知新。最极端的例子是敲木鱼念佛经,那是完完全全的重复,没完没了的重复。我曾经以为,这纯粹是浪费生命,后来我才逐渐认识到,这是我的浮躁。修炼必须重复,重复可以静心,逐渐达到新的境界。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看,重复是稳定之母。实际上人生命的绝大部分活动都是重复而不是创新,这很重要。你可以想象,如果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新”之中,一切都变动不居,人生就会全都变成莫名其妙的飞驰的碎片,那可真是解构了,全散了。正因为人类社会变中有不变,才有大家基本正常的生活。早晨你到车站看到的是公共汽车,而不是恐龙,收到的外卖是吃食,而不是火山岩浆。
不能把复习完全看成重复。学生集中一段时间复习,有知识整合的作用,最后的结果未必是简单的“又来一遍”,而有可能是一种升华,达到了新的境界。
但是我们得承认,重复有必要的,也有不必要的,有建设性的重复,也有磨损性的重复,有的令人安心,有的令人厌倦。需要具体分析,因人而异的指导。我们学校里现在有很多重复和复习,确实对学生有伤害,促使他们厌学,比如作业错了抄一百遍。记得我当年指导儿子高考时,是这样做的。我买几本练习册,第一本要求他全做,第二本我就告诉他,那些他显然已经掌握而且比较熟练的题型就不要做了,到第三本,剩下的更少了。我这么做,就是尽量发挥重复的正面作用而减少重复的负面作用。
  看到重复的负面作用,大声疾呼加以提醒,这件事有一定的意义,但是意义不大。重复有负面作用,谁不知道?教师们之所以搞很多无意义的重复,除了图省事之外,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因材施教的能力,他们需要的是具体的指导,而不是笼统的提醒。
  新与旧,温故与知新,保守与创新,变与不变,都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不是截然对立的关系。所谓对立统一,一个是谁也离不开谁,一个是可以互相转化,一个是需要依据具体情况决定各自的定位。我见到很多文章,却反其道而行之,总是把二者割裂,把它们的对立绝对化,否定或忽略它们的内在联系,不承认它们可以互相转化,而且只会抽象笼统地肯定否定,不去分析具体情况。这种文章很多,它们充其量只有提醒作用,对实践没什么指导作用。要知道,教育绝对是实践性的事业。这种文章还有负面作用,就是无意中普及了不正确的思维方式。这种对立式的、割裂式的思维方式,很容易催生网络喷子,催生各种极端言论。

                            2017,12,15[/COLOR][/td][/tr][/TABLE]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6 queries.